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天之色
- 隱滄之吾
- 無愁山人
- 3371字
- 2020-09-10 10:53:03
孟王看看天色,冷冷一笑:“這就是神的震怒嗎?不過如此。我還以為,神要比人強多少。”
“國公一定要燒了鹿溫嗎?”
“不是寡人一個人燒的她,不是嗎,公子隱。”
鹿溫對周隱而言,似乎算是教給了他一些東西。
類似于生而為人的擔當。以及身體里有神的血液而產生的使命。
還有,如何不恐懼真相。
“這就是真相。你要刨根問底,你還要馬不停蹄的來到東孟。公子隱,你還只是個公子,寡人確實曾經賞識你。不過看到你方才那樣的怒火,乃至你猶猶豫豫問寡人,會不會讓公子年活著的時候,寡人肯定了夕沉的說法。周隱,可能還不如你的陪讀。”
周隱往前一跬,然后道:“我周隱是不如人,但我問心無愧,念什么經做什么佛,小爺我,從來不怕。”
周隱揮揮衣袖,行辭禮后,轉身離去。
夕沉看著周隱的背影,朝孟王道:“國公,老奴能否收回看好文息那句話?”
孟王看了夕沉一眼,然后冷笑一聲:“越是一只留不住的狼,越要叫他知道自己多沒用,以免,為他人所用。”
周隱離開了鎏余宮,與文息回到了憩所,就看到孟欲丞在那里等他。
“周隱……”
“我要離開了。”周隱沒有看她。
“這么快嗎?”孟欲丞問。
“對。我還答應別人了事要完成。”
“哪個人?”
周隱看向孟欲丞,他沒有說是誰,而是說,那件事他也想弄明白。
孟欲丞笑笑,看著漸漸低沉下來的暮色,道:“真是奇怪,你明明是早上走的,為什么回來時,天就要黑了?”
“這不是夜色,是云色。”周隱抬頭看了看。
文息拱拱手,朝周隱道:“這不是云色,是府君的心色。”
“什么?”
“府君的心情,好像可以改變天象了。”
周隱摸摸自己的心口,覺得那里,流淌著一彎水,慢慢的溢滿整個心房。
孟欲丞驚訝的合掌:“周隱那么厲害。”
周隱不知道為什么,不想再聽見她叫自己周隱了。總覺得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卻又不知道哪里不舒服。
“我要走了。”臨別總是這樣倉促。
“我送你。”
“就在這吧。”周隱笑笑,看著孟欲丞那雙他第一次見到時,無比驚艷的眼睛。
“我們一定會再見的。”孟欲丞看著他。
“一定。”周隱收了笑,轉身,慢慢走進了憩所。
文息看了一眼門外的孟欲丞,看了一眼門內的周隱:“府君還在喜歡她?”
“我不知道。但我不想讓她叫我周隱。”
文息輕嘆口氣,然后伸手搭在周隱的肩上:“其實,孟欲丞的眼睛,像你的母親,神歌。”
周隱一愣,抬起頭,突然往后看去,希望孟欲丞還在。他心里強烈的希望她還在。
然而她不在了。
文息扭過頭,發現孟欲丞已經離開了,就聳聳肩:“這就是,有緣無分。”
“當知天命,何為……”周隱喃喃道。
天命?
周隱向文息問:“為什么每次施展遁術,需要靠近水?”
“因為府君,與水相惜。大概和府君有鮫人神族的血緣有關。”
凈間觀,在滄元都外十里望亭的后山上。
周隱到時,天剛蒙蒙亮。山路還有些看不清,但是他和文息還是要往上爬。
等看到凈間觀的山門時,天已經大亮了。
門口一個小道人拿著掃帚掃地,見到周隱與文息二人,就笑著把掃帚放到一邊,小跑來與周隱搭話:“兩位客人,終于來了。”
周隱并沒有驚訝于這小道人知道自己,而是驚訝于“終于”二字:“終于?我們天不亮就來爬山,你說終于?”
“二位貴客隨我來。”
周隱與文息往里面去。
奇怪的是,并不是帶二人到禪房,而是把二人引到了湖中央的亭子里。
“二位先等候,我去叫師父。”
看著小道士離開,周隱湊到文息身邊,問:“這小孩怎么神神叨叨的?”
“道人都是這樣。”
“那個靳渠可不是。”
“靳渠?”文息抬頭,看向亭外,盯著靜的如同鏡子一樣的湖面:“好奇怪的名字。”
“哪里?”周隱疑惑的看向文息。
文息也看向周隱。
周隱如同接收到暗語一樣,“嘶”了一聲,也道:“靳渠,進瞿。好奇怪的名字。”
“估計是湊巧了。”周隱搖搖頭。
“但是,從現在的局勢來看,東孟朝野,孟欲闌最得利。”
“但他說過,不愿意做王。”
“可能府君相信他。但是,府君怎么確定,在如此之利益下,他的道,會屹立不倒呢?”文息歪歪頭,質疑周隱。
周隱慢慢覺得,自己的道理好像欠了一點站穩的資格。
“這個伏詩道人怎么那么慢?”周隱開始轉移話題。
“不過……”文息看著周隱:“今日孟國公的話,府君無需放在心上。他別有用心。”
周隱擺擺手,道:“我明白我明白。”
文息微微舒了口氣,穩當的坐下。
大概過去了一個時辰,周隱和文息的話都要聊盡了,那位所謂伏詩道人,才過來。
伏詩道人倒是不一般。長相不一般。
個子大概,只到周隱的肩膀,滿頭的白發,長眉掛在臉側,長胡子一直長到膝蓋,整個臉上,到處都是毛發,但卻很順溜,沒有纏在一起的。
身上衣冠不整的,發胖的身體撐出一些形態來,手里拄著一個桃木拐杖,上面掛著一枝榆樹枝丫。之所以是怎么看出來是榆樹的,也是周隱猜的,他這幾日,腦子里能想到的樹木,僅有榆樹。
看著這位老人小跑過來,這邊兩位也不敢怠慢。
“您是伏詩道人?”周隱拱手禮拜。
“對對對,公子不必客氣。先生也不用,各位請坐下吧。”
“道人是遇到什么事了嗎,這么久了才急匆匆趕到?”周隱倒真是會說話,如若是個如同小道士這樣的晚輩,一定會說:“怎么起那么晚,不知道有客人嗎?”
“說實話啊公子,老道還真不知道兩位貴客今天到,所以就睡晚了些。”伏詩道人抱歉的撓撓頭。
周隱一愣,這人竟然能聽到自己心里想的,但這說出來,也有些不厚道吧?
伏詩道人笑了兩聲接著說:“再說了,我要是來早了,兩位的話就說不完了。”
周隱看了一眼文息,又看向伏詩道人:“其實我們兩個今日來,就是要幫人給您托一句話。”
“那應該,就是六殿下了。殿下出不了宮,就會托人來捎話。”伏詩道人看了一眼周隱與文息,接著就狐疑的盯著二人:“二位從東孟回來,衣服都不換嗎?”
“我……”周隱不知道應該怎么回答。
“對了,六殿下讓公子傳什么話?”
伏詩道人切入正題,周隱也要如此。
“當知天命,何為天命。驕陽入谷,皎月初升。”
最后一句,伏詩道人與周隱異口同聲而出。
周隱驚訝之余,又問:”道人有什么要我帶給六殿下的?”
小道士突然插話:“剛剛師父已經告訴你了。”
皎月初升嗎?
伏詩道人瞪了小道士一眼,然后從袖子里掏出一個錦囊,塞到周隱手里:“公子該離開了,再晚就遲了。”
周隱看看天色,他說的不差毫分。
瞿歸云是親眼見到瞿鐘山到蜷龍殿的,他在門口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遂了瞿歸云的愿。
但瞿歸云真正擔心的不是這個,而是周隱是否可以按時回來。
她與幾位樂律司的女子排練了許久,累的腰酸背痛,也不知道自己那位王嫂如何,是否承受得住。但仔細想想,卻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多余的。
白岸縈的舞藝是相當精湛,自她知道有白岸縈的存在之后,就連著白氏女子都是自四歲習舞之事一同了解到了。
四年前的仲秋宴上,正是她的一支高笠舞,叫瞿鐘山一諾入御政殿,求娶白氏嫡次女,白岸縈。
瞿歸云來到了一日前見到周隱的地方,如今他的時間還差半個時辰,只要他不到,一切都是白費一場功夫。
但又不算是白費一場功夫。起碼她日后會發現。
瞿歸云站在潭水邊,身后是江姨與吟如。她把江徐徐留在了層月臺。
大概等了一刻鐘,江姨催促瞿歸云快些入宴樂殿。瞿歸云嘆了口氣,轉身往廊子上去。
剛走出去幾步,就聽見身后的腳步聲,隨之而來的,就是周隱叫她的聲音:“六殿下!”
瞿歸云扭過頭,看著周隱。她含頷,應下周隱的禮,立刻扭身往廊子上走。
“伏詩道人叫我把這個給你。”周隱邊走,邊將錦囊遞給瞿歸云。
瞿歸云接到后沒有立刻查看,她一邊把錦囊往袖子里塞,一邊看著周隱:“就差了你一個,你快些去。”
接著,她就在拐彎處往宴樂殿側殿去了。
周隱看著瞿歸云離開,轉過頭,昂首闊步進入宴樂殿。
隨著一切禮制進行罷,他才算第一次見到所謂蔚帝的模樣。
果然是英俊瀟灑,高大偉岸。
瞿鐘蔚果然與常人不同,寬額劍眉,星眸正頰,怎么看,都是個正派君子,怎么看,都配得上這金云龍袍。
他身邊坐著的,是茵后,便是帝后。唇紅齒白,卻不露牙齒,眉清目秀,卻不露眸光。似乎她的眉目間也繾綣著一縷憂傷,好像宮里每個人的眼里,都會多多少少有些這樣的煙云。
甚至可以說,蔚帝也是如此。
他微笑著的嘴角,怎么都像是有一根線扯著,可他卻能因為哪個臣子或皇室貴眷的妙語而哈哈大笑,仿佛十分開心。
接著,就看到他身邊一個白發蒼蒼的宦臣,就如同夕沉那樣的白發蒼蒼的宦臣,靠近蔚帝,朝他耳語一陣,接著退開以后,就見到蔚帝的眼睛微微朝周隱這邊瞥了一眼,接著繼續看著下面的燕樂。
鼓扇舞是瞿歸云,以及五殿下瞿歸霜,九殿下瞿歸暮三人為主,樂律司舞姬為輔。而她們三人,又要以瞿歸云為主。
因為她是邀請人,要在最容易被看上、被定為聯姻人選的地方。這是她們妥協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