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東瀛太刀

沙落,天清。

窗外的街冷了。

沙暴日期臨近,街邊的砂石木屑也變得不安。

刀劍清脆的嘶鳴近在耳畔,旁眾不為所動。

冷兵入肉的悶響遠在天邊,卻是令人窒息。

入肉的是一柄太刀。

持刀人穿著破爛,卻不是丐幫。

而是東瀛浪人。

并不是沒人小瞧東瀛浪人,覺得他們兵器單一,刀法簡陋的人大有人在。

比如地上躺著的三具死尸曾經就這么想。如果兵器能思考,地上的三把斷劍也曾這么想。

東瀛武士刀本以唐刀之形融合劍法之正氣,卻成就了江湖少有的毒辣。

就在無人敢前之際。

忽得一人影飛身而至。

“讓我來會會你”

說話之人,正是泉州雷鳴手宋千山。雙手白刃不侵,掌如雷動。

泉州之人對倭寇恨之入骨。今日沙漠上竟能相見,這是一種緣,見之必死的緣。

“很好。”

東瀛浪人雙手舉刀于身前,透出一種與衣冠不相稱的優雅和莊重,仿佛廝殺是無比神圣之事。

“很好是多好?”

宋千山笑問,卻目光如刀。

“值得一殺。”

東瀛浪人會得字不多,但每個字都有用。

宋千山冷笑一聲。眼神一凜,雙掌齊出!

第一招以雙峰貫耳之勢,左右鎖死那個浪人。

浪人出刀直刺空門。

宋千山雙掌一揉,側身一閃。竟化去空門。反制其手。

宋千山若要抓住一柄劍,也許尚不能像李沉沙一樣轉瞬間將之摧斷。

但若讓他抓住一只用劍的手,那他今生不會再用劍。

武士刀,在東瀛人心中是刀亦是劍。

他抓住浪人握刀之手,用力一扭,卻發現他根本使不上勁,隨即被震開數步。

因為浪人的太刀早切碎了宋千山的鎖骨。就算那是誘敵之招,又如何?只要一劍足夠快,他就不需要思考這么多,后面接踵而至的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第二劍。太刀長刺,就是劍。

沒有多余的動作,也沒有多余的想法。

無論多少招過去,他都會在第一時間再次出劍,沒有休止。

只有血才是停止得訊號。

他的劍停住了。

好像隨著風沙一起停住了。

因為血。

只不過是自己的血。

浪人的劍雖快。卻快不過雷鳴之音。

宋千山身法雖慢,卻慢不過死人的劍。

宋千山崔盡全力的一掌懸在空中,本和浪人的頭有一段距離。

而這確實他的本意。一掌動風雷。掌風五寸之內的,腑臟盡摧。

浪人翻出了紅色的眼球。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呸”

宋千山啐了他一口。

雖是險勝,但也未松口惡氣。

忍住疼痛罵道,“倭賊竟打大漠的主意,真是在泉州沒殺夠你們。”

街上觀戰的人群,掌聲雷動。

有人要給他送金瘡藥,替他包扎。

在人群之中露臉的宋千山,卻揮手示意這并沒什么要緊。

東瀛人有自己的語言。

更多的東瀛人不會說大名官話。

不會說官話,就不說話。

或者,用劍說話。

一名衣冠整潔的東瀛武士,向戰死的浪人鞠躬,然后信步而來。

向宋千山禮貌性得點了一下頭。

宋千山不敢大意。

張開架勢,氣勢更勝剛才。

沙石草木未動,冷風好像再次吹了起來。

那是流動的殺意。

什么都沒有發生。

然后。

那個東瀛武士就已收刀。

沒錯,他只有收刀的動作。

小斗笠瞪大了眼睛,她甚至也很難捕捉這一招拔刀。

地上鮮血,滴答不停,積水成淵一般。隨后宋千山的一只手,掉落在地。他來不及驚愕,來不及疼痛,更來不及憤怒。

東瀛武士第二次收刀。

接下來。

還是沒有出刀的動作。

宋千山第二只手也掉落在地。

他已來得及憤怒,但已沒有憤怒的資本。

這時,東瀛武士第三次收刀。

小斗笠看清了。她看清了那把刀在空中留下殘影。以及他切開的空氣。

宋千山已經沒有手。

但他還有命。

所以第三刀之后,他死了。

死得很難看。

沒有人叫好,也沒有人復仇。

因為在鼓起勇氣之前,他們更希望弄懂這個東瀛人究竟是如何出刀的。

小斗笠看到了他身上,還有一柄肋差,那是有身份的武士才有的短刀。

若中原群俠哪位看不出此人是收刀流海音寺楓,那他一定不曾和倭寇交手過。

他參加大小戰役無數,殺人無算,閩南一帶,海音寺之名猶如惡鬼,小兒聞之夜不敢啼。

但也曾被神機營督軍打成流寇,流亡至今。

本是拔刀術。

他的流派就只有三個字,“收刀流”。

當你念到這個三個字時總覺得前面還有字,那并不是你得錯覺,這正是收刀流的含義所在,因為你看不見出刀,卻已出刀。這也是為招式命名的最高境界。

此刻的他無言,只因話已讓自己的刀說盡。

他不再看著膽小的中原人,他只是看著太陽,平伸著刀。任陽光在刀鋒之間靜靜流淌。

目中無人,橫刀問天。

此時此刻,有誰聽不懂他無聲的語言?

太陽不可久視。

可他卻瞳孔收縮,雙目瞪得越來越緊。他看到了太陽上的一個黑點。那并不是遠久之前所記載的太陽黑氣。

而是一個人,輕功極高的劍者。

就像海音寺的拔刀,你只看的見他的收刀。這個人你看見他的時候,他已經在你頭頂幾丈之高。

此功正是江湖罕有的絕世輕功:八步登天

從天而降的劍者,乃華山七劍排行第四,“踏云落劍”裴文樂。

收刀流出刀。

只能出刀。

然而這一次所有人都看清了他的刀刃。

因為刀已停滯。

裴文樂天外斜飛而來,白衣長飄,足不落地,劍姿如仙,以劍尖對劍尖。

剎那間,二人逼近時所壓出風圈,橫著推向四周,十人七倒,七膽五喪,甚是狼狽。

劍尖相抗,本就已經是武功至絕的劍客交手才會發生之事。

海音寺更發現,自己的劍竟怎么也抽不開。

他的腳在慢慢下沉。

而裴文樂還在空中停滯,全身灌于劍尖一點。

海音寺楓在絕境之時,運轉一股詭異運刀勁力。

那正是收刀流奧義,納神決!

腳下地面下沉到某一刻,旋即停止。

裴文樂匯太陽罡正烈氣于一點。

海音寺利用大地的陰柔勁力,似以太極借力于地之法,倒吸劍氣,卸于地下。

裴文樂并非用自己之真力,故源源不絕。

二人僵持如斯。

忽問一聲細微的脆響,裴文樂的劍開始出現裂痕。

小斗笠雖早已聽聞東瀛浪人武功奇詭,太刀無不精鐵百煉打造,家傳數代,削鐵如泥。

盛唐之后,此種技藝中原早已沒落。家傳,百煉,已經是奢望,江湖人人佩戴此等寶刀更是遙不可及。因此福建倭寇之亂以來,與之交手,中原武林處處敗下陣。早已是千百年來奇恥大辱。時至今日,難道華山派竟也不敵?

早在多年前,華山派就在武林眾派門當中脫穎而出。聲勢一度超越魔教。武功更是深不可測。

要說,華山的武功還要從三大秘籍的故事說起。

傳說百年前已故華山掌門西岳老人,以自身經歷譜寫十年傳奇,因緣際會,共得三卷天書。

每一卷都足可以轟動天下。

更不可思議的是,他非但學會了三卷天書的武功,還將三卷天書融會貫通,化為一部劍法。共創了三百三十九劍招,名曰“登峰渺天下”。

為了江湖不再為爭奪秘籍流血,他燒毀了三卷天書,承諾愿意講他必勝所學傳授任何一個投靠華山的弟子。

此故事更是傳為江湖美談。

當年白龍對小斗笠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卻是另一番解釋:

“西岳老人所說皆是謊言,三卷天書早已失傳,他不過借此威名,為他自創劍法造勢。然后燒掉偽書。”

小斗笠心中已經定見,有些不服氣的問:

“師父怎么知道他是騙人的?”

白龍道:“因為有一卷天書在我這里。”

小斗笠愣住,卻也不覺意外,只因此人是白龍。

白龍又道:“他只知道書名,卻從來就沒見過。”

“原來這老頭也是招搖撞騙,沒什么本事。”小斗笠失望道。

“你錯了,這老頭的劍法,比這所謂的天書妙得多。”白龍道。

小斗笠嘴長得老大:“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說謊?”

白龍道:“世人只認秘籍,因為世人都想投機取巧。寧愿都相信傳說,也不認為活著的人能創出什么好劍法,是因為他們沒法承認有些同樣活在這世上的人確實比他們努力。”

小斗笠聽得不解,道:“師父說的太復雜啦。”

白龍道:“總而言之,他們借此光耀門派已有百年。再揭穿這個謊言也為時已晚。”

無論是在白龍講的故事里,還是江湖盛傳的美談中。

華山派都是不可小覷的派門。他們不僅聲勢浩大,還確有真才實學。好像武林各派們之間天生就沒有任何公平可言。

東瀛武士可以和他們分庭抗禮,甚至小有得勝之勢。讓小斗笠著實驚詫。

忽然一聲清脆的碎鐵之聲,震得十方寂靜。裴文樂之寶劍橫空斷裂。

裴文樂凌空轉身撤回半截劍,踉蹌落地。

幾個華山派弟子將他扶起。

“師兄,你沒事吧。”

裴文樂伸手示意,卻說不出話。

而海音寺楓,眾人依舊只能看得到他收刀的動作,收得是那么文雅,那么得緩慢。

刀入鞘,卻以拿不穩。他平淡的笑了笑。然后垂下了頭去,再也不會抬起。

“砰!”

一聲悶響,心脈內爆的聲音沒人會想聽第二次。

空氣中空留太刀落地的余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长市| 疏勒县| 云浮市| 宜丰县| 阿勒泰市| 海伦市| 都昌县| 奉新县| 阿巴嘎旗| 通化市| 石楼县| 论坛| 松桃| 铜川市| 瓮安县| 武胜县| 永兴县| 阿勒泰市| 平舆县| 临海市| 历史| 蓬溪县| 荆门市| 米泉市| 鲁山县| 塔河县| 成武县| 唐山市| 竹山县| 台东县| 北海市| 阿瓦提县| 广河县| 安福县| 镇雄县| 伊金霍洛旗| 金平| 北辰区| 绍兴市| 威海市|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