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青衫磊落江湖行

初入江湖的愣頭青史進,在他看來只要我對別人夠意思,別人一定也對我夠意思,天真的他不知江湖有多么的險惡,所謂的哥們義氣有時根本就不靠譜,所以史大郎混的很慘。

一 王進一言難盡的悲哀

高俅同志上任了。

他的升遷雖然不夠光彩(未通過科舉考試),不過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當官有很多種途徑,高俅只是走了其中一種罷了。

高太尉與其他的官員一樣,新官上任總要三把火。按照常理新領導來了,大小頭頭都得去拜謁一下,混個臉熟,以后也好開展工作。偏巧了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沒來,不管什么理由,有病也好,裝病也罷,在高太尉看來,這是不給他面子。

高太尉做人的原則很簡單,既然你給我面子,那我就給你鞭子。

這里解釋兩個名詞,宋代正規軍稱禁軍,仁宗時達八十多萬人。禁軍由三衙統領,三衙長官分別稱為殿帥、馬帥、步帥,合稱三帥。禁軍的調動權在樞密院,由皇帝直接控制。樞密院的長是樞密使,在地方路、府、州,設兵馬總管或兵馬都監,或提轄兵甲。(如張都監、魯提轄)教練武藝的軍官稱教頭,也就是個教官。(教頭的地位其時很低)。

王進很不識趣了,新領導第一天來,你怎么地也得露個臉兒,且他的病又不是半身不遂臥床不起。“王進聽罷,只得捱著病來,進得殿帥府前,參見太尉。”這段文字證明王進病的不是很重。

其實,他的種行為可以用俗話解釋為——裝大了!而且沒裝明白,自稱重病在身的王進居然走了進來。

高俅見了,不生氣,不打你,焉是他的性格。

高太尉一見王進來,氣地差點沒把鋼牙咬碎,仔細一看,原來認識。

不僅是熟人,準確的說是仇人。

當年高二爺在收保護費的時,被王進他爹王升一頓悶棍揍的三四個月沒起來床,想起往事當真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于是乎高太尉耍出流氓手段。

高俅說:“你他媽的(賊配軍)不是說來不了嗎?”

王進說:“領導要見我,我咋敢不來。”

高俅說:“少跟我裝蒜。給我打——”

流氓要打人通常不會講道理,何況高太尉還是個有文化的流氓。

王進不來的確有所依仗,他在單位的人緣混的還不錯。眾人一說情,領導給大家個面子,找個臺階下了。

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不打,動手只是遲早的事。高俅那廝昔日被父親打過,小人得志,有仇必報,長此下去還有好嗎?

王進與母親一合計,三十六計走為上,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只有走,什么工作什么前途老爺都不要了。在王進看來“八十萬禁軍教頭”只是一種工作,與街頭攤煎餅、早市炸油條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混口飯吃。王進看的開,拋棄大好前程,什么都不要,走了!

因為他看得開,所以得以保全。人生大抵如此,只要看得開,明哲保身,全身而退,通常不會吃虧。另一位教頭他就沒有看得開,所以的他吃了大虧。

王進母子二人連夜逃遁,他們去的地方是——延安。

延安府也就是今天的延安市,西北邊陲軍事重鎮。若干年后偉大的領袖,會在這里指點江山。

延安有老種,如同大樹,大樹下面好乘涼。

老種,指的是種諤(1027—1083),北宋著名將領。

宋朝涌現出很多的將門世家,比如楊家將、呼家將,但很少有人知道還有種家將。種家將是宋初大儒種放的后代,三代從軍,在北宋中后期為抵御西夏、金朝的侵略,前仆后繼,滿門忠烈,號“山西名將”。西北軍里從仁宗時起,種家當的官大,但總能干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來,民間威望很高。(詳見高天流云《如果這時宋史》)

王進想過,老種屬于國防大臣,在西北了不得。老種的面子皇帝都要給,何況踢球的太尉。

于是王進去了延安府,途徑史家莊,愣頭青史大郎出場了。

二 名師教的棒法風車兒似轉

史進,年少,多金。神功蓋世,棒法了得,江湖人稱“九紋龍”。

他無數次的站在風雨凄迷的演武場凝望著遠方,身負天下無敵的本領,縱然前路荊棘縱然江湖險惡,也阻止不了他闖蕩江湖的萬丈雄心。他要用七八個有名的師傅傳授的本領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成為萬人仰止的江湖高手。

他每次想到這里都會得意地一笑,然后耍一陣棒法,風車兒似轉。

直到那天遇見他,史進才從夢境中走到現實。

那人叫做王進,原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

王進第一眼看到他時,史進正把一條棒使得風車兒似轉。

王進看了半晌,不覺失口道:“這棒也使得好……”能得八十萬禁軍教頭的稱贊,足可見棒法了得。在行家王進看來,史大郎耍的槍棒的確好,只是耍的好看,具備到街頭打把勢賣藝的潛質,五塊錢差不多能演一天。

王進看出了其中的破綻,并不在意的說了一句,“花拳繡腿贏不了真好漢。”

史進聽后,急了!

兀那漢子這么說分明是對他棒法的蔑視,要知道在此之前史進已然得七八個有名師傅的真傳,王進如是說是在客觀上否定那七八個有名的師傅。史進焉能不急?年輕氣盛的史進翻了臉,“你是什么鳥人?不服嗎?按照江湖規矩,單挑。”

年輕人好動,也容易沖動。空談無益,唯有實際較量,方知誰是真好漢,年輕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通常也很實際。

王進無奈,好吧!

只見史進施展平生所學棒子耍的“風車兒似轉”,來勢洶涌,氣貫長虹……

王進明白,想要眼前的年輕人服氣,最好的方法是將他在最短時間內打倒。

于是,王進出手了。

那是史進一輩子也忘不了的時刻。盡得七八個有名師傅的真傳,棒子耍的風車兒似轉,結果在人家面前還不到一個回合,棒飛人倒,敗下陣來。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史進傻眼了!慚愧、汗顏、憤怒,多種情結忽然涌上心頭,他開始深深地懷疑起那七八個有名的師傅。

那七八個師傅中最有名的叫李忠,江湖人稱“打虎將”。

比如史進綽號“九紋龍”、魯智深綽號“花和尚”、李逵綽號“黑旋風”等等,一提起來都是“江湖人送綽號XXX”,而李忠的綽號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是自封的。因為他要在道上混,總得合乎道上的規矩,綽號取的越是嚇人才越有市場效應。同樣綽號取的越是嚇人的也就越沒有真本事。

在《水滸》里面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云里金剛”宋萬、“旱地鱷魚”朱貴等,名號取的響亮,實際上是小吃部的經理,在梁山一百零八將中只是跑龍套的。為了混口飯吃李忠自然要給自己取個響亮的名號,然后假借他人之口傳播,到哪里一提“在下江湖人送綽號打虎將”云云。

三郎認為他的綽號取的實在不咋地,我為什么這么說呢?(尾音上挑)

在梁山集團中單以“虎”字為綽號的就有十人,分別是插翅虎雷橫、青眼虎李云、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跳澗虎陳達、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笑面虎朱富、母大蟲顧大嫂、病大蟲薛永,這還沒算上幼虎金眼彪施恩。按照江湖人的性情,你不是打虎將嗎?這么多老虎你來打吧!《三俠五義》中的錦毛鼠白玉堂之所以要找南俠展昭的茬子,就是因為展昭得了“玉貓”的綽號。同在大宋朝,我們有理由相信李忠在梁山江湖的日子不好過,時刻面臨被群毆的危險。

“打虎將”的綽號安在武松身上才更合適。

李忠的主要工作是在街頭賣藝,代賣大力丸。一般行話都這么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小弟初來貴寶地,先耍套棒法,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才場,老少爺們看好了,走……”于是棒子耍的風車兒似轉。身有武藝的人淪落到街頭賣藝,不能說不是種悲哀。為了解決溫飽問題,也是沒辦法的辦法。李忠偶爾也給財主家的兒子做私教,糊弄點兒口糧錢。這種人發展到今天充其量在電視上做個電購。

那一年,路過史家莊,李忠當上了土財主兒子的師傅。一來鄉村野夫沒見過市面,二來李忠會兩下子,在加上唬人的綽號,史進徹底的服了,心甘情愿的拜他為師。李忠成功營銷自己后,接下來便是江湖騙術,今天教個馬步明天教個踢腿,總之史進這等土財主的兒子不騙白不騙,何況史進為人慷慨大方,不騙他當真沒有天理。所謂的教其實就是哄,史進怎么開心他就怎么哄,因為只有史進快樂他才能快樂,只要史進高興,他的口袋才能鼓起來。直到有一天史進的棒法風車兒似轉,李忠的口袋也塞滿了銀子。

李忠壓箱底的功夫都教給了史進,實在沒啥可教的,李忠只好說:“好徒弟,你已盡得師傅真傳,練就一身天下無敵的本領,今后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就交給你了。師傅我視富貴如浮云,看金錢如糞土,不愿惹這人間濁物,從此云游他鄉,隱居世外。”史進被李忠的話感動地稀里嘩啦,于是大好金銀獻給師傅。按水滸描寫英雄好漢的套路接下來是:李忠哪里肯收,推辭幾次,無奈史進執意要他收下,李忠只得收下,自此灑淚相別。

現在史進開始深深地懷疑起打虎將,回憶著往昔的種種細節,他忽然有種被欺騙的感覺。所以日后在渭州見到擺地攤的李忠,史進不冷不熱地說了一句:“師傅,多時不見。”這句話中能感覺到史進對李忠的憤懣與藐視。

史進從夢境中醒來,忽然大悟什么七八個有名的師傅都是垃圾,眼前的好漢才是高手。史進納頭便拜,口稱師傅。終于找到真正的師傅,可惜王進從頭到尾都沒有認他這個徒弟,不過“賢弟”稱呼。

王進看的出來,史進年少,非常任性,母親都被他氣死了,還是不能改變初衷,且他不暗稼穡,酷愛武藝,常常感情用事。如今身有本領,他日必然惹出禍端。所以王進才沒有收他為徒,此時的王進最怕的是麻煩。高俅得志,令他丟了工作,現實給王進狠狠地上了一課。

經過起落方知人生真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覺光陰荏苒,王進覺得史進日漸精熟,是到走的時候了。他本可在此安家,置幾畝口糧田,聊度余生。王進左右一想,在此雖好,只是不了。史進縱然慷慨,然而他的確令人感到不安,武藝超群的史進就像顆定時炸彈,說不定哪天爆炸。唯有去延安府,那里才是他生存的土壤。

王進走了。

史進的父親也走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资县| 成武县| 婺源县| 新宾| 灯塔市| 自贡市| 开江县| 志丹县| 平谷区| 东源县| 邳州市| 邵阳县| 咸阳市| 若羌县| 电白县| 平谷区| 松原市| 鹤庆县| 闻喜县| 鹰潭市| 灵丘县| 宜昌市| 泸定县| 小金县| 武胜县| 沾益县| 沁阳市| 若羌县| 苍南县| 巴青县| 达拉特旗| 泰安市| 公安县| 金坛市| 辰溪县| 汉源县| 铜山县| 连云港市| 汝州市| 甘谷县| 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