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24 七女為父報仇

在山東嘉祥、莒縣等地的畫像石中,有幾幅場面很大的戰斗圖景,發生在橋頭,幾處的畫面大同小異,均題作“水陸攻戰圖”。但在畫面的某個角落,有一位騎著戰馬的女子,刻有榜題“七女”,好像是一個伏筆,本意并不在水陸攻戰。

這“七女”是誰呢,為何要戰斗呢?

據《辭海》修訂本有“七女池”,在今陜西城固縣北。《水經注》說:七女池在七女冢之北,池東有明月池,狀如偃月,皆相通注,謂之張良渠。相傳是漢項伯死后,他的七個女兒為他取土筑墳所造成,故稱七女池。

1971年,內蒙古和林格爾出土了東漢時期的墓室壁畫,墓主是中原舉孝廉為官的漢人。墓室壁畫雖然不是畫像石,但題材內容有些是與畫像石相同的,榜題也很多。其中一幅畫的戰斗內容,類似“水陸攻戰圖”,但題為“渭水橋”,并題有“七女為父報仇”。這樣,就把戰斗的雙方、原因和地點揭示清楚了。

在“楚漢之爭”中,項伯本是項羽營壘中人,但與劉邦的謀士張良為至交。張良家五世相韓,秦滅韓后,張良曾接納刺客,椎擊秦始皇于博浪沙未遂,逃亡至下邳。秦末,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爆發。劉邦乘機起兵,張良為謀士,佐漢滅楚,因功封為留侯。

張良在下邳時,項羽和范增密謀設“鴻門宴”殺劉邦。項伯便連夜私見張良,欲與張良俱去。張良以為“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便在鴻門宴上幫助劉邦解脫。后來,劉邦做了皇帝,封項伯為射陽侯,賜姓劉。

《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射陽侯劉纏(師古曰:即項伯也)”一欄曰:“兵初起,與諸侯共擊秦,為楚左令尹。漢王與項有隙于鴻門,纏解難,以破羽降漢,侯。”在“始封”欄中為:“(漢高祖六年)正月丙午封,九年,孝惠三年薨。嗣子睢有罪,不得代。”由此可以看出,項伯是怎樣死的,他的兒子有什么罪,都沒有明說,當與七女的“報仇”有關。

這件事大約發生在漢初,可能當時社會反響較大,并流傳于民間。但又不便指明,只好稱之為“水陸攻戰”,卻留下一個“七女”的名字。和林格爾遠在塞北,天高皇帝遠,墓室的榜題寫出了“七女為父報仇”。

七女為父報仇

山東莒縣東莞鎮出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兴县| 古交市| 喜德县| 兴文县| 仲巴县| 潮安县| 开封县| 淮南市| 苍山县| 洪洞县| 怀安县| 洛浦县| 高安市| 灵璧县| 桐城市| 旬邑县| 南丰县| 读书| 堆龙德庆县| 宁安市| 黄平县| 北辰区| 柘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乌海市| 甘洛县| 进贤县| 德格县| 花莲市| 平和县| 周宁县| 文山县| 巴马| 砀山县| 闽清县| 瑞金市| 天峨县| 仁寿县| 垫江县| 马尔康县|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