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成都四海樓1
距離太白樓正式開張還有五日,也就是說距離太白樓第一屆試吃大會已經過去了五日。
這五日,是太白樓的幸事,確是李小白、邱多福、陳小二的大不幸,現在他們聞到魚腥味就會想吐,而且雙手還會發抖發個不停,也只有小丫好一些,人家住的房子里四面都掛著魚,自然早就習慣了。
更為可怕的是邢掌柜,自從第一日的銷售額和凈利潤統計出來之后,他就變著法子的督促這些人把香辣小魚仔給弄好,每天他就坐在那里盯著他們做,連上個茅房都要規定時間,要是便個秘,那就是一頓臭罵。
至于勁辣和特辣兩種,勁辣已經很少做了,它實在就是個替代品,特辣也就是每日保持能有十斤左右就差不多了,一個是因為辣椒油有限,二個就是特辣型,確實沒有幾個人能吃得過三條,等于說,一兩條小魚仔就可以換回來十個銅板的“贊助”。
用邢掌柜的話來講,就是:小白真乃商界神人!
“不做了,靠,我的手都快成香辣味的了,不做了,不做了,你們也不要做了,原地休息。。。”李小白把手上拿來拌料的竹筷一放,就喊道。
“邢掌柜,我們這不是賺錢,我們這是在自殺啊,累死了我們,笑得歡的可是聚仙閣那幫人,你在逼我們做,就是親者切仇者快啊!”
有了李小白的帶頭,本來還在看著邢掌柜臉色猶猶豫豫的另外三個,也停了下來。
“還有,你想想啊,我們太白樓離正式開業還有幾天,菜錢是有了,可菜單還沒有呢,總得有幾道招牌菜吧,不然怎么稱霸嶺南高中,啊呸,是錦里長街。”
“小白,你那日做給那貴客的幾道菜難道不能作為招牌菜嗎?”
“當然不行,那只能算一般的菜式,最多屬于家常菜,我們的招牌菜要高端大氣上檔次,走上層路線,不然每天讓我炒小菜,跟弄這個香辣小魚仔有什么區別啊?我可是大廚。”
邱多福聽到這里,不禁弱弱地說了一句“師傅,我還連小菜都不會。”
李小白拿手一指邱多福,說道“還有多福,我對他還是很看好的,可按現在這種情況下去,我連教他炒小菜的時間,都沒有,到時候太白樓就靠我一個人,肯定是不行的,邢掌柜,你覺得呢?”
“小白講得也頗有道理,只是這小魚仔,你們不做,誰來做啊?難道小白想現在就請雜工回來幫忙,只是我怕。。。”
李小白自然知道邢掌柜怕什么,不就是怕雜工會泄露小魚仔的香料秘方嗎?可他根本不想靠這個來賺多少錢,畢竟這個只是小道,是搭配了他從后世模仿的試吃大會和吃辣比賽,這才一辣成名。
可憑什么自己累得跟個龜孫子一樣,也就賺個買菜錢,也得找一幫人來一起做孫子。
“邢掌柜,我有個妙計,一來可以讓我們都擺脫這種痛苦的生活,二來可以讓太白樓繼續賣小魚仔,怎么樣?邢掌柜,同不同意?”李小白嘿嘿笑道。
看到李小白這個表情,邢掌柜想起前兩天坑章文時候的那個表情,兩個表情是驚人的相似,看來李小白是準備要坑誰了。
“究竟是何妙計,快快講來。”
“先不能說,邢掌柜只要同意便行,其他的就交給我去辦。”
“那我就同意啦?”邢掌柜有些不確信,連內容都不知道,自己同意什么了啊,不會是坑自己吧,急忙又補充道“萬不可損害太白樓。”
“那是自然。我要讓別人心甘情愿地幫我們賺錢。”李小白自信的說道。
“對了,我馬上出去一趟。”李小白起身往外走了幾步,又想起來似的回過身來,對在一旁休息的三人講到“你們繼續做,等下我回來商量發獎金的事。”
三人一聽到有錢發了,雖然萬般不樂意,也得繼續開工,這可是半年以來第一次發錢啊,對著那些可憐的小魚仔們,繼續進行著大唐十大酷刑。
李小白今天打算去三個地方,第一站就要去成都第一酒樓四海樓的城南分店。這家四海樓總店在長安,是一家老字號,自前朝開始就是大酒樓了,很多都說暗中有朝中權貴所支持,遍布四海,所以稱之為四海樓。
蜀中是天府之國,物產富饒,成都府中自然就有不少的富人權貴,四海樓就在這里開了兩家分店,一家是成都店在城東鬧市區中,一家是城南分店就在錦里長街的旁邊的錦苑街,這兩家又是從屬關系,城南店凡事都要聽從成都店的指示。
李小白一踏入四海樓城南分店的大門,就感覺到后面盯著自己的人就散開了,這些人太不專業了,盯個人還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
李小白是掐好了點過來的,現在正好是比較清閑的時候,前面大柜上的掌柜看了一眼李小白,心中還暗道奇怪,這人怎么跑到他們四海樓來了,要是來鬧事,只怕是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四海樓掌柜迎了上來,畢竟上門都是客,而且李小白一進來就對他拱手行禮,伸手不打笑臉人,還是先文明來意才好。
“小郎君,現在太白樓正氣勢當頭,一道香辣小魚仔的零嘴和那辣不過三的特辣小魚仔將整個成都都辣得天翻地覆,今日怎么來到了我們小店,不知小郎君有何指教啊?”
“哈哈,我怎么敢說指教二字,這四海樓可是成都第一號的酒樓,我這不是來取經來了嗎?”
“取經?我們這里又不是寺廟,何來取經一說。”
“哦,取經,是我家鄉的俚語,就是向你們多多學習的意思。”
“有趣,有趣,人家都說太白樓出了一位廚藝精湛,可口上的功夫卻絲毫不比手上的功夫差,果然是風趣得緊啊。”
四海樓掌柜撫了撫下巴的山羊胡,笑道。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聽到人家口口聲聲是來學習的,而且是現如今頗有些當紅炸子雞的太白樓,這位四海樓掌柜的虛榮心還是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這個,除了來學習之外,其實我還有一樁小生意想和貴店談,不知道這位掌柜可否做主呢?”李小白心中有些郁悶,聊了小一會了,他連人家姓什么都沒搞清楚。
這并不是他沒有做好功課,來的時候,他還特意向在太白樓不遠處擺攤的于大娘打聽了一下四海樓的情況,這于大娘在錦里長街外號是包打聽,就算是整個成都府明面上的事,她都能知道個一二,你在她的攤上吃上一碗餛飩,想知道什么都能打聽得八九不離十了。
可這四海樓有些特殊,那就是掌柜特別多,成都店和城南店加起來總共有五個掌柜,除了大掌柜叫做裘志的,基本待在成都店中,其余四個掌柜都會在兩個店之間出現,而且有兩個姓李,一個姓童,一個姓張,于大娘說起他們相貌,都說得差不多,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巴,李小白現在還真拿不準這位是哪一位掌柜。
因為他們另外四位掌柜都分管不同的部分,李小白也不好貿貿然就把合作的內容說起來,只能得罪性地問了一句,他能不能做主。
不過還好的是,現在的人,還沒有那么強的自尊心,或者說是已經習慣了森嚴的等級制度,問人家能不能做主,并不是李小白想象中那么得罪人。
“若真是小生意,我童康倒是能做幾分主,只不過你這番前來,談的到底是小生意還是大生意,還是由我們小老板來決定,不知你意下如何呢?”
“哦?今日薛小老板也在店中?”
四海樓在成都的兩家店,老板就是薛寶禮、薛寶義兩兄弟,兩兄弟是長安人,年幼跟隨父親薛晟來到成都,薛晟一手開創了四海樓成都店,經過多方手段成為了成都府的第一酒樓,死后傳給他們兄弟兩,他們兄弟兩也開辦了成都府的第一家分店,就是這家城南分店。
“小郎君,稍等片刻,我先去通報一聲。”童康說完,徑直去了二樓,可能薛寶義在二樓查賬或者吃飯。
但事實是,薛寶義在看風景。這處包廂的望江臺比之太白樓那里看到的景色可以說是豪邁有余,雅致不足。
可以在這里看到,錦江一分為二,變成了府河和南河,滾滾江水不斷嘶吼著沖擊那河道,仿佛要沖破這束縛著自己靈魂的枷鎖,頗有些驚濤駭浪的氣勢。
薛寶義就很喜歡看到這樣的風景,他一直覺得自己就像這河水一般,明明有大海一樣的寬闊,可只能屈尊于小小的河道之內,可每一滴江水都還在努力去爭取拓寬河道,那番拼搏的景象總能給他的內心一種澎湃的力量。
“阿郎,店里來了太白樓的人,就是之前做出香辣小魚仔的太白樓李小白,他說想和我們做一筆小生意,要不要和他見見?”童康在這位薛小老板面前顯得畢恭畢敬,因為他是心屬薛寶義的,他知道現在薛家兩位老板在經營方面出現了一些分歧,也許這是自己擺脫裘大掌柜陰影的絕佳機會,就是緊跟薛寶義,如果他能自立門戶!
“讓他進來,我倒想見識一下辣滿成都的李小白要個我談什么小生意。”
童康應了一聲,便走了出去,還輕輕地從外面把門給關上。薛寶義看到這里,心里搖了搖頭,對童康的觀感差了幾分,他喜歡的是有開拓精神,就好像裘大掌柜那樣,沉穩又不失急智,也從不把自己當一個仆人,凡事只要是對四海樓有利的,就會仔細與自己兄長分析明白,可惜他永遠不會效忠他人,哪怕這個他人是自己,成都四海樓的“小”老板。
李小白人還沒進,可笑聲先透過木門傳了進來“哈哈,百聞不如一見,今日有幸見到大名鼎鼎的薛家兄弟中的一位,這次就沒有白來啊。”
李小白走了進來,還沒坐下,就把眼前這人打量了一番,三十來歲,眼神很犀利,是個角色,鼻子寬厚鼻頭有肉,看來這個人的權利心很重,顴骨高,看來還不大好相處。
李小白在打量薛寶義,薛寶義也在打量李小白,就是眼前這個年輕人,膚色黑黑的,臉上好像永遠帶著笑意,眼睛不大不小,透露著狡黠和一種不明白的眼色,可是太年輕了,才二十歲左右,廚藝能好到哪去呢?
“聽童掌柜說,李郎君要與我談一樁生意,卻不知是什么樣的生意?”
李小白也沒等薛寶義招呼,自己找了張凳子,坐了下來,說道“一般的小生意,我也知道四海樓家大業大,看不上眼,我們太白樓現在也只有香辣小魚仔拿得出手,如果四海樓不嫌小辣小魚仔是個小生意的話,我們就合作售賣,不知薛老板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