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上百萬字的自我管理日記,成了管好自己的最佳工具
解決了學習的原動力問題,牧天的成績越來越好。后來,他獲得了一個機會,可以作為優秀交流生,去美國上高三。
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同時也讓我很擔憂。那時,他才十幾歲,社會閱歷遠遠不夠。而且美國的學校需要住在一個寄宿家庭中。缺乏了老師和父母的監督,他能管好自己嗎?萬一出現各種生活上、身體健康上的問題,我們離得太遠,幫不上忙,又該怎么辦?看來,只能讓他自己管自己了。那么,怎么才能讓他管好自己呢?我再三研究后,借鑒了海爾集團等單位管理員工的經驗,又結合青少年成長的特點,想出了一個寫作自我管理日記的辦法。
當時,為做好出國前的準備,牧天到英語培訓機構學習。他十七歲生日那天,我帶他到飯店里吃飯。當他坐下后,我笑瞇瞇地對他說:“牧天,明年的今天,你就十八歲了,爸爸要送個禮物給你。”他很開心,但見我幾分鐘之后沒有動靜,忍不住問:“爸爸,您說的禮物在哪兒呀?”我微微一笑:“送金山送銀山不如送個好習慣。從今天起,你開始寫自我管理日記吧!你已經充分享受到了自我管理的甜頭,但是還缺乏一個天天進行自我管理的工具。爸爸‘發明’了一個叫作‘自我管理日記’工具,以幫助像你這樣的青少年學生更好成長。”
我給他講了每篇日記的具體寫作格式,從以下五點展開。
(1)關鍵詞:以最精練的語言總結當天的主要內容。
(2)計劃的落實情況如何?
前一天晚上要安排第二天的計劃,第二天(也就是寫日記的當天)要檢查前一天安排的計劃是否已經落實,避免放空炮。
(3)今天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將當天的進步或感悟、值得以后堅持和強化的地方記錄下來。
(4)今天我最大的反思是什么?
記錄需要改進的地方,或從他人身上能借鑒的教訓。
(5)明天的計劃是什么?
再次對第二天的學習、生活進行安排。日記要求天天寫,同時也天天在網上發給我們。
這個自我管理日記的核心,就是總結與計劃。
關于總結,我在牧天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這方面的能力,并強調進步最快的人,往往是最善于總結的人。對于這點,他早就重視并加以實踐。
關于計劃,我向他介紹世界頂尖企業銷售培訓家崔西說過的話:“這世界有兩種人,3%是做計劃的人,97%是不做計劃的人。到頭來你會發現一個現象——3%的人擁有了自己的事業,而97%的人在為這3%的人打工。”
牧天聽完后,對這個工具大加贊賞,表示自己一定好好實踐。他由衷地說:“十八歲不僅是一個年齡的概念,也代表著成熟。爸爸讓我以寫自我管理的日記的方式,養成好的習慣,的確能讓我更加成熟并出類拔萃,能讓自己學習和做事的效率得到提高。”
得到他的響應,我更加高興,于是對寫日記又提出具體的要求:記好日記的關鍵,不在于有多好的文采,但一定要言之有物,記錄有價值的感悟及事情。同時,也不要求一次寫多好,但是要天天堅持。
我問他能不能做到,他回答說:“爸爸,我懂得蓋房子的道理。盡管一片瓦、一塊磚不打眼,但就這樣點點滴滴堅持下去,就算是摩天大廈也有可能在自己手中產生。”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說:“記住你自己講過的話,只要你能天天堅持,到了明年的今天,你會發現這是你送給自己最好的成長禮物!”
說實話,我當時有些擔憂,對他能不能堅持寫一年,我并沒有信心。但沒想到的是,他真的堅持下來了。一年后,他考上了美國的重點大學——被譽為“美國航天航空之母”的普渡大學。回到國內,我讓他把所有的日記整理到一個文檔中。當打開這個文檔時,我有點兒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個文檔竟然有38萬字!這是個什么概念呢?按10萬字一本書的字數來算,他這些日記,相當于寫了三本書還要多呀!
一開始我以為自己看錯了,但仔細想一想,他基本上每天發1000字左右的日記,一年多的時間,寫38萬字是沒問題的。這一瞬間,我不僅有些敬佩,也有些后怕,對牧天說:“如果知道你會寫這么多字,我當初說不定不敢由著你這樣干。要知道,這一年正值高考,寫這么多文字,難道不會影響學習嗎?”
耐人尋味的是,牧天現在充分嘗到了甜頭,他反倒以親身體會對我進行了“教育”:“爸爸,我一個人在國外,沒有別人監督,如果沒有自我管理日記,也許我不一定能考上普渡大學。中國有句俗語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習就是砍柴,每天寫作自我管理的日記,等于磨刀。我天天進行自我管理的實踐,學習效率怎么能不提高呢?”
仔細一想,的確如此。在他的自我管理日記中,記錄得最多的,毫無疑問是那種自我要求、自我感悟和自我突破的例子。我們且看其中的兩則日記吧!
看完這兩篇日記,我有些感慨,當一個人能天天這樣“磨刀”時,他哪能不砍出更多的“柴”呢?之后,我由衷地說:“這么多有意思的東西,是寫作一本成長書的好材料啊。”牧天帶著一點兒都不相信的神情望著我,問:“爸爸,我也能寫書嗎?”我說:“這有什么難的?你寫作的內容豐富多彩,尤其對成長中的青少年有現身說法的借鑒意義,只要你不擺出教育別人的架子,肯定沒有問題。”于是,那年暑假,他就半天去學吉他,半天寫作,將多年來尤其是這一年多來的實踐,寫成了《管好自己就能飛》一書。
這本書激起了全國20多個省市,上百萬青少年的“自我負責,自我管理”的熱潮。暑假期間,牧天還應邀在各地進行巡回演講,不少讀者對他能寫出這樣的書,尤其對他能寫出30萬字的日記十分感興趣,紛紛問他,為什么能做到,他回答說:
“沒有點點滴滴,哪來轟轟烈烈?只有點點滴滴,才能轟轟烈烈!”
其實,牧天是以他的親身實踐告訴大家:自我管理并不是大人的專利,也不像想象中那樣難,簡單說,就是要學會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這個寫作自我管理日記的好習慣,被牧天堅持了下來,現在已經寫了190多萬字了。牧天堅持寫作自我管理日記,的確為他找到了管好自己的最佳工具。教育名城衡水市的著名初中——信都中學,進行自主管理的教學實踐,要求學生都學習寫作自我管理日記。
看到自己的兒子從調皮王轉化為被人認可的自主管理明星,我一方面很欣慰,同時也深深地覺得:父母再愛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生活;父母再優秀,也無法代替孩子成長。
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聽話”,但與其讓孩子聽話,不如讓孩子自覺。這其實也符合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的核心理念:“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
任何家長,只要你下決心培養孩子的自覺精神與自我管理能力,讓孩子自己為自己負責,自己來管理自己,你家也能培養出自覺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