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曾國藩辭缺 郭嵩燾造訪

打發(fā)走國潢等幾個弟弟后,曾國藩早已沒了捕鳥的興致,開始一個人坐在書房里,一邊喝茶水,一邊構(gòu)思要上給朝廷的折子。

曾國藩此次,是不打算出山的。

首先,他對團練御敵缺乏足夠的信心,甚至可以說是毫無信心。曾國藩看過羅澤南、劉蓉辦的團練,給曾國藩的印象,那根本就不是團練,而是一場鬧劇。曾國藩盡管知道,洪秀全的太平軍也未必就能成什么大氣候,但眼下畢竟人多勢眾,又有許多夷槍夷炮,想剿滅他,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再者,他對大清國的綠、旗各營以及各路統(tǒng)帥沒有信心。現(xiàn)在大清國旗營的都統(tǒng)、將軍,綠營的提督、總兵們,無一不在中飽私囊、走私販私、克扣軍餉中過活。這些人被國家養(yǎng)肥,貪生怕死,一見敵影即潰,已經(jīng)不中用了。指望他們打敗太平軍,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些還在其次,最讓曾國藩寒心的是,當(dāng)今的天子咸豐皇帝,馬上不會治軍,馬下又不會治國。既缺少見識,又喜怒無常,分明就是一個現(xiàn)世阿斗!曾國藩一直就弄不明白,道光皇帝放著聰明能干的六皇子奕訢不用,偏偏立這么個跛子來繼承大統(tǒng)!這不是坑國家嗎?盡管遺命奕訢為恭親王,但這個跛子,防恭王如防賊,有事寧可和肅順商量,也不讓恭王靠前!

曾國藩越想越覺得,自己如果應(yīng)詔,有百害而無一利!說不定,他一世的清名,在這一瞬間,便毀掉了。這是極其不劃算的事。

主意打定,曾國藩不再猶豫,毅然決然地拿起筆來。

王荊七偏在這時瞧瞧走了進來,道:“大少爺,郭翰林到了。四少爺六少爺他們幾個,已帶他去看過老爺和拜祭過老奶奶,已經(jīng)過這邊來了。”

“什么?——”曾國藩一愣:“你是說郭筠仙?―――他這么快就從京城趕回來了?給郭府的挽幛和奠儀,你們都送過去了吧?”

王荊七答:“前兒就送過去了。”

曾國藩慌忙起身。

身著素服的郭嵩燾一步跨了進來,一見曾國藩當(dāng)打個恭道:“門生重孝在身,不能給恩師施行大禮。望恩師恕罪。”

曾國藩一把位住,道:“筠仙,快不要這樣!老世伯仙逝,我因有重孝,沒到靈前祭拜,只讓家人去了一趟。你不會生氣吧?你快坐下。”

郭嵩燾坐下嘆口氣道:“這是我們湖湘的規(guī)矩,我生什么氣呀。你說我們兩個,丁憂也往一起湊!咳!”

郭嵩燾從袖里摸出一封信來,往桌上一放道:“匪勢猖獗,我郭筠仙也顧不得湖湘的老規(guī)矩了——有重孝我也得來見您——這是張撫臺寫給您的,一再囑我親自交給您。我現(xiàn)在是他的治民,憲命難違呀。”

曾國藩接過信尚未講話,王荊七已端茶進來,口稱:“郭翰林,您老請用茶。”

郭嵩燾點一頭:“好,好!荊七呀,你可比我進京前胖多了。”

王荊七笑一笑,剛走出屋子,國潢又走進來坐下。

曾國藩奇怪地問:“澄侯,你有事嗎?”

國潢慌忙起身說:“我沒事,就是過來看看哥有沒有什么事。”

曾國藩說:“你過一會兒讓人去把羅山和孟容請過來,讓他們兩個陪筠仙一起吃飯。”

國潢走出去。

郭嵩燾說:“恩師呀,你老敢則還沒有接到圣旨?”

曾國藩一瞪眼,說道:“筠仙,你以后還是改改口吧。恩師恩師的,我何曾教過你一天?”

郭嵩燾道:“您可不能打賴。我可是和李少荃同時進得師門。您準少荃稱恩師,就得準我稱恩師。”

曾國藩道:“您和少荃不一樣啊。我和少荃的令尊是進士同年,輩分相當(dāng)。我們以后啊,只能兄弟相稱。”

郭嵩燾道:“那不是委屈您了?我以后可當(dāng)真稱您滌生了?”

曾國藩話鋒一轉(zhuǎn):“筠仙,令尊大人的吉地看沒看?”

郭嵩燾長嘆一口氣:“我昨兒到家的當(dāng)天,就已經(jīng)把老人發(fā)送出去了。”

曾國藩一愣:“怎么這么急?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郭嵩燾說:“張中丞的信就在您手里,您拆開看一眼不就知道了?”

曾國藩急忙把信拆開,未及看完已是臉色大變:“武昌到底沒有守住!”

郭嵩燾道:“長毛打破武昌,官軍大半被殺。只是可惜了常正夫,生生投進井里!您說,我不及時發(fā)喪還等什么?滌生,您老如何還不去長沙履任?莫非沒有見到圣旨?您可能還不知道,武昌失守,長沙岌岌可危,張中承已經(jīng)把您老的辦事衙門都準備好了!如今是萬事俱備,只欠您老了!”

曾國藩頓了頓,苦笑一聲道:“筠仙哪,我就不瞞你了。圣旨我收到了,撫臺給我的信我也看完了。可是,這幫辦團練這件事,我辦不來呀。”

郭嵩燾一愣問:“您老何出此言?天下誰不知道,您老是做過兵部侍郎的人?幫辦團練做不來,說出去小兒都不信——別是您老有什么顧慮吧?——您老審過琦善。琦善革職、革爵流放,黑龍江寧古塔充軍,現(xiàn)在期滿僅授了湖北提督;您老參過奉天府府尹鮑起豹,鮑起豹革去伯爵,降授湖南提督,現(xiàn)在就在長沙。您老莫非顧慮他們?”

曾國藩默默地端起茶杯,喝口茶道:“這不是送客,你千萬不要誤會——最近天干地燥,全靠水養(yǎng)著。筠仙,你也品品,這是香妃茶呢!”

郭嵩燾也端起杯喝了一口,道:“味道果然醇正。”臉色忽然一懔道:“滌生,現(xiàn)在各地都在起復(fù)歸籍官員辦團練,卻從未見由撫院傳諭,獨對您老破格。您老不想聽聽這是為什么嗎?”

曾國藩兩眼望定郭嵩燾一言未發(fā)。

郭嵩燾又喝了口茶,這才繪聲繪色地講起來。

太平軍對長沙撤圍,并不表示對長沙死心。太平軍最怕浪戰(zhàn),而張中丞請出左宗棠,恰恰是太平軍的克星。因為左宗棠向張中丞所獻的計策,無一不是浪戰(zhàn)。

左宗棠當(dāng)時的原話是這樣講的:“長毛怕浪戰(zhàn),我必用浪戰(zhàn)對之,方能保長沙無恙。”

張中丞言聽計從,果然得手。但長沙文武官員都心知肚明,太平軍仍在武昌屯扎練兵,仍在做亡長沙取湖南之夢!只要武昌徹底被太平軍掌握

但長沙的兵力不足,是張中丞頭疼已久的事了。

請旨搬兵已不可能,左宗棠又獻計曰:“要使長沙久安,須從團練上下功夫。湖南已有團練近三千人,散在各縣。目前,只需巡撫衙門照以前圣旨所云,札委一人出來主持,方能真正奏效。但這人無論官職大小,必要是個懂兵的。”

左宗棠的話,已含有不容置疑的躍躍欲試成分。張中丞當(dāng)時也確把這左宗棠列入第一人選。

但要辦這件事,須經(jīng)湖廣總督衙門同意后方能做成。而程矞采此時已回任,不再署理湖廣總督,湖廣總督徐廣縉此時正在廣東帶兵剿匪;這徐廣縉偏偏又是最對團練沒有信心的一個。

張中丞派專差把函文送給徐制軍,提出要委左宗棠統(tǒng)籌辦理湖南全省團練。

函件送到徐制軍手里,哪知徐制軍不僅沒準,還上折參張中丞糊涂。說湖南籍官員數(shù)不勝數(shù),偏要舉薦一個善說大話的舉子幫同團練,湖南無人耶?

說起來,也多虧太平軍從長沙撤圍這件事給皇上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皇上才沒有把張中丞治罪,只是申飭兩句了事。

左宗棠偏偏不識時務(wù),還嚷嚷著要做出個樣子來給徐廣縉看。張中丞已是不敢答應(yīng)。督撫不和本就是皇上家的大忌。徐制軍已參了張中丞一本,如果參第二本,就算皇上網(wǎng)開一面不將張中丞革職,也須要調(diào)任了。

這時,湖南藩臺徐有壬向張中丞進言:何不奏請在籍守制的曾國藩來長沙幫同團練?這樣既省去向制軍商量,又可成就辦團練這件事。

張中丞于是就著左宗棠起稿。左宗棠一聽大驚,忙向張中丞進言,說徐藩臺要誤中丞大事。左宗棠又說:“徐藩臺對中丞大人所說的話,是把長沙往長毛手里塞,是把整個湖南往火坑里推,萬萬行不得!”

左宗棠的話令張中丞吃驚不小。張中丞當(dāng)即反問:“孝廉公何出此言——孝廉公難道不知曾滌生是做過兵部侍郎的人嗎?”

左宗棠振振有詞道:“中丞大人有所不知,那曾滌生是個慣讀史書的書呆子,做起八股文來海內(nèi)皆稱第一,雖做過兵部侍郎,卻也只是寫寫章程,人云亦云而已。而我湖南團練,是要保護長沙做后備力量的。您向朝廷奏請一個只會說不會做的人來做此事,無異于打狗騰云、牽豬涉河!不是要誤大事嗎?”

張中丞聽了左宗棠的話,當(dāng)下笑了一笑道:“照孝廉所言,那曾滌生真是百無一用了?”

左宗棠臉色一紅道:“好像也不能如此說,但用兵打仗卻是真的不行!”

張中丞出于無奈,只好道:“左孝廉哪,本部院今日透個秘密給你。你知道本部院親去請你出來佐幕,是何人所薦嗎?”

左宗棠倏地瞪大雙眼,問:“不是天下人的傳聞才——”

“天下人的傳聞?”張中丞苦笑一聲道:“天下人傳聞什么?——天下人傳聞,曾滌生膽大到敢審候爺!天下人傳聞,曾滌生敢憑著一身正氣,一次斬殺十幾名滿秀才!天下人傳聞,曾滌生官至二品,還在靠借債度日!左孝廉,你還用本部院講下去嗎?——沒有曾滌生舉薦,本部院如何能知道,湖湘還有一個號稱今亮的左宗棠?”

左季高脖粗臉紅道:“中丞大人,您老不是故意羞臊季高吧?”

“非也!”張中丞搖搖頭道:“如要羞臊孝廉公,本部院就不會去請你了——季高啊,本部院今日和你說句實在話,當(dāng)今天下最知人者,曾滌生當(dāng)屬第一!不是今亮佐幕,長沙恐怕早易主人了,本部院恐怕也已經(jīng)尸懸城門多時了!”

說到此,郭嵩燾特意補充道:“滌生,我講的這些,并不是要挑撥您老與季高的關(guān)系。其實,您們兩個的關(guān)系,又豈是容別人能挑撥的?”

曾國藩奇怪地問一句:“筠仙,你說了這大半天,滌生還是不明白,張中丞既然想讓我?guī)屯瑘F練,如何不直接札委,卻要奏請皇上?”

郭嵩燾道:“您老倒是會問!他張采臣直接札委您老幫同辦理團練,您老肯聽他的?您老可是二品部堂,他不過是個地方官罷了!”

曾國藩沒言語。

郭嵩燾望了望桌面道:“筠仙猜得不錯的話,您老正在給皇上寫辭缺折!對不對?”

曾國藩吃驚地問:“滌生的辭缺折尚未著一字,你是如何知道的?”

郭嵩燾笑道:“昨晚我與羅山、孟容談話,得知您老已到校場看過羅山的團練。您老嘴上雖不說什么,但心里卻是和那徐制軍一個想法的,對團練是不抱任何信心的。尤其守制期間,您做為禮部侍郎凡事都可馬虎,只這孝字上,斷不敢馬虎。筠仙說句您不愛聽的話,您是怕畫虎不成反類犬,授人以笑柄,期滿復(fù)出,不好做人。滌生,我猜得可對?”

曾國藩嘴上不著一詞,但心里卻對這郭筠仙千服萬服。

郭筠仙知道曾國藩已經(jīng)默認了他的高論,于是接著說道:“滌生啊,您老只看到大清腐敗,長毛勢大,可偏偏卻沒看到大清雖腐敗,他畢竟是個國家。三綱五常,倫理道德,俱在;長毛勢雖大,卻從邪教入手,靠耍鬼把戲、愚弄人的方法起事。不要說鬧騰不成氣候,就算鬧成了氣候,滅掉了大清,把滿人趕回了奉、蒙,您我乃至天下萬千讀書人又焉能服他?我們的祖上就拜孔圣,他現(xiàn)在讓我們都來拜他這個上帝,這不是笑話嗎?——夷人船堅炮利,早就想滅我九州,只因我大清百姓信念俱在,大清朝廷亦進取求強,他才不能得手。而長毛成事,洪逆立國,正給了夷人一個天大的機會。我們在這里拜上帝,夷人的大炮已然開火了!上帝能抵擋火炮嗎?上帝能強國嗎?——夷人滅掉長毛,必要立國,我等就不是這種局面,恐怕就是真正的無國無家了!豈不痛哉!那時就算您老有心力挽狂瀾,辦得到嗎?”

一席話未有講完,曾國藩已是汗流滿面,坐臥不安,恨不能立時就練成一支隊伍,把那禍國殃民的長毛滅掉。

曾國藩站起身懔然說道:“筠仙所論甚是。無論成敗,滌生都要和那長毛搏上一搏。但有一事,滌生須提前申明。”

郭嵩燾一愣,反問一句:“筠仙已講的口干舌燥,您老還有顧慮不成?”

曾國藩道:“滌生明日就向皇上拜發(fā)謝恩折!——但季高、羅山、孟容,還有你筠仙,可要全力助我一助。我私下也有過思考,團練并非朝廷經(jīng)制之師,餉糧均需自籌,是其短也;但團練因非經(jīng)制之師,自由活動空間頗大,無須按經(jīng)制之師調(diào)來調(diào)去,這是其長。”

郭嵩燾擊掌道:“我其實已經(jīng)料定,您老早有算計。滌生,筠仙今日敞開心扉同您說話。男兒生于世間,應(yīng)趁時建功立業(yè),不可惶顧左右、墨守成規(guī)!筠仙以項上人頭向您老保證,季高現(xiàn)在巡撫衙門佐幕,您老的事,就是季高的事;季高的事就是張中丞的事,就是湖南的事!團練的事,是您老的事,也是我郭仙筠、羅山、孟容的事。您老只要拿出規(guī)矩,我們依樣辦理就是了。這其也是您曾滌生所占的人和。”

曾國藩點一下頭:“你接著說。”

郭嵩燾喝了口茶道:“您老出山幫辦團練,是皇上親自下的旨,這就有了和張中丞討價的余地。張中丞既然奏請您老出山,他就只能支持,不能拆臺。這也是人和。您老知道,羅山、孟容均是想建功立業(yè)之人,我郭筠仙也不想做一個尋常的京官。有您老主持局面,我等拼力向前,何事不可成為?”

曾國藩長嘆一口氣道:“筠詳,你有所不知,長毛勢大,一呼百應(yīng),亦不能等閑視之啊!”

郭嵩燾道:“以筠仙視之,長毛雖勢大,并不難平也。您老試想,長毛假托上帝,滅我人倫道德,毀我孔廟,無異剪除天下士子心中之燈塔,人人共憤,個個得爾誅之。您老此時出山,奉天子命討賊,為圣賢而戰(zhàn)。天下仕子、圣賢之徒聞之,無不相助也!”

這時,國潢進來請郭嵩燾與大哥去飯廳用飯,并告訴曾國藩與郭嵩燾:羅澤南與劉蓉昨兒去了省城,明日才能回來。

國潢初一進書房,見郭嵩燾侃侃而談,大哥聽得全神貫注,心中不由一動,暗道:“大哥莫不是改變主意了吧?”

國潢走出書房后,曾國藩起身道:“筠仙,我們?nèi)ビ蔑埌伞!?

郭嵩燾起身問:“滌生,我講了這么半天,您能不能也說說自己的想法啊?您到底什么時候動身去省城啊?您總得跟我交個底呀?張中丞和季高可都等著您哪!”

曾國藩活動了一下手腳說:“筠仙哪,這件事啊,等明兒羅山和孟容從省城回來,我們得好好計議一下呀。這團練啊,不是像你想的那樣容易辦啊!難啊!走,我們吃飯去。”

飯后,郭嵩燾離開曾府坐轎回了湘陰。

臨別,曾國藩囑其明兒約會羅澤南、劉蓉一同過來。郭嵩燾一一答應(yīng)。

曾國藩同著幾個弟弟把郭嵩燾一直送到村口。

郭嵩燾與左宗棠一樣,是湖南湘陰人。郭嵩燾字伯琛,號筠仙,生于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比曾國藩小七歲。早年度游學(xué)岳麓書院,與曾國藩、劉蓉有交往。道光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還差一年散館,突遭父喪,只得回籍丁憂。路過長沙的時候,被張亮基請進巡撫衙門,給曾國藩手書一封,催取速赴省城履任。書信請郭嵩燾轉(zhuǎn)交的同時,又請其幫忙,游說曾國藩出山。

郭嵩燾為了能把曾國藩順利請出山,決定采用激將法,于是才有了左宗棠與張亮基的一番對話。這其實都是郭嵩燾編造出來的,不過是想讓曾國藩盡快履任罷了。試想,左宗棠無論才高幾斗,更無論多么的目空一切,他一介鄉(xiāng)間舉子,怎敢和四海聞名的曾國藩一比高下!傳出去,他左宗棠還想在湖南官場混嗎?

送走郭嵩燾,曾國藩又把自己一個人關(guān)在書房里,苦苦思慮了一個下午。越想越感到幫辦團練這件事,看似容易,其實千難萬難。如何募勇?如何籌餉?如何操練?如此等等,全無頭緒。

但國潢、國華兄弟幾人,送走郭嵩燾后,卻非常高興。因為他們已經(jīng)明顯地感覺出,大哥似乎聽從了郭嵩燾的一番勸導(dǎo),改變主意了。果真如此,要改變命運的,恐怕就不見得是大哥一人了。

是夜,曾府曾國藩的書房,子時才息燈。

第二天早飯不久,郭嵩燾、羅澤南、劉蓉三人分乘著轎子便趕到了曾家。周升將三人引進曾國藩的書房。

曾國藩正在書房里和國潢、國華二人在談著什么,一見三人走進來,國潢、國華急忙站起身打招呼,便退出去。

三人落座。不一刻,王荊七捧上茶水。

待王荊七退出去,羅澤南忽然站起身,沖著曾國藩一笑,施禮道:“卑職參見團練曾大人!”

曾國藩被鬧得一愣,劉蓉、郭嵩燾二人也一愣。

曾國藩馬上醒過腔來,知道羅澤南是拿國潢的事在打趣他,便用手指著羅澤南道:“就是你羅山做官的癮大!明日滌生就單給皇上上個折子,保你個領(lǐng)兵大員!讓你過足官癮!”

羅澤南哈哈笑道:“滌生,你肯出山,我等還愁沒有官做嗎?”

曾國藩收住笑,話題一轉(zhuǎn)道:“好了,我們說正經(jīng)事吧。筠仙走后,我思慮了許久。我以為,這幫辦團練千難萬難,最難的還是銀子。沒有銀子,槍炮從哪里來?餉從哪里來?你們都知道,現(xiàn)在我省團練,全由各縣自行料理。百姓怨氣沖天,團勇也不認真操練,這樣下去沒有出路。我想,我們不妨先在省城試辦一大團,給各縣一個示范,或許好些。如果在長沙辦一大團,不僅每月要發(fā)餉,每日還要吃飯。我反復(fù)思慮,這事沒有巡撫衙門的支持斷難成功。筠仙哪,還得煩你去長沙走一趟,和季高計議一下。讓季高和張采臣商量一下,能否先讓巡撫衙門轉(zhuǎn)飭藩庫,先墊資幾萬銀子。我們一面練勇,一面在各縣抓緊勸捐。捐銀到賬,再還給藩庫。羅山、孟蓉,你們二位以為如何?”

羅澤南道:“滌生,不瞞你說,我們湘鄉(xiāng)團練,目前還存有一萬銀子沒有使用。如果提出來到長沙辦一大團,料想朱父母不會阻攔。”

曾國藩道:“周升由京里回來,帶回來我以前存在錢莊的兩千錢子。連利息,總共兩千三百兩。這筆錢也算一份,連同湘鄉(xiāng)團練的一萬銀子,我們算有一萬二千三百兩的費用。”

劉蓉道:“我近幾年游學(xué),多少也識得幾個人物。我明日就撿重要的寫封信過去,讓他們也多少捐上一些。這等利國利民的事,相信他們不會阻絕。郭翰林哪,你心中有沒有定算,巡撫衙門能出多少銀子?”

曾國藩、羅澤南忙把眼睛望定郭嵩燾。

郭嵩燾用心計議一下,道:“季高雖狂妄,可畢竟是個深明大義的人。他嘴上功夫雖硬,越在人前越不肯服輸,但對滌生,還是欽服的。我午后就動身去省城,想辦法讓季高說通張中丞,先讓藩臺挪過來十萬銀子。如果徐有壬嫌多,就先助五萬!這畢竟是全湖南的事情,又有欽命,量他徐有壬不敢硬抗。如果張中丞連五萬銀子都不肯拿,恩師向皇上再遞辭缺折,理由也充份些不是?”

劉蓉嘆道:“不愧是翰林公,說起話來有板有眼。”

羅澤南也道:“筠仙的書畢竟沒白讀,在京師這幾年的確歷練多了!”

郭嵩燾站起身道:“行了,你們這么一夸呀,我又坐不板凳了。宜早不宜遲,午飯也別吃了,我還是這就動身去長沙吧。長毛占據(jù)武昌,隨時威脅湖南。滌生早一天出山,長沙就多一份力量。”

曾國藩道:“這可不行,總得用過午飯才能讓你上路。我做過兵部侍郎,知道練兵練勇的艱難,尤其練勇更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荊七呀!”

守在門外的王荊七應(yīng)聲而入。

曾國藩道:“去廚下看看飯備齊了沒有,郭翰林用過午飯,還要登船勞頓。”

王荊七答應(yīng)一聲,急忙退出去。

郭嵩燾只好重新落座,忽然問一句:“滌生,您打算哪天去省城?”

曾國藩道:“家里總要稍稍安頓一下,恐怕最快也得十七日動身。如果船遇順風(fēng),三日可抵省城;如果船行不順,恐怕就得四五日才能到長沙了。”

郭嵩燾道:“好,我在省城和季高、岷樵一同接您。”

劉蓉這時道:“滌生啊,你這次去長沙,準備帶多少人哪?——總不能單槍匹馬吧?現(xiàn)在的湖南,旱路和水路都不平靜。一旦有個閃失,可不是玩的!長毛的消息最是靈通,你一動身,他們必能知道。就算他們放過長沙,在路途來個堵截,也是劃算的。你老的大名和份量比那常大淳、張亮基不知重多少倍!大意不得呀!他們上次攻打長沙,掛出的旗幟可是‘剝皮楦草張亮基,活捉丁憂曾妖頭’啊!”

曾國藩擺擺手,笑道:“現(xiàn)在不是奉承人說好聽話的時候,昨個夜里我已經(jīng)計議好了。羅山和孟容同去省城不好,只能一個人隨我去,一個人留在縣里,邊練團邊等消息。我準備帶上王荊七、周升、蕭孚泗三人,也就可以了。”

羅澤南接口道:“李臣典也可同去。他武功不錯,多一個人總歸多一分力量。”

劉蓉道:“澄侯做過荷葉塘的都團總,有些辦團練的經(jīng)驗,可以跟去。”

曾國藩道:“也好,我們五個先行。到了長沙,我再和張中丞商議,招你們幾個一同到省。”

羅澤南道:“滌生,你的心里可有個盤算?——這團練究竟想怎么個辦法?”

曾國藩道:“想讓團練參與同長毛作戰(zhàn),湘鄉(xiāng)的做法肯定不行。如果按各省目前的辦法,能不能殺敵姑且不說,累及地方倒是必然。我適才已講,先在長沙建一大團,仿明朝戚繼光的結(jié)伍方法,逐日操練。以一百二十五人為一哨,設(shè)哨長一人;四哨為一營,設(shè)營官一人;十人可為一什,什長由哨長挑選,哨長由營官選任。這樣一來,定能上下一心,方能奮勇殺敵。當(dāng)然,這只是我一人胡思亂想出來的,是否使得還不知道。”

劉蓉道:“滌生,照這樣說來,團練不是比綠營還整齊了?除了無軍餉,樣樣都可與經(jīng)制之師相比肩了!”

羅澤南道:“這等豪氣,也只有你曾滌生有。我和孟容,從來就沒敢這樣想過!只是,不知皇上能否同意?”

郭嵩燾道:“我們真能把團練辦成這樣,不把皇上喜瘋才怪!還有不同意的?——我大清現(xiàn)在兵力,明顯不足啊!”

曾國藩長嘆一口氣道:“想,固然要往好處想,能不能行得通,還是未知數(shù)啊!”

國潢這時走進來說,飯已經(jīng)好了。

午飯過后,郭嵩燾家也沒顧得回,由湘鄉(xiāng)登舟直奔長沙而去。羅、劉二位也急忙乘轎趕往縣城,找父母官朱孫詒商議支銀的事。

曾國藩把三個人送走后,進大門的時候告訴周升,有客來訪,先領(lǐng)到二少爺國潢的書房。自已昨晚睡得不好,想到臥房歇一歇。

周升答應(yīng)一聲,等曾國藩走回自己的書房,便拿過一條鐵鏈把角門鎖了。

曾麟書恰巧從書房走出來曬太陽,一見周升在鎖門,便踱過來,小聲問:“大白日的,咋個把門鎖了?”

周升恭恭敬敬地回答:“老爺,大少爺想歇一下,俺就把門鎖了,省得人來人往睡不安穩(wěn)。”

曾麟書隨口道:“也好。”便一步一步地向國潢的書房走去。他猜想國華、國荃、國葆肯定在國潢的書房。

曾麟書料得不錯。他一推開國潢的書房門,正見哥四個不知為著什么事,在爭得脖粗臉紅。一見曾麟書走進來,馬上都閉上嘴,紛紛站起來。

國潢給爹放了個凳扶爹坐下。

曾麟書坐下道:“你大哥要歇晌兒,你們幾個卻在這里吵鬧。可見你們是越來越不懂事了!澄侯啊,你是做長的,要好好帶幾個弟弟。你大哥平日教導(dǎo)你的話,都就飯吃了?”

國潢道:“爹呀,您老誤會我們了。我們不是在吵鬧啊,我們幾個是替大哥高興啊!”

國荃道:“大哥這回出山,我們幾個在計議,看怎么幫大哥。”

曾麟書道:“你們這是胡說的什么?你大哥是皇上家看重的人,用你們幫?——說出去,不笑掉大牙才怪!”

國華道:“爹,大哥這次出山,總得帶幾個人吧?——不知我們幾個,大哥想帶誰?”

曾麟書道:“都快給我省省吧。這是你大哥的事,爹怎么好問?——你們還是把功課做好吧。你大哥的事,你大哥自會盤算。”

曾麟書話畢,站起身來,慢慢地踱出書房,往自已的臥房走去。

說起來,這曾麟書也的確算不上是聰明人。他的父親曾玉屏,字星岡,是個標準的農(nóng)民。為了曾家少受官府和大戶人家欺負,從牙縫里擠錢把兒子送進私塾。

曾麟書五歲開蒙,十八歲開筆作文,整整下了十幾次場,只考到四十有三,才與長子國藩同年進學(xué)。頭發(fā)已是花白的不成樣子了。以后便八方處館,掙些束脩貼補家用,專供長子國藩讀書求學(xué)。倒也逍遙自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鄢陵县| 灵宝市| 扬中市| 葫芦岛市| 卫辉市| 拜城县| 洛阳市| 绵竹市| 古浪县| 木里| 阿克苏市| 瓦房店市| 礼泉县| 靖远县| 历史| 张家川| 淮南市| 绍兴县| 东城区| 仁化县| 汝州市| 达孜县| 弋阳县| 乌拉特后旗| 葫芦岛市| 长阳| 泉州市| 泗阳县| 恩施市| 津南区| 乌兰察布市| 沙湾县| 买车| 胶州市| 南京市| 新津县| 河北区| 西盟| 嫩江县| 赤壁市|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