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邕①
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②。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恒殊調,見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③,丈夫未可輕年少④。
①李邕:字泰和,江夏(今湖北武昌)人。開元六年末任渝州(今重慶)刺史。天寶時為北海(今山東益都)太守,人稱李北海。以書法、文章名聞天下,喜汲引下士。天寶六載為李林甫所害。 ②“大鵬”二句:用《莊子·逍遙游》典。《逍遙游》:“鵬之徙于南溟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③宣父:即孔子。唐貞觀年間曾下詔尊孔子為“宣父”。《論語·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④丈夫:稱年尊長者,此指李邕。
開元八年作于渝州。此詩今人多以為是李白天寶出朝后于北海謁李邕時作。細讀此詩,頗不倫。出朝之后,李白已四十多歲,不應當自稱“年少”。且已受玄宗隆遇,李邕不至于對他輕慢。此詩必為少作無疑。開元六年末,李邕由括州員外司馬調任渝州刺史事,見于《通鑒》,而兩《唐書》的《李邕傳》不載,故令人多未留意。開元八年李白有渝州之行,于考察李白行蹤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