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絕·繼·續
斷線與接線

上一講介紹了與“絲”和“線”有關的字,絲線很細,在穿針引線之間,一不小心就斷了,線斷了又得接起來。正因如此,和斷絕、接續有關的漢字,不少都帶著絞絲旁(纟)。這里我給大家講的,就是其中三個最常用的字——“絕”“繼”和“續”。

/?抽刀斷絲?/

“絕”這個字,左邊一個“纟”,右邊一個“色”。它和“色”有什么關系呢?很多人可能會猜,“絕”是個形聲字,“色”是聲符。這個想法也對也不對。想要知道正確的答案,還是要追溯到古文字中一探究竟。

“絕”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在切割絲線,絲線斷了,這就是“絕”。所以,“絕”是一個會意字。后來,到了小篆,古人在“刀”下面又加了一個字。

新加的字是什么呢?是聲符。許慎先生在《說文解字》里說:“絕,斷絲也,從糸,從刀,從卩。”“卩”讀作jié,和“絕”音近,加上它,“絕”就變成了一個形聲字。

“絕”的本義是斬斷絲線,引申為斷絕之義——人和人的關系斷了,叫“絕交”;距離上的阻隔,叫“隔絕”;希望被徹底斬斷,則是走上“絕路”;人的呼吸沒了,生命結束了,叫作“氣絕”。你看,“絕”有一種特別狠的感覺,不太招人喜歡。不過,在漢語里,狠與厲害又有關系,因此,“絕”又引申出特別好的意思——?一擊斃命的招數叫“絕招”,無比高超的技藝叫“絕藝”,美若天仙的人叫“絕色”,一篇千古傳誦的好文章可以贊嘆其“絕妙好辭”。

/?與絲線有什么關系??/

紡織要用完整的絲線,要是線斷了,就得把它接起來,“繼”和“續”兩個字,都與此相關。

先看“繼”字,在甲骨文、金文里,線團斷開了,古人用線把它們再度連接起來,這就是“繼”。到了小篆中,古人在左邊加上“糸”,用一根完整的線,把斷掉的線都連起來。許慎先生說:“繼,續也。”連接絲線,“繼”也就有了連續的意思,用于“繼承”,指把前人的寶貴遺產接過來、傳下去;用于“前赴后繼”,指戰士們絡繹不絕地沖鋒向前,把整個隊伍都連在了一起。

“繼”和“續”組成了“繼續”一詞,《說文解字》說:“續,連也。”“續”也是個形聲字,表示連續、繼承的意思。一部電視劇有“續集”,一部小說可以“續寫”,古人注重家族血統的延續和思想精神的繼承。優秀的思想精神代代相傳,就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你看,傳統的“統”字也帶絞絲旁,和絲線的連續不斷有關。

中國文化的深厚傳統,就要靠一代代的人傳續下去,溫故知新,生生不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油尖旺区| 磐安县| 梅河口市| 志丹县| 山东| 民县| 托克逊县| 远安县| 越西县| 和田县| 祁门县| 嘉鱼县| 佛教| 明光市| 南京市| 黎川县| 邓州市| 漳浦县| 当阳市| 海晏县| 阿拉尔市| 桦南县| 和田县| 马尔康县| 安乡县| 哈尔滨市| 长阳| 上犹县| 永宁县| 定远县| 班玛县| 金湖县| 独山县| 集贤县| 麻栗坡县| 石台县| 奎屯市| 于都县| 绥江县|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