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003信坊

  • 崇禎
  • 青椒炒茄子
  • 2702字
  • 2020-10-12 20:42:32

朝廷的大事,暫時都與朱由檢無關。因為他是大明的藩王,受宗法所限,藩王不得參政。藩王的身份敏感,不要說參與朝中大事,就算是與朝中某個大臣走的近了一些,都會招來各路御史的口水。沒辦法,事關皇權,只要一涉及道權力那就是大明朝全體文官大佬的敵人。

作為藩王,你可以多撈錢,甚至腐化墮落,欺壓鄉里,只要不涉及朝政那就沒事。在這樣的整體氛圍下,大明朝的藩王一個個的都生活的和豬沒什么區別。朱由檢覺得,自己也應該按照大明藩王的慣例,先老老實實地從撈錢開始。

正好,有魏忠賢送來的地契,朱由檢決帶上一眾隨從、侍衛就出了王府,遠遠就看到一條人來人往大街。這東安門外大街是個繁華的商業街,沿街一路都是店鋪。大多都是二層小樓,雖然風格各有不同,但家家裝修的都是十分的仔細、考究,店鋪里的種種細節都透出幾分富貴氣息。這里赫然還是一個相當高檔的商圈。

不過朱由檢今天出門不是為了逛街的,帶著一眾隨從、侍衛,也沒法有逛街的心思,順著東安門外大街一直來到一個十字路口,路口的東南角就是地契注明的宅子。臨街處也是一座二層小樓,看上去大概能有個7、800平那么大。原本似乎像是一個賣書的書肆,不知為何落入了魏忠賢之手。

王文政上前一步拿出鑰匙,撕下封條,打開了大門上的鎖扣,推開大門當先走了進去。

朱由檢進門時發現,屋內十分凌亂,似乎遭到了搶劫。到處桌倒柜翻,還有不少被撕毀字畫、書籍胡亂的丟棄在地。

朱由檢十分惋惜的看著一地的字畫和書籍,好多都是后世聽都沒聽過的。經歷了明末清初的戰亂,接著有是一個以毀掉古籍為己任的朝代。現在,市面上有太多的書籍遺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

理了理頭緒,現在不是感慨的時候,還是先看看店鋪里剩了什么,是否需要修整。

從小樓后門出去,是一個占地很大的院落。院子的另外三個邊上都蓋的有平房,并不是平常家居的格局。看來原來的主人很會經營,這院子里的平房一看就是用來給員工當宿舍和倉庫用的。居京師大不易,能夠給自家員工提供單間的老板就是好老板,朱由檢對這個未曾蒙面的老板一時大生好感。

從院子里的情況推斷,原主人離開的應該很是倉促,這一點,各個房間里散亂的書籍、破洞的字畫、還有粗苯的家具,這一切無不顯示原主人離去的匆忙,應該只是匆匆收拾了一下細軟就逃走的。至于這座宅子里其余的東西哪里去了,從大門上錦衣衛的封條就可見一斑了。

在角落的一間庫房中,朱由檢一行人竟然還看到了一套老舊的印刷設備。從這個宅子的布局,以及殘書、爛畫等來看,這里原先應該就是一個書坊。

若不是時間不對,朱由檢都有些懷疑,魏忠賢是不是知道自己要辦書坊,所以就搶了一座來送給自己。

這出宅子離王府不算遠,一行人出了書局,等王文政鎖好樓門就直接回了王府。

……

朱由檢將銀票遞給徐應元道,咱們王府又不是沒有金庫,沒必要把錢存在別人的票號里,還要多出一筆保管費,你帶幾個人去把銀子給搬回來吧。

等徐應元下去后,朱由檢又對王文政說道:“你去賬上領10兩銀子,把關于今天宅子所有資料給我查抄一份來。”

第二天,王文政就把調查資料送了過來。

魏忠賢送給朱由檢的這個宅子,原本是叫益興書坊,是個賣書的書館。書局主人和原內閣首輔、東林黨領袖葉向高有著極深的牽連。

去年,首輔葉向高的外甥林汝翥得罪魏忠賢后逃跑,魏公公找不到人,于是報復到葉向高頭上。派出眾多太監包圍葉向高的住宅大聲喧鬧。葉向高本身年事已高,被吵的心煩意亂,又覺得事已不遂,只能黯然告老還鄉。

葉向高去職以后,閹黨再接再厲,將接任的東林黨首輔韓爌、朱國禎相繼趕出了朝堂。

失去了首輔庇護的東林黨一潰千里,紛紛被罷官遠黜。閹黨對此結果還不太滿意,依然大肆牽連。

書局主人看勢不妙,葉向高才離京,他也帶著家小匆匆離去。果然,閹黨并沒有放過這個東林黨的窩點,錦衣衛轉頭就將書局抄查。房契也被當做禮物送給了魏公公。

至于益興書坊的情況,除了主人是原內閣首輔葉向高的同鄉。書局除了售賣書籍,還擔當著一部分京師東林黨同鄉會的作用。書坊后院的那些宿舍,原來不是給員工居住的,而是給那些到京師巡游的東林黨書生所準備的。這一點,讓朱由檢對書局原主人的好感度一下子降到了零點。很明顯,這就是一個東林黨用來私下聯絡的據點,難怪會被閹黨如此針對,直接查抄了事了。

讓朱由檢感興趣的是,那益興書坊原主人逃走的時候,竟然將套印書設備給留了下來。朱由檢推斷東林黨私下勾連傳抄的許多小報,估計就是在他們這兒印刷出來的。

“嗯,有印刷能力,那么印刷的伙計應該都還在京城。”

“王承恩”朱由檢突然的一聲呼喚把侍立一旁王承恩嚇了一跳。他趕緊應道:“奴婢在,殿下有何吩咐?”

“去,快去把王文政來,我有事要他做。”朱由檢吩咐道。

朱由檢見到王文政,熟練地吩咐道,“王文政,益興書坊的事你最熟悉,那么,以后書坊的事兒就由你先管理著。現在,你先去把原來益興書坊的那些印刷工人,都給本王找回來,一個都不能少。”

信王要找幾個干活的粗人,雖然指定是益興書坊的人。這個事情在王文政眼里,那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只需要去錦衣衛吩咐一聲,那些益興書坊的工匠還不得一個一個的回來排隊么。

朱由檢不管王文政怎么找人,他正發愁著印書鋪應該怎么弄?人力怎么組織?書肆怎么經營?他可是一竅不通呢。

論到經商管理,朱由檢知道自己的水平是遠遠不夠的,要是自己非得強行去親歷親為的管理,那只會讓還沒開業的書鋪一直處于虧損。這一點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

而印刷這個行業,從前是以建州書商最盛,但是現在已經逐漸的輸給了江南書商。有鑒于江南書商能擊敗曾經的霸主—建州書商,朱由檢決定聘請一位江南的大掌柜來管理整個印書鋪。這一點,早在尋找商鋪的時候,朱由檢就已經吩咐徐應元派人去江南找人了。

現在店鋪有了,得給店鋪取個自己的名字,總不能還和原來一樣的叫益興書坊吧!聽起來多沒牌面。

“王承恩,你說咱們的書肆該叫什么名字好聽?”

朱由檢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對于取名字,他也不在行啊!

“這……,王爺,奴婢不擅長取名啊!”

“唉,這怎么辦”

朱由檢想著第一次創業,怎么著也得去個靚一點,吉利些的名字嘛!看到朱由檢急的團團轉,王承恩道:

“王爺,奴婢倒有個辦法”

“快說”

“王爺,您被封為信王,外面都是書坊書坊的說,不如就叫信坊,您看怎么樣。”

“嗯,不錯,好名字,和本王的王號一樣,做人要講信譽,印書也一樣,就叫信坊好了。”

……

雖然朱由檢是一個閑散的王爺,但是朱由檢在北京城的活動還是受到了一些人的關注。信王辦書坊,連魏公公都支持了商鋪還有啟動資金。其他人則沒能不表示一下?

自動朱由檢從益興書坊回來以后,相繼有人送來了各種銀票、書稿、印刷工具等等信坊或者信王府能用到的東西,更有甚者,工部竟然給朱由檢送來了各種工匠來幫助印書。這讓朱由檢相當的高興,順便又要了幾名鐵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栗县| 辰溪县| 漳平市| 凤阳县| 普安县| 诸暨市| 安阳县| 墨竹工卡县| 十堰市| 宝兴县| 大化| 霍邱县| 郎溪县| 芦山县| 遵义县| 昌都县| 深水埗区| 南京市| 安福县| 乌兰浩特市| 苏尼特右旗| 曲阳县| 洛南县| 礼泉县| 崇左市| 法库县| 西充县| 南雄市| 谷城县| 太湖县| 芒康县| 遂昌县| 满洲里市| 嘉义县| 淅川县| 荥阳市| 无极县| 蒲江县| 桃园县| 柏乡县| 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