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妝束:大唐女兒行
- 左丘萌 末春
- 542字
- 2020-11-02 10:04:13
盛唐 云想衣裳花想容

貴妃遺香囊

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宮中呼為『娘子』,禮數實同皇后……及潼關失守,從幸至馬嵬……與妃詔,遂縊死于佛室。時年三十八,瘞于驛西道側。上皇自蜀還……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內官以獻,上皇視之凄惋,乃令圖其形于別殿,朝夕視之。
——《舊唐書·楊貴妃傳》
近人提起唐朝女性,往往用“以胖為美”來概括她們的形象。這其實是一種片面的刻板印象。唐女的姿容,在經歷了初唐風格的纖秀清俊、武周風格的頎長明艷之后,才迎來了盛唐玄宗一朝對豐腴圓柔的好尚。
究其緣故,需要結合具體的歷史背景來看——隨著武則天統治的女主時代過去,皇室群媛只得再度將注意力從朝堂轉向了后宅。哪怕她們馬上英姿依舊,可自從朝堂上的女性身影逐漸隱去,武周式的明艷態度與頎長健美就不再獨擅勝場:一面是為了迎合男子的欣賞,愈發表現出嬌盼溫柔的態度;一面是盛世背景下胡食大為流行,卻“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貴族女子的身型自然也就日趨豐腴。如此對照看來,從武則天時代到盛唐,女子妝束有著由外放逐漸轉向內斂的趨勢。
天下女子的妝束好尚亦對皇室審美喜好亦步亦趨,但這種喜好并非隨著朝代與帝王年號更替而立刻變易,而是一段脈絡清晰的、漸進式的時尚演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