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眷顧(一)
- 七尺巷面館
- 為有少年
- 3095字
- 2020-10-24 02:13:34
第六章 眷顧(一)
喚醒早晨的鐘聲,耀眼的陽光,預示新的一天到來,漸漸活躍起來的七尺巷地區,一只滿身白色絨毛的雪地犬趴在面館的屋頂打滾,累了就趴著凝視遠處的大海,港口的漁船以遠處的小島作為折返點,陸續揚帆起航。周圍的居民們和海風一起迎接爽朗的清晨,開始漫長卻又短暫的一整天。
七尺巷面館隔壁的店鋪年久失修,被葉流觴買下打造成室內花園,花園內一側靠近巷子的圍墻,栽種著一顆年歲久遠的雷尼樹,這顆樹足足兩層樓高,據說巷子里來往的行人,有幸被樹成熟的雷尼果實砸中,整月都會受到好運眷顧。因為果實成熟在五月至七月份,那段時間巷子里的人來人往,有意無意地從樹下經過,每個人希望有雷尼果滿滿的幸運,不會偷偷溜走,降臨在自己身上。
今天營業不久,一對老夫婦聽聞七尺巷面館的神奇魔力慕名而來,最近他們去到許多餐廳,但似乎都沒有很不滿意,看著面館外排起的長隊伍,兩個人抱著好奇揭秘的心態走過來,鋁門感受到食客逼近自動打開,他們緣分使然的闖入葉流觴打造的魔法空間,隨即魔法背景音樂后一身輕微的播報。
“歡迎光臨……七尺巷面館。”
方氏夫婦是七尺巷有名富商的后代,他們的父母親生前都各自經營全球一百強的公司,兩個人既是企業強強聯手長期合作的關系,又因從小兩人一起陪伴長大,青梅竹馬的關系,成年后兩人順理成章的結婚。
從出生到成年,一路以來沒有吃過苦的方氏夫婦,早已經習慣過著金絲雀般的家養生活,讀到高中就雙雙退學,他們接受家人的安排在父母旗下的子公司歷練。表面上說成是歷練,實際情況就是給他們在子公司安排一個管理的職位,沒有從基層做起,兩個人根本學不到真本事,還屬于商業圈的門外漢。
后來,金融風暴席卷全球,方氏夫婦各自父母經營公司都被拖下水,兩個人的雙親在噩耗面前沒有挺過去不幸去世,留下公司爛攤子等他們收拾。一夜之間,方氏夫婦倆從原先的富二代變得一窮二白,還有兩個孩子要教育。兩人的心智在歷經巨變后,瞬間成熟起來,他們深知已經沒有雄厚的公司,沒有父母為他們遮風避雨,連公司日常的運營,都成了很大的負擔。
他們兩家公司被一個房地產商人收購,合并成了一家公司。收購人是從德國來的,因為收購人本身是房地產起家,根本不懂得經營和管理,他準備打造成一個服裝公司,四處開始招兵買馬,招收大量的員工,購買的都是進口的機器材料。方氏夫婦也參與其中,成了公司旗下兩名普通的服裝廠工人。在那段時間,兩個人體會到老一輩創業打拼的艱辛,兩個人的最終目標就是等這家公司經營不下去了,再用低價收購回自己手上,畢竟是老一輩的心血。
三年過去了,每天十六小時連軸轉的工作,終于賺到屬于他們實力的第一桶金,但用于創業也還是微乎及微。
方氏夫婦在餐廳當服務員,盡量節省一天的開銷攢下來,他們經常輾轉各國,在俄羅斯打拼的冬天,方氏夫婦瑟瑟發抖,他們感覺就像個街邊乞丐,或者是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每一次他們想要哭泣時,都習慣性地緊抱在一塊仰望天空,每一次在公車上累的睡著,公車司機叫醒他們后,才發現自己做錯了站。
方先生相信井底之蛙也能跳脫那口深井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唯有恒心,保持毅力。追究會等來歲月靜好的未來。
每當談起兩人創業初期的經歷,方氏夫婦感到十分心酸。年少輕狂的我們,如果不弄得遍體鱗傷,那來的驕傲勛章,肆意的去瘋狂,驕傲的去綻放吧,追尋著心里那束永不熄滅的光芒,無畏的踏向未知前方。即使無數困難在方氏夫婦面前展露鋒芒,總有一天黎明會在聚攏黑暗提前來到,扶搖直上九萬里,去尋找屬于自己的榮耀。但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寶貴的經歷,慢慢地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籌集到了資金,有了小部分可觀的資金。
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盡可能的放大化是尤為重要的,方氏夫婦決定縮小規模,利用兩家剩余的幾處房產做運營資本,開一個早晨品牌店,兩家人都姓方,就這樣方糖早餐店,順利開張營業。周圍都是商業街,按計劃書規劃來說,每天會有許多上班族會經過這條街,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不可能不買早餐,新店開了三天沒有顧客進店,過后兩周依舊沒有人走進來,方氏夫婦走去附近溜達一圈,終于發現他們早餐店為何沒有一單生意的緣故,在對面世貿大廈的二樓新開業的早餐連鎖店熊Boss,因為是老家連鎖品牌所以更加取信于新顧客。
如果不是喜歡,你真的堅持不了那么久,干餐飲太辛苦了。
方氏夫婦先前覺得餐飲行業門檻低,所以毅然決然一頭扎進來,他們不急成本決心再開一家微型咖啡吧,市面上大都咖啡店都是桌椅板凳,方氏夫婦找設計師制定出一款膠囊咖啡,用兩個巨型膠囊丸拼接而成,一次可以接納四位顧客。既然早餐店做不起來,是因為熊Boss這樣的鐵招牌,咖啡吧不需要固定的人力資源成本,他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或許能成功。但修煉始終沒到家,方氏夫婦的微型咖啡館開了兩個月后就倒閉了,這次的經驗教訓是創意很吸引現下年輕人,但是沒有考慮換氣設施方面,許多顧客體驗過后,覺得不適宜長時間的呆在店里,就這樣每次只有新顧客嘗試,留不住常客。
可是他們簽訂一年合約,如今提前退租房東肯定不同意,方氏夫婦轉念一想便將微型咖啡吧改造了串串風味小吃店。他們最初的想法來源于度蜜月時在中國BJ簋街逛夜市的經歷,簋街位置處在BJ東直門內,在那條一公里多的大街上,有150多家商業店鋪中餐飲服務業的就占90%,餐廳密度特別大,在整個城市未必能找出第二家來。那次他們點了麻辣小龍蝦、麻辣肉蟹等辣味菜系,聽說是簋街的主打菜系。他們發現羊肉泡饃等小吃在那賣得非常火爆。小吃店緊鑼密鼓的籌辦起來,開了幾個月后生意慘淡,大概周圍的人不喜歡吃辣味小吃,聞到秘制調料味,離小吃店大老遠就繞著走遠了。山窮水盡的方氏夫婦,只能含著淚告別他們手上的第三家創業店。
嘗試多次,每次創業的經歷都是以失敗告終。夫婦倆人想再腳踏實地謀發展,為了學鍛煉餐飲方面的經驗,方氏夫婦悄悄來到一家新開的西餐廳應聘,餐廳經理看他們挺能吃苦耐勞,又是夫妻倆帶著兩個孩子在外打拼不容易,就同時招收他們。
最終大方當上了西餐廳的主廚,小方則負責管理起西餐廳財務方面。在那打拼半年時間后,方氏夫婦羽翼豐滿,趁著西餐廳生意慘淡,于是就把這家西餐廳承包了來,改為賣中餐,主要做粵菜和川菜。中餐廳火了后,方氏夫婦又開了一家小規模的火鍋店。逐漸的他們成為餐飲界的中流砥柱。
就在生意做得順風順水的時候,方氏夫婦卻萌生逃離餐飲的念頭。他們回憶說:我的故鄉目前經濟還不發達,社會風氣混亂,很多顧客常常吃完飯后投訴餐品不衛生,喜歡賴賬的顧客不計其數,服務員問他們要賬又不想給,做服務行業的人反倒要低三下四,許多當地同行不想再做餐飲行業了,也不打算追回款。那算是他們的至暗時刻,就算干餐飲起家,突然感到累了工作狀態很不好,現在都還能清楚回憶起當時的心情。
那時候,恰巧有個紅酒莊園倒閉了急著出手,負責人看方氏夫婦近些年名聲大噪,而且談起話就挺會營銷,又在搞餐飲,就把他拉過去入股重整企業,所以他們又在那個紅酒莊園當銷售做起紅酒生意。半年之后,方氏夫婦發現哪個行業都不好干,所以就又回去繼續干餐飲。
十年后他們餐飲店里的生意已經很好了,但是又特別想走出家鄉去外面闖蕩。在朋友的引薦下方氏夫婦首先來到了BJ發展,但十分不順利。那時候他們恰巧有個朋友在土耳其做餐飲,于是力邀方氏夫婦去那看看。就源于偶然機緣,方氏夫婦來到土耳其和朋友合伙開了一家風味烤肉店。
除了繼續創業,方氏夫婦兩人沒有任何選擇,憑借他們的自身條件高不成低不就,根本找不到比目前工資更高的工作,生活中的賬單總要用他們的時間去交付。如果他們沒有孩子尚且可以選擇節衣縮食,也可以選擇再做份兼職。但是我有兩個孩子,不僅要讓他們吃飽,而且還要供他們上學。每一個父親都知道,現在養孩子有多貴,全面放開二胎后也沒有提高生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