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肆意攬責
- 策逃
- 譯鳴
- 3697字
- 2020-11-18 16:24:06
老板無端責怪正在為自己賣命的員工,是一種忌諱。我們不得不說方先生犯了管理中的大忌。他在表態說“OK”的時候,的確不審慎。
但相比之下,這還不算什么。
應該說在這之前,對于事故責任的背負問題,就沒有充分評估、界定和考慮好應對措施,以至于導致一連串的事情發生。
突發泥石流,導致子公司留守員工林海濤死亡之后,白水和老游立即向方先生做了匯報。縣里有關方面也不斷催促公司盡快解決,還把此事上升到“維護社會穩定”的政治高度,由縣維穩辦向公司發出了緊急催促函。
方先生的手機上,也很快收到了催促函掃描件。
我也收到他轉發的掃描件。“我要去巖帛,明天回來……”
“你去?你應該馬上請律師去調查處理。”
沒想到,方先生還是只身前往。
8月24日,方先生向合資公司成都仲美新材料公司通過了子巖帛子公司突然遭遇死亡事故的情況,希望他們施以援手,并要求派出一輛小車和司機。
黃昏時分,司機在成都接到方先生后,急速向西南方向駛出成都,連夜趕往巖帛,了解事故相關情況,安撫死者家屬。
傍晚,暮色蒼茫,汽車風馳電掣奔馳在高速公路上。
方先生緊鎖眉頭,緊閉雙目,靠在后排座椅上,內心充滿了感慨。
作為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為什么連一位專門為自己開車的司機都沒有,還要向別的公司要車要人呢?為什么在緊急時刻沒有派遣一位管理人員隨行,還需要自己親自孤身前往呢?
其實,方先生這一做法實屬無奈。
不明就里的人一定會說:他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出了人身傷亡事故,應該及時承擔這一事故的處理啊。
是的,他的確應該負責,也應該及時處理。
如果你了解方先生的處境的話,你會認為他如此行色匆匆,也的確是不容易的。
事實上,方先生是在公司已經非常艱難的時候接手的,做這個有其名而無其實的法定代表人的。
說他有其名而無其實,并不是說他不是法定代表人,或者上面還有什么人操控著他。
他是法定代表人,是老板。說他名不副實,是因為他在接手公司的時候,公司已經被掏空了,已經沒有錢了。不僅沒有錢,而且還債臺高筑,公司股權及固定資產被查封,官司纏身。
這樣的老板早已經“無其實”了。當然是說沒有實力了。
事實上,他是一位個人理想主義者,為了一個未圓的夢,決心要拼上一回,而且是在單槍匹馬搏殺。
方先生是中國恢復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大學生,后來又有幸成為改革開放后到國外去留學深造的大學生。
30多年前,他留美攻讀電子技術博士學位,并成為首批留美定居的華人之一。
2000年前后,他回到中國,回到家鄉四川,利用自己在美國積累的社會資源和融資上市經驗,引導一大批中國企業到美國去上市融資,解決一些中國企業的資金難問題,使這些企業贏得更大的發展。
他也因此在太平洋兩岸贏得了不少贊譽。
正是由于在這個過程中結識了四川的一些項目企業及企業家,被一個正在成都西南航空港從事新能源研發的企業所吸引,為該企業引進資金,從根本上解決了該企業的資金瓶頸。后來,與該企業成功實現重組,誕生了四川美金新能源公司。方先生也和其他投資人一樣,成為四川美金新能源的股東。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有著愛國熱忱的方先生和他的伙伴們,并不懂得企業運作和企業管理,更不懂得如何與地方有關方面打交道。
當時,他們不得不選擇了把企業交給被兼并對象管理。
在此期間,由于過于相信合作對象,加上監管不到位,導致股東們的巨額投資遭受侵占和被挪用,至今尚在舉報和起訴追討中。
加上連年的巨額虧損,使得公司處于資金鏈斷裂,紛爭不斷,資產被查封,官司纏身的嚴重困難之中。
眼看公司處于風雨飄搖中,企業大廈將傾,方先生卻不甘心這批旅美科技人員的心血付之東流,毅然承擔了重整旗鼓的重任。
但是,公司賬上沒有錢,沒有可以調動的人員,沒有可以套現的資產,股東們也傷透了心,不再注資救援,這樣一來,方先生只好再次利用社會資源,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力挽狂瀾。
要重整旗鼓談何容易啊!但是,已經“奔七”的方先生,卻是“鬢雖殘,心未死。”就這樣為實現自己的想法而成天奔忙著。
這應該是方先生生平以來攬下的第一個巨大的責任。與其說是責任,還不如說是包袱準確一點。但是,他依然扛上了。
企業管理的責任并沒有想象的那么輕松,過去積累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
聽說子公司留守礦山的員工遭遇意外死亡后,方先生不得不結束出差,趕回來,親自到實地去了解和安撫一下。
白水知道方先生要親自到巖帛后,為他在兩江賓館定下客房。
盡管他之前與方先生在處理子公司相關問題上,有意見分歧,對方先生不熟悉下面的情況有些意見,覺得方先生對下面的工作和員工生活關心不夠。但是,他覺得方先生畢竟是老板,還是盡量順從他,盡量按他所說的辦,為他來巖帛做好安排。
死者家屬聽說方先生到巖帛了,非要白水和老游帶去見他,不顧方先生遠道而來的疲勞。
方先生到巖帛的時候已經比較晚了,但他還是不得不連夜見了部分家屬,給了他們一些安慰。
25日上午,死者家屬們又急著來見方先生。
家屬們看到方先生從房間里走出來,精神比昨晚好了許多。他留給家屬們的第一印象應該很好。
六十多歲的人挺著一副筆直的身板,不胖不瘦,一米七多點的個頭,“三七式”濃黑的頭發,白凈而方正的臉上帶著微笑,黑而不濃的劍眉,一副金絲邊眼鏡后面閃爍著慈祥的目光。身著白色襯衣,黑色西服褲,腳穿黑色皮鞋。
方先生表情平靜。他掃視了一下死者親友們,說:“林海濤不幸遇難,我們都感到很意外很悲痛。我代表公司向家屬們表示慰問,希望家屬節哀保重!
請相信,公司一定按照政府相關規定進行賠償OK!盡快讓林師傅入土為安OK!”方先生親自前來慰問,家屬們得到了一些安慰,表現得較為平靜。
有的親屬當場表示:“相信方總,相信公司”。
方先生見了家屬,留下一紙《承諾書》后,返回了成都。
承諾書說:
“我,方宇健,作為巖帛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此承諾:1、查明林海濤死因; 2、嚴格按照政府規定辦; 3、公司從人道主義出發,在政府規定之上,只會多給,不會少給。”
方先生做出承諾后,死者家屬手握承諾書,等待方先生回去安排兌現。
韋老太太在談到見到方先生的印象時說:“一開始覺得方總親自來巖帛,我們認為他態度還是比較好,也沒有為難他。他也不斷說的OKOK。”
在跟白水單獨談起事故發生那段時間的情況時,他告訴我:“實際上,死者家屬及親友們非常清楚,林海濤是由于山上某采石廠違規堆放礦渣,在暴雨沖刷后形成的強大泥石流中遇難的。開始就沒有找公司,自己組織去找采石廠去了。”
“為提醒采石廠要注意消除安全隱患,我們還專門給縣有關部門去了一個文件,具體是好久我記不太清楚了,可能檔案里面應該能查到。后來他們又不球重視,現在就出了事故哇。” 白水滿口的地方語言。
從25日下午開始,就有家屬自發組織到采石廠去討個說法。到26日、27日,家屬親友越聚越多,形成上百人的強大陣容,在當地產生了極大的社會負面影響。
采石廠老板看到事情鬧大了,讓財務抱出10萬元現金給家屬,想趕快擺平這件事,讓聚集的人撤走。
采石廠的員工們也發起了獻愛心行動,給予捐贈。
當這些錢送到家屬面前的時候,家屬們卻嚴詞拒絕了,堅決不收。
“你們這是打發叫花子嗎?那可是一條人命啊!”家屬回絕。
一時間,吼罵聲響徹山谷。
“如果家屬再堅持半天,縣里肯定扛不住,會協調采石廠直接與家屬談定賠償”。縣機關一位辦事人員池某在事后談到這事時,無意說了出來,“可是,他們又很快撤走了。圍攻鬧事以難產收場。”
圍攻采石廠事件發生后,縣里決定由縣政法委牽頭,緊急協調處理。
縣政法委汪副書記主持召開協調會議,召集國土、公安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礦山所在地斜坡鄉黨委林書記、何鄉長和巖帛子公司的白水、老游,商討解決方案。
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提出,死難者是巖帛子公司留守員工,要求公司承擔責任,迅速解決好安葬和安撫問題。
會議形成強大的責任壓力,白水作為公司留守負責人,老游作為臨時請回辦理相關事務的同志,都無法做主,不敢表態。
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巖帛子公司涉及公司礦山礦權需要延續為籌碼,伸出橄欖枝,希望公司盡快負責安撫好家屬,以免追責采石廠而受連帶追責。
鄉上領導希望公司盡快處理好,以后繼續支持公司在該轄區的發展。
政法委領導也有幫助協調搬遷補償款的意向。
之前這段時間,老游被請回巖帛子公司,其目的就是利用好在巖帛的社會關系,幫助公司協調辦理礦權的延續事宜。
事實上,協調工作在艱難地進行中,進展并不理想。
礦山突遇泥石流災害后,公司突然成了各部門領導和轄區領導“支持”的重點對象,讓老游心頭覺得熱乎乎的。
作為負責協調礦權延續辦理的老游,肯定也不希望此事讓主管部門領導不愉快,進而影響到礦權延續辦理,從而影響到老板對他的考察和信任。
老游撥通了老板方先生的電話,說出了有關領導的意見以及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由公司承擔處理林海濤家屬的安撫工作。
電話那端的方先生一聽,有關領導會支持公司辦理礦權,礦權延續問題可以就此“OK”?已經索要了幾年的搬遷賠償款也可以就此“OK”?他是求之不得啊。
“那就由我們公司來處理林海濤死亡事故OK!”方先生當機立斷,拍板定奪。
就這樣,縣鄉有關方面輕而易舉就化解了一場社會負面影響危機。把重大安全事故責任的認定,化于無形,讓它變成公司對死亡員工的經濟賠償糾紛來處理。
從此,公司成了承擔責任的主體,死者家屬就纏上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