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的時候,我喜歡邀請三五好友聚聚,一起侃大山。有一天,我們就談到了各自的家人。有位朋友冒出一句:“我這一生最尊敬、最愛的人是我奶奶。”他臉上流露出少有的鄭重與莊嚴:“我其實是個孤兒,是奶奶收養了我。我沒有對別人說過我是孤兒,我只想讓自己和別人一樣,做個有爸媽的孩子?!?
我們沒有打斷他,聽他繼續沉浸在往事的回憶里:“奶奶懂一點兒醫術,大家有個頭疼腦熱的都請她去看看。那個年代大家都窮,她給人看病不收錢的,反正用的都是自己在山上采的草藥。奶奶16歲就結婚了。結婚一個月,爺爺下煤窯后再也沒出來。奶奶在爺爺家過了一輩子,一直把公公、婆婆也送走了。奶奶58歲那年,趕集的時候,集上有個棄嬰,大家都在圍觀,但沒人愿意要,那個棄嬰就是我。奶奶便把我抱回家。那時候家里很窮,奶奶省吃儉用,把最好的東西都給了我。像你們這樣從小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是體會不到的?!?
我們都沉默不語,“腦補”著那個被棄街頭的嬰兒和這個滿懷深情的講述者之間幾十年的光陰。
“你們別以為奶奶就收養我一個孩子,她在29歲的時候從雪堆里救回我的大姑姑。從這以后,奶奶陸陸續續收養過很多孩子,后來都被別人領養走了。奶奶希望我在她活著的時候永遠陪著她。她還說,我小時候像一只和她做伴的貓,等我長大了就成了她養的一只鳥了。她害怕我會在她毫不知情的時候飛走,又擔心她死后我一個人過得不好。我只想等我長大了可以好好孝順奶奶,但奶奶在我20歲那年就走了。她這輩子沒有親生的孩子,出殯的那天,送她的人排了十里的長隊。”說到這里,他眼里閃著淚光:“送葬的人都說我奶奶是菩薩,我們都這么認為的,奶奶把我們養大成人,卻從來沒要求回報?!?
朋友的奶奶,這一生算不上轟轟烈烈,她的故事卻讓每一個聽過的人難以忘懷。我們都喜歡擁有慈悲心腸的人,但有沒有想過身體力行地去做這樣的人?這其實并不是一件難事。每個人都是有慈悲心和愛心的,只是有些人暫時將它遺忘了。
很多時候,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中都可以付出自己的心意,讓別人感到溫暖,也能令自己得到意想不到的益處。
小愛德華·賽克斯在美國一家藥品公司推銷代理工作,不得不頻繁地在許多藥店中來回奔波,以提高工作業績。小愛德華與其他藥品推銷員不同,他從不會勸說那些藥店老板買過多的藥品,只會給他們推薦一些適量的好藥。就這樣,小愛德華擁有了許多忠誠的老客戶。有時,即便小愛德華由于時間緊沒去拜會他們,他們也會主動聯系他購買藥品。
小愛德華在拜訪一家新開的藥店時,遇到了一位頑固的客戶,這位客戶對小愛德華推薦的藥品總是一口回絕。小愛德華問客戶為什么如此堅決地拒絕這種藥品的時候,藥店老板這樣說:“我不是拒絕這種藥品,而是拒絕你們公司的所有產品,因為貴公司的許多活動都是針對食品市場和廉價商店而設的,對我們這樣的小藥店將產生很大的傷害。”聽藥店老板說完,小愛德華只好離開了這家店。
意外出現了,幾天后,小愛德華卻突然接到了拒絕他的那家藥店的電話。小愛德華問是怎么一回事時,原來他們打算訂一批貨,數量還不少。藥店老板說是他店中的一位店員改變了他的想法。原來,那位店員在這家藥店就職以前,經常在一家大藥店購買藥品。他的母親常年生病,使他對生活感到絕望。在一次購買藥品時,正值藥品漲價,他手中的錢已經不夠給母親買藥了。他遇到了正在大廳里推銷藥品的小愛德華。小愛德華不僅替他墊付了藥費,還給了他一個燦爛的微笑。
店員還說:“正是這個充滿陽光的微笑,使我心中的愁苦一掃而光,我從那時起決定自學藥理知識,然后努力掙錢為母親治病?,F在我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這位藥品推銷員一定給很多藥店的店員以及顧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在公司的產品必定也會因為他的表現而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和他做生意一定會有收獲的?!?
藥店老板聽從了這位店員的建議,小愛德華也因此增加了一位忠誠的客戶。他依然一如既往地堅持與那些店員和顧客打招呼,并且奉上自己善意的關心和微笑。
當初一個無意的善舉竟然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還能讓頑固的客戶變成忠誠的客戶,仁愛之心常常能發揮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積極效用。
生命如海,有時候波濤洶涌,有時候風平浪靜。我們本身就是整個海洋,而不只是海水的表面。很多人看到大海是湛藍色或者碧綠色或者其他顏色,那是因為天空映出的顏色或者海底礁石水草的顏色。其實,在大海的深處并不是表面的顏色,我們的心也原本像大海的原色一樣,只不過在多姿多彩的社會中被映射成了各種色彩?,F在我們需要的,就是找回本心、找回慈愛之心、找回仁愛之心,使它恢復原本的清澈與平靜。
既然如此,我們又如何找回呢?
首先應該讓自己能夠安于現狀,如此便會找到真正的平靜,令你的作為與你的內心緊緊相連;這時的你已經不再抗拒某種環境,不再對人存有偏執的愛或恨,不再執著于某種情結,因為你的心已安于永恒的本體中,你的心已經不用依附于外界生存,你依然會享受外在的世界,那已經是洞悉世情之后的自在逍遙;而后,掩藏在內心中的真正的愛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先是令你感到溫暖,然后溫暖他人。
有一次,我去看望一位出院的病人。他因為出車禍已經癱瘓在床很多年,我去看望他是因為他感人的事跡,他本來可以健康地走完自己的后半生,卻因為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把自己送到了車輪底下。那個孩子現在已經上學了,不認識他,也沒有來看過他。沒進家門的時候,我想他一定很悲慘、憔悴,身上長滿褥瘡。我還帶了些藥品,希望給他點兒幫助。
敲門的時候,是他開的門,神采奕奕。是的,他神采奕奕地出現在我面前,坐在輪椅上,滿臉洋溢著幸福。他的客廳整齊地擺了幾排課桌。在我驚訝的表情下,他笑著向我解釋,他現在給十幾個學生補課,收入還不錯。老婆去年與他離婚了,偶然會過來幫他做家務,兒子跟他過。他說:“現在能給孩子們補課,已經很幸運了,感謝那些孩子給了我希望,讓我不覺得自己是廢人……”
如果你不能感知真實的自我,便不能真誠與他人交往,不能無所求地與他人共事,心靈便沒有自主的能力,對他人會有不自然的好惡之別和愛憎之心,生活也就失去了應有的色彩。當你越來越多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初心所向,便可以享受當下、安于當下,就會以全然不同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懂得分享與奉獻之后,便可以找回仁愛之心去連接自己與其他外部的人或物,每一個當下為別人送去溫暖。
感悟心語
所有的愛,情人之愛、朋友之愛、親人之愛等,都可以化為無私的仁愛之心。不管別人如何對待你,你都要懷有這份愛心,用善意去面對世界,不要吝嗇付出我們的愛心與真誠。在生活中,當我們敞開心扉對待別人時,我們得到的會是真誠的回報。你不想對別人露出笑臉,別人又怎么會接納你呢?
把愛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達到一種心靈的靜修。在與人交往中,能夠為別人打開一扇窗,自己就可以看見更完整的天空。如果你、我、他都能在當下更仁愛一些,就算是極其平凡的生活,也能感受到時時都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