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 蜀山逆徒
- 李敬一
- 5699字
- 2020-10-13 00:19:16
7
自此,李梵修在蜀山的修煉生活便開始了。
“蜀山訣”的修習過程由易而難,入門易,大成難。總共分為三層境界。第一層境界,稱之為天地境界,體內自稱天地。大多數蜀山弟子若是不偷懶,第一層境界在一年之內便可以修成這一層境界。但是第一層境界天地成之后,便進入第二層,稱之為陰陽境界,體內天地自分陰陽。這時,蜀山訣的修行艱深困難之處便顯現出來。第二層境界,大多需要修習三年五載方能在體內陰陽顯現。至于最后的第三層,稱之為萬物生,更是一個個蜀山門中弟子修行路上最大的艱難險阻之關口。若是資質有限,又或者鉆了修行牛角尖,那便一生都停滯于第三層的修行的門檻,無法踏入更高的層次。若是資質聰穎,或有所奇遇,那便是修行一日千里,即使是一朝悟道也不是沒有的現象。
李梵修當初從宋青書口中得知此事之時更是張口結舌,心中不免擔憂。他自進山之時便被斷言資質平平。
“蜀山訣”其中蘊含的便是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理。
這里的“一”、“二”、“三”,乃是指的“道”創生萬物的歷程。主要講述的一、二、三這幾個數字,并不單單把一、二、三看作具體的事物和具體數量。它們只是表示“道”生萬物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的一個過程。“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一”的過程便是蜀山訣第一層天地境界,天地生,便是有了一。“二”的過程,便是“陰陽”境界,陰陽顯現,天地之間便不再單調。接下來便是“三”,“三”代表多,代表變,“三”是“陰陽和合”,陰陽和合便有了萬物生。
“蜀山訣”作為蜀山的基礎修行心法,但是卻只有三層就。三層修完之后,也只不過是讓修行之人踏入到金丹期,之后的修行道路,卻是需要修行之人根據自己自身情況,自行推演。至于蜀山訣往后更多修行道路多前進方向那便是更加看重修行之人多資質高低,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靠自己。修行高深的師門長輩或會指點一二,那也僅僅是個人的修行上經驗之談,讓座下弟子少走一些彎路罷了。一條“彎路。”繞回來或許便是匆匆百年已過。
三層都修煉完成,那弟子體內便是有了萬法的根本,可以開始同時修習其他道家術法,積累自己體內的法力深厚程度以及煉化屬于自己的法寶秘器。
法寶秘器一說,自上古有人修行之始便有之,可以說是淵源流長。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之中的諸天神靈便采納天地寶才煉化自己的法寶秘器。上古神靈大都有各自拿手的成名神器,威力絕倫,有著開天辟地的莫大威能。而現今的人世之間,我輩修行煉道之人,更是不斷發展和完善煉化法寶秘器之能。
小到至衣食住行,大到摧山搬海,法寶種類和功能不斷演化,法寶不再只是一開始的武器。
法寶煉制的材質品質和屬性決定了法寶修煉后功能和威力大小,但是由于法寶煉制到材質隨著先天寶材的逐漸稀少,便也是發展的五花八門,千奇百怪。
蜀山,自開山祖師起,便是用一柄長劍出山,三尺青峰創下赫赫威名,三千年下來更是出現眾多用劍高手,當今更是被譽為劍道魁首,所以蜀山門中法寶多為仙劍。
時間一天一天的流失,修煉的日子總是簡單枯燥的重復,日復一日,忙碌充實。
在傳授了李梵修“蜀山訣”之后,看著李梵修用了三年的時間,修成了蜀山訣的第一層之后,宋青書,便不再傳授和盯著李梵修的,自己專心開始修煉自己,投入更多的精力應對下一屆的“蜀山試劍”。
李梵修修煉成第一層,用了足足三年,那桃樹上結的果子也吃了三年,讓本來對他還抱有期望的玄青徹底是死了心。蜀山的弟子是有入選門檻,即使再笨的弟子也不會超過兩年的時間,但是李梵修卻用了三年的時間,才完成第一層“蜀山訣”的修煉,進入第二層。
李梵修也苦惱于自己的天賦,雖然師父和師兄們都沒有說什么,但是,他心中卻也因此越發的自卑,話也越發的少。
但是所有人包括李梵修自己都不知道,李梵修修為進展緩慢,那是因為在夜深人靜,無人之時,李梵修在偷偷修煉玄法師父交給他的佛門心法。
各家功法思想是有所不同,自然在這修習法門之上自然也是各有所異。其實,佛道兩家的修行,修行到高處,自然是有那殊途同歸到地方,只不過在這入門之處,則是完全不同,兩相沖突之下“蜀山決”的修行自然是慢了下來。
“究竟到底是哪種方法是對的?”是夜,李梵修跳下床來,在小院之中來回走動轉圈,這三年之中,每夜在這小院之中都發生著這一幕,無論春夏秋冬。
李梵修本就不是那天資聰之輩,在進入蜀山之后,更知道了佛道之爭,若是讓蜀山門內之人知道了他暗中修行佛家心法,那他就是蜀山逆徒,到那時,沒人能夠護住他。怕是玄青,都要親自出手清理門戶。這等大事他只能暗中進行,否則被人發現輕則修為盡數廢去逐出山門,重則性命不保,
“蜀山訣”屬于道家法門,起步重在納天地之間的靈氣進入經脈,以此鍛造自身的內絡經脈,而后鑄造體內天地。隨后進入二層功法,便是丹田之內分陰陽,都是注重天地靈氣吸收和煉化。但是玄法師父教給他的不知名佛家法門,卻是要求他進入寂靜空靈的境界,行識隨心而動,入門之處,更注重心性的修煉,注重由內而外的修行。兩套法門修煉起來,弄得李梵修有苦難言。好在有舍利子的護持,保證他的靈臺修行之時的清明,沒有走火入魔。兩者沖突之下,李梵修這才用了足足三年的時間,修煉成“蜀山訣”的第一層,和不知名佛家法門的前三層。
山中無年月,修行的時間雖然枯燥單調,但是時間總是過的特別快,恍惚之間三年時間已經過去,因為每日砍伐鐵木加上心脈之中的舍利子給養之下,他的身子倒是越發的壯實,年歲尚幼,身子卻長得高大,已經比吳憂愁還高,相比不久便超過了宋青書。因為修煉佛家法門的原因,李梵修性子也越發的安靜,不同與一眾蜀山弟子劍氣鋒芒的樣子。總是沉默寡言的他,也習慣了一人呆著安安靜靜。
這三年的期間,蘇盈盈也到了拜師的年紀,在木青峰和水碧峰兩峰的選擇之中,選擇了加入了木青峰,成為了李梵修的小師妹。至此木青峰這一代有了七位親傳弟子。蘇盈盈雖然年紀還小,但此時在容貌之上也是繼承了其母親碧柔的美麗,甚者更有超越其母的的資質,一顰一笑之間清麗不可言說。
因為其他幾位師兄比蘇盈盈和李梵修兩人年紀上都大的太多,所以蘇盈盈一向喜歡和這個呆愣愣的李梵修呆在一塊,雖然話少沉默,但是也只有這個年歲相仿的六師兄不會厭煩他的捉弄。三年的時間,兩個小人,一起伐木,一起修煉,一起學習,倒也有幾分“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的味道。
每日清晨,李梵修照例帶上短劍,獨自一人走出小院,向著后山走去。砍伐鐵木的課業,李梵修早已達標完成,但是廚房日常需要木柴,蘇盈盈的性子自然耐不住,不會再去,一直也沒有新的弟子前來。所以李梵修主動承擔起了這項工作。現在再粗的鐵木也難不倒他,多年的練習,讓他熟練掌握了劍的特性,揮、刺、劈、砍、撩、抹。每日堅持伐木砍柴,在那舍利子的幫助下,李梵修除了有了超出常人的體魄,更對劍有著深刻的熟悉,年輕一代弟子之中,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沒有人比他更了解劍性。自從“蜀山訣”第一層他修煉到天地成之后,他便進入第二層的修煉,雖然功法上更加繁瑣,但是李梵修的修煉速度卻不降反升。只是李梵修前三年的時間一向給人修為遲緩的表現,師門之內也無人再過問他的修行進度。
花開花謝,修道之人無節日,李梵修也漸漸忘記了年歲,只是依稀記得小院之中的桃花開了十次,果子吃了十次,便已經長大成人。
這日夜里,李梵修再次驚醒,張開眼便看到一人影,他反手摸出枕頭之下的短劍,常年的噩夢,讓他只有在枕下放一柄劍,才能安眠入睡:“誰!”
“哼!”黑影一聲冷呵。
“師父?”李梵修聽聲認出是自己的師父玄青。
“嗯。”玄青走到桌前彈指點燃燈火。
“師父,你,你怎么來了?”李梵修感到詫異,入山這么多年,師父玄青從沒來過他的小院,此次夜間前來到訪,讓他詫異不已。
“還握著劍作甚?”玄青招招手示意道:“過來做吧。”
“哦。”李梵修將短劍放回放回枕下,起身呆呆的走了過去。
玄青看在眼里,道:“每日枕著劍睡,在蜀山,還有什么不安心的,就不怕傷到自己?”
李梵修不知如何做解釋:“這…….”
“坐吧,還愣在那里干什么?這是你自己的院子,還要我請你坐下?”
“師父,”李梵修坐到桌前,給玄青倒水,道:“沒有熱茶了,師父見諒。”
“無妨。”
“深夜前來,可是有事?”李梵修問道。
“我記得,你來的時候,還沒有我的劍高,現在長得都比我還高了。”玄青打量著眼前這個大男孩。
“是師父師娘,還有師兄們照料的好。”李梵修發自內心的說道。
“蜀山的規矩,你是知道的,到了十六歲,每個弟子,都要去走一趟劍炅。”玄青道:“轉眼之間,你也十六了吧。”
“弟子,弟子記不得了,我上山的時候只有六七歲,記不得是六歲還是七歲。之后拜在師父座下,我每日晨起伐木劈柴,下午跟師兄們和盈盈修行,記不得年月,只記得院子里桃花像是開了十次,我也吃了十年的果子。”
玄青嘴角漏出微笑,笑道:“盈盈說得沒錯,你還真是個呆子,你知道嘛,這些弟子當中,師父和師娘其實最不放心的就是你啊!”
“弟子知道,弟子愚鈍,一直讓師父師娘擔心。”
“明日,你便要去劍炅,盈盈也會去,但是劍炅之內的有著不可琢磨的情況,充滿著機遇,但是也充滿著危險,你進去,我…….”
李梵修看著師父一臉的擔憂,不覺感到心中一暖。
“蜀山門規森嚴,幾千年的規矩,誰也無法違背,所以,若是不走一趟劍炅,你便要離開蜀山,這次深夜到訪,師父是想問你,你的決定…….”
“弟子知道這些。”李梵修早就從宋青書口中了解這些情況,毅然決然的下決定,道:“弟子我早已經覺得,弟子不會離開蜀山!”十年的時間,這里早已經成了他另一個家,他是不會離開蜀山,更不愿做一個蜀山的棄徒。
“好,好徒兒,我今日前來,就是想告訴你一些劍炅之內的情況,希望,希望你能執著劍走出來!”玄青看著一臉堅毅的李梵修,有些欣慰的說道:“執著一柄屬于你自己的劍!”
劍炅,乃是蜀山的禁地之一,傳說是蜀山開山祖師尋得上古秘籍的地方,也是蜀山弟子的墳炅。歷代蜀山的弟子們,身死道消之前都會將長劍丟入劍炅之中,又或者是在外隕落的弟子,被人報仇尋回長劍丟入其中,其中也有蜀山弟子殺掉的敵人的武器,尋得的天地寶材。幾千年的時間下來,其中已經不知有了多少柄劍,有多少種武器。
蜀山弟子成年之后,都要走一趟劍炅,尋找一把認可自己的武器,這是規矩,不可以改變的規矩。
但是,劍炅之內,情況多變,除了有著不計其數的器靈之外,也有著無數的英魂厲鬼。進去之后,若不能獲得一把武器或者能夠鑄成武器的天地寶財,是不允許出來。但是進去之后,無人能顧及,失去了師門長輩的照拂,有太多的不確定,幾千年來死傷在劍炅之內的弟子不計其數。
但是,只有從劍炅走出來的弟子,才能被稱為真正的蜀山弟子,才能好獲得蜀山所有人的認可。
李梵修轉眼上山一是十年,用了三年才修成“蜀山訣”第一層,之后所有的人都不在過問他的修行進度,免得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所有玄青才會這么的不放心他,一個只修的第一層“蜀山訣”的弟子,十年時間又能成長到什么地步,再什么情況都可能會出現的劍炅,又怎么能夠平安從里面走出來。
將劍炅之中的詳情和注意事項跟李梵修囑托一遍,玄青不放心地問道:“我說的這些,你可都記住啦?”
“弟子,記住了。”李梵修點點頭。
“記住了,不要太深入,知道了嘛?”玄青始終是不放心這個弟子:“越深入劍炅,長劍之內的劍靈蘊含的威力越大,就越難以掌控,所以……”
“弟子記得了,我會就近取一柄長劍出來。”李梵修點點頭。
“嗯。”玄青站起身來,摸著他的頭頂,道:“記住,師父不需要你去為我爭什么面子,師父只求你平安無事的出來,木青峰不差一位仗劍走天下的劍客,量力而行,懂嗎?”
“師父,你放心,弟子謹記。”李梵修咧開嘴,漏出一嘴的小白牙。
“真是個呆子。”玄青轉身:“我走了,不用送了,你好好休息,下周會有長老來帶你去劍炅。”
李梵修起身,鞠躬,直到玄青走出小院,消失不見,他才緩緩起身,望著空蕩蕩的天空,少年心中自有所想。
……….
這日,李梵修踏到懸崖之側,來到云層之下的他終于再一次能看清外面的世界,遠處那個地方,雖然看不清楚,但是他知道,那里有一座小城,就是斷劍城,他被收養的地方,是他曾經的家。轉身望去,峭壁之下,便是波瀾壯闊的大海,目力遠去,望不到邊,遠處,海天連成一線。近處驚濤駭浪,一層層的海浪,蘊含著大海的力量,疊著砸向懸崖,砸碎成泡沫,極為壯闊。
他深深吸了一口濕潤新鮮的空氣,將短劍插在腰上,張開雙臂,對著山崖躍了下去。
十年前,他從這里上了蜀山,十年后,他能否成為一個合格的蜀山弟子,也要在此處證明。
墜落之是個瞬息的時間,李梵修才運轉法力,將身子的重量減輕,拔出短劍,狠狠地插入懸崖之中,短劍冒著火星,漸漸將他的速度降下。停住了身子,李梵修看見下方的平臺,拔出短劍跳了上去。
“那座峰的?”一道聲音從四周飄蕩傳出,似有似無,讓人不能得知是從哪里發出來的聲音。
“弟子李梵修,木青峰親傳弟子。”雖然見不到人,李梵修還是恭敬行禮。
“哦,親傳弟子?小青子的弟子,呵呵,這憊懶的小子何時又收弟子了?可有令牌?”
李梵修掏出令牌:“弟子李梵修,現已年滿十六,已在山中修行十年,今日來劍炅求劍!“
“帶著令牌,走進去,記得,令牌不要丟了,不然就出不來了,去吧。”那個聲音消失不見。
李梵修握緊令牌走過一道光幕,進入到劍炅之中。
“噗”,地一聲脆響,李梵修穿過光幕,進入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環境,像是一個新的世界,腳下突然懸空,李梵修摔倒,向下滑落,不禁驚呼:“啊!”
滑落之中,李梵修伸手抓住一柄銹跡斑斑的長劍,停住下滑,固定住自己身體,這才站了起來。
李梵修感到身上一陣寒冷,洞里明明是沒有風,卻感到一陣陣的冷氣,那是劍的銳利之氣,是不甘心死亡之人的怨氣,是被蜀山斬殺敵人的憎恨之氣。洞中明明沒有陽光的照射,卻是一片明亮,那是一柄一柄心有不甘的劍,發出的光芒。
他打量起劍炅之內的環境:劍炅是并不是垂直向下的,有一定的坡度,坡度很大,但是對于修煉之人,還是能站住。只不過是他剛才沒有防備,被摔了一下。山洞之內,怪石嶙峋,是天然形成的山洞,沒有絲毫人工痕跡。
到處都插著劍,和各種各樣的武器。有的還保持著光亮,依舊是光彩奪目,利光閃閃,更多的,卻是銹跡斑斑的樣子,看不出當年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