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夏強 劉金山
  • 2056字
  • 2020-10-23 15:52:51

1.1 基本概念

1.1.1 隨機試驗與事件

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中,“試驗”是一個廣泛的術語.我們把在一定條件下對某種現象的一次觀察、測量或進行一次科學實驗,統稱為一個試驗.一般稱滿足下面兩個條件的試驗為隨機試驗

(1)在相同條件下可以重復進行;

(2)每次試驗結果事先不可預知,但所有可能的試驗結果事先知道.

一般用字母E表示隨機試驗.下面是一些隨機試驗的例子.

E1:拋擲一顆骰子,觀察出現的點數;

E2:將一枚硬幣連續拋擲兩次,觀察其正反面出現的情況;

E3:將一枚硬幣連續拋擲兩次,觀察其正面出現的次數;

E4:觀察一天內進入某個超市的顧客人數;

E5:觀察某型號電視機的使用壽命t

E6:記錄某地區一晝夜的最低氣溫x和最高氣溫y

對一個隨機試驗,我們把所有可能的試驗結果組成的集合稱為該試驗的樣本空間,記為Ω.樣本空間中的每個元素稱為樣本點.在上述6個試驗中,若以Ωi表示試驗Ei的樣本空間,則

Ω1={1,2,3,4,5,6};

Ω2={HHHTTHTT},其中H表示正面,T表示反面;

Ω3={0,1,2};

Ω4={0,1,2,…};

Ω5={t|0≤t<∞};

Ω6={(xy)|T0xyT1},其中T0T1分別表示這一地區的最低氣溫和最高氣溫.

對于樣本空間應注意下面幾點:

(1)樣本空間是一個集合,它由樣本點組成,可以用列舉法或描述法來表示;

(2)在樣本空間中,樣本點可以是一維的,也可以是多維的,樣本點個數可以是有限個,也可以是無限的;

(3)對于一個隨機試驗而言,試驗的目的不同,樣本空間往往也不同.例如,E2E3雖然都是將一枚硬幣拋擲兩次,但由于試驗目的不同,因此樣本空間不同,E2的樣本空間為Ω2={HHHTTHTT},E3的樣本空間為Ω3={0,1,2}.

我們把樣本空間的任一個子集稱為一個隨機事件,簡稱為事件,常用大寫字母ABC,…表示.因此,隨機事件就是隨機試驗的某些結果(樣本點)組成的集合.特別地,由一個樣本點組成的單點集合稱為基本事件.在一個試驗中,事件A發生當且僅當A中某個樣本點出現,這就是事件A發生的含義.

例1.1.1 在拋擲一顆骰子的試驗中,若用A表示“出現偶數點”,B表示“出現奇數點”,C表示“出現3點或3點以上”.假設試驗的目的是觀察出現的點數,試寫出樣本空間,并用樣本點表示事件ABC

 該試驗有6個可能的結果,樣本空間為Ω={1,2,3,4,5,6},事件ABC分別表示為A={2,4,6},B={1,3,5},C={3,4,5,6}.

例1.1.2 從一批計算機中任取一臺,觀察其無故障運行的時間T(單位:小時).A為事件“恰好運行240小時”,B為事件“運行240.2小時以上”,C為事件“運行時間大于270.5小時,小于等于480.7小時”.試寫出樣本空間,并用樣本點子集表示事件ABC

 樣本空間為Ω={T|T≥0},事件ABC分別表示為A={T=240},B={T|T>240.2},C={T|270.5<T≤480.7}.

樣本空間Ω是其自身的一個子集,因此它也是一個事件,由于它包含所有樣本點,所以每次試驗它必然發生,因此Ω表示必然事件.空集?不包含任何樣本點,每次試驗它都不會發生,故?表示不可能事件.雖然它們不是真正的隨機事件,但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我們把它們視為特殊的隨機事件.

1.1.2 事件的關系與運算

因為事件是集合,即樣本空間的子集,所以事件之間的關系和運算可以按照集合之間的關系和運算來處理.根據“事件發生”的含義,我們不難給出事件的關系與運算的定義和規則.

Ω是樣本空間,ABCA1A2,…都是事件,即Ω的子集,它們有以下關系.

1. 包含關系

A的發生必然導致B的發生,則稱B包含AAB的子事件,記為B?A或者A?B,即A的元素全屬于B,如圖1.1所示.

48826-00-012-3.jpg

圖1.1 A包含于B

2. 相等關系

A?BB?A,則稱AB相等,記為A=B

3. 事件的和

對兩個事件AB,定義事件

C={A發生或B發生},

稱其為AB的和事件,記為C=AB.事件AB發生,即A發生或B發生,意味著AB至少有一個發生,如圖1.2所示.

48826-00-012-4.jpg

圖1.2 和事件

和事件可以推廣到多個事件的情形.設有n個事件A1A2,…,An,定義它們的和事件為

48826-00-012-1.jpg

對無窮多個事件A1A2,…,An,…,可以類似地定義它們的和事件為

48826-00-012-2.jpg

4. 事件的積

對兩個事件AB,定義事件

C={A發生且B發生},

稱其為AB的積事件,記為C=AB(或C=AB).事件AB發生意味著A發生且B發生,即AB同時發生,如圖1.3所示.

48826-00-012-5.jpg

圖1.3 積事件

類似地,可以定義多個事件A1A2,…,An,…的積事件.根據事件的個數為有限和無限情況分別有下列積事件:

48826-00-012-6.jpg

5. 事件的差

對兩個事件AB,定義事件

C={A發生且B不發生},

稱其為AB的差事件,記為C=AB(或C=A\B),即A發生但B不發生的事件,如圖1.4所示.容易知道AB=AAB

48826-00-013-3.jpg

圖1.4 差事件

6. 互斥事件

若兩個事件AB不能同時發生,即AB=?,則稱AB是互斥事件,或稱它們互不相容,如圖1.5所示.若事件A1A2,…,An中任意兩個都互斥,則稱事件組A1A2,…,An兩兩互斥.

當事件AB互斥時,可記它們的和事件ABA+B;對于兩兩互斥的多個事件的和事件有類似的記法.

48826-00-013-4.jpg

圖1.5 互斥事件

7. 對立事件

A不發生”的事件稱為A的對立事件,記為ā,即ā=ΩA,如圖1.6所示,并稱Aā為互逆事件,它們是互為對立的事件,滿足Aā=Ω=?,48826-00-013-1.jpg=A

例如,在拋擲硬幣的試驗中,設A為“出現正面”,B為“出現反面”,則AB互斥且AB互為對立;在擲骰子的試驗中,設A為“出現1點”,B為“出現3點以上”,則AB互斥,但AB不是對立事件.

利用事件對立關系容易知道,對于任意事件AB48826-00-013-2.jpg

48826-00-013-5.jpg

圖1.6 對立事件

ABC為事件,根據集合的運算規則,有以下事件運算規則.

(1)交換律:AB=BAAB=BA

(2)結合律:(AB)∪C=A∪(BC);(ABC=ABC).

(3)分配律:ABC)=(AB)∪(AC);A∪(BC)=(AB)(AC).

(4)對偶律:48826-00-013-6.jpg

對于多個事件情況,上述運算規則仍然成立.例如:

48826-00-013-7.jpg

上述運算規則也可以推廣到無窮多個事件的情況.

例1.1.3 向指定目標連續射擊三次,觀察擊中目標的情況.分別用A1A2A3表示事件“第一、二、三次射擊時擊中目標”,試用A1A2A3表示以下各事件.

(1)只第一次擊中;

(2)只擊中一次;

(3)三次都未擊中;

(4)至少擊中一次.

 (1)事件“只第一次擊中”,意味著第二次和第三次都不中.所以,該事件可表示為A1ā2ā3

(2)事件“只擊中一次”,并不指定哪一次擊中,意味著三個事件“只第一次擊中”、“只第二次擊中”和“只第三次擊中”至少有一個發生,即它們的和事件發生.由于上述三個事件兩兩互斥,所以,該事件可表示為A1ā2ā3+ā1A2ā3+ā1ā2A3

(3)事件“三次都未擊中”,就是事件“第一、二、三次都未擊中”,該事件可表示為ā1ā2ā348826-00-014-1.jpg

(4)事件“至少擊中一次”,就是事件“第一、二、三次射擊中至少有一次擊中”,所以,該事件可表示為A1A2A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市| 临沭县| 怀来县| 曲靖市| 拜泉县| 株洲市| 江津市| 十堰市| 秦安县| 北宁市| 天台县| 祁门县| 龙岩市| 栖霞市| 郧西县| 德兴市| 余干县| 咸宁市| 宜丰县| 新野县| 武义县| 香河县| 岑巩县| 冷水江市| 张掖市| 阳西县| 济南市| 印江| 高陵县| 武陟县| 东光县| 曲水县| 淅川县| 阿巴嘎旗| 共和县| 靖远县| 瓮安县| 盐山县| 沛县| 万载县| 凤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