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6章 如果說地球是一個生命體?

今天無意間看到了一個說法:地球是一個生命體。

這個說法是孫貴平先生提出來的。

孫貴平先生從關于自然地理的方面闡述了他對地球研究的觀點,主要闡述了對地球生命現象和屬性的認識。

文中主要運用中國哲學的思維方式對客觀世界的生態本質與生態原理以及人類所應具有的整體生態思想觀及其基礎性理論和思想依據的一種發現和認識、建立和闡述,其中包含有對地球、宇宙、生態、世界以及人類和人類更高境界理想等諸多方面內容的全新性和創立性見解,是一部比較系統的新思想哲學理念。

下面,簡單的和大家共同學習一下:

首先提出的是:陰陽觀念對地球整體生態形勢的認識和理解。

對稱并存現象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一種普遍現象,比如人類中的男和女、地球上的天與地、生物中的動物與植物、一天中的黑夜與白晝等,就屬對稱并存的雙方。(也就是所謂的陰與陽)

又如細胞中的細胞核與細胞液、現代哲學中的唯物與唯心、人類社會中的科學與神學、每個生命中的物質與意識等等也同樣都屬對稱并存的雙方,真可謂有正就有負、有陰必有陽,因此如果說對稱式地相互匹配與并存現象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一種普遍現象,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出現和存在的客觀事實,應該是無可非議的。對稱并存現象(或說陰陽并存現象)是一種普遍現象,那么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為了什么呢?陰陽觀或者說對稱并存式地認識方法又是怎樣幫助我們走進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發現呢?

請讓我們從下面的客觀事實當中來看一看這些問題吧。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地球上的絕大多數生命分子,一般都是只具有單一性別的簡單生命,他們只是單純的陰或陽,象這樣的一體生命是不能單獨地出現和存在的,因為最起碼他不能使自己保持長久永存,也不能單獨地生成新的生命。

怎么辦呢?

為了使已出現的生命能保持延續和不斷,客觀便相應地造就了兩種不同形態生命的對稱并存。

比如人類中的男和女、同一種動物中的公和母,就屬對稱并存的雙方。

這種同類中不同形態的對稱性出現,很顯然是為了使已出現的單體生命得到復合的機會,以保證他們生命的延續和不斷,使單純的他或她不至于在孤獨、寂寞和絕望中逝去,對稱并存的雙方可謂是相依為命、互為生存的伴侶,是不可分的一體關系。

自然中的植物也是一樣,必須要有雌雄之間的受粉或其它形勢的復合后,才能結出種子,使生命保持延續。然而即便是動物有了不同性別的對稱并存,可以繁衍后代,使生命得到延續,但是他們的生命還是不能單獨地出現和存在,因為他們的生命還需要食物和氧氣等來加以維護和補養;植物呢,也同樣,單具備雌雄和受粉功能還不行,還不能使自己單獨地生長和生存,因為它們也同樣需要生命必不可少的養份和其它一些生存條件等,如動物生命的有機廢料和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腐質性的土壤等來維持自己的生長和生存。

怎么辦呢?

也只有對稱并存,這就是植物與動物兩種生命間的對稱并存。這兩種不同形態的生命之間正好相互轉化利用,動物生命所需要的食物和氧氣等完全來自植物,而植物生命必需的有機養料和一些二氣化碳等又相應來自動物,植物生命必需的腐質土也是由各類動物的糞便、排泄物、動態形勢、對植物性因素的消食和轉化以及死后軀體向微生物的轉變等等現象所造成的,如果沒有這種腐質土和各種動物性因素的存在,光是生土和巖石植物生命是決不會生長和出現的,因此也可以說沒有動物就沒有植物,而沒有植物也就沒有動物,動物與植物這對稱并存的雙方同樣是相依為命,互為生存的伴侶,是不可分的一體關系,這個一體就是生物一體或說生物圈。(微生物也同樣是分“動物性”與“植物性”兩種的,即細菌類與真菌類,單純的一種微生物在客觀中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然而即便是生物有了動物與植物這陰陽兩大系統,具備了自身轉化、利用的功能和其它一些生命效應,可是生物也還是不能單獨地出現和存在,因為它的出現和存在必須要有基礎和基地,要有環境和空間。

怎么辦呢?

還是依靠對稱并存,于是又出現了生物與礦物(或說曠物)的對稱并存。曠物是包括天與地這一對陰陽在內的另一種存在形勢,它也是具有活力和生氣的一種生命形式。所謂一般人認為的“礦物”的物質性概念和印象,完全是由于我們對曠物生命的不理解和單純的物質觀念對我們的影響所為。如果沒有生命地球上也決不會出現山的生長、物質的轉變、泥土的有機組合以及地球內部的蠕動和其它一些周期性變化等。當然象礦物這樣的生命形勢和狀態與生物生命的形勢和狀態是必然地不同的,也是我們所不易理解的,然而這卻正是生物生命的必須與渴求,非此不可,非此不行,這是對稱性上的體現和存在上的需要。

礦物與生物也是相依為命的一體關系,生物依賴礦物而生長和存在,如果沒有礦物,生物將無法安身落實,無法進行生命過程,它也就不能出現和生成。礦物生命也同樣依賴生物而形成和實現,生物的存在形勢和各種生命效應以及生物層,對形成礦物式生命及其活力起著絕對的作用,我們知道世界上的生物層具有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鞏固和維護天地形貌,促進礦物有機組合的能力,并同時還可以放出新鮮氧氣,使天空清新和優化大氣層等。世界上的生物越繁榮、越茂盛,天地就越穩定、越安祥、越沒有自然災害現象的發生,甚至還可以生造出更新、更美、更優良的天地環境和形貌來。反之,如果沒有生物生命和生物層,礦物生命就會進入一種自身的潰敗和煩燥狀態,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現象和天地形貌的改變,甚至沙漠的形成,潰野的出現,大氣層也會隨之改變,這實際上就是原來礦物性生命的潰敗和糜爛及其向下一層次、死亡后低級狀態的進入,因此也可以說沒有生物就沒有礦物,而沒有礦物也就沒有生物,生物與曠物根脈相連、息息相通,它們也是相依為命、互為生存的伴侶,是不可分的一體關系,這個一體就是地球生命體。地球生命體是凝聚了無數生命的情與愛、血與肉的總和,是一個可以在宇宙中保持長久性出現和存在的高等復合性生命一體,她有意識、有情感、有效應。當然地球生命的形成和存在還有賴于更大范圍上的整體,比如在“太陽系”這個整體中,我們得到了黑夜與白晝的對稱并存,使我們適宜地領受到了地球應有的溫度和光照等,但是對于我們來說到此——地球生命體,就算是一個界限了,在這個界限范圍內出現的所有生命都是相呼連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一個用生命構成的整體。

從上面的存在事實中,我們似乎不難看出,陰陽并存現象的出現是生命的需要,是存在的需要,沒有陰陽并存現象即對稱性地出現,就沒有我們的世界和我們周圍的一切。所謂陰陽也就是相互作用并發生效應的兩個方面(或說一個事物中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是同等互為、不可分割的。當然從中我們還不難看出,生命是整體效應的結果,是相互間和做與扶持的產物,如果沒有了其它生命,沒有了可愛的自然和無形中的客觀整體,也決不會有我們人類的出現,真可謂客觀一身,萬物一體。二對曠物(地球)生命現象的揭示和認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玉县| 巴楚县| 临夏县| 英超| 佳木斯市| 凌云县| 象州县| 江永县| 星座| 南丰县| 灵寿县| 五指山市| 赤峰市| 蕲春县| 阿图什市| 车致| 安徽省| 鱼台县| 阿鲁科尔沁旗| 伊川县| 荆州市| 韶关市| 德惠市| 镇江市| 阿拉尔市| 穆棱市| 布尔津县| 米林县| 晋江市| 冕宁县| 阳春市| 桓台县| 叙永县| 鸡泽县| 新余市| 黑龙江省| 安福县| 合川市| 泰顺县| 平潭县| 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