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霍小玉傳

原著 蔣防

蔣防(約792—835),字子微,唐代文學家。年少有才,《舊唐書》記載其被當時的宰相李紳薦為司封郎中,知制浩,進翰林學士,后又因李紳被貶牽連而出京師,郁郁而終。善詩文,其傳奇《霍小玉傳》尤為著名。明人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稱贊在綽有情致的閨閣紀事小說中,“此篇尤為唐人最精彩動人之傳奇,故傳頌弗衰”。明代戲劇大家湯顯祖的劇作《紫釵記》便本于此。

大歷中,隴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進士擢第。其明年,拔萃,俟試于天官。夏六月,至長安,舍于新昌里。

生門族清華,少有才思,麗詞嘉句,時謂無雙。先達丈人,翕然推伏。每自矜風調,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諧。

長安有媒鮑十一娘者,故薛駙馬家青衣也,折券從良,十余年矣。性便辟,巧言語,豪家戚里,無不經過,追風挾策,推為渠帥。常受生誠托厚賂,意頗德之。

側寫小玉出身、樣貌、才情與俗不同,借鮑氏之言鋪墊,妙。

經數月,李方閑居舍之南亭。申未間,忽聞叩門甚急,云是鮑十一娘至。攝衣從之,迎問曰:“鮑卿,今日何故忽然而來?”鮑笑曰:“蘇姑子作好夢也未?有一仙人,謫在下界,不邀財貨,但慕風流。如此色目,共十郎相當矣。”生聞之驚躍,神飛體輕,引鮑手且拜且謝曰:“一生作奴,死亦不憚。”因問其名居。鮑具說曰:“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愛之。母曰凈持。凈持即王之寵婢也。王之初薨,諸弟兄以其出自賤庶,不甚收錄。因分與資財,遣居于外,易姓為鄭氏,人亦不知其王女。姿質秾艷,一生未見,高情逸態,事事過人,音樂詩書,無不通解。昨遣某求一好兒郎,格調相稱者,某具說十郎。他亦知有李十郎名字,非常歡愜。住在勝業坊古寺曲,甫上車門宅是也。已與他作期約。明日午時,但至曲頭覓桂子,即得矣。”

鮑既去,生便備行計。遂令家僮秋鴻,于從兄京兆參軍尚公處假青驪駒,黃金勒。其夕,生浣衣沐浴,修飾容儀,喜躍交并,通夕不寐。遲明,巾幘,引鏡自照,惟懼不諧也。徘徊之間,至于亭午,遂命駕疾驅,直抵勝業。至約之所,果見青衣立候,迎問曰:“莫是李十郎否?”即下馬,令牽入屋底,急急鎖門。見鮑果從內出來,遙笑曰:“何等兒郎,造次入此?”生調誚未畢,引入中門。庭間有四櫻桃樹,西北懸一鸚鵡籠,見生入來,即語曰:“有人入來,急下簾者!”生本性雅淡,心猶疑懼,忽見鳥語,愕然不敢進。

逡巡,鮑引凈持下階相迎,延入對坐。年可四十余,綽約多姿,談笑甚媚。因謂生曰:“素聞十郎才調風流,今又見容儀雅秀,名下固無虛士。某有一女子,雖拙教訓,顏色不至丑陋,得配君子,頗為相宜。頻見鮑十一娘說意旨,今亦便令承奉箕帚。”生謝曰:“鄙拙庸愚,不意顧盼,倘垂采錄,生死為榮。”遂命酒饌,即令小玉自堂東閣子中而出。生即拜迎。但覺一室之中,若瓊林玉樹,互相照曜,轉盼精彩射人。既而遂坐母側。母謂曰:“汝嘗愛念‘開簾風動竹,疑是故人來’,即此十郎詩也。爾終日吟想,何如一見?”玉乃低鬟微笑,細語曰:“見面不如聞名。才子豈能無貌?”生遂連起拜曰:“小娘子愛才,鄙夫重色,兩好相映,才貌相兼。”母女相顧而笑,遂舉酒數巡。生起,請玉唱歌,初不肯,母固強之,發聲清亮,曲度精奇。

先急而后“猶疑”,刻畫李生性格之精微,小玉之悲劇恐是必然。

初次見面,從李生之視角寫小玉之美,照耀轉盼之間也可見小玉對張生亦是一見鐘情。詩句出自“大歷十才子”之一李益的《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元稹《鶯鶯傳》中化用為“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山盟海誓的一夜,描寫得濃墨重彩。作者敘述極緩,細微曲折,情意深重,卻依然令讀者替小玉擔心:一紙盟約是否能牽住薄幸郎?兩年的相守,卻被作者一筆帶過,快樂的時光總是相似而短暫的。一慢一快見筆力。

酒闌,及暝,鮑引生就西院憩息。閑庭邃宇,簾幕甚華。鮑令侍兒桂子浣沙與生脫靴解帶。須臾,玉至,言敘溫和,辭氣宛媚。解羅衣之際,態有余妍,低幃昵枕,極其歡愛。生自以為巫山洛浦不過也。中宵之夜,玉忽流涕觀生曰“:妾本倡家,自知非匹。今以色愛,托其仁賢。但慮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蘿無托,秋扇見捐。極歡之際,不覺悲至。”生聞之,不勝感嘆,乃引臂替枕,徐謂玉曰“:平生志愿,今日獲從,粉骨碎身,誓不相舍。夫人何發此言?請以素縑,著之盟約。”玉因收淚,命侍兒櫻桃褰幄執燭,授生筆研。玉管弦之暇,雅好詩書,筐箱筆研,皆王家之舊物。遂取繡囊,出越姬烏絲欄素縑三尺以授生。生素多才思,援筆成章,引諭山河,指誠日月,句句懇切,聞之動人。染畢,命藏于寶篋之內。自爾婉孌相得,若翡翠之在云路也。如此二歲,日夜相從。

分別之際,一個用情至深,唯求八年之愛;一個再提盟約,以死起誓,讀罷回看便覺是莫大的諷刺。

其后年春,生以書判拔萃登科,授鄭縣主簿。至四月,將之官,便拜慶于東洛。長安親戚,多就筵餞。時春物尚余,夏景初麗,酒闌賓散,離思縈懷。玉謂生曰:“以君才地名聲,人多景慕,愿結婚媾,固亦眾矣。況堂有嚴親,室無冢婦,君之此去,必就佳姻。盟約之言,徒虛語耳。然妾有短愿,欲輒指陳。永委君心,復能聽否?”生驚怪曰:“有何罪過,忽發此辭?試說所言,必當敬奉。”玉曰:“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壯室之秋,猶有八歲。一生歡愛,愿畢此期。然后妙選高門,以諧秦晉,亦未為晚。妾便舍棄人事,剪發披緇,夙昔之愿,于此足矣。”生且愧且感,不覺涕流。因謂玉曰:“皎日之誓,死生以之,與卿偕老,猶恐未愜素志,豈敢輒有二三。固請不疑,但端居相待。至八月,必當卻到華州,尋使奉迎,相見非遠。”

更數日,生遂訣別東去。到任旬日,求假往東都覲親。未至家日,太夫人已與商量表妹盧氏,言約已定。太夫人素嚴毅,生逡巡不敢辭讓。遂就禮謝,便有近期。盧亦甲族也,嫁女于他門,聘財必以百萬為約,不滿此數,義在不行。生家素貧,事須求貸,便托假故,遠投親知,涉歷江淮,自秋及夏。生自以孤負盟約,大愆回期。寂不知聞,欲斷其望。遙托親故,不遣漏言。

“數訪”“博求”“便詢”,又憂又恨,而終于病倒,敘述節奏快如小玉急迫的心情而不失細膩的刻畫。

一急一緩,當細細體會人物心理。

玉自生逾期,數訪音信。虛詞詭說,日日不同。博求師巫,遍詢卜筮,懷憂抱恨,周歲有余。羸臥空閨,遂成沉疾。雖生之書題竟絕,而玉之想望不移,賂遺親知,使通消息。尋求既切,資用屢空,往往私令侍婢潛賣篋中服玩之物,多托于西市寄附鋪侯景先家貨賣。曾令侍婢浣沙將紫玉釵一只,詣景先家貨之。路逢內作老玉工,見浣沙所執,前來認之曰:“此釵,吾所作也。昔歲霍王小女將欲上鬟,令我作此,酬我萬錢。我嘗不忘。汝是何人?從何而得?”浣沙曰:“我小娘子,即霍王女也。家事破散,失身于人。夫婿昨向東都,更無消息。悒怏成疾,今欲二年。令我賣此,賂遺于人,使求音信。”玉工凄然下泣曰:“貴人男女,失機落節,一至于此。我殘年向盡,見此盛衰,不勝傷感。”遂引至延先公主宅,具言前事。公主亦為之悲嘆良久,給錢十二萬焉。

時生所定盧氏女在長安,生既畢于聘財,還歸鄭縣。其年臘月,又請假入城就親。潛卜靜居,不令人知。有明經崔久明者,生之中表弟也。性甚長厚,昔歲常與生同歡于鄭氏之室,杯盤笑語,曾不相間。每得生信,必誠告于玉。玉常以薪芻衣服資給于崔,崔頗感之。生既至,崔具以誠告玉,玉恨嘆曰:“天下豈有是事乎!”遍請親朋,多方召致。生自以愆期負約,又知玉疾候沉綿,慚恥忍割,終不肯往。晨出暮歸,欲以回避。玉日夜涕泣,都忘寢食,期一相見,竟無門由。冤憤益興,委頓床枕。自是長安中稍有知者。風流之士,共感玉之多情,豪俠之倫,皆怒生之薄行。

黃衫豪士是打破僵局、使情節逆轉的重要人物,讀之當要看到其背后的唐朝俠文化,可聯系《無雙傳》《虬髯客傳》一起品讀。

時已三月,人多春游,生與同輩五六人詣崇敬寺玩牡丹花,步于西廊,遞吟詩句。有京兆韋夏卿者,生之密友,時亦同行。謂生曰:“風光甚麗,草木榮華。傷哉鄭卿,銜冤空室!足下終能棄置,實是忍人。丈夫之心,不宜如此。足下宜為思之!”

嘆讓之際,忽有一豪士,衣輕黃布衫,挾弓彈,豐神雋美,衣服輕華,唯有一剪頭胡雛從后,潛行而聽之。俄而前揖生曰:“公非李十郎者乎!某族本山東,姻連外戚。雖乏文藻,心嘗樂賢。仰公聲華,常思覯止。今日幸會,得睹清揚。某之敝居,去此不遠,亦有聲樂,足以娛情。妖姬八九人,駿馬十數匹,唯公所欲。但愿一過。”生之儕輩,共聆斯語,更相嘆美。因與豪士策馬同行,疾轉數坊,遂至勝業。生以近鄭之所止,意不欲過,便托事故,欲回馬首。豪士曰:“敝居咫尺,忍相棄乎?”乃挽挾其馬,牽引而行。遷延之間,已及鄭曲。生神情恍惚,鞭馬欲回。豪士遽命奴仆數人,抱持而進。疾走推入車門,便令鎖卻,報云:“李十郎至也!”一家驚喜,聲聞于外。

先此一夕,玉夢黃衫丈夫抱生來,至席,使玉脫鞋。驚寤而告母。因自解曰:“鞋者,諧也。夫婦再合。脫者,解也。既合而解,亦當永訣。由此征之,必遂相見,相見之后,當死矣。”凌晨,請母妝梳。母以其久病,心意惑亂,不甚信之。僶勉之間,強為妝梳。妝梳才畢,而生果至。玉沉綿日久,轉側須人。忽聞生來,欻然自起,更衣而出,恍若有神。遂與生相見,含怒凝視,不復有言。羸質嬌姿,如不勝致,時復掩袂,返顧李生。感物傷人,坐皆欷歔。頃之,有酒肴數十盤,自外而來。一座驚視,遽問其故,悉是豪士之所致也。因遂陳設,相就而坐。玉乃側身轉面,斜視生良久,遂舉杯酒,酬地曰:“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慈母在堂,不能供養。綺羅弦管,從此永休。征痛黃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當永訣!我死之后,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乃引左手握其臂,擲杯于地,長慟號哭數聲而絕。母乃舉尸,置于生懷,令喚之,遂不復蘇矣。生為之縞素,旦夕哭泣甚哀。將葬之夕,生忽見玉帷之中,容貌妍麗,宛若平生。著石榴裙,紫榼襠,紅綠帔子。斜身倚帷,手引繡帶,顧謂生曰:“愧君相送,尚有余情。幽冥之中,能不感嘆。”言畢,遂不復見。明日,葬于長安御宿原,生至墓所,盡哀而返。

最后一見時的控訴,凄厲動人,聲色并茂,宛在耳畔眼前,最終完成了霍小玉性格的發展變化。霍小玉內心豐富,形象立體飽滿,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罕有的具有復仇精神的女性形象。

魯迅先生在《稗邊小綴》中說:“李肇(《國史補》)中云:‘散騎常侍李益少有疑病’,而傳謂小玉死后,李益乃大猜忌,則或出于附會,以成異聞者也。”有學者認為讓霍小玉化為厲鬼復仇的結尾是畫蛇添足,無非是為了告誡人們要做善事,以免因果報應,對此你的想法是什么?

后月余,就禮于盧氏。傷情感物,郁郁不樂。夏五月,與盧氏偕行,歸于鄭縣。至縣旬日,生方與盧氏寢,忽帳外叱叱作聲。生驚視之,則見一男子,年可二十余,姿狀溫美,藏身映幔,連招盧氏。生惶遽走起,繞幔數匝,倏然不見。生自此心懷疑惡,猜忌萬端,夫妻之間,無聊生矣。或有親情,曲相勸喻。生意稍解。

后旬日,生復自外歸,盧氏方鼓琴于床,忽見自門拋一斑犀鈿花合子,方圓一寸余,中有輕絹,作同心結,墜于盧氏懷中。生開而視之,見相思子二,叩頭蟲一,發殺觜一,驢駒媚少許,生當時憤怒叫吼,聲如豺虎,引琴撞擊其妻,詰令實告。盧氏亦終不自明。爾后往往暴加捶楚,備諸毒虐,竟訟于公庭而遣之。

盧氏既出,生或侍婢媵妾之屬,暫同枕席,便加妒忌,或有因而殺之者。生嘗游廣陵,得名姬,曰營十一娘,容態潤媚,生甚悅之,每相對坐,嘗謂營曰:“我嘗于某處得某姬,犯某事,我以某法殺之。”日日陳說,欲令懼己,以肅清閨門。出則以浴斛覆營于床,周回封署,歸必詳視,然后乃開。又畜一短劍,甚利,顧謂侍婢曰:“此信州葛溪鐵,唯斷作罪過頭!”大凡生所見婦人,輒加猜忌,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

霍小玉傳

大歷年間,隴西有位名叫李益的書生,年僅二十歲,就考中了進士。第二年,吏部舉行拔萃考試,李益準備參加。夏季六月,來到長安,住在新昌里。

李益出身于清貴的名門世族,從小就很有才華,詩文美妙出眾,當時輿論以為舉世無雙。前輩長者,也都一致推崇他。他常常為自己的才貌感到驕傲,想找一位理想的伴侶,于是廣泛地尋訪名妓,很久都不能滿意。

長安城有位叫鮑十一娘的媒婆,早先是薛駙馬家的丫鬟,后來贖身從良,已經十多年了。生性善于逢迎,能說會道。皇親國戚豪門富家住的地方,沒有她沒去過的,幫助別人出主意、追女人最有辦法,同行都推她為頭兒。她曾受到李生的殷勤囑托和厚禮饋贈,心里很是感激他。

過了幾個月,一天李益正在住處的南亭閑坐,大約申未時分(注文:午后三四點鐘),忽聽見急促的敲門聲,家人通報說是鮑十一娘來了。李生便提起衣擺跟隨家人去門口,迎著鮑氏便問道:“鮑卿今天為什么忽然來訪?”鮑氏笑著說:“你這位幸運郎君昨夜做好夢了沒有?告訴你,有位仙女被罰到了人間,她不貪圖錢財,只愛慕風流少年。這樣好的角色,正和十郎相配。”李生聽說后,猛地跳起身來,只覺得心神飛蕩,身體也輕快了許多,拉著鮑氏的手又拜又謝說:“我情愿一輩子為她做奴仆,死也心甘情愿。”于是打聽女子的姓名住址。鮑氏一一介紹說:“她是原來霍王的小女兒,字小玉,霍王非常喜歡她。她的母親名叫凈持。凈持,就是霍王寵愛的婢女。霍王剛死的時候,他的兄弟們因為小玉是妾生的女兒,不太想收養她,就分給她一些錢財,讓她單獨住在外面,改姓為鄭氏,別人也不知道她是霍王的女兒。我這輩子從未見過像她這樣美麗的女子,情趣高雅,體態飄逸,各方面條件都出類拔萃,詩書音樂,沒有不精通的,昨天她家托我尋覓一個才貌相當的好小伙子,我就詳細介紹了十郎你的情況。她也聽說過李十郎的名字,非常欣喜滿意。她家住在勝業坊古寺廟旁的小巷中,剛進巷口的第一個大門就是。我已和她約好,明天中午,你只須到巷口找丫頭桂子,就成了。”

鮑氏走后,李生就開始計劃第二天的行動,特意讓家僮秋鴻到堂兄京兆參軍尚公家借來青驪駿馬和黃金裝飾的馬籠頭。當晚,李生洗衣沐浴,修飾儀容,喜悅和激動的心情交織在一起,一夜都沒有合眼。天快亮時,就穿戴好衣服頭巾,不時抓過鏡子來照照自己,唯恐有什么地方不合適。在焦急不安的等待中到了中午,李生就騎上馬一溜快跑,一直來到勝業坊。到了約定的地點,果然看見有名丫鬟站在那里等候,迎面問道:“來的是李十郎嗎?”李生下馬,婢女讓人把馬牽到屋后,急忙鎖好大門。果然見鮑氏從里面走出來,遠遠地就笑著說:“哪兒來的小伙子,冒冒失失地闖到這里?”李生和她調笑譏誚未完,已跟著走進了二門。院子中間有四棵櫻桃樹,西北角懸掛著一只鳥籠,里面關著一只鸚鵡,見李生進來就說:“有人來了,快放簾子!”李生本來性格就恬淡文雅,這時心里還有些遲疑畏懼,忽然聽到鳥兒說話,吃了一驚,不敢再往里走了。

正徘徊不定,鮑氏領著凈持走下臺階來迎接他,請到屋中,相對坐下。凈持四十多歲年紀,極有風姿,談笑間神態很是嫵媚,她對李生說:“平日就聽說李十郎才調出眾,風流瀟灑,今天又親眼見到本人舉止文雅,容貌清秀,果然名不虛傳。我有一個女兒,雖然缺少教育,但長得還不算太丑,要能和您匹配,倒很合適。常聽鮑十一娘說過這個意思,從今天起就讓小女永遠服侍您吧。”李生致謝說:“我鄙陋笨拙,平庸愚鈍,想不到能得到小姐的青睞,倘若能被小姐選中接納,我將一輩子引以為榮。”于是凈持命人擺設酒飯,當即讓小玉從堂屋東面的小房間中出來和李生見面。李生連忙行禮迎接。只覺得滿屋之中,好像瓊林玉樹相互輝映,小玉那靈動的眼神一瞥,光芒一直射到李生心底。隨后小玉就坐在母親身邊。母親對她說:“你經常喜愛念的‘開簾風動竹,疑是故人來’,就是這位李十郎的詩句。你整天吟詠思慕,怎比得上親眼一見呢?”小玉于是低頭微笑,細聲說:“見面不如聞名,才子怎能無貌?”李生便起身連連行禮說:“小娘子愛慕才華,鄙人看重姿色。兩人的長處搭配在一起,就才貌雙全了。”母女二人相互看了一眼都笑了。于是大家喝了幾杯酒。李生站起身,請小玉唱支歌。小玉起初不肯,母親堅持要她唱。她嗓音清亮,曲律精妙。

酒盡散席,天已經黑了,鮑氏帶著李生到西院休息。庭院幽靜,房屋深邃,門上的簾幕也十分華貴。鮑氏讓丫頭桂子、浣沙為李生脫去靴子解下衣帶,服侍他睡下。一會兒,小玉來了,和李生溫和地交談,語調婉轉柔媚。脫衣服的時候,神態嬌羞動人。兩人幃中枕上,歡愛無盡。李生自覺即使當年楚懷王夢會巫山神女、曹子建洛水遇見洛神,歡愛也不過如此。半夜,小玉忽然流著眼淚看著李生說:“我出身于娼妓之家,自知配不上你。如今因為你愛戀我的姿色,所以不惜把終身托付給你。只怕有朝一日年老色衰,你就會把對我的感情轉移到別人身上,讓我像離枝的松蘿一樣無依無靠,像秋天的扇子一樣被人拋棄。所以在這歡愛已極的時候,便不知不覺悲哀就襲來心頭。”李生聽了,也感嘆不已。于是就讓小玉枕著自己的手臂,緩緩地對小玉說:“我平生的心愿今天全都得到滿足,今后即使粉身碎骨,也發誓決不拋棄你。你怎么會說出這些話來!請你找出一塊白綢來,我要在上面寫下誓約。”小玉于是擦干眼淚,叫櫻桃揭開帳子舉著燭火,把筆硯交給李生。小玉平時在彈奏音樂外的空暇時間,喜好詩文,書箱筆硯,都是過去霍王家的東西。于是取過繡囊,拿出三尺長的一段白底黑格的綢子交給李生。李生平素才思敏捷,挺筆成文,所以寫的誓約取山川為喻,指日月為證,表明自己愛情的忠誠,每句話都非常懇切,使人聽了都覺得感動。寫完,讓小玉收藏在珠寶匣中。從此兩人親愛地生活在一起,真好比美麗的翡翠鳥在彩云間比翼飛翔一樣地幸福美滿。就這樣過了兩年。兩人不分白天黑夜,沒有片刻分離。

兩年后的春天,李生以書判拔萃進入仕途,授任華州鄭縣主簿。到了四月,李生即將赴任,還要到東都洛陽向父母請安報喜。長安城中的親友,都來參加宴會為他餞行。這時正是殘春未盡、夏景方生的時節,酒宴結束,賓客們漸漸散去,別離的哀愁不由得縈繞在兩人心頭。小玉對李生說:“憑你的才華、名望,很多人都羨慕你,想要和你結成婚姻的真是太多了,何況家中有父母須侍奉,卻沒有正式的妻室,你這一去,一定會締結一樁美好的姻緣。我們當初許下的誓約,不過是一句空話罷了。但我有一個小小的愿望,想就此告訴你,讓你永遠記在心里,你還肯聽一聽嗎?”李生驚奇地說:“我是不是犯了什么過錯,你為什么忽然說出這樣一番話來?你不妨把想講的話說給我聽聽,我一定認真照辦。”小玉說:“我今年剛滿十八歲,你也僅有二十二歲,到你三十歲壯年的時候,還有八年。我希望能在這段日子中,和你共同度過一輩子的幸福時光。然后你再任意選擇名門大族聯姻,也不算晚。到那時我就拋棄人間的一切,剪掉頭發出家為尼,終生的愿望,至此也就滿足了。”李生聽了,又愧疚又感動,不覺流下了眼淚。于是他對小玉說:“我們的誓約就像太陽一樣明白,不論生死都要信守。和你白頭偕老,我還覺得不夠滿足,怎敢變心呢?請你千萬不要胡思亂想,只須好好住在這里等著我。到八月份,我一定會回到華州來,派人來接你,相見的日子不會太遠的。”

又過了幾天,李生就告別小玉向東去了。李生到任十來天,就請假到東都洛陽探望雙親。沒有到家之前,他的母親太夫人已為他物色了表妹盧氏,婚約已經說定了。太夫人向來嚴厲決斷,李生畏畏縮縮,不敢公開表示抗拒,于是和盧家行了聘禮,決定在短期內完婚。盧家也是有名望的大族,女兒嫁到別人家,一定要索求百萬錢財的聘禮,如果辦不到這個數目,寧肯女兒不嫁。李生家里一向很窮,籌這筆錢需要四處求借,就請假到遠處投靠親友請求資助,跋涉于江淮之間,從秋天一直忙到第二年夏天。李生自知辜負了和小玉的盟約,歸期已大大地延誤了,便不與小玉通半點消息,想斷絕她的念頭,還囑托遠在長安的親友,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蹤。

小玉自從李生超過了約定的時間沒有回來,曾多次設法打聽他的音信,得到的都是不可靠的傳聞,且每天都不一樣。她又到處向巫師、算卦先生求告問詢,心中又是擔憂,又是怨恨,這樣過了一年多。終于病倒在空房之中,落下了深重的病根。雖然始終收不到李生的書信,但小玉的思念之情依然不變,她饋送禮物給李生的親戚朋友,求他們通報李生的消息。因為尋訪十分迫切,錢經常不夠用,常常暗中讓丫頭偷偷地賣掉箱中收藏的玉玩衣服等東西。多數都是托付給西市侯景先家的寄售店鋪變賣。曾有一次讓丫頭浣沙將一支紫玉釵拿到侯景先的鋪子中變賣,路上遇到一位皇宮內作坊中的老玉工,看見浣沙手中拿的玉釵,上前辨認,說:“這只玉釵是我做的。當年霍王的小女兒將滿十五歲‘上鬟’的時候,命我做了這只釵,給了我一萬錢報酬。我至今不忘。你是什么人,從哪里得到這只玉釵的?”浣沙說:“我家小娘子就是霍王的女兒。家業破落后,失身于人。丈夫日前去了洛陽,一點音信也沒有。娘子憂郁成病,至今快兩年了。讓我賣掉這只玉釵,把錢送人,求訪丈夫的消息。”玉工傷心地流下眼淚,說:“皇家貴人的子女,因命運不好而落魄遭難,竟然到了這種地步!我沒有幾年可活了,親眼見到這樣的盛衰變化,真是太傷感了。”于是帶浣沙來到延先公主家,詳盡地敘述了事情經過,公主也為小玉的遭遇悲傷感嘆了很久,就送給她十二萬錢。

當時李生聘定的盧氏女子住在長安,李生湊齊了聘禮后,回到鄭縣。當年臘月,再次請假到長安成親。李生到長安后,偷偷找了一個僻靜的住處,不讓別人知道。有位叫崔允明的明經,是李生的中表弟,品性忠厚,過去常和李生在小玉家聚會歡樂,吃喝玩笑,一點也沒有隔閡。每次得到李生的消息,他必定如實告訴小玉。小玉常常用柴米衣服之類的東西在生活上資助崔生。崔生很感激她。李生來到長安后,崔生把情況都詳盡如實地告訴給了小玉,小玉憤恨地嘆息說:“天底下難道竟會有這樣的事情嗎!”于是遍請親朋好友,想盡辦法要把李生找來。李生覺得是自己延誤了日期,違背了誓約,又得知小玉病得很厲害,為自己忍心拋棄她感到慚愧羞恥,便始終不肯去見小玉。每天早出晚歸,想躲避小玉。小玉日夜哭泣流淚,顧不上吃飯睡覺,只想見李生一面,都始終沒有機會實現。心中的冤屈憤恨越來越深,便躺倒在床上起不來了。從此長安城中漸漸有人知道了這事,風流才子,都為小玉的癡情所感動;豪俠之輩,無不對李生的無情無義感到憤怒。

這時已是三月間,人們大都到郊外春游,李生和五六位同輩朋友到崇敬寺觀賞牡丹花,在西邊的長廊下漫步,你一句我一句地吟誦著詩句。有位京兆人韋夏卿,是李生的好朋友,當時也在一起,他對李生說:“眼前風光秀麗,花草繁茂,只是可憐的鄭家女兒,還懷著滿腔的冤屈獨守在空房之中!你最終還是拋棄了她,真是殘忍的人。男人的心胸,不應該是這樣的。你應該好好想想!”

正在感嘆責備的時候,忽然有一位豪俠之士,穿著淡黃色的麻布衫,手持彈弓,神態飄逸,容貌俊秀,衣著輕盈華麗,只帶著一名剪著短發的胡人小孩做仆從,悄悄地走在一旁聽他們談話。過了一會兒,那人走上前來向李生行禮說:“公子該不是李十郎吧?我家本來祖籍山東,和皇帝外家算得上是遠房親戚。我雖然缺乏文采,心中也常常欽佩有才學德行的人。久仰您的名聲,常想能有機會見上一面,今天有幸遇見,得以親眼目睹您的風采。我家離這里不遠,也有足以娛樂性情的弦管聲樂,還有八九個美麗的姬妾,十幾匹駿馬,一切任憑您喜歡,只希望您能到我家坐坐。”和李生同游的一班人,聽了豪士這番話,都贊嘆羨慕不已,于是和豪士一起騎馬同行。一路快跑,轉過幾個街區,就到了勝業坊前。李生因為這里離小玉居住的地方很近,有點不想去了,就找個借口,想撥轉馬頭回去。豪士說:“我家馬上就要到了,您怎么能忍心扔下我們大家呢?”說著拽回李生的馬,牽引著朝前走。轉眼工夫,已經到了小玉家的巷口。李生神情恍惚不安,抽打坐馬想要返回。豪士立刻命令幾名仆從,強行把他抱住拉進門去,自己快步走過去把他推進大門,馬上命人把門鎖上,向里面傳報說:“李十郎來了!”一家人都非常驚喜,喧鬧的聲音一直傳到院墻以外。

前一天晚上,小玉夢見一位穿黃衫的男人抱著李生前來,在席位上坐下,讓小玉脫去鞋子。驚醒過來后告訴了母親。又自己解夢說:“‘鞋’,就是‘諧’的意思,指夫婦重新團聚。‘脫’,就是‘解’的意思,團聚之后又解脫,就一定是永別了。以此看來,一定會見到李生,見到后,我就該死了。”

清晨,小玉請母親為自己梳妝打扮。母親以為她病得時間太長,神志有些不清了,對她說的話不大相信。在她的再三要求下,勉強為她梳妝打扮了一番。剛剛梳妝完畢,李生就果然到了。小玉已經病臥很久,連翻個身都要別人幫助,忽然聽說李生來了,猛地自己坐起身,換了衣服出來,仿佛有神靈在扶持著她。于是和李生相見,含著怨怒直瞪著李生,一句話也不說。那病弱的體質,嬌柔的身姿,好像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樣子,不時地用衣袖遮掩臉面,轉過頭去偷看李生。感物傷人,在座的人都感嘆不止。不久,從外面送進幾十盤酒菜。在座的人看到都很吃驚,急忙詢問原因,原來全都是那位豪士送來的。于是擺設好酒菜,兩人并肩坐下。小玉側著身子轉過臉去,斜視著李生好一會兒,于是舉杯把酒灑在地上,發誓說:“我身為女子,竟然如此薄命;你是男人,竟然如此負心!使我正當青春年華,就含恨而死。再不能奉養高堂慈母,也從此告別了綺羅脂粉、歌舞管弦的生活,痛徹心扉于九泉之下,這都是你一手造成的!李君啊李君,從今天起我們就永別了!我死以后,一定會化作厲鬼,讓你的妻妾整天不得安寧!”于是伸出左手握住李生的手臂,把酒杯摔到地上,放聲痛哭了幾聲,就斷了氣。她母親抱起小玉的尸體,放在李生的懷中,讓他呼喚她,終于再也沒有蘇醒過來。李生為她穿孝服喪,日夜哭泣,十分悲痛。將要下葬的前一天晚上,李生忽然看見小玉坐在停放棺材的靈帳中,容貌艷麗,就像活著時一樣。她穿著石榴裙,紫色長袍,紅綠相間的斗篷。斜著身子倚靠在靈帳上,手里拿著一條繡帶,回頭對李生說:“感謝你來送行,可見還留有幾分情意。我在陰間,能不感嘆嗎!”說完,就不見了。第二天,葬在長安城南御宿原。李生送葬到墓地,盡情發泄了自己的哀痛后才回去。

后來過了一個多月,李生和盧氏結了婚。李生一見到以前小玉用過的東西就會引發感傷的情懷,常常郁郁不樂。夏季五月,和盧氏同行,返回鄭縣。到達鄭縣十來天后,一次,李生正和盧氏睡覺,忽然床帳外傳來喂喂喂的聲音。李生吃驚地起來察看,看見有一個男子,年紀大約二十多歲,長得溫文爾雅,躲藏在帳幔后面的陰影里,不斷向盧氏招手。李生驚慌地連忙躍起,繞著帳幔轉了好幾圈,那人卻突然不見了。李生從此心中對盧氏產生了懷疑、厭惡,多方猜忌,夫妻之間的感情逐漸變得毫無生趣了。有些親戚婉轉地相勸,李生的心情才漸漸平靜下來。

又過了十來天,李生又從外面回來,盧氏正坐在床邊彈琴,忽然看見由門外拋進一個有斑紋的犀牛角雕成的鑲嵌著金花的盒子,直徑一寸多,里面有一條輕柔的絹帶,系成同心結的形狀,落在盧氏的懷中。李生打開來看,看見里面裝著兩顆寄托相思的紅豆,一只表示祈求的叩頭蟲,和男女用的春藥:一只發殺觜、一點驢駒媚。李生當即就憤怒地吼叫起來,聲音就像豺狼嚎叫、老虎咆哮一般,抓起琴來就擊打盧氏,逼著她說出實情。盧氏始終也無法表明自己的清白。此后,李生經常粗暴地毆打盧氏,對她百般虐待,終于告到官府,將她休了。

盧氏被休后,李生有時和侍婢姬妾之類的人偶爾同床共枕,隨后便會大加妒忌。甚至有因此被他殺死的。李生曾經游歷廣陵郡,得到一位出名的美女營十一娘,容貌鮮瑩,風姿嫵媚,李生很喜愛她。每當兩人相對閑坐的時侯,李生就對營氏說:“我曾經在某某地方得到某某女為妾,因為犯了什么什么過錯,我用什么什么樣的方法殺了她。”天天說的都是這些話,想讓她害怕自己,以此整肅閨門風氣。李生出門的時候,就用澡盆把營氏蓋在床上,周圍貼好封條,簽署上字樣,回來后定要仔細檢查半天,然后才打開澡盆放出營氏。又收藏了一把短劍,非常鋒利,他常常對侍妾婢女們說:“這把劍是用信州葛溪生產的好鐵制成的,專門用來砍犯了罪過的人的腦袋!”凡是李生見過的女人,他總是馬上就會產生猜忌之心,以至于接連娶親三次,都跟當初對待盧氏一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宁| 明光市| 大厂| 贵港市| 蓝田县| 济宁市| 牟定县| 武定县| 济源市| 南通市| 饶阳县| 沧州市| 漠河县| 温宿县| 蓬安县| 密云县| 平舆县| 泽州县| 福海县| 林西县| 和平县| 华阴市| 永和县| 焦作市| 临湘市| 平顶山市| 类乌齐县| 定陶县| 斗六市| 高雄市| 原平市| 清流县| 三河市| 关岭| 静宁县| 新丰县| 亳州市| 靖宇县| 五原县| 旬邑县|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