- 中國歷史故事連環畫(春秋戰國故事)
- 稚子文化編繪
- 959字
- 2020-11-20 11:01:02
城濮之戰

1.晉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時,曾在楚國受到楚成王的熱情款待。重耳為了感謝楚成王,便許諾以后如若晉楚爭戰,一定會為楚國退避三舍。不久,重耳應秦穆公的邀請去秦國暫住,受到秦穆公的盛情招待。

2.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國軍隊的護送下,踏上了闊別十九年的故土。他在曲沃即位,即晉文公。

3.重耳做了國君后,量才適用,采取了獎勵農業、節省開支等經濟改革措施,晉國也越來越繁盛。

4.同時,楚國趁齊國國勢衰弱,逐步向北擴張,先后控制了曹、衛等中小國家。

5.之后,楚成王派大將成得臣攻宋,宋國向晉國求救。晉文公因宋公曾待他很好,便召集眾將商議救宋之策。

6.先軫勸文公出兵,狐偃則提議攻打曹、衛兩國,楚國必然發兵救援,自然解了宋國被困之圍。

7.晉文公依狐偃的提議行事,一舉占領曹、衛兩國,并將它們的土地分了一些給宋,以彌補宋國的損失。

8.楚成王得知后便派人送文書給成得臣:“晉軍有德不易戰勝,需知難而退。”成得臣卻未聽從。

9.他率軍到達丘陵地區,依據地形扎營。而這時晉、齊、秦三國已結為聯盟。兩軍對峙于城濮。

10.晉文公命令部隊退避三舍,以此報答楚成王曾給予的禮遇,同時也是誘敵之計。成得臣中計,繼續進擊。

11.這時,宋國之圍已解,也派出了一支軍隊支援晉國,現在只等齊、秦兩支盟軍了。

12.齊、秦兩國見晉文公信守承諾,十分敬重,安排好軍隊,整裝啟程,很快就到達前線。

13.這時,對面的楚軍也已安排妥當,成得臣站在土丘頂上,趾高氣揚,目空一切,大叫:“今日必無晉矣!”

14.兩軍開戰后,晉下軍佐胥臣率部下首先沖擊楚軍右翼,楚右軍潰敗。其后,楚左軍亦遭受夾擊,接連敗退。

15.城濮一戰,晉國大勝,楚國被迫退回大別山以南地區。從此,晉文公建立霸權,中原諸侯無不朝宗晉國。
人 物 點 擊

晉文公
名重耳,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并稱為“齊桓晉文”。重耳初為公子之時,為人謙和有禮,善交賢才,驪姬之亂時被迫出逃流亡在外十九年。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到晉國,至曲沃,入武宮朝拜即位,史稱晉文公。晉文公在位期間任用賢良,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曾出兵平定周王室之亂,受到天子賞賜,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注 釋
退避三舍:春秋時,晉國同楚國在城濮作戰,晉文公遵守以前的諾言,把軍隊撤退九十里。舍,古代行軍三十里為一舍。后來泛指對人讓步,不與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