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轉眼就開學了。
一般來說,各大書院開學前是要對新生進行考核的,只有經過考核合格的才能入學念書。西苑書院卻顛覆了這一認知——西苑書院是沒有這一條的。
西苑書院沒有入學考試,因為當初學院的創始人周離器大師認為,這世上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先生。因此這里是沒有什么學生入學考核的。相反,在聘請講學先生上,卻有一系列的近似嚴苛的要求??v是如此,渴望能進西苑書院講學的先生仍然是排著長龍的。
所以在招生這一塊,書院奉行的是寬進嚴出。
只不過這“寬進的嚴格”也只是他們自以為的“寬”。實際上每年想進揚州書院的學子不計其數,揚州書院不可能每個人都收下;又因為要照顧其他學院的收授人數,所以揚州書院收學生,首先在名額上是以地域為限制的。
其次,揚州書院并不單純的以學生之前的考試成績為標準。相反,那些經書史考類名列前茅的學子恰恰屬于被書院婉拒的首批人員。當然,如果你一定要進入書院讀書,書院也并不會拒絕。但是書院教授的類目并不止四書五經之類的經書子集,另有算學,醫藥學,天文學等格物類,還有各類騎射,甚至一些偏門雜談類??傊姘俟?,這里的學生沒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是不可能在學院呆到畢業的。
然而,最最讓學生們吐血的是,四年時間一過,學子們必須出院,至于你能不能畢業,那是你的能力問題。也便是說,即使你賴在書院呆滿四年,卻沒有符合畢業考核標準,書院仍然不會承認你是書院的學生的。如果你想繼續呆下去,那么,不好意思,沒門!
所以諸生對待西苑書院是又愛又恨,愛的是西苑書院培養出真正的精英,在列國內或是成為肱骨之臣或是名震四方的文士,亦或是各行各業杰出人士;恨的是,若是萬一自己達不到書院畢業的標準,一切都是空談。
新生入學,書院是有隆重的開學儀式的。要知道,“入學禮”被視為人生的四大禮之一,與成人禮,婚禮,葬禮是相提并論的。何況是西苑書院這種所謂的名校呢。
這一天,一大早,天還沒亮,陸慶就起床了,認認真真的焚香沐浴。陸慶沒入過私塾,以前都是請的西席回家教授的,所以這些都是莫是非交代的。
莫是非說了,開學禮第一件事就是“正衣冠”。《禮記》有記載:“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币虼耍荣t們認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弊寣W生注重自己的儀容整潔,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課。
于是便有了陸慶天還不亮就起床焚香沐浴這事。
等吃罷早餐,陸慶就打算去書院了,本來按老陳的意思,莫是非和莫小四都要陪著陸慶一起去的。陸慶想想,卻叫了莫小四留在家陪徐弘,再加上陳叔,家里就不用擔心了。在老陳看來,有堯離陪著,陸慶大概是吃不了什么虧的,也便同意了。
陸慶又讓莫是非趕車將自己送到了書院門口,便讓他趕車回轉了。至于堯離,他沒有坐車的習慣,就那么跟著馬車一路小跑的跟著,陸慶也不去管他。反正想讓他回去他也定然是不肯的,況且莫是非也說了,讀書人后面跟個使喚的小子也很正常,便由著他跟著。
下得車來,書院的大門還關著,卻早已有不少人等在了門口,看上去跟自己差不多,多為十一二歲,應該都是今年入學的新生。皆是白衣錦袍,頭束玉冠,還有部分腰挽長劍。
眼見得晨曦初露,有著長袍的夫子來開了門,大家陸續入得院門,齊齊向內走去。堯離不近不遠的緊跟幾步,瞅瞅不少人后面都是跟個小廝的,便也放心了。
書院依山而建,很是寬敞,一路上參天古木林立,一簇樓閣庭院則盡在古木的掩映之中。
在書院中人的引導之下,陸慶等人被引入一個院落間站定,這里已經有位夫子在等著了。照例,堯離和那些伴讀小廝們只能站立一邊,不能靠近。陸慶望過去,看見堯離一臉不情不愿,對他笑笑,算作安撫。
老夫子自我介紹姓李名玉戍,字子西,大家這才愕然,實在沒想到這位老院長竟然親自做起了新生接待。
老院長讓大家一一站立,又依次上前替大家整理好衣冠。這就是所謂的“正衣冠”。然后,老院長在前,后面是“衣冠整齊”的新生們,排著隊到學堂前集合。大家齊齊恭立片刻后,又在老院長的帶領下進入學堂。
步入學堂后,下面進行的便是拜師禮了。
拜師禮,顧名思義,就是學生要拜先賢和先生。
第一要叩拜的是孔孟兩位先師神位,學生皆雙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了先生,又是學生向先生贈送六禮束脩。
所謂六禮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師禮時弟子贈與師父的六種禮物,分別是,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干瘦肉條。
這六種禮物各有其義。
其中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于勤;蓮子表示蓮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紅豆則寓意紅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早高中;桂圓寓意功德圓滿;至于干瘦肉條,是表達弟子心意。
其中“束脩”二字,字面上解釋為十條干肉,是自古就有的。譬如最早的《禮記·少儀》就記載:“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庇形恍锗嵉那拜吘吞氐刈⒚鳎骸笆?,十脡脯也?!狈凑还苷徽_,這些禮儀就這么沿襲了下來,不算多貴重,卻意義深長。
這些東西莫是非自然早就一一備齊,進得書院的時候就讓堯離那小子一個布包背在身后,這會子交由陸慶上前交由老院長接過,之后又有人上前一一收拾妥當。
行過拜師禮后,學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將手放到水盆中“凈手”。“凈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凈手凈心,去雜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學習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陸慶等人自然也規規矩矩在老院長的引導下,在水盆中一一凈手完畢。
讓陸慶吃驚的是接下來的一項——朱砂開智。
所謂朱砂開智,也叫朱砂啟智或朱砂點痣,是開學儀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體做法是先生手持蘸著朱砂的毛筆,在學生眉心處點上一個像“痣”一樣的紅點。因為“痣”與“智”諧音,朱砂點痣,取的其實是“智”的意思,意為開啟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學生日后的學習能一點就通。
按照莫是非對陸慶的講解里,這項禮儀明顯是小孩子初入學堂,開蒙禮儀中才有的,沒想到,這群十一二歲的孩子入得西苑書院也要經由此禮。
陸慶跟眾人一樣,神情詫異的任由老院長在額前點上那一點紅,然后面面相覷,——自然就算不解,現在也是說不出什么來的。
等老院長給這些新生點完朱砂,撫須連連點頭,然后對諸生解釋道:“我知道你們都很不解,為什么你們進西苑書院,我還給你們來一次小時候開蒙時的有朱砂開智。其實呢,我這不過是重申一次,希望你們都能開啟智慧,眼明心亮,都能在以后的學習中一點就通?!?
大家繼續面面相覷,這解釋跟沒解釋有什么區別呢。
老院長說完,也不管諸生們是否接受,又一揮手,上來另一位先生,老院長對他交代道:“你先帶他們到校經堂前去,一會過去給他們宣讀校訓。”
新生們又在先生的引導下往書院的另一處走去。
至于老院長,要去給另外一批學生舉行儀式。原來,這西苑書院領先開創了女校,每年會有一定名額的女生入校,數目雖然較少,教授科目也略有不同,但這儀式卻不能免。
陸慶自然隨著人群亦步亦趨,而堯離等人是不允許再往上去了的。陸慶有些不放心,一眼望過去卻發現遠處的伴讀小廝群中,那個鶴立雞群的傻大個竟然不見了蹤影。陸慶有些詫異,這堯離不肯離開自己一丈之地的習慣是死活不肯改的,現在怎么肯去了別處。
陸慶正想著堯離去了何處,沒來由的心里卻是一片安寧,似乎感覺到堯離就在身畔不遠處,只是自己看不見罷了。這認知讓陸慶覺得心安,而且是無理由的相信了。
等到女校的女學生們別人引領著過來站定,老院長又宣讀校訓,一上午就這么過去了。最后每人又分發了一塊腰牌,上面刻有號碼,與學堂席位,宿舍住宿位置相對應的,隨后老院長宣布,學子散去,午餐后自行去書齋,開始授課。
一出來,陸慶就發現堯離已經跟在身后了。
書院的食堂草草解決了午餐之后,陸慶便到書齋按照腰牌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定,卻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