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福休息了一會兒接著趕路,只是前途茫茫,他又該去哪里呢?忽然記起自己還有個姐姐因為嫁到了潞州并未受戰亂波及。自己早就有心去探望十幾年未見的姐姐,只是跟在郭簡身邊軍務繁忙,一直抽不出時間,現在一來去看看,二來也帶郭威去住一段時間。總不能領著郭威流浪江湖吧。
半月后,潞州城。
常福依然把郭威抱在懷中,他只是知道姐姐當初嫁給了一個姓杜的人家,卻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杜家好像是做布莊生意,卻是買賣不大。到了潞州城才知道偌大一個潞州城卻不知道怎么找自己的姐姐,只能像無頭蒼蠅似的在潞州城亂撞。
郭威還是那樣一個樣子,目光有些呆滯,卻比剛出順州城的時候好了很多了,只是不怎么說話。兩人找了家客棧住下,幸好出城的時候郭簡給了他不少銀兩,生活倒是不用發愁。就這樣二人白天出去打聽常福姐姐的消息,晚上就在客棧休息。
就這樣過了三天,潞州城的布莊早已經被他們找了一遍,還是沒有任何消息,常福已經不報什么希望了。這日二人走到一個比較偏僻的街道,走累了就在路邊的一個茶攤上喝點茶解渴。常福隨口問了茶攤老板一下這附近有沒有姓杜的開布莊的人家,茶攤老板卻說以前有,只是現在沒有了。
常福趕忙問個詳細,茶攤老板嘆了口氣道:“以前是有一個杜記布莊,后來杜老板家道中落,就跟了軍隊去當兵,留了老婆和孩子在家里,也有三年沒回來了。”
常福神情激動,“那杜老板的妻子是不是姓常?”
茶攤老板驚訝道:“看你像是外地的客人,你怎么知道?”
常福趕忙把自己要找姐姐的事說了,付了茶錢順著茶攤老板的指點一路找了過去。
那是一家裁縫店,店面不大,里邊正有一個四十來歲的婦人在縫補著衣物。常福一步步走進店里,看著婦人熟練的動作,眼淚卻不能自已的奪眶而出。
雖然十幾年不見,他還是從那婦人臉上看到姐姐的影子。只是明明記得姐姐只有三十四歲,只比自己大一歲,可現在的姐姐看上去就像有四十歲都不止的樣子,肯定是生活艱辛,多年受苦操勞所致。本來自己腦海中一直幻想著的是那個記憶中的年輕活潑,充滿朝氣的小姑娘,等到見面時才發現姐姐頭上竟然有了不少的白發,曾經姣好的臉龐也變成了暗黃色,皺紋已經悄悄的爬了上去。這怎能不讓他心中感傷?
常氏聽到有人進了店里,可心中竟然莫名的有一股激動的情緒,難道是他回來了?她不敢抬頭,她怕自己會失望,因為他已經失望了無數次。
多年前自己嫁到潞州城來,雖然不是什么富貴之家,卻也是衣食無憂,不料嫁來沒多久聽說在鄉下的娘家遭了戰禍波及。等軍隊走后自己和丈夫跑去看,只是看到了滿目的殘垣斷壁,戰場已經被打掃過了,家人的尸體倒是沒有發現,但是到處都是狼藉一片,殘垣斷壁上火燒的痕跡還是那么的清晰,街道上的土地的顏色也被凝固的血漬染成了暗紫色,想來家人是兇多吉少了。
后來布莊生意不景氣,只能賣了店鋪又在這個偏僻的地方買了這一個小小的鋪面,給人做些簡單的衣物,還有縫縫補補的東西,日子過的當然不輕松。丈夫杜爽年少時也曾舞槍弄棒,練過些武藝,為了生計就去投了軍,一晃三年多杳無音訊,她記得丈夫臨走時說一定要讓她過上好日子。她心中無時無刻不盼著丈夫歸來,無論丈夫能否給她安逸的生活都無所謂,有什么能比得上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更好呢?這時她雖然沒有抬頭,可是他心中完全能感覺到來的人讓她心中激動萬分,那是親情!不需要任何的語言表達的親情!
她抬起頭,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臉龐映入她的眼簾,不是自己的丈夫!但他心中的激動更是強烈,她看著那人臉上的淚痕,心中卻被無比的欣喜代替,可眼中的淚水不受控制的流了下來。手上的針線衣物悄悄滑落,她猛然撲入那人的懷里,喜極而泣道:“小福,你這么多年都在哪兒?你知道姐姐多擔心你,姐姐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這么多年你也不來看姐姐一眼……”
良久過后,姐弟兩個才止住哭泣,互訴別來之情,不免又是一陣唏噓落淚。
這時候一個稚嫩的聲音響起:“娘,是不是爹爹回來了?”聲音中滿是欣喜。
常氏回頭看了眼女兒,擦干了臉上的淚痕,笑著道:“不是你爹爹回來了,是你舅舅來了。小琴過來,快來見過舅舅。”
小女孩五六歲的樣子,小臉粉嘟嘟的很是可愛,甜甜的叫了聲舅舅,眼睛卻看著跟在常福后邊的郭威身上,拉著常福的衣角道:“舅舅、舅舅,那個是不是表哥呀?”
常福忙道:“不是……”想說又不知道該這么說,看了一眼目光依舊呆滯的郭威,心中不知道想些什么,心中一動,“小琴,你就叫他小威哥哥好了,你帶著小威哥哥一起去玩吧,我跟你娘有些事情要說。”
小琴一聲歡呼,拉著郭威就向后堂跑去,她平時很少有玩伴,今天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年齡跟他差不多的玩伴怎么能不高興?把自己的木偶、布娃娃等自己心愛的玩具都拿了出來……
常福看著兩個孩子在后院玩耍,不多會兒郭威的小臉上也有了一絲笑容,眼神也有了一絲神采……
冬去春來,花開花落,轉眼已經過了八年。這八年里發生了很多大事,歧王李茂貞伙同宦官韓全海挾持唐昭宗到鳳翔,想來是想效仿當年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不料被梁王朱溫打敗,朱溫以救駕為名大軍圍了鳳翔府。歧王李茂貞無奈之下殺了韓全海,放唐昭宗回長安。朱溫卻又挾著唐昭宗遷都洛陽,之后殺唐昭宗,立唐昭宗之子李柷為帝,就是唐哀帝。至此朱溫把持朝政,之手遮天,身兼相國、太尉、兵馬大元帥、中書令等職位,又身兼宣武、宣義、天平、護國四鎮節度使。可他并不滿足,公元九零五年朱溫殺唐室大臣三十余人于白馬驛,史稱“白馬之禍”。公元九零七年朱溫逼李柷禪位,朱溫改名朱晃,建國號為梁,定都汴梁(開封)。
這八年里常福和郭威就住在常氏家里,常福少年時追隨郭簡從戎,久經沙場,武功深得郭簡的真傳。為了生計,就在潞州開館授徒,傳授些武藝槍棒,倒是很受歡迎,不少好武少年慕名前來,當然錢也掙了不少。亂世之中,習武當然比四書五經受歡迎。
別看郭威才十四歲,已經長得頗為高大,雖然不算英俊,卻是方面大耳,雖然稚氣未脫,卻頗有一股威嚴的味道。這時他正在揮舞著一柄長槍,槍影重重,倒是有模有樣。小琴正在屋檐下笑吟吟的看著他,不時的叫聲好。
忽然小琴取了根齊眉棍躍入場中,與郭威槍來棍往的戰在一處,卻也是有來有往,身法武功也是不弱,大有巾幗須眉的架勢。
常福和姐姐常氏遠遠的觀看,均是一臉的笑意。
常福忽然道:“兩個孩子也不小了,要不早點把他們的事情給定下來,也好有個名分。小威這孩子雖然父母雙亡,卻性格堅毅,為人勤懇,學文習武均是上上之才,又是名門之后,他日定有一番作為。小琴跟了他卻也不算辱沒了她。”
常氏嘆道:“這個姐姐我當然知道,無奈當初你姐夫早給小琴定了一門婚事,涿州人趙敬的公子,名叫趙弘殷。人怎么樣我不知道,只是當年聽你姐夫說比小琴大五歲,這年頭兵荒馬亂的,也不知道那什么趙家還有沒有人留下。就是你姐夫現在也不知道在還是不在了,這么多年了也沒給個信兒……”說著眼圈又紅了起來。
常福也只能輕聲安慰,心想他們兩個的事只能以后再提了,好在兩人還小,來日方長嘛。回頭看了場中的郭威和杜小琴一眼,見兩人已經收手放下了兵器,正有說有笑的在那里嬉鬧。常福臉上也涌起了一股笑意,他是真心希望能夠讓外甥女小琴嫁給郭威,那樣也算是對以前的主人有一個交代了,畢竟自己這條性命都是郭簡救的,如今郭威父母雙亡,自己再不好好為少主考慮的話,豈不愧對主人當年對自己的恩德?
常福這時也已經奔四十歲的人了,這幾年由于生活寬裕了一些,前兩年也成了親,在潞州城的禮賢街買了一座三進的大宅院,與姐姐一家人同住。這些年來他一直把郭威當成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看待,甚至還以少主來稱呼郭威,妻子老說他一個武人卻怎么如此迂腐,他卻微笑不語,這年頭世風日下,以怨報德的人多了去了,可他常福不是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