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交易實務(第2版)
- 曾嘯波
- 1683字
- 2020-10-23 15:35:40
第1版前言
“期貨交易實務”這門課程并非金融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但出人意料的是,當編者把該課程作為上海杉達學院的一門專業選修課供學生選擇時,該門課程獲得了多屆學生的認可。仔細思考,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學生對于可以和實際相聯系的實務課程比較感興趣,這源于就業市場上中小企業對懂實務、能直接上手的求職者的強烈需求;二是學生們可以拋開分數,在真實的市場上檢驗自己的所學。考試分數高未必交易做得好,學生可以在一個更為公平,當然也更為殘酷的環境下檢驗自己的能力,查找自己的不足與差距,這比課堂教學可能更為有效。
基于這兩點原因,本書的編寫也著重突出了實務練習和市場模擬操作這兩個方向,并試圖打造如下幾個特色。
(1)內容較為全面、系統,突出實用性。從一個期貨交易員必須了解的期貨基礎知識,到各個不同的商品期貨的基本面信息與分析方法,再到技術分析中的形態、指標與資金管理等實用知識,本書都做了較為全面的介紹;第二章第三節推薦了在線模擬交易平臺和在線模擬交易軟件,在自學或教學中可選擇展開模擬操作。
(2)案例豐富、真實。本書所用案例絕大多數是期貨市場中的真實案例,采集自新聞報道和一些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這些都是期貨交易員每天真實接觸的信息源。利用這些案例進行學習和思考,對讀者的學習有一定好處。
(3)采用最新的數據與市場案例。本書所列的各種宏觀基本面或商品基本面數據都為截至2015年年初所獲得的最新數據,多數案例都是本書出版之前兩年內的實例,以使初學者與市場上的期貨交易者或分析師重點關注的方向保持同步。同時,編者給出了重要數據的查詢方式,讀者可方便地獲取最新數據。
(4)大量采用圖表輔助學習。本書包含了近百張各種圖表,有宏觀經濟面的,有行業基本面的,也有商品價格走勢的。各種類型的圖表呈現給讀者最主要的目的是讓讀者能快速地對所學內容獲得感官上的認識,這對培養交易員和分析員的“直覺”或者“常識”是非常有幫助的。
(5)利用二維碼拓展讀者的閱讀空間并增強教學互動。本書利用二維碼給出了在線視頻(若干紀錄片和操作教學視頻)、新聞背景資料等。讀者可利用這些二維碼進行拓展學習。教師也可利用這些二維碼展開教學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效果。
(6)輔助學習和教學資源豐富。讀者可在本書配套課程網站(可按“上海杉達學院網站—課程中心—期貨交易實務”的順序登錄)獲取電子課件、視頻指導、資源匯總、研究報告、最新數據、課后習題答案和補充習題等學習資料;對于采用本書授課的教師,我們還提供了教學計劃、電子教案、教學大綱、課時安排、教學要點、補充習題庫、視頻案例和模擬試卷等,索取方式見本書中的“更新勘誤表和配套資料索取示意圖”。
對本書內容及體系架構簡要介紹如下,以便讀者在學習之前有個基本的了解。
第一篇為期貨基礎知識(第一章至第四章),包括期貨市場、期貨運作機制,以及期貨的對沖、投機與套利交易的基礎。通過對本篇的學習,讀者可初步了解期貨市場和市場上的合約,以及交易的大致流程和常見的交易策略等知識。
第二篇為期貨基本面分析(第五章至第七章),包括基本的基本面分析方法,能源類商品、農產品、工業金屬等部分商品的基本面分析。通過對本篇的學習,讀者應該對這些常見的期貨合約的基本面信息有較為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建立起對這些商品的一些基本“常識”,包括用途、產地分布、產量、對哪些數據變化敏感等,同時可以建立自己的數據更新信息表,養成定期觀察數據與信息更新的習慣。
第三篇為期貨技術面分析(第八章至第十一章),包括道氏理論、形態分析、指標分析與資金管理策略等內容。通過對本篇的學習,讀者應該對技術分析有個大致的了解,能理解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區別,會使用技術分析來做模擬交易,建立符合自身風格的交易系統。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同行及專家的著作、教材和其他文獻資料,稿件的原始講義也曾經在上海杉達學院八屆金融學專業的“期貨交易實務”課程上講授,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在此表示感謝!由于時間和水平有限,本書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期待廣大讀者批評指正!我們會不斷修訂完善,以增強本書的實用性。
編者
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