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素書》相傳為秦末隱士黃石公所著,民間視其為“奇書”“天書”。傳說黃石公在圯橋(今江蘇省睢寧縣古邳鎮(zhèn)境內)上將此書傳給了秦末漢初杰出的謀士張良。張良正是憑借此書中的智慧,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進而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

《素書》共分為六章,即原始章、正道章、求人之志章、本德宗道章、遵義章、安禮章,主要闡述了五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詮釋了一種獨特的思想體系,即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密不可分,以及“潛居抱道,以待其時”的處世哲學。該書認為,只要具備道、德、仁、義、禮五種品格,再逢機遇,定可建絕代之功。

第二,闡明了識才用人的原則。《素書》依據才學之不同,將人才分為俊、豪、杰三類。該書認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危莫危于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等,這些都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對于識才用人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三,提出了加強個人修養(yǎng)的意見。“博學切問”“恭儉謙約”“近恕篤行”“親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識;“絕嗜禁欲”“抑非損惡”“設變致權”“安莫安于忍辱”“吉莫吉于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該書將儒、道兼收并蓄,從思想和行為兩方面回答了如何加強個人修養(yǎng)這一問題。

第四,總結了安邦治國的經驗。《素書》認為“短莫短于茍得”,反對短視行為;“后令繆前者毀”,認為政策必須有連續(xù)性;“足寒傷心,人怨傷國”,認為失民心者失天下;“有道則吉,無道則兇。吉者百福所歸,兇者百禍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鐘”,反映了一種天道意識和非神觀念。這些對于后人立足商界或職場亦有重要的啟發(fā)意義。

第五,闡述了經典的處世之道。人們能否處理好人際關系,是事業(yè)能否亨通的關鍵。《素書》提出的“好直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兇”“輕上生罪,侮下無親”“上無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遠臣輕之”等,皆有益于世人處理好人際關系。

本書以《素書》權威古本為底,參考歷代國學名家的注釋和點評,在為廣大讀者提供原汁原味之原典的同時,博采眾家之長,對原典進行了譯注;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延伸與擴展,通過“事典”“人物”“古為今用”等環(huán)節(jié),將書中的思想與智慧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給讀者。

總而言之,本書可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集哲理性、故事性、實用性為一體。相信這本書,定能給讀者的個人生活和事業(yè)帶來諸多幫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富县| 五莲县| 南川市| 辉县市| 措勤县| 七台河市| 宜都市| 顺昌县| 綦江县| 阳春市| 巴塘县| 宁强县| 泽库县| 石河子市| 佛坪县| 开阳县| 娄烦县| 宁河县| 屏边| 武定县| 新龙县| 团风县| 蒲江县| 长泰县| 龙胜| 米脂县| 临漳县| 册亨县| 当涂县| 南木林县| 锦屏县| 苏尼特左旗| 哈巴河县| 鹿邑县| 板桥市| 南康市| 蚌埠市| 乌恰县| 布尔津县| 乐东| 翼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