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救災濟民

  • 萬世至圣
  • 南墻的那頭
  • 3644字
  • 2020-09-13 01:22:13

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是耶?非耶?化為蝴蝶。所謂人生如一場夢,不外如是。這其實是秦重對這個“臨境考場”的感悟。

秦重此時并不知道自己所作的詩鬧出了諾大的動靜,他此時已是無暇他顧,因為賦菊詩寫就之時,一陣目眩神搖之后,他已經直接被攝入“臨境考場”……

這次的考題是眾考生以入夢之身進入下界某地某個官員的腦中識海,以自己的學識和思維解決所面臨的危機!

吳國,孟郡,樂清府。

羅士杰睜開眼,朦朦朧朧之中,自己好象做了一個夢,似乎有個叫秦重的人要怎么來著?夢里的內容是完全記不得了。總覺得自己有些不一樣了,但要說有什么不同,又說不上來。

自己正坐在一張硬梨花木的大椅上,身上還批個一張薄被,不用想,一定是老管家幫自己披上的,自己剛赴任三個月,家眷還沒有遷過來。

前面同樣材質的案臺上堆著高高一疊公文案卷,文房四寶方正的擺在自己面前,環顧四面,這是一間二十平米左右的房間,四面墻壁是高高低低的壁柜,里面堆疊著滿滿的卷宗,四周孤零零的空無一人,不過能聽到門外有人走動的腳步聲,也能聽到有人低語,顯然是壓低著語調,生怕打擾了屋里的人。

羅士杰踱著步來到掛著銅鏡的門邊,仔細地看著現在的自己,身穿一身文士常服,面象是一個五十幾許的中年人,國字臉,大眼淡眉,兩鬢已有幾縷銀絲。

記得半個月之前還是滿頭黑發的呀!“多情應笑我,華發早生”。咦!自己什么時候這么文藝了,上一次作詩還是六年前吧?自從踏上仕途,什么詩詞文章的離自己是越來越遠了。

羅士杰自嘲的一笑,仿佛記起了什么,他快速的在一堆案牘中翻檢出一封書信,是港口城市羊城的同年在上個月寫的,同年家族有人來到這邊經商,托人帶來一些禮物尋求照顧,同時還捎來的一些農產品讓他嘗嘗鮮,都是泊來品,其中的一樣卻是一種名叫“土豆”的東西,這引起了羅士杰的重視。

他心里莫名的就好象知道這種東西的各種好處,只是心里又記不得自己是在那里得知的這種信息。他想了想,還是不得要領,也就不再去想這么多么了,現在還有更棘手的事要辦。

他的眉心皺成一個川字紋,顯而易見是有什么非常為難之事。

能愁白了頭的事當然是大事難事,上任剛三個月,就遇上百年不遇的大水災,連續七日七夜的特大暴風雨把吳國幾乎變成了澤國,可憐正值秋收,大水所過之處顆粒不留,房屋倒塌無數,吳國境內蘇郡、淮郡、以及自己所在的孟郡全都受災嚴重,而自己治下的樂清府一州五縣受災更是重中之重,若非官府救治得力及時,幾乎就有易子而吃的慘劇發生。

府中雖有存糧,也分發了下去救濟各地災民,然而受災面積太大,治下受災有近百萬之眾,些許存糧也只能勉強夠災民果腹五天而已,而朝廷的救濟究竟何時能到,以他對朝中大佬們作派的了解,最快也要到十天半月時間才能運到。

府中應急的救濟糧已經發放下去,但府中仍是集聚了數千無家可歸的災民,官府雖已開設粥廠,為了多拖延些時日,里面摻雜了許多米糠樹皮,饑民已是日益不滿,一旦有人挑事,難免不會釀成民變。

羅士杰揉揉發麻的額頭,看著桌上的公文,其中一份是各縣災情匯覽,一份是催促朝廷盡快撥發救災糧的奏折,一份是各地救災和自救的情況,草草在上面寫下批文,心里亂糟糟的,總是不踏實!

大災過后必有大難,羅士杰心里猛的跳出這么個念頭,這個大難的范圍很是寬泛,有可能是瘟疫,也有可能是心懷不滿之人趁機而動,往往一點子火星就會變成燎原之火,不行,還得要四處看看。

象這樣的事自己從政以來也是第一遭遇上,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但自從這一覺醒來,心思是前所未有的清明靈動,這些知識好象順理成章的就從腦海里蹦了出來,莫非真的是夢里有神人相助?羅士杰微覺得奇怪,不過現在不是想這些事的時候,防患于未然才是正經。

羅士杰派人叫來黃通判和何守備以及捕快房的錢捕頭,還有工房和戶房的書辦,一行六人,叫手下隨從遠遠跟著,微服朝城外的粥棚行去,那里是災民聚集地,也是可能的禍亂源頭。

大水剛退不久,一路行來,低洼處還有不少積水,各家各戶都在清理庭院里的積水,人矢馬溺盡向外排,陰溝里污穢不堪,散發出陣陣刺鼻的腥氣。

羅士杰眉頭緊皺,隨口問道:“錢捕頭,城里家家戶戶都在清理積水嗎?”

“大人,正是如此,自從昨天開始家家都在清理積水。”

“這不行,進度太慢,安排各街各巷里正帶人分片包干、疏通溝渠清積填埋,錢捕頭,由你和戶房的王書辦派人監督,人手不夠就從各房里抽人,我不管你們如何做,明天正午之前我要看到整潔的樂清城!”羅士杰態度強硬的說。

諾大的樂清城,這任務有些緊,錢捕頭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偷偷看看面色不虞的知府大人,知道這次是動真格的了,沒敢上去觸霉頭。

這還不算完,羅士杰接著說:“家家戶戶都要在房前屋后撒上石灰,每家不能少于十斤!”

前面的事抓緊些,大不了就是多辛苦加加班還是可以完成的,這每家十斤以上的石灰就不是努力能辦得好的了,府里庫存用來修繕城墻的石灰加起來倒是夠了一大半,可缺的另一小半就不好辦了,戶房王書辦為難的對羅士杰說:“大人,這石灰庫里還差著一小半,你看……”

“不難辦要你等何用,國難識忠臣,仗節赴難,國家養你等正為今日,辦得好我為你等請功,辦不好休怪王法無情!”說里充滿了不可更改的決心和堅定!

這句話全話是“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是頗為流行的時語,大家平時也多有掛在嘴上的,二人自是聽過。此時二人心中大罵不已,這養的是你們這些“士”,與我們這些“吏”何干。

作為朝廷正四品的大員,地方上的一把手,威權非常之重,“破家滅門的知府”決不是說說而已,話說到這分份上,二人心知這事有條件得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都得上,不如光棍一些還能給知府大人留個好印象,于是王書辦捅了捅錢捕頭,兩人齊齊高聲唱了個肥諾,接下任務。

至此,羅士杰的臉色才稍有緩和,為他們解釋道:“大災過后必有大疫,這是常識,家家灑掃不僅是為了清潔,也是為了掃除積詬這些疫病易滋生之處,而灑放石灰更是能直接撲滅病疫源頭,不可不重視!”

羅士杰又問道:“這些天城里有沒有因為大水而死之人?有沒有人發病?尤其是那些有上吐下瀉癥狀之人?”

這次錢捕頭倒是答得挺利索:“全城死難之人計二十一人,有主的都已拉出城掩埋,無主的尸身暫時還停留在義莊!至于生病之人沒有去查過,不過想來不少!”

“如此草率是要出大事的,不過爾等并未經歷過這等大災大難的處事,并不怪你們,從現在起,這些事要形成規矩。”

“第一條,就是衛生防病制度,關于清掃和灑生石灰,剛才已說了,這就不再多言。”

“第二條,所有飲用水必須燒開,這是重中之中,一定要貫徹下去,要派人監督……”

“第三條,生病之人,全部統一由官方安排到指定的地方觀察救治,必須把治療的地方放到城外人煙稀少的地方,由兵丁把守,內外隔絕,在康復之前,親人的探視也不能接觸患者!”

“第四條,亂事用重典,確保治安管理的正常行使,各處里正,鄉老,士紳要組織起來,分片包干,明確責任,建立人口登記制度,維護本地穩定,不得放任流民四處活動!”

“第五條,死于災難之人一律火化,要快,不能停留在義莊,這事王書辦等下立刻去辦,不論是誰,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

林林總總,王書辦已是記下二十多條救災制度,對于每一條產施行羅士杰都是以強硬的態度要求執行下去,他這種不容置疑的態度卻使得一干心里沒底的官員心思安定下來,在亂局面前,不怕事情繁多,最怕的就是無計可施。

時近正午,一行人邊走邊說,已是來到粥棚,正是將要施粥的時間,遠遠望去,數千人散在郊野外,可謂漫山遍野,三十多個施粥點,一個個大鍋熬著稀飯,人人面有菜色,排著長龍等待著施粥,一隊隊的兵丁在維持著秩序,不時有人插隊,推搡、叫罵、婦人哭泣、小兒號叫各色聲音響成一片。

羅士杰一行人選擇了一個人數最多的施粥點在旁觀察。

過了一會,有人叫道:“開鍋啦!”,于是所有人都打點起精神,巴巴的望著前面,人多粥少,每到施粥時,后面的用力向前擠,一個擠一個,隊形一下就要散亂,所幸維持著秩序的兵丁頗有經驗,不管三七二十一,對著擁擠的人群就是一頓亂鞭,總算把燥動的人群平息下來,這才一個接一個的分粥。

看著那碗里清可見人的米湯,這份量也只能是不讓人餓死而已,果然,已是有人大聲抱怨這粥一天比一天清淡了。一人出聲,眾人應和,一時群情激憤,也許是有衙役認出這邊有幾位大人在場,一隊兵丁立時趕來,迅速把騷亂彈壓下去。

羅士杰等人相對搖頭,這倒不是下邊的人克扣,實在是府里存糧也不多了,不得不日漸減少,只盼朝廷的救濟糧來得快一點,要不然大伙都得玩完!

按下葫蘆起了瓢,這邊剛彈壓下去,那邊較遠的一處粥棚又有人打起來了,幾人顧不得暴露身份,立時帶著人趕到現場,只見現場兩撥人扭成一團,只是雙方都是有氣無力的相互撕扯,被兵丁分開兀自怒目惡行的不肯罷休。

原因倒也簡單,因為這個粥棚離得太遠,加之分粥的人手不夠,于是就從災民中選出人來分粥,由于粥實在太稀,因此有人便懷疑分粥者厚此薄彼,給自己親友和平時相互關系相厚的就分多,其他人就分得少了,而分粥者卻也說自己秉承公心,人人一樣多。雙方互不相讓,因此便從口角升級到動手。

自古以來,燎原之火的起因大多便在于:不患貧而患不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珲春市| 杭锦旗| 延川县| 松滋市| 积石山| 罗甸县| 家居| 大安市| 靖安县| 安岳县| 万山特区| 湘潭市| 咸阳市| 丹凤县| 中卫市| 克拉玛依市| 奉新县| 道真| 三都| 临颍县| 三门县| 新乐市| 海门市| 沁源县| 乌海市| 怀宁县| 武威市| 新郑市| 富阳市| 东丽区| 沙洋县| 北安市| 巴楚县| 青阳县| 南溪县| 广丰县| 佛冈县| 尼木县| 龙泉市| 新邵县| 海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