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上 左不渝出使京師 一
- 血沐殘明
- 方寸流年
- 2281字
- 2020-10-24 00:00:48
上回說自成與眾人正在秦王府中議事,忽聽外面吶喊,自成問道:“出了什么事?”有人進來報道:“有兵士在街上搶掠,與人爭斗,傷了人命。百姓找上來,所以喧嘩。”
自成聽了,皺眉道:“百姓膽子倒不小——這兵膽子更大。”對義子張鼐說,“你去平息此事。不可使兵士擾害百姓。”張鼐答應著出去。
花開兩朵,各表一支。回說南京。那左升之看視了臥床不起的不渝,然后離了他的宅子,乘上馬車行到史府,門前一個小吏已在迎候。小吏見左升之下了車,忙道:“左公子,史大人差小人請你去兵部議事。”
“正要去呢。”升之又上了車,馬不停蹄往南京兵部行去。
到了兵部院衙外,只見停了許多馬車,也有諸多涼轎并暖轎,車夫與轎夫們都去邊上耳房內歇息了。許多的兵士披甲持槍列在四面,與戶部、工部外面的蕭落光景大不相同。
左升之走上十幾級的臺階,來到大廳外。里面傳出話來請進。他惴惴的進入,便成了眾人目光的焦點。
左升之首先見過坐在左側輔席的史可法,又向其他十幾位官員做了幾個長揖,便退到可法的旁邊,恭敬的彎腰候著。
史可法笑道:“我的賢侄到了。”頓了頓,說道:“升之,我來給你引薦。”看著坐在正中主位的中年男子說:“這是魏國公徐久爵。”望著對面的官員說“這是鎮守南京太監韓贊周。”往身右說:“這一位是守備南京勛臣忻城伯趙之龍。”
左升之心里明白這幾位的身份都是南京城中最尊貴的,笑著一一又做了長揖。其余的什么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南京兵部侍郎呂大器,右都御史張慎言,給事中李清、章正宸,詹事府詹事姜曰廣等人,他固然也躬了躬身,心上卻不甚敬重了。
敘禮畢。左升之在最末位落了座。只見大家都不說話。一個個全似有滿腹的心事,卻又不能出口。
史可法咳了聲,說道:“李闖的先鋒已經渡過黃河,抵近山西,形勢危矣。我等在此雖然每日嗟嘆卻使不上勁,可恨可恨!”
忻城伯趙之龍道:“誰說不是?皇上日日為國事操勞,可京師已成了危地,本伯爺一想起來忍不住就要哭。”后面便哼哼了數聲。
給事中李清起身說道:“下官以為恨也無用,哭也無效。只有調集山東、南直隸的兵力北上護衛京師了。”
史可法看著他,面顯無奈,說道:“山東、南直隸之兵驕橫而不敢戰,我心里是明白的。況遠水難解近渴,不好指望上。”
他看著后面的左升之,說道:“升之,我上回讓你做的策論你可作好了?”
左升之站起,躬身道:“回尚書,作好了。”
“不妨讀來,我們聽聽。”
只見升之移出兩步,昂首挺胸,目視前方朗聲道:“自崇禎元年遼東戰敗,敗兵入山林相聚為盜,天災益之,邇來十七載。其禍一時稍止,繼則蔓延大作,今時遂成不可收拾之狀。
李賊自成,原落魄驛卒,張賊獻忠,徒區區黔徒。然今日各挾數十萬流賊,席卷楚豫,割據江右,并吞三秦,四海不安。大明自興二百七十余載矣,未曾遭逢如此大劫。”
語到此,左升之忽然一停,把眼去瞧那各位大佬。只見史可法眉頭緊鎖,韓贊周張嘴吐氣。
升之窘迫,緩一緩又道:“嗟夫!賊勢雖大,不過烏合,譬如曇花,一現即謝。圣上勤勉,士民相擁。南都龍蟠,江南富庶,賊惟流竄,不敢斜視。天下官兵,不下百萬,左良玉、高杰、唐通、劉澤清、黃得功、吳三桂各部猶堪力戰,但能盡心于朝廷,何懼流賊?
余思宜奏請圣上遷龍庭于南都,效高皇帝指點江山,從容圍剿,能進能止,何往而不自得?且宜暫停總制文臣,訪邊勞武臣之智勇兼備者,拜為大帥,督以十萬之師,賜以尚方,副將以下,便宜行事。師出穎州,從滋襲汝,取河南,踞南陽,則豫、楚分而為兩。再命晉、楚、蜀各撫臣扼軍境上,不使賊逸出一步。惟以守為功,不以戰為功。大帥惟賊是求,其一應事宜,無煩指顧。戰守各有分任,自不難于成功矣。然總制須重監軍。何則?勛戚為天子親臣,擇才望素著者持節監軍,可侔大帥。一以制其跋扈,俾官軍中舉動巨細,日夕得以上聞,誠便計也。若能得此,李闖、張寇,覆亡可以指日。大明中興,定矣。”
一氣說完,眾人不住的點頭,卻也有一兩人冷冷淡淡笑起來。
史可法兩面掃視,問道:“各位以為如何呢?”
守備太監韓贊周道:“左公子年紀輕輕,倒頗有幾分卓識。事到如今,看來惟有如此了。”趙之龍贊許道:“京師雖然重地,皇帝更重。是需要派使者去表述我們留都諸臣的意思。”魏國公徐久爵打著哈欠道:“都聽你們的。”
史可法見眾人無異見,又問道:“誰去為宜?”
詹事府詹事姜曰廣提議道:“本官以為李清最宜。”
李清急忙笑道:“多謝姜大人抬舉。可是下官不行。此等重任我恐擔當不起。”
兵部侍郎呂大器看著史可法,說道:“還是要左公子去方好。他是名門之后,新近又與闖賊有恨,兼之目光闊遠,正能代表我們南方官紳。”
可法尚未表態,只見后面一人驀然起立,拱手道:“不材揚州進士鄭元勛愿使京師。倘圣上無意遷都,我愿與京師同死生。”
眾人聽他這一說都吃了一驚,這才開眼仔細去看他。原來他就列在左升之的前面,年約二十四五,皮膚較黑,寬臉濃眉,天庭飽滿,身長七尺左右,外穿一件進士袍子,配藥玉,系練鵲三色花錦綬,下結青絲網,堂堂正正。
當時鄭元勛說道:“下官不材,新沐皇恩,情愿赴京城懇請皇上南遷。皇上不從,則請太子南來,我將留在京城,替圣上分憂。”
左升之也站起,眾人以為他也要表態請使,不想他卻說道:“我能力淺薄,只恐不堪此任。且又只是一個舉人,陛見圣上或有不妥。既然鄭進士毛遂自薦,我愿相讓。”
可法面色有些微妙變化,說道:“諸位以為呢?”眾大臣都道:“左公子知理謙讓,乃是不二人選。”
史可法沉吟良久道:“左升之,你新來南京而得眾官員的賞識,是你的運氣。國家正用人之時,不要說舉人,就是白身也無妨的。我就聽從眾議任你為使,你萬勿令我等失望。鄭元勛,你不要急切,還有許多事可由你做的。”
兩人都答應著坐下。看他們的臉,都寫著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