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后記之一——炸雞和啤酒
2014年的初雪下時,我沒有啤酒和炸雞,而是呼吸了新鮮空氣后,立刻回到桌邊,開始工作。套用朱自清先生的一句話:“歡樂是他們的,我什么都沒有”。回到闊別一年的家中,沒有所謂的寒假,沒有所謂的休息,只有來自畢業論文的無盡壓力。
還好,還有圣誕老人的陪伴。
參與《圣誕老人的冒險生活》試譯是在寒假回家之前,當時在一家公司實習,卻心有雜念,認為自己在假期不該閑下來,于是開始各種找事兒。好吧,這就是摩羯座的典型強迫人格。找的事兒必須屬于短小精悍那種,這樣才能保質保量。好吧,這就是摩羯座的典型縝密心思。于是,就看準了圣誕老人的這本書,內容、體裁、字數都甚得我心,想著以后會有千千萬萬父母對著他們的娃兒讀這本書,心中不免有些小激動。
于是,翻譯,并一遍遍地修改自己的譯稿,得到通知,加入團隊,領了譯稿,開始工作!內容并不算多,為了更具有畫面感,我常常自己扮演著故事中的人物,與自己對話。期間,如何把故事處理得有韻味、有童趣,是個大問題。雖然以前參與過其他文學翻譯項目,但是翻譯兒童文學作品還是頭一遭,翻譯之后再讀自己的稿子,不免覺得有些地方還是過于一本正經。最要命的是自己明明覺得別扭,卻無從改起,只能寄希望于互校,待高人指點。
有幸的是遇到了神一般的隊友。在回到學校后,互校工作也開始了。Ink親是個很認真的人,自己拿不準的地方都會特別標記出來,不愧有著江南女子的細膩。在互校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獲在于故事的風格和表達。相比Ink輕松詼諧的語言,我的譯文顯得過于一本正經了,還好和她交流之后,做出了相應的修改和調整。而最讓我稱贊的是Ink對于兒歌的翻譯,若換成是我,翻譯效果也許會遜色很多吧。
經過反反復復的探討、修改,譯稿終成,就像是故事中圣誕老人制作的那些玩具一般,讓人頗有成就感。想著我們在群里關于人名的刷屏,對于那些神明的稱謂的確定,對于某個詞的較真兒,對于詢問孩子們的意見,我覺得這就是兒童文學譯者的生活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初雪已經過了近半年,炸雞和啤酒我還是沒有去吃,生活似乎一成不變:答辯、畢業、就業……一個個必選項錯亂地擺在面前。還好,在這不變中有一個變,就是我們的書要上線了。希望讀到這本書的你們都能感受圣誕老人帶來的快樂,不單單期待平安夜,也期待每一個未知的明天。我,同勉。
謝謝。
迷思卓小然
2014.5.1.
譯后記之二——謝謝你,圣誕老人
生活總是需要那么一點童話,一點美好,一點想像,一點希望。
朋友的女兒念小學,前年圣誕的時候,她告訴我,女兒班里鮮有相信圣誕老人存在的同學,她的女兒也許是個例外。對于沒有圣誕傳統的我們而言,圣誕也許只是飽餐一頓、血拼一場的借口;圣誕老人不過是櫥窗前招攬行人的伎倆,這個舶來的節日衍變成繁華街道的熙熙攘攘;是商人眼中不可錯失的吸金良機。這些太現實太瑣碎,太庸常太空洞,蠶食了原本應該充滿圣誕節的天真期許,讓不辭辛勞滿世界送禮物的圣誕老人傷心不已。
那一年,我應朋友之請,仿照圣誕老人的口氣給這個小姑娘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已然遺忘,唯一記得的,是寫信時想保留那份天真爛漫的心意。我在想,今年圣誕節的時候,也許我就能把這本小書送給那個還相信圣誕老人存在的小姑娘——有時候,相信了才會有奇跡。
這是本輕松有趣的童話書,故事從圣誕老人還是嬰兒的時候開始,一直到他獲得永生斗篷,永遠為世上的孩子帶去快樂才結束。故事里頭有精靈和仙子,也有壞蛋和困難,但是整個故事滿滿的都是愛,不管什么時候閱讀,心頭都會泛起陣陣溫暖,涌起點點感動。
翻譯的過程并不困難,童話的語言本來就更為平實親切,所以在翻譯成中文的時候,也盡可能地考慮了作為主要閱讀群體的兒童的語言習慣。這位曾經寫過奧茲王國歷險記系列的弗蘭克·鮑姆憑想象完整勾勒了圣誕老人的來龍去脈,并且用自己的童心告訴所有讀者,這世上的確有圣誕老人,也相信他現在一定在某個角落分發禮物。
翻譯這本小書的時候,自己正在經歷人生的低谷,有太多懸而未決和不如人意,只是每次面對那些輕快的文字和奇妙的想象,總會不自覺地開心起來,就好像經歷了一夜寒冬之后,醒來看見枕邊放著的禮物。
生活總是需要那么一點童話,一點美好,一點想像,一點希望,哦,對了,還有一位圣誕老人。
李墨(譯言ID:inkdrop)
2014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