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分科(求收藏求推薦)
- 回到明末當國公
- 三三九先生
- 2259字
- 2020-11-05 20:22:51
八月刺眼的陽光下,沐天波正親自站在校場前的戲臺上,給伴當們劃分成文武兩科,現在伴當的總數還是三百,經過了五個月的訓練與考核,除了十幾個實在是文不成武不就的后進生被清退,又重新在府中家生子揀選遞補之外,剩下的都堅持了下來。
韓春百無聊賴地站在隊伍中聽著沐天波唱名,他知道自己肯定選不上武科,之前清退后進生可是把他嚇得夠嗆,讓他打起了精神好好表現,玩命地訓練,不過現在淘汰階段結束,韓春不由地又懈怠了下來。
“劉泉,薛金谷選入武科!”
韓春聽到劉泉的名字嘴角不由地抽了抽,因為嘲笑劉泉當日韓春還被國公爺親自下令處罰,讓韓春心中有些憤憤的,不過這幾個月劉泉的辛苦付出讓眾人也都看在眼里,自認為比劉泉要強的韓春此時聽到劉泉進了武科,臉上也有些發紅。
伴當們的成績有隊列訓練,識字課,體能訓練,打靶訓練,還有輪流進銃炮作坊幫工的成績,選一百人進武科,二百人進文科,實在不堪造就的會被清退,每個小隊都會找出一個后進生,此人的成績直接與小隊長掛鉤。
劉泉之所以拼命訓練,很大程度上便是因為不愿因為自己的原因讓他的隊長薛金谷收到牽連,眼下劉泉與薛金谷二人一同選入武科,也讓一直將兩人的努力看在眼中的沐天波很是欣慰。
看著隊伍中正因為激動而輕輕顫抖的劉泉,還有一旁拍著他肩膀的薛金谷,沐天波笑了笑,當即把兩人叫到了臺上。
惴惴不安的兩人到了臺上,沐天波當即將兩塊銅制的獎牌親自掛在了兩人脖子上,獎牌為圓形,正面鑄著一個大大的勤字,沐天波還準備了其他樣式的獎牌,上鑄勇,忠等字樣,準備到時候發給表現優異的伴當作獎勵。
獎牌材質上還很不厚道地用了不少的鐵,總共也不值幾個錢,起的就是個小紅花的作用,不過應付這些沒見識的伴當也是足夠了,此時明軍中多有賞功銀牌,純銀打造比沐天波用的這種獎牌厚道得多。
薛金谷與劉泉二人身體僵硬地立在臺上,任由沐天波親自上前將獎牌掛在他們的脖子上,笑呵呵地說:“薛金谷與劉泉二人刻苦訓練,劉泉后來居上,薛金谷提攜同伴,兩人雙雙入選武科,特獎勤字牌,爾等要向他們學習。”
“以后有刻苦訓練,克敵制勝可獎之行為,都會頒發獎牌。”沐天波環視了一下臺下說到。
臺下的眾多伴當一片嘩然,都是十分眼紅地看著薛金谷二人脖子上的獎牌,韓春也是直勾勾地盯著二人的獎牌,這可是國公爺親自頒發的,將來可以傳家的東西!韓春隱隱有些后悔沒有好好訓練了,四周的伴當聽明今后還有獎牌可以拿,都是暗自摩拳擦掌。
用不值錢的小紅花忽悠了一下眾多伴當,沐天波開始接著唱名。
“王奉恩,武科,胡一青,武科,趙印選,武科,牛栓狗,文科。”
韓春聽到自己兩個小伙伴的名字后,趕忙偷眼去看他們,王奉恩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模樣,牛栓狗卻又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模樣,韓春知道牛栓狗的成績是可以去武科的,但不知為何他自己要求去了文科,韓春對牛栓狗的這個決定心中暗自竊喜。
“韓春,文科。”
韓春不出意外地聽到自己進了文科,有牛栓狗與自己一同去文科,韓春心中多了幾分底氣,不一會兒,三百人就全數被分配完畢,開始按成績宣布新的小隊長,因為文科武科人數有所變動,所以每個小隊變為十人,共計三十個小隊,旗隊長之后按成績擇優再選。
韓春頗為在意的胡一青和趙印選二人再次被選為小隊長,韓春的小伙伴王奉恩卻因為之前小隊的后進生拖累,成績不算高,沒能當上小隊長,牛栓狗運氣不錯,他之前隊伍的后進生已經被清退,所以他的成績沒受太大影響,還是被選為小隊長。
讓韓春有些失望的是,分隊時還是沒有將他和牛栓狗分到一個小隊,好像所有人的情況都差不多,來自同一個地方的伙伴會被分到不同的隊伍中。
沐天波看著臺下重新分隊的伴當們,盡管額頭已經見汗,心中還是十分喜悅,眼下這些伴當們基本已經認得幾百個字了,能基本進行讀寫了,民國時的識字班一期四個月,每天兩個小時的課時,學成便可識得一千字了,眼下伴當們學了五個月,課時又長,能讀寫幾百字完全不多。
未來的武科訓練會加大體能訓練與兵器騎術訓練,文科會加大作文訓練與管理組織的訓練,并劃歸一些到銃炮作坊這樣的技術部門開始培養技術人才,同時開始培養伴當們的榮譽感與歸屬感,眼下已經八月,要著手準備擴建營區,明年過完年還要招一批新人。
更讓沐天波高興的是,佛朗基人托德告訴他費時數月鑄造的一門四磅炮與一門六磅炮馬上就能鑄好,過幾日就能試炮,之前托傳教士帶話要建的商館,也已經有幾個西班牙商人到了昆明,被安置到一座沐家的莊田中了。
沐天波當即提出購買幾樣東西,阿芙蓉的種子,阿拉伯或是法國的戰馬種馬,戰馬種馬肯定花費不小,但改良馬政又是必須的,蒙古馬在沐天波看來就已經與騾子區別不大了,本地的滇馬更是矮小,耐力足,爆發力不足,不適合用作戰馬。
明代實行的是行馬政藏馬于民的政策,民間多馬,此時流賊能組建大規模的馬隊也是因為民間多馬,可大明主流的蒙古馬體型矮小,就算進行育種,也沒有與阿拉伯馬雜交繁育來得快。
后世的日本本土馬也是體型矮小,日俄戰爭時根本不是俄國軍馬的對手,戰后日本進行十八年馬政計劃,育種雜交繁育,到侵華時其軍馬體型已經是不輸于西方戰馬的東洋大馬了。
阿芙蓉更是民國時云南有名的經濟作物,云南出產的滇土品質比印度的品指都高,阿芙蓉在中國歷史悠久,暹羅就曾多次進貢,后世化驗萬歷帝的尸骨就檢驗出了阿芙蓉的成分,它還是李時珍記載的房中藥,不過此時都是吞食,煙槍還沒有發明,歷史上煙槍在清初才會發明,阿芙蓉到那時才會風靡全國。
提前發明煙槍,將阿芙蓉賣給西方商人或是賣給江南的縉紳,沐天波可是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的,他需要的海量的錢糧,抗清要是成功了,以后自然可以禁煙,要是失敗了,我死以后洪水滔天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