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屏幕一閃。
在團體排名后面,顯示出本屆IMO的個人成績排名。
慕依雪和葉星辰的名字被特意加大了幾號字體,排在個人排行榜的首位。
1,China,42points!
本屆IMO唯二滿分獲得者——慕依雪、葉星辰
…………
看著掛在排行榜首位的兩人名字,不少來自各國的隊員們都心生羨慕。
身為少年,誰不想鮮衣怒馬,一戰封神,笑傲天下。
但奈何,實力不夠。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最后被大佬虐成渣渣!
身為炮灰的他們,很有自覺的把那份對于兩人的羨慕,轉化為崇拜的情緒,而并非嫉妒。
同時,他們也很好奇,這位排在個人榜首位的華國隊員,究竟是哪位大佬?
幾乎數百人,腦海中共同出現一個疑惑,
“他們是誰?”
…………
安德烈主席從樓上走下來,握著話筒,朗聲開口,“本屆IMO成績已經出來,經過商討后,我來宣布一下各獎牌的分數線。”
IMO的獎牌,分為金牌、銀牌、銅牌。
是為個人成績優異的選手頒發的獎勵。
一般來說,金牌總數約占總參賽人數的5%,每屆大約為30枚。
銀牌和銅牌會多一些,大約各占總人數的20%。
華國隊的六位選手,最差的一位排在第24名。
更別提前三名中有兩位都是華國隊選手。
獲獎選手依次上臺領獎,幾分鐘后,華國隊六人拿到六塊金燦燦的金牌回來。
“不是純金的啊!”咬了一口金牌,慕依雪吐槽道。
“誰說金牌一定要是純金的啊!就像是面包車里沒有面包,老婆餅里沒有老婆一樣。”旁邊一位隊員開口。
個人賽獎牌頒獎結束。
下面,就是本屆IMO的重頭戲,團體賽頒獎。
華國隊的六位隊員脖子上戴著金燦燦的金牌,捧著代表著冠軍的獎杯,笑的格外燦爛。
呂晨作為華國隊的領隊,也站在了領獎臺上,目光含笑的望著興奮激動的六名隊員們。
“老師,獎杯!”
慕依雪臉色漲紅的抱著獎杯,語氣興奮的遞給呂晨。
呂晨接過獎杯,感受著手中那沉甸甸的分量,那種闊別多年的自豪感,再次縈繞在他心間。
此時,安德烈主席用高昂的聲音宣布,
“本屆IMO競賽的團體冠軍是————華國!!!”
歡呼聲,鼓掌聲。
如海嘯般淹沒了整個會場。
呂晨還有以畢齊為首的六名華國隊員,望著五星紅旗,在IMO的賽場上飄揚升起。
恢弘激昂的國歌,在此刻奏響!
似乎再向全世界宣布著,那個在IMO賽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華國,回來了!
同時,早就在會場內長槍大炮的各國媒體記者們,咔咔咔的把這一珍貴的畫面記錄下來。
網上。
倫敦雖然已是深夜,但華國仍處在下午茶的時光。
無數上班族和學生黨在偷偷摸摸刷圍脖的時候,便發現一個名為#華國奪得IMO冠軍#的話題,悄悄登上圍脖熱搜榜。
千萬不要懷疑記者們的工作效率。
前線IMO的頒獎典禮才結束不到一個小時,各種夾雜著圖片和視頻的新聞報道,就已經傳回國內。
“哪位屌大的給我普及一下,IMO是什么鬼,很牛逼嗎?”
“IMO,全稱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共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賽,被譽為全球范圍內規模最大的中學生賽事,你說牛不牛逼?”
“多謝樓上!”
“圈內人士,再給大家補充一下。很多人在問我IMO金牌什么水平,呃……簡單來說,就是不用參加高考,清華北大,復旦浙大這些國內排名前十的高校,隨便挑的水平吧。”
“臥槽!”
“媽媽問我為什么跪著看手機。”
“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
…………
稍后,華國教育網新聞網官博也放出了一篇文章,正是關于本屆IMO的報道。
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復旦大學、江浙大學等數十所國內頂尖名校進行轉發。
并附言,“歡迎六位小學弟來我們學校啊![斜眼笑][斜眼笑]”
評論下面,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臥槽。
國內頂尖高校隨便挑啊!
還特么不需要參加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
不少人幾乎同時心生加入競賽大軍的想法。
但當得知競賽的殘酷與風險后,全都立刻放棄。
開玩笑呢?
99.9%的淘汰率,比高考殘酷太多了。
“這六位是真大佬,惹不起,惹不起!”
“這等操作,我們真的學不來。我等凡人渣渣,只要在旁邊喊666就好!”
網友們的心態很豁達。
他們很快就認清楚一個事實:他們生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給人類湊數的。
所以,咸魚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