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進京
- 紅塵決
- 瘦鴻
- 3076字
- 2020-10-31 22:42:56
人員開始陸續小規模地離開自己崗位,裁下來的都進入到新成立的“勞動服務中心”,每天按時打卡報道,打卡下班,其余的時間自行支配,工資獎金方面銳減,只是面對這樣的一種新生事物,不識廬山真面目,當然那一紙調查足可以讓精明的領導們不費吹灰之力挑選出足夠軟的柿子。
大夫還沒來得及感受大撤退的場面,進軍BJ的號角就正式拉響了。
兩年的大學生活,彌補了他一直的夙愿,電大課程也有更充裕的時間和精力顧及,除了學習,所有未來的打算一點一滴開始在腦海中色彩斑斕起來。班里近五十人,來自祖國各地不同的企事業單位,到了這個時候,書到用時方恨少!機會在手,用起來倍加珍惜。閑談之間,往事的蹉跎及各種人生履歷瘡痍空嘆,要是時光可以重來,一切該會是多么不同的??!
看著很多應屆大學生,將一大把一大把的光陰盡情揮霍而不知悔過,仿佛看到我們往昔那些不堪追憶的虛度和落寞。班很多年紀大一點的同學,書本知識丟了若干年,特別是英語,像一頁頁罪惡的記錄,清清楚楚記載著自己每一個不光彩的足跡,有種打心底里徹底忘記的感受形,同對強敵。攻克它吧,自己都知道幾斤幾兩,不攻克它吧,日趨科技化的設備英語太多,中國人這么聰明,干嘛不把它全都整成中國字,等以后中國強大了,全世界都來學中國話,中國人發明創造的各種先進設備、儀器儀表都用中文編輯程序,讓老外也去培訓中文。不過而今眼目下,這個叫English的冤家還不能不用盡全力。
想想上班時候,沒事干了,到處吹牛侃大山,什么書呀報的,只看看圖片、花邊新聞,時間多得更海綿中的水一樣,擠都擠不完,而現在,一本本微電子啊、計算機啊、PLC應用啊,還不算哲學、英語等等等等,要老命了。
學校組織演講比賽,本來沒把他們這個班級列入正式隊伍,班里部分同學及老師向學校提出申請,據理力爭,他們得以參加比賽,不算成績。成績也許一點也不重要,有這么一個過程,也證明刺激的存在,個個興奮異常。
演講的事情很當真!主題是關于擇業的,這些來自底層工作崗位的人來說,親切、熟悉多了。鼎繁和另外一位開始撰寫演講稿,大伙兒出謀劃策,幾經斟酌,稿子擬定?,F摘錄于下。
(前白:先交代一下,本人手里拿著的這個稿子,是我們班全體人員的心血,我們有這個機會在大學校園里發出自己的聲音,要特別感謝很多很多的人,這里就不一一羅列名姓。下面我就開始演講,其實也不算演講,閱讀一下心得而已。)
太陽還在山的那一邊,我們不得不告別熟睡中的妻兒,踏上上班的路程。
(很多同學開始竊竊私語,交頭接耳。)
月亮高高掛上穹蒼,我們才躡手躡腳邁進家門。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從機聲隆隆、疲于奔命的工作現場到典雅愜意的大學校園,多少滋生了一種得到解放的感覺。(呵呵呵,哈哈哈。)回望曾經征戰的施工現場,俯首眼下書本散發出的墨香,該是怎樣的感慨萬千啦!
各位或許已經看到,許多大學除了設立了對各種在職職工的培訓外,還提供各種學位,譬如工程碩士、博士等等,而許多在職人員掛名學校,最多繳交一些錢,在開學典禮或畢業典禮上露個面,其余時間依然在公司里。是的,我們需要很多人才,很多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但我們不需要這種高學歷的人才,一說起來是什么什么,可一旦干起活來卻不敢恭維。干部隊伍中有濫竽充數的,工人隊伍里也有渾渾噩噩的,但只要有出其類拔其萃的本領,金子總會閃光,時間而已,如果只是求得一張文憑而忽略了對技能的追求,其實這是褻瀆知識!好像北大校長蔡元培曾說過:“精英教育,應該把學習當作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不是把學校當作升官發財的墊腳石?!边@話現在看來,依然值得警醒。
我要說,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當工人的,工人隊伍里也藏龍臥虎;領導并不是都懂行的,外行領導內行常常啼笑皆非。今天,我有機會站在校園,站在這個講臺上,和我共同奮斗過的同事此刻可能正繼續鏖戰在工地,或者開著不葷不素的玩笑,命運也好,機會也罷,只有珍惜!
有句老話: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用這句話來形容現在大學生的境況也有效。各位在校學習的大學生朋友們,你們的年齡的確值得驕傲,我們中很多人在你們眼里都是叔叔輩的了,年輕就是資本!可是,只有資本是遠遠不夠的,怎樣合理利用時間,掌握更多更為廣闊的知識才是關鍵,一名御廚,流放邊塞,也可能做不出什么精美食物,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我從工人中來,知道工人們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你們肯定通過各種媒體大致了解工人的一些情況。很多人看不起工人,說他們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床黄鸸と说?,因為工人球錢掙不到;可憐工人的,因為咱們工人有力量。球錢掙不到的工人用勞動的汗水創造新中國一個又一個奇跡,大家也許不知道,因為工作的關系,工廠里很多大齡青年,找不到老婆啊,娶了老婆因為經濟拮據分道揚鑣的也不乏其人,也許你們會說:“他們除了干個工人,還能干什么呢?”是的,我們也在想,除了當個工人,我們還能干什么呢?不說這個問題,我也沒找到答案,你們可以看看,校園里成雙成對的,肆無忌憚地擁抱接吻的屢見不鮮,一時間,還引發有關大學生是否可以結婚的爭論,其實,讓我看來,還不如爭論一下大學生應該怎樣成為合格大學生。進了大學的們,陡然間自己的身份就高了起來,混幾年到社會上闖蕩闖蕩,萬事大吉!提起讓他們當個工人,簡直像貶低中國教育一樣,工人堆里有被扭曲的靈魂,也有忘我無私的人。有人愿意當工人,有人不愿意當工人,有人無可奈何當個工人,有人千方百計逃離工人,一切都很正常,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如云開霧散,花開花落。鉆井作業,石油開采,煤炭挖掘,鋼鐵冶煉,工程建造,道路施工,那一項不是工人們具體的勞動產生直接的果實?在這里,我想起一個詞:奉獻!沒錯,是奉獻。這可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話,有人看到果實卻與自己毫無瓜葛就扭了曲,這樣的人根本就不配當工人?。ㄈ巳洪_始騷動,有鼓掌的,有喝彩的。)
可能講奉獻而今被理解為“沒本事”,“少根筋”,我不知道是現在的觀念改變了,還是我處在了被淘汰的邊緣,總之,我相信默默無聞的人、不求索取的人定不在少數,這是這個社會應有的風氣,而不是拜金、拜神乃至拜人。急功近利、追求享受、現實利益讓很多人失去了長遠的目標,不能安心,不能靜心,不能用心。
社會高速發展,科學突飛猛進,新時代的工人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干的!有個話,說工人的,在這里不妨說給大家聽聽。說工人就像一頭毛驢,在毛驢的腦袋前面掛一塊蘿卜晃來晃去,毛驢就托著東西屁顛屁顛地走,可一直堅持到目的地,也沒能吃上那塊蘿卜,卻因勞累過度而死亡!工人和毛驢怎樣比較,我不好多說,這個現象存在與個別的地方。有些企業,像這頭毛驢的主人,只顧眼前利益,恨不得蘿卜都不掉一個就能作出大事,但更多的企業卻著眼未來,化大力氣留住人才,這就需要人才不能只為了蘿卜而亦步亦趨地前進,而是自動自發地前進。未來大學生,也必然有些人會當工人,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心態,成天怨天尤人,嗟嘆生不逢時、大材小用,這山望到那山高,結果毀掉的還是自己。
工人苦,工人累,僅僅這樣就不愿當工人了嗎?
工資低,待遇差,僅僅這樣就不愿當工人了嗎?
不錯,工人常被人叫做“臭工人”,放眼看一下,部分有文化有地位的人在用他們的智慧和膽略建設祖國,也有部分有文化有地位的人卻在用他們的智慧和膽略吞噬祖國。
忍饑挨餓的年代我們經歷過;
改革開放的歲月我們沖鋒過;
擔驚受怕的日子我們親歷過;
無欲無求的生活我們繼續著。
我相信投機取巧不是長久之計,機緣巧合不是人之根本,無論個人處在什么樣的位置上,自重并能最大程度地激發自己的潛能,作有意與社會、有益于人民的事情才是亙古不變。
演講結束后,有嚴厲指責的,有高度贊揚的,都在預料之中。
一切就這么過去,在喧囂中有安靜,在安靜里有喧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