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教子無方

  • 江山畫本
  • 蕭無
  • 2207字
  • 2020-11-17 13:15:40

歲月一天天過去,“沽月山莊”門前的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

南宋紹興十三年時,金熙宗皇子完顏濟安無故病逝,此后金熙宗性情大變,郁郁寡歡,金國朝政逐漸落入威震天下的“海陵王”完顏亮手中。

中原鄂州卻一片祥和之氣,江鶴寧生意亨通,家族產業蒸蒸日上。

于是,江思飲也漸漸長大了。

他住在江鶴寧的“沽月山莊”里,陪伴他的有形形色色的人。

他一出生,就有很多人陪伴他,有爹爹江鶴寧大老板,脾氣很大的媽媽李巧姐,比自己大十五歲、嬉皮笑臉的大哥江思衡,比自己大十歲、不茍言笑的二哥江思愚,比自己大六歲,性格和男孩子一樣的三姐江思燕,任勞任怨的管家莊叔,陪自己一起長大的書童顧煙,還有自己最崇拜的人林逸煙老師。

江鶴寧長公子江思衡是大夫人劉氏所生,劉夫人五年前病逝,二公子江思魚和三小姐江思燕是二夫人佟氏所生,而江思飲是三夫人李巧所生,好在李巧姐性格豪爽,灑脫練達,與江思衡等人相處甚洽,便和親生母子一樣親熱。

江鶴寧早年出海做生意,“海禁”之后在鄂州做起珠寶、茶葉、酒樓等生意,可謂富甲一方。

四公子江思飲便是在這種衣食無憂的富庶環境中成長起來。

聽說他一生下來,不哭反笑,李巧感到驚訝喜愛,覺得孩子長大一定和自己一樣,是個爽朗灑脫的大男子漢,李家劍術稱絕粵南,是以李巧姐從小便和男子一樣,喜好武藝,不喜針線。

而江鶴寧卻連連搖頭,只說南方有俗語“兒哭無礙,兒笑有災”,李巧為此和他置氣許久,過了一陣也就不了了之。

由于江鶴寧生意越做越大,大公子江思衡不得不陪伴父親左右,學做生意,幫著打點酒樓和茶莊的一些粗淺事物,二公子江思魚本來喜好讀書,在八歲那年因機緣巧合,遇到“仙游派”的高人,一下子喜好武學,便棄文從武,拜在“仙游派”掌門玉壺道長門下學習武藝,成為羽清道長的關門弟子。

三小姐江思燕更是天生好武,常常纏著三娘李巧教她劍法,李家劍法本來傳內不傳外,奈何李巧對這三小姐極是喜愛,竟不顧家族門規,將這三十六路“一字迅雷劍”傾囊相授,江思燕也是個武學奇才,練了幾年已頗得真傳,隱隱有劍客的風范,江鶴寧心下尋思女孩子家舞刀弄槍成何體統?早早要為這三姑娘找個婆家為好。

但令江鶴寧最頭痛的還是他的四兒子江源江思飲。

江思飲小名“抗抗”,是他母親起的,起這么個粗野的小名,本意在莫忘“抗金”之志,但這“抗抗”從小表現出來的武學天賦卻是很令他母親失望。

因為這個江四公子好像對于練武,根本好像提不起一絲興趣,甚至每次都會有一些怪異的見解。

江思飲五歲那年,李巧將入門的“一字迅雷劍”傳授,演示過后,江思燕絲毫不差的施展出來,李巧大為贊賞,而江思飲卻道:“這劍法雖然快捷凌厲,卻太霸道,不符道家清心寡欲、佛家慈悲為懷的本意。”

要知道這“一字迅雷劍”的創始人本是位得道高僧,以“如夢亦如電”之禪意所創,凌厲狠辣是其表,慈悲為懷為其真,意在制服邪魔,不在爭強克敵,李巧與江思燕的劍術雖狠辣快捷,卻與原來劍道的本意相違背,落了下成。

李巧聽兒子在姐姐面前這樣說,甚感無光,武林中晚輩妄自點評前輩本是大忌,何況是自己不懂事的親兒子,于是狠狠訓斥了江思飲一頓,從此只教江三小姐劍法,而請了個學識淵博的教書先生教他讀書,看來于武學一道這四公子是走不通了。

對于讀書,江思飲更是別出心裁,每每詠經誦典,總會生出有千奇百怪的問題,把城內最好的老師季師傅也給問得頭大如牛,教了兩個月便辭職不干了,從此江四公子的大名城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很多人為他起外號,什么“混世魔王”、“小災星”、“不肖子”這些離經叛道的名稱都往江思飲身上安。

要知那時雖然大宋南遷,儒家之道卻仍是主流,一個學生把老師問得焦頭爛額,實屬大逆不道,好在江思飲年幼,旁人只是背后議論紛紛。

而在江思飲心中他卻覺得自己的問題并沒有什么奇怪的地方,為什么別人總是不接受?

其實他不明白,老人們有一句話叫做“三歲看老”,大意是根據三歲時你的表現就能大體判定你的一生性格,雖然這種說法很封建,但老人都愿意這樣去講,他們是相信這種說法的,這也難怪很多人一生下來因為一件小事就被定性,這其實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如此這般下來,江鶴寧連續為江思飲請了不下五個老師,有翰林,有名家,卻總會被這頑劣孩童給氣走,其實江思飲說的一些問題也并非全無道理,比如有一次問道教書邱師父關于《三字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惡論”問題,起初邱師父只當他是童言無忌,沒想到幾句話下來,竟然是詭論連篇。

“小孩子一生下來就愛打壞家里的東西,這明明是天性中的‘惡’在作怪,可偏偏為什么《三字經》中卻非要說人一生下來性格是善良的呢?”江思飲一臉正經地詢問邱師父,只見邱師父氣的白胡子都飛起來了,右手舉著戒尺欲要打下,一想江鶴寧家財萬貫,他的公子可萬萬不能得罪,便長嘆一聲,摔開書本離開,臨走時對江鶴寧嘆道:“孺子不可教......孺子不可教.......孺子不可教......”

要知道宋朝時候封建禮教,一切聽從老師的教育,江思飲如此舉動,無異于離經叛道、玩世不恭。

江鶴寧暗自嘆氣:“看來文這一路他也是不通啊........”

一日,城中富商朱老板帶著女兒來找江鶴寧評理,原來這天江思飲和書童心茗在城中和茶樓段老板的公子、玩斗蛐蛐,連斗死朱小姐三只“無敵大元帥”,朱小姐生氣之下將他的蛐蛐踩死,這些孩童都是嬌生慣養的富家子弟,那里受到這樣委屈,于是便扭打在一起。

江鶴寧忙和段、朱二人陪個不是,宴請數日,平息此事。

從此江鶴寧便更不敢讓江思飲外出,以免惹是生非。

面對這樣的孩子,久經商海的江鶴寧也束手無策,教子無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平市| 河西区| 班戈县| 南丰县| 遂平县| 东源县| 略阳县| 酒泉市| 横山县| 遵义市| 壤塘县| 邓州市| 乌兰察布市| 长子县| 深水埗区| 大英县| 珠海市| 靖宇县| 晴隆县| 弋阳县| 黑河市| 乐业县| 新疆| 涡阳县| 页游| 阿克| 洪洞县| 石首市| 通江县| 武乡县| 永修县| 普宁市| 巴楚县| 桦川县| 大田县| 奉节县| 蓬溪县| 孟津县| 潜江市| 讷河市|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