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泰勒斯(公元前624—公元前547年)

水生萬物,萬物復歸于水。

泰勒斯(Thales),出生于愛奧尼亞的米利都,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創建了古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也稱愛奧尼亞學派),古希臘七賢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留有記載的思想家,被稱為“科學和哲學之祖”。

泰勒斯出生于古希臘繁榮的港口城市米利都,據說他有希伯來人或猶太人、腓尼基人血統,他的家庭屬于奴隸主貴族階級,所以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泰勒斯早年是一個商人,曾到過不少東方國家,學習了古巴比倫觀測日食和月食的方法以及測算海上船只距離等知識,了解到英赫·希敦斯基探討萬物組成的原始思想,知道古埃及土地丈量的方法和規則等。他還到過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那里學習了數學和天文學知識。后來,他從事政治和工程活動,并研究數學和天文學,晚年研究哲學,招收學生,創立了米利都學派。

泰勒斯在多個領域都有所建樹。在哲學方面,泰勒斯拒絕依賴玄異或超自然因素來解釋自然現象,試圖借助經驗觀察和理性思維來解釋世界。他提出了水本原說,即“萬物源于水”,是古希臘第一個提出“什么是萬物本原”這個哲學問題的人。

在科學方面,泰勒斯曾利用日影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數學上的泰勒斯定理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天文學方面,泰勒斯對太陽的直徑進行了測量和計算,他宣布太陽的直徑約為日道的1/720,這個數值與現在所測得的太陽直徑非常接近。他在計算后得知,按照小熊星座航行比按大熊星座航行要準確得多,他把這一發現告訴了那些航海者。通過對日月星辰的觀察和研究,他確定了365天為一年。

他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是正確地解釋了日食的原因,并準確預測了公元前585年發生的日食。人們很好奇泰勒斯是怎樣預知日食的?

后人作過種種推測和考證,一般認為是應用了迦勒底人發現的沙羅周期。一個沙羅周期等于223個朔望月,即6585.321124日或18年零11日(若其間有5年閏年則是18年零10日)。日月運行是有周期性的,日月食也有周期。日食一定發生在朔日,假如某個朔日有日食,18年零11日之后也是朔日,而日月又大致回到原來的位置上,因此很有可能發生類似的現象。不過一個周期之后,日月位置只是近似相同,所以能看見日食的地點和日食的景象可能有所變化甚至根本不發生日食。所以泰勒斯推測出公元前603年5月18日會出現日食,可能只是僥幸猜對。

泰勒斯首創理性主義精神、唯物主義傳統和普遍性原則。他是個多神論者,認為世間充斥神靈。泰勒斯影響了其他古希臘思想家,因而對西方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些人認為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是泰勒斯的學生。傳說畢達哥拉斯早年也拜訪過泰勒斯,并聽從了他的勸告,前往埃及進行自己的哲學和數學研究。

泰勒斯在數學方面劃時代的貢獻是引入了命題證明的思想。它標志著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從經驗上升到理論,這在數學史上是一次不尋常的飛躍。在數學中引入邏輯證明,它的重要意義在于:保證了命題的正確性;揭示了各定理之間的內在聯系,使數學構成一個嚴密的體系,為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使數學命題具有充分的說服力,令人深信不疑。

他曾發現了不少平面幾何學的定理:

(1)直徑平分圓周;

(2)三角形兩等邊對等角;

(3)兩條直線相交,對頂角相等;

(4)三角形兩角及其夾邊已知,則此三角形完全確定;

(5)半圓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

(6)在圓的直徑上的內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這些定理雖然簡單,古埃及、古巴比倫人也許早已知道,但是,泰勒斯把它們整理成一般性的命題,論證了它們的嚴格性,并在實踐中廣泛應用,構成了今天極其復雜而又高深理論的根基。

在數學上,泰勒斯定理以他的名字命名,其內容為:若A、BC是圓周上的三點,且AC是該圓的直徑,那么∠ABC必然為直角。或者說,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該定理在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第3卷中被提到并證明。泰勒斯定理的逆定理同樣成立,即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頂點在以斜邊為直徑的圓上。

據說,一年春天,泰勒斯來到埃及,人們想試探一下他的能力,就問他是否能解決測量金字塔高度的難題。泰勒斯很有把握地說可以,但有一個條件——法老必須在場。第二天,法老如約而至,金字塔周圍也聚集了不少圍觀的老百姓。泰勒斯來到金字塔前,陽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過一會兒,他就讓別人測量他影子的長度,當測量值與他的身高完全吻合時,他立刻將大金字塔在地面的投影處作一記號,然后丈量金字塔塔底到投影尖頂的距離。然后,他報出了金字塔準確的高度。在法老的請求下,他向大家講解了如何從“影長等于身長”推導出“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相似三角形定理。在科學上,他倡導理性,不滿足于直觀的、感性的、特殊的認識,崇尚抽象的、理性的、一般的知識。譬如,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并不是指我們所能畫出的、個別的等腰三角形,而應該是指“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這就需要論證、推理,才能確保數學命題的正確性,才能使數學具有理論上的嚴密性和應用上的廣泛性。泰勒斯的積極倡導,為畢達哥拉斯創立理性的數學奠定了基礎。

泰勒斯的哲學觀點用一句話來總結是“水生萬物,萬物復歸于水”,他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水。古希臘七賢每人都有一句特別有名的格言,而他的格言就是:“水是最好的”。

對泰勒斯來說,水是世界初始的基本元素。埃及的祭司宣稱大地是從海底升上來的,泰勒斯則認為地球就漂浮在水上。

泰勒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萬物有靈”。根據這一學說,連石頭也是有靈魂的生物。泰勒斯向他哲學上的對立面畢達哥拉斯反復強調:整個宇宙都是有生命的,正是靈魂才使一切生機盎然。這一說法在當時非常流行。

有一天晚上泰勒斯走在曠野之間,抬頭看著星空,滿天星斗,預言第二天會下雨,正在他預言會下雨的時候,腳下有一個坑,他掉進那個坑里差點摔個半死,別人把他救起來,他對那個人說:“明天會下雨?!庇谑怯钟辛艘粋€關于哲學家的笑話,即哲學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而不知道腳下發生什么事情的人。但是兩千年以后,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只有那些永遠躺在坑里從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會掉進坑里。”而泰勒斯就是標志著古希臘智慧的第一人。后來英國的奧斯卡·王爾德曾經說過:“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仍有一些人還在仰望星空”。

學派

對某些自然或社會現象有著固定的和與眾不同的看法或觀點的一類群體。如最早的米利都學派,它認為萬物之源為水,水生萬物,萬物復歸于水;20世紀以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為量子力學的建立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以及普利高津為首的布魯塞爾學派,其核心為耗散結構、負熵思想。

百家爭鳴(中國最早的學派之爭)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和戰國(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

中國先秦主要思想學派分為十家: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兵、小說。西漢人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的“十家九流”就是從這里來的。

古希臘七賢

古代希臘七位名人的統稱,現代人了解較多的只有立法者梭倫和哲學家泰勒斯兩人;其余五人一般認為是奇倫、畢阿斯、庇塔庫斯、佩里安德、克萊俄布盧,但無法確定。

羅馬帝國時代的哲學史家第歐根尼·拉爾修在其《名哲言行錄》首卷中即描述古希臘七賢,令人深思。結合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動蕩的社會背景,可明白拉爾修意圖通過七賢高尚睿智的言行,為混亂黑暗中的羅馬人擎起一盞盞指路明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昌县| 柘荣县| 扶风县| 兴业县| 宁城县| 嘉鱼县| 开远市| 于都县| 红原县| 富宁县| 玛多县| 澎湖县| 安吉县| 宿松县| 靖江市| 哈尔滨市| 彭州市| 衡阳市| 宁波市| 兰溪市| 万荣县| 西丰县| 山阴县| 石河子市| 雷州市| 伊金霍洛旗| 鄂尔多斯市| 玉树县| 漳浦县| 万山特区| 五华县| 务川| 句容市| 临桂县| 南涧| 灌南县| 衡阳县| 龙门县| 巴青县| 恭城|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