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章

不尚賢〔一〕,使民不爭〔二〕;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三〕,使民心不亂〔四〕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五〕,實其腹,弱其志〔六〕,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七〕。使夫智者不敢為也〔八〕。為無為〔九〕,則無不治。

【注釋】

〔一〕尚賢:標榜賢才。另一解“不尚賢”,猶不尚多財(依蔣錫昌之說)。

河上公注:“‘賢’,謂世俗之賢,去質(zhì)尚文也。‘不尚’者,不貴之以祿,不貴之以官。”(《老子章句》)

釋德清注:“尚賢,好名也。名,爭之端也。”(《道德經(jīng)解》)

蔣錫昌按:“《說文》:‘賢,多財也;從貝,臤聲。’不尚賢,猶不尚多財;與下文‘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一律,皆指財物而言。敦本‘賢’作‘寶’,蓋為后人旁注之字,不尚多財,則民不爭,此老子正用本義。”(《老子校詁》)蔣說頗可參考。

馮達甫說:“今各家多宗王注,似宜斟酌。《六書故》:‘賢,貨貝多于人也。’”(《老子譯注》)

〔二〕不爭:指不爭功名,返自然也(河上公注)。

〔三〕可欲:多欲之意。

按:徐仁甫《廣釋詞》云:“可猶多……《老子》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韓詩外傳》‘可欲’引作‘多欲’……《楚辭·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為丘兮,敦兩東門之可蕪’……可蕪,謂多蕪。”“可欲”當釋為“多欲”。疑“可”讀為“夥”。可、夥,皆為歌部字。《說文》“齊謂多為夥”,《方言·一》“凡物盛多謂之寇,齊宋之郊、楚魏之際曰夥”,《史記·陳涉世家·索隱》引服虔曰:“楚人謂多為夥。”老子、屈原皆楚人,正合用“夥”(“可”)字。

〔四〕使民心不亂:王弼本“民”下有“心”字,帛書甲、乙本并無。

〔五〕虛其心:使人的心靈開闊。

釋德清說:“斷妄想思慮之心,故曰虛其心。”

陳榮捷說:“‘虛’意指心靈寧靜與清凈之極致,沒有憂慮與私欲。”(譯自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p.141)

嚴復說:“虛其心所以受道,實其腹所以為我;弱其志所以從理而無所攖,強其骨所以自立而干事。”

〔六〕弱其志:使人的意志柔韌。按:此處“虛”、“弱”,為老學特有用詞,都是正面的、肯定的意義(如:十六章“致虛極”、四十一章“弱者道之用”等,都是正面、肯定的意義)。本章的“虛”,意指心境的開闊;“弱”,意指心志的柔韌。

張舜徽說:“四‘其’字,皆指人君自己。‘虛其心’,謂少欲也;‘實其腹’,謂廣納也;‘弱其志’,謂謙抑能下人也;‘強其骨’,謂堅定有以自立也。”可備一說。

〔七〕無知無欲:沒有偽詐的心智,沒有爭盜的欲念。

王弼注:“守其真也。”即是說,保持心靈的純真樸質(zhì)。五十七章云:“我無欲,而民自樸。”可證老子倡“無欲”以保持內(nèi)心的真樸,且“無欲”為圣人修養(yǎng)的一種崇高的心境。

〔八〕智者不敢為也:自作聰明的人不敢多事。“不敢為”一詞亦見于六十四章。此句及下句敦煌甲本作“使知者不敢,不為,則無不治”,帛書乙本作“使夫知者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九〕為無為:以無為的方式去為(做),即以順任自然的態(tài)度去處理事務。

童書業(yè)說:“老子的‘無為’思想,也是從春秋時代的自然主義思潮來的。在春秋時,已有‘無為’思想的萌芽,老子發(fā)展了這種思想,把‘無為’思想作為他的政治理論的核心,這是和他的處世哲學相聯(lián)系著的。他的處世哲學以退為進,以后為先,應用到政治上,就是‘清凈無為’。這種‘無為’思想反映的階級性,自然是小所有者的利益。小所有者隱士反對統(tǒng)治者的作為,他們認為統(tǒng)治者的一切作為,都是擾亂天下,使百姓不安的。他們要求統(tǒng)治者無所作為,效法自然,讓百姓自生自長,自由發(fā)展。”

【今譯】

不標榜賢才異能,使民眾不爭功名;不珍貴難得的財貨,使民眾不起竊盜;不顯耀可貪的事物,使民眾不被惑亂。

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靈開闊,生活安飽,意志柔韌,體魄強健。常使民眾沒有〔偽詐的〕心智、沒有〔爭盜的〕欲念。使一些自作聰明的人不敢妄為。依照無為的原則去處理世務,就沒有不上軌道的。

【引述】

名位實足以引起人的爭逐,財貨實足以激起人的貪圖。名位的爭逐,財貨的貪圖,于是巧詐偽作的心智活動就層出不窮了,這是導致社會的混亂與沖突的主要原因。解決的方法,一方面要給人們生活安飽,另一方面要開闊人們的心思。所謂“無知”,并不是行愚民政策,乃是消解巧偽的心智。所謂“無欲”,并不是要消除自然的本能,而是消解貪欲的擴張。

本章還蘊涵了老子對于物欲文明的批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弥勒县| 台前县| 临湘市| 鄂尔多斯市| 张家口市| 昌邑市| 黔南| 山丹县| 清流县| 公安县| 弥渡县| 长岭县| 应城市| 广汉市| 乐东| 虎林市| 枞阳县| 八宿县| 泰和县| 铁岭县| 辰溪县| 平江县| 朝阳区| 内江市| 宁晋县| 河北省| 丰顺县| 潢川县| 永吉县| 桃源县| 济南市| 筠连县| 开江县| 河北区| 雅安市| 锡林浩特市| 大庆市| 岳阳市| 义马市| 阆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