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風吹】
- 逆相
- 半日浮生
- 2642字
- 2020-10-29 16:33:25
自古以來伴君如伴虎,天子一怒,血流漂擼,晉國丞相趙淵涯一生相伴于文德皇帝,君臣相交幾十年,雖然空有權勢滔天,但是到頭來還是免不了身首異處的下場,真是讓人想起來心有戚戚焉。
當趙淵涯身死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傳遍六國,整個天下在第一時間陷入了一片靜寂之中,顯然,晉國丞相的趙淵涯的死給整個天下都造成了相當大的震撼。
趙淵涯,晉國淮南道蘇州人,生于晉國武帝邵武八年,弱冠之年便以才情滿溢天下,被邵武皇帝破格升入朝中陪伴皇子讀書,自此開始與晉國當朝皇帝文德皇帝結下了不解之緣,君臣相伴幾十年。
晉國在三家分周的時候本是最弱的一家,當時的秦國開國皇帝是西北彪悍馬上王爺秦王,而河東的北漢雖然在經濟上不如晉國,但是他們的開國皇帝卻是原來周國的大將軍,手中率領的軍隊乃是當時周國所有的精銳部隊,軍事力量可謂是首屈一指。
而晉國,晉王秦傲光開國只是一種政治陰謀,完全就是乘著小皇帝年幼,擅自費力罷了,晉國無論是國力還是軍力都不是其他任何兩國的對手,更不用說南方后赤壁之戰的戰勝國了。
但是經過丞相趙淵涯的精心治理,晉國國力突飛猛進,在短短的十多年中一舉從天下七國之末崛起,南征北戰,一躍而成為天下七國之冠,成為當世之中名副其實的霸主國,而晉國能夠擁有今天這樣的地位和權勢,有一個人功不可沒,那就是晉國丞相趙淵涯。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晉國皇帝竟然會自毀長城,將趙淵涯這樣一位舉足輕重關乎天下局勢的重臣說斬就斬,直接了斷的處決了事,趙淵涯一死,整個天下的局勢就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趙淵涯一死,對于晉國皇家來說,縱然是一件喜事,文德皇帝即將駕崩,而新皇已然在為承位做準備,沒有了趙淵涯這樣一位權臣,新皇的位置固然將坐的更加安穩一些,但是除去了趙淵涯這樣一位重臣,對于晉國來說,卻是損失慘重。
趙淵涯若然在世,則其余六國都不敢妄動,誰都知道趙淵涯乃是當世第一名相,能文善武,當今晉國這么一份偌大的基業可以說都是趙淵涯為文德皇帝打下來的,而從一個貧民子弟成為權傾朝野的大晉權相,可以說趙淵涯的人生真正的實現了當代寒門士子飛黃騰達的神話。
但如今趙淵涯已然死絕,那么,晉國再失去了這樣一位撐國支柱的情況下如何面對其他六國的壓力,倘若是其他六國聯手對晉國實現軍事進攻,誰能抵抗這一份壓力?
西北,秦國,朝陽殿。
朝陽殿中不時的傳出陣陣暢懷的大笑聲,由此可見秦國皇帝的心情是多么的舒暢,這位二十出頭,剛剛繼承皇位一年多的雍帝一年多來一直面臨著晉國西北軍區那龐大的軍事壓力,因為趙淵涯一貫的方針便是壓制秦國發展,所以晉國在西北軍區的兵力多達二十多萬,給秦國造成了巨大的軍事壓力。
秦國自從晉國趙淵涯當政以后在軍事上就再也沒有占過晉國的便宜,雍帝的哥哥宣帝在位的時候屢次想要進兵攻擊晉國西北,但是都給趙淵涯狠狠地抵擋了回去,更嚴重的,宣帝還在一年前的親征中被趙淵涯射傷,回宮之后不久便抑郁而死。
因為宣帝死時才二十四歲,尚未留后,所以秦國皇位便由宣帝的弟弟雍王繼承,也就是現在秦國現在的雍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雍帝是需要感激趙淵涯的,如果不是他的話,雍帝這一輩子還說不定與皇位絕緣了。
秦居西北,國力雖不如晉,但是軍力卻不下于晉,只不過遇上了趙淵涯這樣一位千古奇才,秦國在這些年中才不斷失利,甚至到了皇帝都為東征大業做犧牲的地步。
但是這并不能阻止秦國東征的步伐,趙淵涯一日為相,秦國便一日不敢輕舉妄動,但是現在趙淵涯已然不在,那么秦國還有什么好忌憚的?
年輕的雍帝雙眸之中寒光閃閃,嘴中喃喃自語道:“皇兄,感謝你在九泉之下保佑大秦,秦國隱忍許久,現在機會終于來了,晉國那個糊涂皇帝將手中唯一可以依仗的一張王牌給拋棄了,屬于我大秦的時代終于來臨了,哈哈,來人,傳召丞相和大將軍,就說朕有要事相商。”
而與此同時,相差無幾的一幕也幾乎發生在北漢皇宮。
北漢,秦國,晉國都是當初從大周皇朝身上分離出來的三國,而這三國中,晉國的地理位置最好,中原富庶地帶盡歸晉國所有,而秦國和北漢則是割據邊荒不毛之地,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秦國和漢國很容易就走到了一起。
北漢和秦國類似,相較于秦國,北漢對于財富的需求度則更加的多,秦國再怎么說也有雍州和河西走廊產糧之地,但是對于北漢來說,境內卻是真正的不毛之地,河東本是前唐重地,但是也正是因為重要,所以從前唐末年的藩鎮割據戰爭開始,河東就一直都是戰爭中心。
經過將近一百余年的征戰,河東早已經成為一片蠻荒之地,境內男丁皆盡成兵,北漢一貫以來的思想也就是侵略,依靠劫掠來獲取自己國內所需的糧倉,保證國家機構的正常運轉,可以說北漢是真正的以戰養戰,以攻代守。
然而因為趙淵涯的存在,使得北漢遇到了開國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他們的軍隊在南下的道路上遇到了晉國強有力的阻擊,甚至于趙淵涯還常常率領軍隊北征,甚至于一度打到北漢國門。
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是發動對外戰爭,就連自己的國門都險些保守不住,對于北漢來說,這些年是晉國發達的日子,但是對于北漢來說,這些年卻是過的相當的痛苦。
但是現在終于好了,一直以來壓在北漢君臣身上的一座大山終于被掰開了,而且還是敵國自己動手幫忙除草,對于北漢君臣來說,還有比這個更好的事情嗎?
北漢丞相劉永春輕輕黏著自己的胡須,滿臉含笑的說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除去一個心腹大患。實在是可喜可賀啊。”
北漢康帝呵呵笑道:“哈哈,朕看那晉國皇帝是老糊涂了,趙淵涯是隨便能夠斬殺的嗎?現在晉國沒有了趙淵涯坐鎮,但憑其他那些跳梁小丑,朕倒要看看他們拿什么來抵御朕的刀鋒?朕意欲于即刻便發兵南下,愛卿以為如何?”
劉永春卻是嘿嘿一聲奸笑,說道:“皇上,不著急,這個時候不是我們該出手的時候,對于晉國恨之入骨的又不是只有我們,我想我們西邊的那位現在已經在磨刀霍霍了,相信他們等待這個機會已經等到火燒眉毛了,這第一仗,還是讓他們去探風好了,我們跟在他們背后撈點好處就可以了,這兩家都比我們強上太多,讓他們火拼下,我們也好獲漁翁之利。”
康帝眼中閃過一絲狡詐,臉上不自覺的露出了一絲奸笑,道:“嘿嘿,他們的宣帝可是在東征的時候被趙淵涯那老狐貍給一鍵搞死的啊,現在趙淵涯老狐貍都故去了,朕看他們現在巴不得立馬揮兵殺向晉國,這樣也好,兩家都不是省油的燈,先讓他們殺個痛快,等戰火燒的差不多了朕在揮兵南下,到那個時候,中原大好河山,可就要有一塊屬于朕的地方了。朕吃的進去,想要再讓朕讓出來,可就沒那么容易了,中原,哼哼……”
康帝的嘴中發出了陣陣的冷哼之聲,顯然對于中原,他是志在必得,然而,對于中原虎視眈眈的,又豈止是他漢康帝,天下,還有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