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光攝影的美學表達
- 李凡
- 586字
- 2021-04-30 21:10:33
對角線構圖 延伸的歷史歲月

大理自唐初開始,至元朝建立的500多年中,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大理古城則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居于蒼山之下,洱海之濱。城墻四面各長1500米、高6米、厚達12米,設東、南、西、北四門及門樓。登上城墻,可以欣賞到“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美景,領略到雄秀相間、山環水抱、剛柔并濟的中國古代城市建造風格。
為了傳遞出大理古城的歷史內涵和時空感,拍攝時我采用了以小見大的方式,重點表現其中一段古城墻。橫貫整個畫面的對角線,引導觀眾視線左右移動,表達出“歷史歲月的延伸”。灰色調的城墻,體現著厚重、古樸和深沉,進一步強調歷史感。二者與天空壓暗的云層相結合,傳遞出“黑云壓城城欲摧”的古戰場氣氛與意境。
中國美學的一大特色是,在師法自然的原則下規避人工的秩序。人工秩序的規避并非不要人工,而是要將人工痕跡減小到最低限度,以此恢復自然的秩序。但自然中雜亂無章的場景比比皆是,如何將這些復雜場景刪繁就簡,直達主題實質核心,理應成為攝影構圖的重中之重。古代藝術家們提倡要以老子“為道日損,損之又損”的“損”道來進行藝術創作,并有題詩曰“損之又損玉精神”,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做“減法”的過程。
在攝影中,不論是人工風景的再現還是純自然風光的創作,都要通過點、線、面的合理配置、畫面各要素的和諧統一、色彩的簡約質樸來使構圖簡潔。簡潔,是一切藝術創作形式的無上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