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三部起兵
- 楚賊
- 常家寬
- 3046字
- 2020-10-24 01:27:39
楚王劉英,歷史上已知最早的佛學信徒。
據史記,劉英為光武帝劉秀和許美人所生,其出生后于建武十五年被封為楚公,十七年進爵為楚王,二十八年就國,建都彭城也就是后世的江蘇省徐州市。
劉子山為何偏偏要認劉英這個便宜祖宗呢,這得從這位楚王的死說起。
史載,劉英在做楚王期間,曾廣泛結交迎納方士,還作金龜玉鶴,并刻文字當符瑞,欲圖謀取代漢明帝。
不料,公元70年,燕廣告發楚王英與漁陽王平、顏忠等造作讖緯及圖書,存在謀逆的行跡。朝廷派人調查,主管官員參劾劉英招聚奸猾,造作圖讖,擅自增減官秩,設置諸侯王公兩千石,大逆不道,就奏請皇帝誅殺劉英。
漢明帝以英乃吾至親而不忍殺之,乃廢劉英。第二年,楚王劉英到了丹陽郡后,不久便自殺了(下場與淮南王劉安相似,老劉家愛謀反的人也著實不少)。
劉英作為堂堂東漢藩王,而且還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卻并沒有得到善終,而是用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建立了三十三年的楚國也隨之被廢除。
劉英雖然死了,藩王的稱號也沒了,但是其子孫卻并沒有受到誅連,其世子劉種被封為了楚侯,其余子則一律被封為列侯,以繼承劉英的香火祭祀。
劉子山看重的正是劉英藩王被除這一點。
其子孫雖有世襲楚侯的稱號,但劉英畢竟是以謀逆罪論處的,要知道謀逆罪在古代那可是滔天的大罪,雖說漢明帝念及親情,未誅連劉英子孫,但可想,其子孫也不太可能受到東漢朝廷的重用了。
既然不會被東漢朝廷重用,那其現存后代必不會被世人所熟知,并且那楚王嫡出庶出分支眾多,自己冒充漢室宗親這事兒,被拆穿的幾率也就很小了。
自己有朝一日攻城略地,打下地盤,有權有勢,那真正的楚王后代估計也就只有捏著鼻子認了。
還有自己本身也姓劉,說不準還真就是楚王劉英這一脈傳下來的。
咳咳咳,這純屬劉子山自己猜測臆想。
不過,就是這便宜祖宗的名聲差了點。
可再差人劉英的后代也是正牌的漢室宗親!
劉子山為什么殫精竭慮的要認這便宜老祖宗,不只是因為他和自己一樣都姓劉,他看中的是那漢室宗親這個金字招牌!
從后世穿越而來的劉子山深深的知道,在這三國亂世之中,你沒有正當的身份傍身,還想要招兵買馬,發展勢力,那真是堪比登天。
而利用宗親身份最成功的例子就是那大耳劉備。
劉大耳原本是一賣草席子、布履的,對外號稱自己是那中山靖王劉勝之后,結果搖身一變成了大漢皇叔,并靠著皇叔這層身份狂攬人才。
雖說這其中有劉備自身強大人格魅力的因素,但漢室宗親這金字招牌也一定為他在之后建立蜀國,成就霸業的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楚王!?你父子二人是楚王之后?”劉子山的話深深的震撼了石骨阿祖。
劉英是誰阿祖可能不太清楚,但是“楚王 ”二字可是讓阿祖一震。
王!那可是大漢朝廷的藩王,比起原先益州郡城的太守,不不不,甚至比那益州刺史的官還要大!
回想起那個雖衣著麻衫,但依舊貴氣逼人的漢子,阿祖絲毫沒有懷疑劉子山話的真實性,如此高貴的身份也只有那樣的漢子才配的上!
可是。。。
“阿玉,難不成你要以楚王之后為名請漢家天軍再來討伐這蠻王?若如此的話,則大有所望啊。”阿祖點點頭道。
“阿祖,阿玉并無此意。”
“阿祖,阿玉雖是楚王之后,但并無實據,就算我上書懇請朝廷發兵,朝廷也必也不會理睬。”
“據阿玉今日在郡城所知,朝廷近年來一直沒有來討伐這蠻王,并不是懼與其區區五千蠻兵,而是因為近幾年中原地區發生那“黃巾之亂”,朝廷自身都被打的焦頭爛額,因此其絕無可能再派兵來討次撩。”
“阿祖,想不再受那蠻王盤剝,受這忍饑挨餓之苦,就只能靠吾等自己了!”
“阿玉明白阿祖所憂何事,阿祖無非認為我等即便集三部之力然不論兵力還是兒郎戰力仍皆不如那蠻兵,因此若攻之則必敗。”
“阿祖,其實不然!”
“從阿玉五歲以來,吾父除教阿玉習武認字,還曾教我如何統軍作戰,因此阿玉對那排兵布陣也略知一二。”
“反觀那木耳大王,其最大的倚仗無非就是那刀槍不入的藤甲,若無此甲,單論武力吾認為吾三洞兒郎亦不輸之!”
“并且,阿玉深知那藤甲的弱點,只要土龍洞與奚寒部肯與我石洞部起兵討伐那蠻王,阿祖,阿玉有十成把握取那木耳大王的項上人頭!”劉子山緊握著雙拳,目露寒光,猙獰地道。
“罷了罷了,想我石洞部近幾年受盡那蠻王盤剝,多少兒郎因此喪命,我石洞部若再一味忍讓,終要被這廝所害,左右是一死,既如此,反了這蠻王就是。”阿祖霍然起身,殺氣騰騰地道。
“阿玉,明日阿祖親自與你去那土龍、奚寒二部,游說那兩個老東西與我石洞起兵反那蠻王,他二人若敢不從,我就先要了他二人的老命!”此刻的阿祖,哪還有半分剛才的慈眉善目,滿臉都是濃濃的殺氣。
......
三日后,不論是石洞部、土龍部還是奚寒部,寨中的婦孺們突然發現身邊的男人都不見了,正當她們嘰嘰喳喳,慌亂的不知所措時。
三部的老族長站了出來淡淡的說男人們只是出外打糧了,不用多時就會回來。
而三部的男人此時正聚集在虎嘯山西邊半山腰的一塊空地上。
站在一塊兒巨石上的劉子山看著下面東倒西歪、亂哄哄的三部眾人,不禁想起了前日與阿祖去游說土龍和奚寒二部時的事情。
想到那日的場景,劉子山也是哭笑不得。
游說土龍洞的過程還算順利,劉子山闡明了來意并道出了起兵后的利害關系后,土龍洞的老族長土豹當即拍案而起,答應與石洞起兵討伐那賊王。
但讓劉子山沒想到的是,這脾氣火爆的老頭竟當場就要點齊部落兒郎去打那蠻王,還好被劉子山和阿祖勸住。
而在那奚寒部,劉子山和阿祖則碰上了釘子。
無論劉子山怎么勸說,甚至將如何破那蠻兵藤甲的方法都說了出來,可那奚寒部族長奚牛老兒就是拒不出兵,聲稱自家部落完全有能力交足每年的糧食,所以不用擔心會被蠻王所害。
并且這老兒不答應就算了竟反過來勸石洞部放棄起兵的打算,拍著胸脯對石骨說:“如若你是怕下一季洞里糧食不夠,就憑我二部多年來的交情,我奚寒定盡數借與你。”
這下可把石骨阿祖給氣壞了,當場便和那奚牛打了起來,情急之下,劉子山的一句話讓事情變的柳暗花明。
“奚牛阿祖,如若你奚寒部肯與我石、土二部起兵討那蠻王,事成之后,我保你奚寒部將成為這益州郡治下足以延綿百年的大部!反之,若你仍執迷不悟,我二部就先拿你奚寒開刀,再去取那蠻王首級!”
“哼哼,黃毛小兒竟敢恐嚇與我,那小兒,我且問你,你拿什么保我奚寒做這郡治下的百年大部!”
“就憑我姓劉!乃是楚王劉英之后!大漢皇室宗親!”
“哈哈,既如此,那我奚寒如何能不做這百年大部!老兒答應你,起兵!”
這老家伙,不簡單吶!...
苦笑一聲,劉子山收回了思緒,扭頭喚了一聲虎子。
只見石虎怒目圓睜,向前小踏了一步,深吸一口氣,張大嘴吼道:“小子們,爾等都給老子靜靜!”
這一聲吼真是堪稱虎嘯,震的身邊的劉子山耳朵嗡嗡作響,而巨石下更是瞬間變的鴉雀無聲。
劉子山嘴角一勾,對于這樣的效果很是滿意,指著山下的一角沉聲問道:“你們可知那是什么地方?”
眾人順著劉子山指著方向望去,頓時臉上的表情都變的不自然起來。
一個不知是不是仍未從虎子的巨吼聲中緩過勁兒來的三部寨民囁弱的說道:“那是原來的坤龍部。”
“很好,那你們可知這坤龍部為何變成了如今這番景象?”劉子山接著問道。
又一個聲音小聲的傳來:“因為他們沒有交齊蠻王的貢糧!”
劉子山掃了剛才說話那人一眼,輕蔑的說道:“錯!他們不是因為沒有交齊什么狗屁蠻王的貢糧!”
“他們坤龍部變成如今這慘相,是因為他們太懦弱,他們怕死,他們不敢反抗,即使大刀已經架在了脖子上,他們仍不是像個男人一樣與那蠻兵拼了,而是跪在地上苦苦祈求著那蠻王能否再寬限些時日。”
“哈哈,所以,他們都死了!”
站在巨石上的劉子山望著遠方已被燒成灰燼的坤龍部,聳動著肩膀,不住的獰笑著。
忽然,轉過身,指著眾人問道。
“你們,怕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