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荒觀拜教
- 不咸外傳
- 紅格子襯衫
- 2418字
- 2020-10-29 17:02:18
不咸山外,茫茫大地,此時已入初夏,正午時分,有些炎熱。
官道上,人煙荒蕪,一路行來,并未見一絲人影,自出生以來,胡天山從未出過不咸山,并不知會寧府在何處,只是聽說在不咸山東北方向,便沿著官道一路向北。
此處人地生疏,后有追兵,烈日之下,又渴又餓,快要堅持不住之時,望見遠(yuǎn)處五里之外似是有一處觀宇。
胡天山加緊腳步,不到一柱香的功夫便來到了觀宇之外,走到近前才看清是一處荒廢的道觀,觀門之中,兩扇門板已經(jīng)倒在地上,腐敗不堪,干燥之外盡是蛀蟲啃咬的痕跡,勉強(qiáng)認(rèn)出門板的輪廓,透過院門看向院中,亦是雜草叢生,若不是還有房屋在此,卻是與荒野無異,匾額之上,風(fēng)沙摧殘,字跡模乎,已辨認(rèn)不出道觀的名字,似是很久沒有人居住了。
“無量天尊,在下路過此處,想借此歇腳,不知觀中可有人否?”
胡天山不知里面是否有人,出與禮節(jié),不敢冒然打擾,在門外詢問了一聲。
半響,無人應(yīng)答,胡天山邁步走進(jìn)觀中。
剛進(jìn)觀中,草叢之間蛇鼠兔蟲,燕鳥鴉雀四外亂竄,著實(shí)嚇了他一跳。
回過神來,繼續(xù)向正殿走去。
正殿殿門也只有一方框架輪廓,落滿了灰塵,微風(fēng)一吹,吱吱亂響。
胡天山走到近前,推開殿門!
嗚~~~
一陣陰風(fēng),帶著數(shù)十只蝙蝠從殿內(nèi)沖出,胡天山單臂護(hù)臉,倒退幾步,待得飛蝠盡數(shù)散去,望向大殿。
殿堂之上,一尊神像屹然立于正中,黑色道袍,烏黑發(fā)色,手持如意,雖布滿灰塵,蛛網(wǎng)密布,卻是一眼便可認(rèn)出,此間供奉的正是截教天尊通天教主。
早年聽聞,不咸山地界民間本土信奉為薩滿教,是上古巫教,十分神秘。而東北此地妖仙甚多,妖仙之中盡信截教教義,后來金花教主大殺四方,威名赫赫,民間便建了許多截教觀宇,供奉通天教主。
封神之戰(zhàn)過后,截教衰落,玉清闡教傳入東北大地,截教觀宇漸漸荒廢,就連柳家都已退出道教,自成一派,教主神位如今已無人供奉,各處觀宇皆破敗不堪,如今這里應(yīng)是當(dāng)年眾多截教道觀其中之一。
“也罷,天意送我至此,我怎能置之不理。”
胡天山自殿內(nèi)簾幕扯下一塊破布,凝氣成水,擦拭神像,打掃大殿。
道觀年久無人,落了厚厚的一灰塵,鳥獸糞便四處皆是,甚是污穢骯臟,他卻絲毫不嫌,認(rèn)真清理大殿每一處污垢。
……
足足近兩個時辰,烈日偏西,金色斜陽余暉照進(jìn)大殿,殿堂之內(nèi)一片金黃,神像雖然仍是十分老舊,但卻很是清潔,沒有一絲灰塵。
殿中陳設(shè)只有一支香爐置于供桌之上,再無其他,很是簡陋,卻已足夠。
胡天取來三根樹枝,折成同齊,插入香爐之中,念動口決回手一指,三根樹枝無火自燃。
“實(shí)在尋不到檀香,便用枝木代之罷!”
胡天山取下背上長劍,平放于供桌上,低頭后退十步有余,撲通一聲,席地跪在神像前。
“截教天尊,通天教主在上,弟子不咸金花教主之徒,名為胡天山,師父授我碧游宮心法,賞我道教仙丹,賜我截教神劍,使我家仇得報,恩德齊天,但弟子卻從未有機(jī)會正式拜入教派,今弟子機(jī)緣在此,遇通天教主神像,弟子愿皈依大道,入道門截教,至此秉承截教教義,眾生平等,有教無類,替天行道,不負(fù)通天之威名!”胡天山跪站殿前,威嚴(yán)肅穆,大聲道。
砰~~~
胡天山說罷,向通天教主神像叩了一個頭。
“弟子今入道教,將以道門弟子之規(guī)嚴(yán)格要求,恪盡職守,代天巡狩,替天宣化,然世俗不平之事,有違天道之人,我必除之,不負(fù)碧游宮三代弟子及師門之盛名!”
砰~~~
再次叩拜。
“弟子今日在道門祖師前立誓,第一,不濫殺,一切眾生,皆不得殺;第二,不嗜酒如命,非身病,非禮法,皆不得飲;第三,不妄語,所言之事不與心相違;第四,不偷盜,非已之物,皆不妄取;第五,不邪淫,非夫婦,皆不得犯。此為道家五戒,時刻不忘。不負(fù)道家之德名。”
砰~~~
三拜完畢,天邊一道金光,落在供桌之上,長劍抖動,劍柄叩打道桌面,劍身嗡嗡作響。
金光褪去,在供桌上留下巴掌大小的一方道家六面印。
剎時,神像之中金光大放,蒼老的聲音響徹大殿:“小輩胡天山,吾乃碧游通天,封神之戰(zhàn)過后,截教凋零,難得有你這樣的后起之秀承繼道統(tǒng),今授仙印于你,以證法身,勿忘今日所言,闡教玉清門人欺我截教,趕盡殺絕,今命你承接截教香火,他日領(lǐng)馭萬妖,成就事業(yè),復(fù)我截教之威。功德無量!”
“師祖教誨,弟子謹(jǐn)記,拜謝!”
說罷,再次對著神像叩拜。
金光慢慢消散,殿堂之內(nèi)恢復(fù)往常。
胡天山起身,拿起桌上的六面印,仔細(xì)觀看,一塊方形白玉,前、后、左、右、上、下六個面位之上各篆刻著不同字體的文字,正中皆刻有一太極圖,心法中記載,此印為上天所授,使用符文法咒之時加蓋此印,將得上天加持,威力劇增,更為重要的是有了此印,便是得天道認(rèn)可,乃是正統(tǒng)道門修士,是身份的象征。
胡天山甚是欣喜,將方印收入懷中,再次叩謝。
……
自從刺死黃天瑞,殺人取丹之后,黃家搜遍天文峰,捉拿胡天山,為躲避追殺,胡天山一路北行,不敢耽擱。此時已十分疲憊,而今又天色近晚,便決定在此觀中留宿一夜,明日再上路。
夜至子時,皓月當(dāng)空。
多日未曾安心入眠的胡天山,在通天教主神像之下,睡的很是踏實(shí),憩睡之時,只覺一陣陰風(fēng)吹入大殿,風(fēng)勁之猛已將篝火熄滅。
胡天山頓時警覺,起身站立,手持長劍,緊盯殿門之外。
屋外一陣電閃雷鳴,電光閃過,神殿通明。
桀桀桀桀~~~~
一陣尖笑之聲,在大殿之中回蕩,陰森恐怖,令人心生畏懼,不寒而栗。
轟隆~~~
巨大的雷聲過后,門前出現(xiàn)一個紅衣女長,長發(fā)遮面,看不清相貌,腳底似是懸空,整個人漂在殿門之中。
“女鬼!!”
不咸山中無有凡人,故此便無有鬼魅之類,而凡世之中卻是有鬼魂之說,枉死之人死之后怨氣不散,魂魄化為惡鬼,乃是至陰之物,道家典籍有記載,鬼根據(jù)生前遭遇及死亡方式分為:灰心鬼、白衫鬼、黃頁鬼、黑影、厲鬼、攝青鬼六級。
灰心鬼、白衫鬼、黃頁鬼三種皆是普通魂魄,對凡人無有傷害。
黑影,枉死怨氣深重,須有替死之鬼代之,方能轉(zhuǎn)世,故對凡人頗有威協(xié)。
厲鬼,通常身穿紅色長衣,雙目涌血,怨氣極深,具有一定修為,嗜殺成性。
攝青鬼,擁有極高法力,吸人靈氣,可化成人形,亦可日間現(xiàn)身,乃修為有成之鬼,無比強(qiáng)大。
而此時大殿之外,正是紅衣厲鬼。
若是凡人,今夜定當(dāng)命喪于此,怎奈殿中之人卻是一藍(lán)丹的道家修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