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比利時婚姻法
- 世界各地的婚姻法
- (英)亞森特·林羅斯
- 1667字
- 2020-10-26 16:47:14
結婚條件——男性須年滿18周歲,女性須年滿15周歲,否則,不得結婚。
盡管如此,在不滿足上述條件的情況下,最高統治者可根據善意和充分的原由對某條件進行豁免。
在比利時,沒有男女雙方的合意不可結婚。在第一段婚姻未解除的狀態下不得締結第二段婚姻關系。
未滿21周歲的子女須在取得其父母同意的情況下締結婚姻關系。當父母雙方意見不統一時,僅須父親的同意意見。
父母對子女婚姻的分歧可以通過公證記錄、傳票送達員傳遞的傳票、與之相關的聽證會記錄、由母親寫給民事官員陳述其反對子女婚姻事由的信件等等方式來表達。
如果父親或母親已亡故,父母中一方沒有或不能表示其同意,則另一方的同意意見被采納。
如父母無相應行為能力表示同意的,則可以通過未來配偶的聲明進行證明,并需要四位成年證人,且證人不能同為男性或女性。
若父母都已亡故,父母雙方都不能表示其意愿,則由祖父母替代父母表達意愿。
禁止締結婚姻——直系婚生和非婚生祖輩和后輩之間不得締結婚姻關系。
在非直系或旁系的情況下,婚生或非婚生的堂兄弟姊妹和表兄弟姊妹之間不得締結婚姻關系。同理,不得與前兩者的配偶締結婚姻關系。
外甥女與叔伯之間,外甥與嬸嬸之間不得締結婚姻關系。
然而,當存在善意理由,統治者可以在忽略上述禁止事由的情況下允許男女雙方締結婚姻關系。
手續——婚禮須在公開場合舉行,公社的州民事官員須出席婚禮?;槎Y須在男女任一方住所所在地的公社進行。
第三方的反對——當然,仍處于婚姻關系中的丈夫或妻子有權利對其配偶締結另外一段婚姻關系表示正式的反對。
父親有權反對未滿25周歲的子女締結婚姻關系,若父親缺席,母親有權反對;若母親也缺席的,祖父母有權反對未滿25周歲的孫子女締結婚姻關系。
廢除婚姻——若未經雙方或其中一方的同意而締結婚姻關系,可以由法庭宣布廢除。雙方沒有同意締結婚姻關系的情形下,須其中任一方提出解除婚姻申請。若僅其中一方未同意締結婚姻關系,則解除婚姻關系的申請由該方提出。
若締結婚姻關系的任一方存在對對方身份認知上的錯誤,則被誤導或被欺騙的一方有權申請廢除婚姻關系。
若雙方未經其父親或母親、長輩或家庭委員會同意而締結婚姻關系,而這種同意是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則本應給予同意的人有權申請解除婚姻關系。
若雙方曾基于善意締結婚姻關系,婚姻關系被宣布無效后當事人雙方仍然要履行對對方的父母及共同的子女的義務。
婚姻義務——婚姻關系中的雙方對彼此負有相互忠誠、相互保護、相互扶持的義務。
丈夫有義務保護妻子,妻子有義務服從丈夫。
妻子有義務與丈夫共同居住在丈夫認為合適的居所。丈夫有義務接納其妻子,并為妻子提供與其能力和社會條件相符的生活條件。
夫妻雙方基于婚姻關系須共同撫養、教育子女,并妥善照顧子女。
在妻子的財產與丈夫的財產融合,或妻子自行保管其財產的情形下,除非經得丈夫書面許可,否則妻子不得以贈予、出售、質押、抵押或收購財產,不管上述行為是否涉及對價。
婚姻關系的解除——婚姻關系在以下情況下得以解除:
1.一方死亡;
2.合法離婚;
3.根據憲法第13條廢除婚姻。
二婚——女子在前一段婚姻關系解除的10個月以內不得締結新的婚姻關系。
離婚——丈夫有權在妻子與他人通奸的情況下提出離婚。
妻子只有在丈夫把情人或姘婦帶至其為夫妻雙方建立的居所內通奸的情況下,才可獲準離婚。
夫妻任一方有權在另一方有虐待行為或對其身體造成嚴重傷害時提出離婚。
當一方有證據證明另一方有犯罪情形,則該方有權提起離婚訴訟。
合意——雙方一致而堅決地同意離婚,并以法律規定的形式表達,經過一定的程序且有證據證明婚姻關系的持續使雙方無法忍受,雙方在彼此同意的基礎上已列舉絕對導致離婚的原因,上述內容構成離婚判決的充分理由。在國際法律協會1910年8月4日于英國倫敦市政廳舉行的一次會議上,駐布魯塞爾的英國法律顧問嘉世屯·德·萊瓦博士提議贊成比利時法律體系以合意作為離婚的判決要件。他認為,通過合意離婚的案件是極少數的,平均地看,該類案件占比利時離婚案件總量的比例不到3%。他認為該類案件其實至少跟其他任何離婚案一樣,須滿足一定的道德條件才可獲準離婚,事實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最難獲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