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長平之戰

  • 戰國余孽
  • 秋霽
  • 6966字
  • 2020-10-24 01:00:50

(以下為長平大戰的背景交代,小秋認為有了解的必要,不感興趣的書友可一眼略過,不過小秋對史料做了些加工,有一些趣味性的語言在里面,不至于看起來太枯燥,推薦耐心閱讀)

說起來,秦昭襄王可是秦國乃至整個戰國時期屈指可數的雄才偉略之君,他采納了丞相范雎(讀ju)“遠交近攻”的戰略構思,從公元前268年起,先后出兵攻占了魏國的懷、邢丘,迫使魏國親附于己。接著又大舉進攻韓,先后攻取了陘、少曲等地。

公元前263年(趙惠文王三十七年、秦昭襄王四十四年),秦昭襄王攻取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將韓國攔腰截為兩段,一舉切斷了韓國上黨郡(今山西長治一帶)和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新鄭)之間的聯系,使上黨郡完全和韓國本土隔絕,孤懸在外。

韓國一看上黨郡成了一塊飛地,想要去救援恐怕是不可能了,于是干脆想做個順水人情,獻出上黨郡向秦國求和。

然而秦國人品不好,上黨郡的守將馮亭不愿降秦,自作主張把上黨郡十七縣獻給了趙國。

上黨郡在趙國都城邯鄲以西,太行山脈西側,對于趙國來說,一旦上黨落入秦國的手中,秦軍則可居高臨下,威脅邯鄲。馮亭主動獻出上黨,趙國上下自然皆大歡喜,于是趙惠文王在平原君趙勝的勸說下欣然接受,派出趙國名將廉頗率大軍前去接收上黨,并計劃就地構筑防線,抵御秦軍。

秦國自然不甘心到嘴的肥肉被別人叼了去,隨即向趙國開戰,兵鋒直指上黨。

秦軍不愧是戰力超強的虎狼之師,還沒等廉頗的大軍到達上黨,上黨郡十七座城池便已全部淪陷,廉頗的大軍到達上黨邊境之時,迎接他的,卻只有馮亭帶出的殘兵敗將。

戰況出現了變化,幾十萬秦軍駐扎在上黨,隨時都有可能乘勢進攻趙國,廉頗必須找到一個地方來抵御秦軍。最終,他選擇了長平這個地方,于是趙國駐兵三十五萬于長平,以抵御秦軍。

說來這秦趙二國也算是世仇了,幾十年來,雙方大大小小的戰役打了不計其數,基本上勝負相當。

秦國位于中原以西,即今天陜西一帶,而趙國位于今山西一帶,往東就是燕國和齊國,其中齊國鹽鐵富甲天下,但軍事實力不強,秦國做夢都想滅齊國以收其財富,但中間夾了個趙國。

這趙國可不好惹,燕趙之地多豪杰,而且趙地北接匈奴,民風自古彪悍,尤其是經歷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之后,趙國軍事實力大增,曾一度和秦國勢均力敵,是東方六國中唯一可以與強秦抗衡的國家。趙國又多出名將,老一輩如趙奢、廉頗,小一輩如李牧、龐援、樂乘等,隨便派出哪一個就夠秦國喝一壺了,因此秦國對趙國那是恨之甚深,又忌之甚深。

此次統帥趙國大軍抵抗秦軍的廉頗,就是趙國出產的名將之一。

廉頗,今山東德州陵縣人。

秦王曾多次派兵進攻趙國,卻被廉頗統領趙軍屢敗秦軍。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率領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威震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躍居東方六國之首。廉頗班師回朝,拜為上卿(當時最高級的文官,相當于后來的宰相)。此后,廉頗率軍征戰天下,守必固,攻必取,幾乎百戰百勝,威震列國,秦國虎視趙國而不敢貿然進攻,正是懾于廉頗的威力。

尤其是在廉頗和藺相如將相交和(這詞兒用的—-—)之后,趙國內部團結一致,趙國一度強盛,藺相如和廉頗一文一武把趙國打造得如鐵桶一般,成為東方諸侯阻擋秦國東進最堅實的屏障,秦國甚至在此十年間末敢攻趙。

然而那都是以前的情況了,這場戰爭開始的時候,趙國名將趙奢已死,藺相如病重,執掌軍事事務的只有廉頗。

戰爭一開始就對趙軍很不利,秦軍南取野王,北略上黨,士氣正旺,而趙國外與諸侯交惡,內有奸臣當政,這場仗對趙國來說十分不好打。

但是論打仗,廉頗還真沒怕過誰。

公元前263年,廉頗統率大軍進入長平戰區,然后由此分兵布防。

同年七月,秦左庶長王龁(讀he)開始攻趙。

王龁,號梁蓋,戰國末期秦國上將,初為戰神白起的鋒芒所掩蓋,白起死后也未有大的功績,但是王龁經歷三代秦王,與蒙驁、王陵交替為秦國征戰,稱得上是當之無愧的秦國宿將了。

初,秦軍士氣正高,銳不可當,很快就突破了趙軍空倉嶺一帶的防衛體系,先后占領東鄣城、西鄣城和光狼城(今山西康營),秦軍由此進入長平地區。

王龁一不做二不休,大軍長驅直進,觸角深入丹水河一線,這條當初廉頗借助天然水道構筑的縱深主體防線,便為秦趙所共有,即趙軍據丹水河東,秦軍據丹水河西,互為屏障,隔岸對峙。

在之前的戰斗中,趙軍先后損失了將近五萬人,但到了這個時候,廉頗充分利用占據的有利地形,固守陣腳,以不變應萬變,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成功地將秦軍牽制在長平的預設陣地前,開始了長期的堅守。

秦趙兩國近百萬大軍在長平地區相持了近三年,使急于求戰的秦軍一籌莫展,始終不能跨越丹水河一步。

秦國想到了換將,換將不僅僅是要換掉王龁,而且最好是將對手廉頗也換掉。

戰爭好看,就在于它經常會出現戲劇性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而變化無窮。

在這個歷史性的關鍵時刻,趙惠文王說死就死了,雖然趙惠文王沒有秦昭襄王那般的雄才偉略,但起碼他對廉頗能夠給予充分的信任,這就足夠了。而現在糟糕的是,比趙惠文王還昏庸無能的趙孝成王繼位,他比他老子更不如,連起碼的知人善任都做不到。

于是,也算是秦國一代名相的范雎,在這關鍵時刻使出了孫子兵法中最狠毒、最齷齪的一招——反間計。

范雎秘密派人攜千金向趙國權臣行賄,讓他們散布流言。

當時的趙孝成王年少氣躁,軍事知識貧乏,方一繼位就急于建立功業以鞏固自己的地位,自然對廉頗死守不出,打持久戰的策略大為不滿,既怨怒廉頗連吃敗仗,失三城損二將,士卒傷亡慘重,又認為廉頗后發制敵的戰略是不敢戰,早已是忍無可忍。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謠言無中生有隨風而起,像病毒般迅速傳播開來,感染了民眾,感染了官員,感染了趙王。

謠言說,廉頗已不是當年的廉頗了,他老了、怯了,懼敵、懼死,不僅損兵折將、困守壁壘,還武斷霸道、不聽諫言,長平的趙軍已軍心大亂、斗志盡失,早晚都要毀在秦軍的手里。

謠言還宣揚,秦國人還是最佩服當年的馬服君趙奢。

當年趙奢在闕與之戰大敗秦軍,著實厲害,但他的兒子趙括比他老子更厲害,論起兵法來,他爹趙奢也不是對手,秦國一直猶豫不決,就是怕趙括擔任主帥,要是趙括擔任主帥,秦軍怕是退都退不回去了。

本就已對廉頗大為不滿,再加上惑于秦國所施反間計的謠言,趙孝成王終于開始認真考慮起一個問題,換將。

最后,心中還有些猶豫的趙王召來趙括,詢問他的意見。

只聽趙括說:秦若使武安君白起為將,我興許要思量一下,白起那家伙了得,戰功赫赫,幾無敗績,我與他勝負居半。至于王龁,他也就能欺負欺負老人而已,我只需要稍稍一發力,便如同秋風掃落葉般,讓他連滾帶爬地回老家去!

趙括年輕氣盛,趙孝成王也年輕氣盛,對于任趙括為將,老相國藺相如乃至趙括的母親都做出了強烈的反對,但對于他們的話,趙孝成王卻不以為然。作為一個剛剛繼位的國君,這些老人的話只能讓趙孝成王覺得累贅和啰嗦,倒是趙括這樣的少壯派軍官更合趙王的胃口。

所以,當趙王聽完趙括這一番高談闊論之后,立刻像被打了一針強心劑一樣,興奮異常,似乎已經看到了秦軍狼狽逃竄的情景。趙孝成王當即拍板,決定拜趙括為將。

于是,這場戰爭出現了重大的轉折。

公元前260年,趙孝成王任命趙括為趙軍最高統帥,替換了已經扼守長平近三年的廉頗,并命令趙括率兵主動出擊秦軍。同時,對長平增兵二十萬,長平的趙軍人數一下子達到了恐怖的五十余萬。

趙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頗的部署,對廉頗的軍隊紀律以及號令全部進行了更改,撤換了一大批各級軍官將領,并把分散成列星狀的軍壘合并成大營。趙括還豪氣沖天地命令,秦兵若來,各軍都要堅決予以還擊,若勝,各軍都要奮勇追擊,讓秦軍不得一兵一卒生還!

臨戰更改部隊的制度,而且大批的撤換將領乃兵家之大忌,趙軍中一時間人心惶惶,戰力直線下降。

于是,陰謀得逞的秦昭襄王也立刻換將,暗中命武安君白起為上將,降王龁為副將,并且下令,有敢泄武安君為將者,斬。

就這樣,趙國一步步走入了秦國獰笑著設下的圈套。

時間到了這里,歷經五百余年的春秋戰國即將發生一場重大的歷史轉折,并將徹底結束奴隸制的割據時代,使得中華大地進入了中央集權制的統一國家。在這個名為長平之戰的大舞臺上,秦昭襄王和趙孝成王這兩位君主代表各自的國家,聯袂上演了一幕耗資極其龐大的鴻篇巨制,驚心動魄而又轟烈、激烈、壯烈與慘烈的歷史大片!

書歸正傳,傳奇由此開始。

公元前260年,七月,長平東南,韓王山西麓,趙軍營。

西風烈,殘陽斜。

轅門外,一道塵土飛揚,一隊騎兵如風馳電掣般急速而來,一路踏碎了滿地煙塵。

領首一年輕男子,估摸有二十二三歲的年紀。

此人身貫輕甲,左腰佩長劍,馬鞍前右側掛著一支單手弩,左側插著一把長弓,右手靠近馬臀處掛著一壺羽箭。面無須,膚色略淺,長方形的臉龐,線條剛毅而充滿英氣。嘴唇不大不小,不薄不厚,鼻梁挺拔且中間略凸。濃黑劍眉,雙眼不大卻較細長。眉宇間不時透露著一股淡淡的殺氣,非長年征戰沙場的人不會有這種氣質。

這隊騎兵徑直奔到轅門口,值哨士兵認得是騎兵斥候千騎長——姜魁,便立刻放行。

所謂的斥候,就相當于現代軍隊中的偵察兵。

不要小看這偵察兵,在現代軍隊的訓練中,偵察兵是唯一可以和特種部隊相抗衡的兵種,因為他們也要承擔許多非常考驗單兵作戰能力的任務,比如偵查、反偵查、破壞、暗殺等,所以偵察兵要掌握狙擊、格斗、偽裝,以及熟練運用各種電子裝備、交通工具等技能,在軍隊中也算是全能型的人才。

姜魁的這支斥候部隊雖然比不上現代的偵察兵,但性質卻是相同的,偵查敵情,破壞敵軍哨卡,消滅敵軍落單部隊,甚至有時還要混入敵軍軍營,或是放火配合大部隊攻營,或是暗殺敵軍將領讓敵軍不戰自亂。論單兵作戰能力,姜魁的一個部下打普通士卒三四個也是毫無問題,因此姜魁率領麾下三千斥候軍屢立戰功,在趙軍中頗有威望。

姜魁帶領幾名親衛部屬直奔中軍帥帳。

姜魁在帳外下馬,把戰馬交給了親兵隊長韓章,一人昂首挺胸的走了進去。

進得帳內,姜魁雙腳并攏挺身肅立,雙手一抱拳,朗聲說道,

“報!騎兵斥候千騎長姜魁奉命察看敵情,現來復命!”

帥案之后,一名白衣男子正襟而坐,此人白面少須,眉梢細長,雙眼有神,嘴鼻略小,下巴略尖,正伏案察看地圖,元讓、蘇射、王容、傅豹等幾位貫甲武將按劍肅立,圍于案前,皆形容冷峻,不時的向著案上的地圖指指點點。而帥案后低頭端詳地圖的白衣男子,正是新任的趙軍最高統帥——趙括。

趙括聽聞來報,也不抬頭,說聲,

“講。”

“前方探知,有大批秦軍在丹水西岸集結,人數約有十萬,領兵的是秦國大將王賁(讀ben),不日即將渡河攻擊!”

“嗯”,趙括點頭哼了一聲,“知道了。”

“末將告退。”

姜魁走后,趙括驀的發出一聲冷笑,

“秦狗終于耐不住了,想強行突破我軍丹水河的防線?哼哼,哪有這么容易!王賁?他也算是個人物?”

趙括的左手摸了摸下巴上略顯稀疏的胡子,右手在地圖前一指,朗聲說道,

“諸位請看,這秦趙之爭,必爭上黨,這上黨嘛,黨者,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黨也。又曰,地極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其意即此。”

趙括小小的賣弄了一下學識,幾位趙將紛紛馬屁拍上,無非是說什么趙括學富五車、博聞強識之類的,只有原上黨守將馮亭微微皺了皺眉,而另有兩人沒有任何反應。

趙括馬屁被拍,頓時神清氣爽,微微揚起臉繼續說道,

“要爭上黨則必取長平,長平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說了。諸位將軍請看,我軍現在設防北起長平、長子交界的丹朱嶺,南達高平、晉城交界處的丹水河東岸一線。而秦軍則在丹水以西的光狼城一帶。”

說到這里,趙括頓了一下,拿眼角瞥了一下旁邊的馮亭。

本來,這光狼城和東鄣城、西鄣城共為趙軍第一道防線,即空倉嶺防線的三個重要據點,其中馮亭駐守光狼城,結果卻被趙括眼中的庸才王龁一頓胖揍,連下三城,東西二鄣城的守將全部陣亡,只有光狼城的馮亭跑了出來,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光狼城扔給了秦軍,現在成了王龁的大本營。

趙括心想,丟三城損二將,漲秦軍威風滅自家銳氣,廉頗也真是老了。不過如今換成自己來指揮,幾場交鋒下來,已經讓王龁知道了我趙括的厲害。趙括心中堅信,用不了多久,必叫那個王龁把先前占的便宜連本帶利的吐出來!

趙括見馮亭低著頭,臉上沒有任何羞愧之情,不禁略帶不滿的哼了一聲,接著說道,

“如今秦軍在丹水西岸大規模集結,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強行突破我軍設在丹水東岸的防線,長驅直入,進攻長平,只要拿下了長平,我軍第二道防線就此喪失,秦軍便可直撲故關,拿下第三道防線,趙國的腹地便全都敞露在了秦軍的面前,邯鄲旦夕可破。十萬大軍,哼哼,這次秦狗也算下足本錢了,秦軍在丹西憋了兩年多,如今不顧傷亡想要強行突破丹水河防線,看來秦狗真的是憋不住,要和我們魚死網破了。”

“嗯,沒錯。。。。。。”

其余將領諸如傅豹、王容等將紛紛點頭。開玩笑,眼前這位爺可是高傲的很,代替廉頗為將后,他就將對自己的號令有異議的將領統統撤掉,自己敢說個不字么?況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趙括說的也確實沒錯。

趙括看旁人沒意見,便很是意氣風發的說,

“哼哼,他們想得倒是挺美,可惜本帥怎能讓他們如愿!”

傅豹有些討好的說道,

“大帥高見,可是要迎頭痛擊?我軍士卒都已經憋悶很久了,這此定要出一口惡氣!將軍旦有指處,全軍將士無不赴湯蹈火,奮勇爭先!”

趙括嘿嘿笑笑,略帶自傲地說道,

“等著敵人打上門來,這不是我趙括的風格!秦軍此次進攻給了本帥一個絕佳的機會,本帥要利用這次機會一舉擊垮秦軍主力,結束這場戰爭!”

趙括有此自信也不是毫無根據的,趙括到任之后,立即命令趙軍向秦軍主動攻擊。趙軍休整了快三年,而秦軍三年來不管如何挑戰,趙軍就是堅守不出,多少有些懈怠,因此一上來抵擋不住趙軍兇猛的攻勢,一連輸了幾仗,趙括的傲氣更是膨脹得沒了邊兒,以為王龁早晚必成自己的階下囚。

旗開得勝使得趙括躊躇滿志,而這次秦軍大舉反攻早在趙括意料之中,因此趙括心中便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趙軍大將元讓皺皺眉說,

“不知道大帥有何妙策?可是要半渡而擊?”

這元讓是趙括留下的趙軍將領之中,為數不多的智勇雙全的人物,雖然用兵中規中矩,沒什么突然爆發的可能,但好在老成持重,帶兵十分穩健,而且兵法嫻熟,從來不犯什么錯誤,在趙軍中有著相當高的威信,也是剛才不屑拍趙括馬屁的二人之一。只見這元讓長著一副寬厚的身板,方臉長須,虎目劍眉,一雙深沉的眸子光華內斂,冷靜而又穩重,雙手粗大而布滿硬繭,此時正摸著地圖發出沙沙的響聲。

“哈哈哈哈,元將軍想得太簡單了,半渡而擊旨在出其不意,秦軍既然明目張膽的要渡河,必然早有準備,就算半渡而擊也未必會有多大的收獲,而且,本帥要的不僅僅是吃掉這股秦軍,本帥還要順勢奪回光狼城!”

“大帥妙計,但不知該如何實行?這光狼城一帶四山環衛而三水匯流,是一處可進可退、易守難攻的軍事要沖,要拿下恐怕很難。”趙軍大將蘇射在一旁道。

蘇射長得身體健碩,胡須濃密,大黑臉,雙目炯炯有神,看起來強橫而又彪悍。

蘇射乃邯鄲人氏,年少時就孔武有力,能徒手摔倒一頭壯牛,從軍后每戰必身先士卒,能打硬仗,立功無數,是趙軍中有名的悍將。更難得是,蘇射絕對不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將領,多年的領兵生涯讓蘇射具有了一定的軍事智慧,而正是因為這點,蘇射才能在以往戰役的關鍵時刻,經常出人意料,扭轉戰局。一直以來,蘇射和元讓都是好搭檔,一攻一守,配合默契,以他的性子,自然也不會拍趙括這個小子的馬屁。

“嘿嘿,張將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趙括此時也不計較蘇射不客氣的話語,雙眼發亮,指著地圖的一處大聲說道,

“諸位請看這里。在長子西北方,仙公山至秋裕這一帶以西的秦川水河道較高,雨水少的年份甚至可能會斷流,這幾天本帥秘密派人查探過,現在也不過是剛逾膝而已。

本帥的計劃就是,派一部騎軍過此向西南,可直達秦軍丹水西岸集結處,突襲之!秦軍怎么也想不到我軍會出現在他們的北面,而且丹水東岸地形廣闊,適合我軍鐵騎大規模沖鋒,秦軍毫無防備之下必然一戰而潰!秦軍勢敗,必向光狼城一帶逃竄,我軍可緊隨之,同時我軍丹水東岸之主力迅速渡過丹水,匯合前軍,待秦軍敗兵沖亂光狼城之防御,墜其士氣,我大軍可一鼓而下!”

眾人低頭沉吟,心中不得不承認此策可行性很高。蘇射和元讓不禁想到,這趙括雖然有些書生意氣,但只要多加磨練,日后或許能成為一代名將也未可知。

趙括見眾人都看好自己的計策,尤其是自己最為看重的元讓和蘇射也無意見,更是興奮的說,

“如若對面是武安君白起為將,此計本帥還無十足的把握,但既是那王龁,嘿嘿,本帥有十層把握一戰而定!”

元讓還是有些不放心,開口問道,

“如若我軍一時無法奪下光狼城,而秦軍也順著秦川水河道向東北進攻長子一線,我軍豈不是被堵在丹水西岸而無法得回?”

“元將軍過慮了,且不說光狼城被我大軍壓境,朝不保夕,哪來的力量去抄我軍后路?就算有也不過是一兩萬兵力而已,長子、長平一線我軍固守多時,哪有那么容易就被奪去?退一萬步講,就算長子真的被秦軍拿下,到時趙王必派援兵奪回長子一線,以保我大軍后路,我軍只要在丹水西岸固守幾天,待援兵一至,我們就可匯往一處,再攻光狼城,必破之!”

“大帥考慮周詳,我等不及。”元讓想不出什么破綻,遂點頭同意。

趙括嘿嘿笑著,看著蘇射說道,

“此次領軍突襲西岸秦軍之人選,非蘇將軍莫屬!”

蘇射有些興奮的一搓手,嘿嘿笑著說,

“大帥放心,末將必不辱命!”

“哈哈哈。。。。。。那本帥就在東岸等將軍的好消息了!”趙括眉開眼笑的說道。

“來人!”

趙括隨即對帳外喊道,

“傳本帥將令,即刻埋鍋造飯,吃完飯讓士卒帶足干糧,半個時辰后大軍集結,隨時準備出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日县| 阿拉尔市| 名山县| 海伦市| 平顺县| 应城市| 浠水县| 金昌市| 乐清市| 沙洋县| 百色市| 赤城县| 阳山县| 邛崃市| 全州县| 吉隆县| 和硕县| 南投县| 台南县| 侯马市| 鲜城| 长沙市| 静宁县| 米脂县| 旬阳县| 海口市| 大方县| 涡阳县| 邳州市| 榆树市| 新乡县| 玉龙| 武隆县| 普兰店市| 堆龙德庆县| 蕉岭县| 辰溪县| 土默特右旗| 玛沁县| 台南市|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