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理性的靈魂基于理性的生物(2)
- 沉思錄
-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 5376字
- 2014-01-20 16:04:02
我們也應當注意到:就算是那些依自然本性而生的事物,也會有著令人歡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舉例而言,面包的表面在烘烤時會出現一些不規則的裂紋,而這些意外產生的不規則裂紋本身,并非面包師本來想要獲得的效果。然而,這些不規則裂紋卻在某種角度上不失為一種錦上添花,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刺激人們的食欲。類似的例子還有無花果,無花果在成熟時也崩裂開一些不規則的小口子;橄欖的果實,也會在已經成熟但尚未完全腐爛時給自身增添一種獨一無二的美味質感。
因自身重量而被壓彎的麥穗、獅子臉上豎起的眉毛、野豬嘴里無意流出的唾液以及其他東西都是類似的例子。當我們獨立觀察和評價這些東西的時候,會覺得它們并不是什么稱得上美的事物,但由于這些都是因自然本性而成的天然效果,故而在實際上依然是錦上添花,最終讓我們的心靈感受到了歡愉的體驗。所以說,如果我們對宇宙中形成的事物有一種先知先覺、深入核心的洞察力,那么所有這些作為自然結果而出現的事物,在我們看來都是經過特意的安排,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快樂的。
因此,當我們看到野獸齜牙咧嘴的兇狠模樣時,也能感受到某種獨特的樂趣,而且絲毫不遜色于用想象力來創作的相關圖畫或雕塑;在年事已高的老人身上,我們所能發現的是一種成熟穩重和舉止得體的美;我們也可以用樸實無華的視角來欣賞年輕人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可愛魅力;很多類似的事物都會這樣積極主動地自我呈現,雖不一定能給每一個人帶來歡愉,但至少能給那些真正熟識自然及其產物的人帶來足以細細品味的效果。
希波克拉底的一生不知救治過多少病痛傷者,而他自己最終也難逃染病身亡的結局;占卜師們對很多人的死亡做出了預言,但也無法擺脫這一命運降臨在他們的頭上;亞歷山大、龐培和愷撒,一生攻城略地不計其數,在戰斗中殺死的騎兵、步兵可謂尸橫遍野,但他們自己最終也難逃死亡的符咒;赫拉克利特對宇宙間的大災大難做了很多的思考與推測,但他自己卻因水腫病而死,而且臨終時得到的是全身淤泥覆蓋的慘相;德謨克利特被小人搞得身敗名裂;蘇格拉底則被小人背后捅了一刀。
所有這些例子意味著什么呢?你的一生就像經歷著登船起錨、揚帆遠航、拋錨停船、登陸上岸的過程。如果你的人生在現實中經歷著不同于此的生活,那么你真的不需要神的存在,因為神根本不會出現在那種情形之中;如果你的人生出現在另一個沒有情感的國度,那么你當然不用再受痛苦與喜悅情緒的左右,也不再成為血肉之軀的奴隸,此時的血肉之軀與尊貴靈魂之間,后者是充滿智慧和神圣旨意的,而前者則代表著凡塵俗世與腐化墮落。
如果你并沒有把自己的腦力奉獻給體現公共利益的目標,那么請不要把你所剩無幾的余生浪費在替別人思前想后的事情上。因為,如果你一旦有了這樣的想法,那么你自己便失去了能做很多其他事情的機會。就是說,我們去注意別人在做什么事情、為何要這么做、說了什么、想了什么、意欲何為等,都會讓我們在探究我們自身支配能力的目標上南轅北轍。
所以,我們應當在我們的思想行進中抑制一切漫無目的、毫無價值可言的怪想法,過于好奇的情緒以及充滿惡意的念頭;真正值得我們殫精竭慮去思考的問題應該是別人突然問到你的一個問題,即“你現在在想什么呢?”你要用那種毫不猶豫的坦率口吻立刻回答出你此刻在想的是具體哪一件事。只有從這樣的回答中才可以清楚地看出你內心的純潔與慈善,并且是一個在社交上合群的人物。
因為你不會對精神的歡愉及肉欲的滿足給予特別的關注,而且在待人接物上毫無敵意,也鮮有嫉妒和猜疑之心,所以,在問及“你正在想什么”這類問題時,你絕不會面紅耳赤、尷尬難當。那些能夠做到這些標準或已經躋身優秀者行列的人,猶如神靈的司祭和侍從一般。因為他們可以將植于內心深處的神格品性濟世救人,而這一神格品性并不會讓人沉迷于精神上歡愉的追求,也不會受到肉體上痛苦的傷害。這一神格品性能讓世俗之人遠離身體上的冒犯,不會感受到精神上的罪惡感,最終成為一名品性高貴的戰士。而這位高貴的戰士可以做到不為一時的激情所動,同時做到正義的垂范;對已成定局的事物和命中注定的所得欣然接受。
對他人所言所為所想的關注,往往是出于大局利益上的考慮,但這種事情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時候才會偶爾為之。因為,這才是一個人生而有之的天性,也是每個人的行動準則;每個人都要經常思考自己在總體事物中所占有和分配到的那一份,繼而才能做出與之相稱的自身行為,而且要勸誡自己:我所得到的份額已經讓我滿足了。每個人的所得永遠與他自身共存,而他自身也與所得之物一生相隨。他還應該牢牢謹記的是:每一個理性的動物即人,都是他血脈相連的族人,關心人類整體利益是人的本性所在;我們無法對所有人的意見都認同,而只需要去堅持與認可那些明顯遵循了自然生活規律的看法與意見。對那些不按自然規律去生活的人,他們有各種類型,居家或外出,白晝抑或黑夜。要謹記這些人究竟是什么人以及什么人會與他們一起過上這種不純潔的生活。相應的,對于任何這些人做出的贊美之聲,我們不會表示認同和贊許,因為他們對自己都沒有感到滿意過。
要做到心甘情愿地工作,關心公共利益事項,凡事都要做到審時度勢、考慮周全、專心致志、心無旁騖;不要只注重形式上的修辭而放棄了實質上的思考,也不要去做一個夸夸其談的人,更不要做兩頭忙、最終卻碌碌無為的人。
此外,還要讓你心中的神格品性庇護著你自己這個脆弱的生靈,學會果敢武斷而成熟穩健的作風,不要懼怕卷入政治。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羅馬人,就要把自己的奮斗目標定位為一個統治者。每個人都要做到在其位、謀其職,就像一個在等待上天隨時召喚的志士。
時刻處于待命的狀態,既不需要宣誓儀式,也不需要別人的佐證。這樣的人應該永遠保持內心快樂的狀態,而且永遠不需要別人給予的幫助與施舍,也不需要外界賜予才能達到內心的寧靜,應當自強自立,不需他人的扶持與供奉。
假如你在人類生活中發現什么比正義、真理、禁欲和剛毅更有價值的東西,亦即說,你發現比心靈的自我滿足更好的東西,自我滿足是在你并未做出自主選擇的情況下分派給你的,這也是你按照正當的理性去行事的原因所在,但是,如果你真的找到了人生中比這更美好的東西,那就請你全身心地去追求它吧,請你傾心享受你所發現的最美事物。
深植于你體內的神格品性,把你全部的欲望都收服,并對所有的表面假象進行檢視與審查。而且,正如蘇格拉底說到的那樣,它把自身和感官判斷分離開來,并將其自身歸依于神靈,從此心系人類福祉。而如果現實中不存在比這更好的東西,即發現別的一切與其相比之下均顯得十分渺小,在價值上也相形見絀的話,那么就不要去尊奉別的東西了。
因為,一旦你誤入歧途,內心傾向于別的東西,那么你就很難再集中精力去偏愛那些真正適合或屬于你的善事善物了。任何其他的事物,比如眾人的贊譽、權力的授予、歡樂的享受等都不應該拿來和理性、政治、實踐之善相媲美。所有這些東西,雖然在表面上似乎可以在對自身稍加調整的情況下適應于更好的事物,但其依然可能在即刻之后占據優勢并統治著我們。
所以我要說的是,你索性直接選擇更為美好的事物,不過要始終堅持、不得放棄。可是你說,有用性是事物好壞的判斷標準。那就更好說了,如果它對理性的你有一定的效用,那么就請對它不離不棄;但是,如果它只是對于動物性的你有用,那么就要放棄它了。不要傲慢地堅持你自己的武斷,而要以一種更為準確的辦法來探究。
不要把如下內容看做是對你有利的事情:那些足以讓你違背諾言、喪失自尊、陷入憎恨、猜疑、詛咒、偽善以及需要通過掩飾來滿足的欲望等之類東西。那些熱愛智性和神靈勝過其他,崇拜自然的完美,行為無過失,從不抱怨的人,既不孤僻,也不需要過多的朋友。
最重要的是,他既不會刻意去追求死亡,也不會在死亡面前當逃兵;無論壽命有多長或者有多短,他都毫無牽掛。就算在此刻就要離開人世,也能做到坦然面對,儼然一副即將去做一件既體面又自然的事情的樣子;在整個人生中,應該只關心一件事,即:自己的思想有沒有偏離了一個理性動物和文明社會成員的正道。
在一個已經經過心靈磨礪和凈化的人身上,你是找不到什么腐朽的或者不潔之物以及潰爛的傷口。當命運召喚他離開人世的時候,他的人生早已功德圓滿,人們不會說他是一個沒演完戲就退了場的演員。而且,在他心中既沒有奴才心態,也沒有矯揉造作之處。他會與事物保持合適的距離,既不會太近,也不會太遠。他無可指責,同時也沒有什么好逃避的。
切勿讓自己的行為毫無所指
依照自然本性而發生于內部的事情,很容易受到各種已經發生事件的影響與左右,而且能夠輕易融入事物的本性以及出現在它面前的事物之中。因為,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之下,其可以在不需要任何既定手段的前提下達成本身的目標,甚至能從與之相抗衡的事物那里得到手段,就好像烈火需要不斷投入其火焰當中的燃料才能繼續熊熊燃燒的道理一樣。
因為在火勢過小的情況下,投入東西,這把火就可能很快熄滅掉了;但當火勢非常猛烈的時候,就能很快吞噬掉堆積在上面的東西,火焰也越燒越旺。
不要讓你的行為漫無目的,你的行為應該謹守完善的技藝規則。
人們都在為自己尋找著退隱之路,尋找一種隱居于鄉野、海濱或山林的生活,你對這種隱居生活簡直羨慕得要死。但是,這種退隱的想法是凡夫俗子們共有的特征,因為應否選擇隱居生活完全在你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因為無論一個人退到什么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內心靈魂深處那樣能獲得更多的寧靜并擺脫所有的煩惱,特別是在他心中恰巧有這種思想的時候。
換言之,只要他真心實意地去這么想,他就能在下一刻獲得百分百的寧靜。我所堅信的是,內心的寧靜是心靈進入井然有序的狀態。你可以讓自己時?!半[退”,并讓自己獲得嶄新的精神面貌;你的法則可以簡要但不要忘卻根本,當你的腦海重新浮現這些法則時,你的心靈可以借此來得到充分凈化,把你對命運回報的不滿與種種抱怨全部統統丟棄吧。
你究竟有什么不滿足的?難道是對人的道德敗壞惡行?請讓你的內心時刻不忘這樣一個定論:我們人類這種理性的動物為相互的彼此而存在,克己忍耐是人類正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人偶爾犯錯,那也是在不知不覺中做出。重新再回想一下,有多少人因為互相的敵意、猜忌、憎惡、蠻力爭斗而喪命,并歸于永久的沉寂。就算你對宇宙賜予你的那部分贈與心存怨艾,請你比較一下這樣兩個截然相反的選擇:世界的本原要么是神的旨意要么就是原子結構本身,而原子是通過偶然性來組成萬事萬物的;或者請銘記一下早已經被證實了的論斷,即: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政治共同體,那么最終平靜下來吧。一些有形之物可能會抓住你——請你更進一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即無論你采取什么方式,悄無聲息的抑或是極端激烈的,一旦你的心靈從肉身中解脫出來并找到了屬于自身的力量,那么它就不再與肉體軀殼融合在一起。如果你對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所經歷過的喜怒哀樂進行反思的話,那么你的心靈就會最終平靜下來。
或許對于虛名等欲望的苦苦追求仍在折磨著你——看一看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會在轉瞬間被人遺忘,看一看在當下兩端的無盡時間中有著怎樣的混沌狀態,看一看世間褒貶之聲皆會歸于空洞,虛假的阿諛奉承者如墻頭草,只會按風向做出夸贊之詞,那么最終平靜下來吧。就算是偌大的一個地球,也只不過是宇宙間的一個小點,而蝸居于其中的你,何其渺小,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實在是不值一提,既然如此,你想一下究竟會是什么人才會對你大加溢美之詞呢?剩下的牢記這個,即:記住要隱退回你自己所在的內心疆域,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不要讓自己過于緊張。要讓自己自由自在,像一個男子漢那樣去對待一切事務,不忘自己作為人類中一員、國內一個公民以及世間一個凡人的角色。
在面對一大堆事情的時候,你應該選擇先做手頭著急的活兒,其他的先放在一邊。而在其他不著急先做的事情中,又可以區分為兩大類:一是不觸及一個人心靈深處的事情,即屬于身外之物的范疇,往往是固定不變的,而我們內心的無盡煩惱皆來自內心靈魂的不安;另一類則是你在剛剛看到之后便不復存在、頃刻間成為過眼云煙的事物;你的心中要時刻謹記,這些瞬息萬變的事物你早已經見識過很多了。宇宙在不斷的變幻過程中,而生活則取決于你自己的看法。
假如我們的理性是人類共通的財富,那么對我們這種理性的主體來說,我們的理性本身也應該是共通的屬性;假如前面這個推論成立的話,那么命令我們做或不做某件事情的理性本身也是人們共通的;假如前面這個推論成立的話,那么就應該有著共通的法律規則;假如前面這個推論是成立的話,我們就都是屬理性統治的子民;假如前面這個推論成立的話,我們都是某種政治共同體中的一名成員;假如前面這個推論成立的話,從某種意義來講,整個世界本來就是同一個國度。
那么,有誰說全人類這一群體屬于另一種政治共同體呢?由此得出的進一步推論是,我們的理性思考能力、邏輯推斷能力乃至制定法律的能力,均來自于這一政治共同體;如若不然,又來自哪里呢?正如我的肉身,部分來自賜予我外在軀殼的某種土元素,之所以有液態物質則是基于另一種元素的功用,而某種特別的物質源泉為其提供了熱性和火性(事物不可能無中生有,而虛無則總要歸返到其原有的零狀態),因此,人的智慧也必然有一個最終的源頭。
死與生一樣,都是自然的奧秘;生是由同樣元素的合成,死是同樣元素的分解;但生、死的過程,我們任何人都無需感到羞愧,因為這一客觀過程并不能埋沒我們作為理性動物的本性,也無法否定我們組織結構的合理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