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一〕,故能長生〔二〕。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三〕;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四〕。
【注釋】
〔一〕以其不自生:指天地的運作不為自己。
成玄英疏:“不自營己之生也?!保ā兜赖陆涢_題序訣義疏》)
釋德清說:“以其不自私其生。”
〔二〕長生:長久。
景龍本、《次解》本、吳澄本、寇才質本、危大有本“長生”作“長久”。
〔三〕后其身而身先: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得到大家的愛戴?!昂笃渖怼?,帛書乙本作“退其身”。
河上公說:“先人而后己者也,天下敬之先以為長?!贝思聪喾聪喑傻牡览?。(高明《帛書老子校注》)
釋德清說:“不私其身以先人,故人樂推而不厭?!?/p>
王淮說:“所謂‘后其身’,即是一種謙讓、退藏與收斂的精神?!?/p>
〔四〕成其私:成就他自己。
薛蕙說:“夫圣人之無私,初非有欲成其私之心也。然而私以之成,此自然之道耳。程子有云:‘老子之言竊弄闔辟者也?!鑷L以其言為然,迺今觀之,殆不然矣。如此章者,茍不深原其意,亦正如程子之所訶矣。然要其歸,迺在于無私。夫無私者,豈竊弄闔辟之謂哉!”(《老子集解》)
【今譯】
天地長久。天地所以能夠長久,乃是因為它們的一切運作都不為自己,所以能夠長久。
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退在后面,反而能贏得愛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嗎?反而能成就自己。
【引述】
老子用天地的運作不為自己來比喻圣人的行為沒有貪私的心念。在其位的人,機會來得最方便,往往情不自禁地伸展一己的占有欲。老子理想中的治者卻能“后其身”“外其身”,不把自己的意欲擺在前頭,不以自己的利害作優先考慮。這是一種了不起的謙退精神。
不把自己的意欲擺在前頭的人(“后其身”),自然能贏得大家的愛戴(“身先”);不把自己的利害作優先考慮的人(“外其身”),自然能完成他的精神生命(“身存”)。這種人,正是由于他處處為別人著想,反而能夠成就他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