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天潢貴胄

  • 貞觀極品公子
  • 向晚非雪
  • 3047字
  • 2020-09-13 10:09:09

李承乾本就是個聰慧之人,薛琰所言,他雖覺得大膽,然仔細想想,卻又不失道理,天下人皆言前隋煬帝的過失,卻從未有人說起過他的功績,聽了薛琰的話,李承乾也不禁在思考,煬帝是否當真一無是處。

或許就像薛琰所說的那樣,煬帝失敗的地方就是役民過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偉業了,三駕遼東不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軍隊,而且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主要是兵役太重。

本身修建大運河就傷民大重,損傷國體,一系列開疆拓土的戰爭,也同樣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煬帝因過分自信與輕敵,導致第一次征高麗的失敗,并陷入戰爭泥潭,致使不滿的士兵發動兵變。

百姓也為逃避沉重的負擔紛紛起義造反,為大隋王朝的覆滅打下了伏筆。

回到宮中,李承乾便迫不及待的將今日薛琰所言整理了出來,轉天,太宗皇帝于兩儀殿內,考校眾皇子課業。

說是眾皇子,其實也不過就三人而已,分別是太子李承乾,蜀王李恪,越王李泰。

三人雖是兄弟,然關系卻并未如太宗皇帝所期望的那般親厚,原因只有一個,大唐帝國的儲君之位就那么一張,而這三個人,都有機會。

李承乾是太宗皇帝的嫡長子,他的身份注定了他是最有機會,也是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但是他的兩個已然長大的弟弟顯然并不這么想。

誰讓他們的老爹太宗皇帝就沒有給他們做個好榜樣,既然太宗皇帝都可以通過搞掉自己的親兄弟,登上至高無上的皇位,為什么他們這些做兒子的不能有樣學樣呢?

首先說說李恪,雖然他只是太宗皇帝的庶子,但論血統,身具兩朝皇室血統的李恪,無疑要比身為嫡長子的李承乾更為尊貴,他的父親是當今皇帝,外公是前隋煬帝,他的出身似乎是不同凡響的。

即便不是嫡子,但如今朝中前隋遺臣頗多,自然少不了有人為他張目,太宗皇帝對他也頗為疼愛。

太宗皇帝對李恪的特殊感情,緣于一種愛屋及烏,緣于對他母親楊妃的難以抑制的憐愛和傾慕,那真是個水一樣的女子,溫柔,高貴,美麗,賢淑,如當今的皇后長孫氏一樣,完美又理想。

國破家亡的慘劇,使這美麗的女人傷心,憔悴,也使得太宗皇帝的憐香惜玉之情,越發得不可收拾,他珍惜這個女子,甚至發誓要給她大于她做大隋公主的幸福,還有他們的兒子,他想,既然他做了他的兒子,他就要讓他擁有最大的幸福,讓他絕不同于那些被殺戮的楊家子孫們。

太宗皇帝非常喜歡李恪,如果說以前,他幾乎偏心的另眼相看,是出于愛屋及烏的話,那么隨著李恪一天天的長大,那種喜歡便逐漸緣于了李恪本身,而他的寵愛,也逐漸發自了內心深處。

李恪文武兼備,可以說他的才能使太宗皇帝眾多兒子當中最為出色的,就連太宗皇帝本人也曾說過“恪,英果類己”這樣的話。

或許是因為自己高貴的血統,或許是因為太宗皇帝分外的偏愛,讓李恪自小便自視甚高,對那位性格懦弱的太子大哥從未放在眼里,他堅信自己生下來就不是為了給別人做配角,他想要的是那至高無上的權利。

同樣對李承乾太子之位不服氣的還有越王李泰,如果說李恪窺伺太子之位,起因是自己高貴的血統,那么李泰對太子之位產生想法,則是因為太宗皇帝過分的偏心了。

史書上記載李泰“聰慧絕倫”,太宗皇帝“特所寵異”,他一出生的被自己的祖父唐高祖李淵冊封為宜都王,次年,李泰進封衛王,又被授予上柱國。

作為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的嫡次子,按理說李泰日后的爵位最高不過是從一品的郡王,當時作為秦王嫡長子的李承乾也不過才封了中山郡王,然而李淵卻將李泰封為了正一品的衛王以繼李元霸之后,這對李泰來說顯然是莫大的恩寵。

貞觀二年,年僅九歲的李泰改封越王,按慣例皇子成年后都應去封地,不得長駐京畿,但李泰因太宗皇帝偏愛,特許“不之官”。

李泰本人擅文能武,加之胖圓憨厚深得太宗的寵愛,由于李泰寵祿過盛,屢次遭到眾臣的進諫。

也正式因為太宗皇帝的種種溺愛,因此也助長了李泰奪嫡的野心,他的內心世界豐富又細膩,美好又邪惡,既是可愛可喜之皇子,又是可恨可悲之兄弟。

歷史上,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謀反,李泰涉嫌謀嫡,太宗皇帝為了達到讓李承乾、李泰、李治三個兒子共存,只好采取隔離政策,改封其為順陽王,徙居均州之鄖鄉縣。

貞觀二十一年進封濮王,高宗即位后,優惠有加,永徽三年死于鄖鄉,高宗追贈其為太尉、雍州牧,謚曰恭。

縱觀李泰的一生,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雖然地位略亞于哥哥李承乾,不過受到的寵溺,卻是不輸年幼的弟弟李治。

更為重要的是,李泰本人堪稱是才華橫溢,史載其“聰敏絕倫”,因為他不僅對文學十分精通,所藏書籍甚至和皇室的藏書樓一樣多,還寫得一手好書法,對書畫鑒賞也相當在行。

太宗皇帝因此特許李泰在自己的王府里設立文學館,可以自由的接引有學問的人,李泰于是聽屬吏的話,學習古代平原、孟嘗君的方法,養了許多的文學之士以著書、立說。

于是上書給太宗皇帝,經過允許,花費數年時間,編成五百五十篇的《括地志》一部,《括地志》著成,太宗皇帝觀之大喜,令藏之于秘閣,賜李泰錦緞上萬,又因李泰肥胖,于是允許他坐轎子上朝。

但太宗皇帝這種過份寵愛李泰的行為也引起了大臣們的憂慮,紛紛上奏章,意思是皇帝對次子的待遇,超過了太子,容易引起外間猜測。而且過份寵愛某人,容易驕縱他的行為,也會引起其它兒子的不滿和引起妒忌。引古譬今,歷史上皇帝過份嬌寵兒孫都沒有好的下場。這也引起了太宗皇帝的重視,于是稍稍有些控制,請注意,只是稍稍。

后來,皇太子李承乾因為受傷,腳部落下殘疾,李泰想取而代之,于是交結朝中群臣,依附為朋黨。

不久李承乾真的被廢,一些人要擁立李泰為太子,太宗皇帝私下也想立李泰。而長孫無忌卻一定要立晉王李治。

這時太原出現了一塊石頭,上面刻有“治萬吉”幾個字,也就是“李治萬歲吉祥”的意思,太宗皇帝又動了改立李治的念頭。因為太原是李唐王朝起家的地方,古人多迷信孅緯,對莫名出現的天象、文字總有些敬畏的態度。

李泰知道有這個動向,就找機會恐嚇李治:“你和李元昌關系好,不會像他那樣嗎?”

李元昌是李承乾黨羽,以謀反罪先被殺,李治于是整日一副郁悶的樣子,太宗皇帝很奇怪,經詢問李治說出緣由,心中更有了看法。

之后又召李承乾責問他欲謀反的理由,李承乾道:“臣下貴為太子,還要求些什么呢?只因李泰有企圖,所以與一些朝廷大臣謀求自保罷了,因此有一些壞人趁機讓臣下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如果李泰成為太子,正好讓他的計謀得逞。”

再加上,歷史上李泰那句超級有名的“殺子傳弟”,他的結局也就注定了。

當然,這也都是后話,如今的李泰可謂志得意滿,太宗皇帝對他種種逾越禮制的寵愛,讓他的頭腦當中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只要把親哥哥李承乾拉下了馬,自己就能登上儲君之位了。

都說天家無親情,而太宗皇帝的確可以對別的皇子說一番“父子之情,豈不欲常相見耶?但家國事殊,須出作藩屏”這樣冠名堂皇的話,然后將這些皇子打發去封地以“絕覬覦之心”。卻因私愛而將對太子之位最有威脅的李泰留在身邊,不讓其之藩。

太宗皇帝也可以對別的皇子說“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以避免兒子變得驕奢為由,而不肯多給他們財物,卻在賞賜李泰時不僅“賜泰物萬段”,每個月給的東西,甚至比太子還要多。

太宗皇帝同樣可以在別的皇子謀反時,對他說出“往是吾子,今為國讎”這樣大義凜然的話,然后毫不猶豫地將其賜死,卻惟獨在面對自己最心愛的李泰時會有種種不舍,在歷史上為了保全他的性命而絞盡腦汁。

太宗皇帝在歷史上這些猶如世間任何一位尋常父親疼愛兒子的舉動,以至于時常招徠魏征、岑文本等人一篇接一篇的上疏,就連褚遂良最后也不得不感慨道:“今天之所以會有奪嫡的事情發生,正是陛下你沒有節制的寵愛造成的!”

而李泰也正是在這萬千父愛中一時迷失了方向,最終選擇踏上了一條不歸路,這又如何不教人悵惘痛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台县| 广西| 隆林| 开封县| 泸州市| 师宗县| 那坡县| 习水县| 祁门县| 科技| 井研县| 马鞍山市| 达尔| 偃师市| 康乐县| 鹤壁市| 达日县| 浙江省| 会东县| 乌审旗| 襄樊市| 石林| 淮阳县| 黎平县| 扎兰屯市| 蚌埠市| 夹江县| 呈贡县| 正宁县| 城固县| 游戏| 从化市| 莒南县| 武宣县| 迭部县| 乳源| 博湖县| 景谷| 汉川市| 南城县| 芜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