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稅務
- 魔法科技大師
- 沒落的騎士
- 3559字
- 2020-10-24 00:23:12
8月份孫尚通過她以前代理公司的關系終于招到了一位名羅勝民的財務總監,張華看過他的簡歷和資格證書,畢業于魔都財經大學,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上市公司任職,在主管級別離職到了這家代理公司,在這家代理公司一直當到財務總監,應當是相當有料的一個人,孫尚打聽到羅勝民之所以離職,是有原因的:羅勝民情商不高,因為不愿意給原來的老板做假賬,為老板不喜,加之后來又得罪了老板的兒子,后來他找了個借口,將羅勝民降職成普通員工,只等勞動合同到期直接掃地出門。孫尚聽到他在聯系下家,因他很負責任,能力也很不錯,就把他招過來了。羅勝民來到玄科后,一點也沒客氣,上班第二天就找到了張華。
“張總,公司的財務方面很有問題,我這邊有些建議你看怎么樣。”羅勝民拿著一疊資料進來了。
“嗯,確實有很多問題,不過我和孫總都不是財務方面資深人員,所以束手無策,羅總有什么想法盡管說。”張華馬上拿了筆記本出來,預備將問題要點記下,這個是張華的習慣。
“第一個是公司報賬方面的問題,現在公司每個月都是0申報,這個是做假賬,稅務那邊一查就會出問題,我們應當報的稅還是要報,不然真不行的。”
張華知道現在公司的賬目問題很大,每個月400多萬的現金直接走他個人賬戶,而公司這邊從開張到現在一分稅都沒有報過,張華本人也很不安心,萬一到時稅務局的人來查,就麻煩了:“稅務這一塊確實是很大的問題,你也知道,我們公司原來負責財務的是孫尚孫總,她在你上做過,你也知道她水平怎么樣。我們前段時間人員不足,加之專業性不夠的原因,所以才會做0申報,現在你過來了,那專業性的架子就得搭起來了,你應當拿到公司數據了,那依你看,我們現在要做賬的話,一個月要交多少稅?”
“我從孫總那邊拿到公司報表了,我們除了新勝等幾家有進項稅票之外,就沒有什么票可以抵扣,正常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交17%的增值稅,按上個月420萬的收入來算,除掉進項稅票外也要交70來萬,我們現在不是高新企業,也沒有開發區的稅收支持,要交25%企業所得稅就是82萬多,其它城建,教育附加費之類的雜費也要7萬,算起來我們要交160萬的稅。當然,如果分紅的話,分紅還要交20%個人所得稅,按200萬分紅計算,還得再加上40萬個人所得稅”
“這么多!”張華一下子坐不住了,公司純利是400來萬,算上分紅,要拿一半去交稅,讓張華原來想說的按規定足額交稅的話說不出來了,看著這么多錢要交出去,張華想想都很心痛,要知道張華在沒做百靈通的時候,自己賺的包括家里積累的,只夠一個月稅錢的尾數!“那有什么辦法合理避稅么?”
“合理避稅的話,還是有辦法的,就企業分紅的話,可以選擇不分紅,然后去爭取上市,上市后1年的分紅是可以免交的。如果不上市的話,要分紅這筆錢是怎么也不可以能少的。至于增值稅,這個就要盡量多找稅票來抵扣,如果稅票來源有問題的話,到時也會被稅務局約談;最好操作的一塊,就是企業所得稅了,需要到香港和免稅島注冊公司。”
“有什么好處和壞處么?”“好處就是能省下很多稅收,壞處,就是公司利潤留在國外了,不能直接到你手上,需要再轉一次,而且現在稅務那邊查境外公司查得很嚴,我們境外最好再找家財務代理公司開展一些實際的業務。”
“這個問題不大,那就去注冊公司吧。”張華想了想,離岸公司是原來就想開的,原來只想做國際貿易更容易些,沒想到還能避稅,到時可以把公司核心資產放進去,萬一有什么事情要跑路會容易很多的。
怎么會想到跑路的?真是的!張華不禁搖了搖頭。張華真沒想到稅收方面會有這么多問題,他很慶幸自己找了羅勝民來,這錢花得很值。不過以后公司再做大一些,凈利潤上億的話,要這樣避稅就難了,到時想辦法上市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現在離上市不知道遠到哪去了,先將公司注冊好才是王道。現在只有玄科一家公司,不過張華知道,自己以后的商業版圖不可能這么小,僅僅一家公司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的。
“各個公司之間的關系,你有什么想法?”張華覺得要問一下專業人士的意見。
“可以把母公司注冊為投資性的集團公司,將海外離岸公司放到集團公司下面,香港地區的子公司再通過海外公司持股,這樣股權結構會隱蔽起來,除非資料泄露,不然沒有人知道真正的股東是誰。”羅勝民抽出資料里的一張,指給張華看。“海外三大離岸公司注冊地是百慕大,維爾京群島和開曼群島,在這些地方注冊公司有以下好處:1是可以得到全世界銀行的承認,開公司帳戶,使用外匯都很方便,2是這些地區允許單一股東,股東也是不需要披露的。3是不需要作賬,只需要交點管理費就行,成本也不高。4是這些地區與全球大多數國家都有貿易協定,進出口也沒有額度限制,對以后做國際市場幫助很大。而香港地區雖然成立公司也還算方便,但公司賬戶只要有進出項,就得去做稅務申報,比較麻煩些,不過香港公司對大陸來說,進出口更方便,但在控股內地公司方面會有些麻煩。所以我的建議是,設立離岸投資型公司,用VIE架構控股內資企業,而香港公司則可以用來截留利潤。”
“在我計劃里,百靈通最好是能在國內上市。如果是VIE架構的話,好像上不了市吧?”
“那只能按正常的方式控股了,要交的稅也少不了。海外公司就主要是用來開展海外業務,如果稅務方面有問題,上市會很難通過。國內也有正常的避稅方式,就是到雪區成立投資公司,那邊有稅收優惠,只不過比走國外少一些。”
“那行,國外的公司要注冊,盡量把國外的公司和國內的分開,國外的股東就我一個吧,以后國內公司負責國內市場,國外公司負責國外市場,兩個不相關聯,把國外公司做成內地公司的競爭對手,這個可以不?”
“這個問題不大,如果國外公司不涉及到國內的業務,稅務那邊也查不到你頭上來。到時海外安排一堆人做事就行,也就不是空殼公司了。而國內公司的話,真正大了后,可以申請高科技公司補助,到時所得稅可以少不少。不過,張總,我們公司的專利現在一個都沒有申請,是不是早做準備?我看過公司的產品,應當是一個創新性的大發明,但我發現公司沒把核心技術申請發明成專利,我問過孫總,她手上沒有相關資料,張總手上有沒有?”
“專利的話找一家國外代理機構和一家國內代理來申請吧,專利項讓他們對著產品找,看看他們能找出多少項專利出來,跟他們說我們打算和他們長期合作,只要申請得到,費用不用扣,爽快給;至于核心發明專利,我們現在暫時沒辦法申請,因為技術代碼不能公開,百靈通使用的核心算法和現在主流的不是同一個套路,申請的話我們就沒有優勢了,你讓他們把外觀,功能電路圖什么的都去申請專利,這應當足夠可以保護我們產品了,專利放到海外公司吧。”實際上,只要電路圖的專利下來,就可以了,只要電路圖可以使用,那么魔法陣就可以使用,張華沒想著禁止別人做百靈通,因為他們也做不出來,只要別讓別人通過專利禁止他做就行。“那就這樣,海外申請一家集團公司,投資類型,下面到各個國家控股貿易和生產類型公司,香港設立一家投資公司,找人代持,攔截利潤用,而國內的話,到雪區注冊投資型集團公司,我個人100%控股,下面成立百靈通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注冊地先放在深圳吧,明年的話估計要進行股份制改造,在這之前,要聯系好一個開發區,在開發區內把政策優惠敲定下來,聽說不少開發區有三免五減半的政策,你去問一下,如果能拿下的話,三年時間足夠我們成為一個巨無霸了,如果哪個開發區愿意給這個政策,我們工廠也可以一起放到那里。”
“好,我去問問看,到時有結果了我匯總給你。”羅勝民看談得差不多了,就起身向外走去。
“盡快出結果,連注冊好所有公司,一個月夠不夠?”張華擔心拖時間太長,計劃事項完不成。
“應當沒問題,到時費用我打申請報告過來。”羅勝民直接將門帶上,辦公室就只張華一個人了。
瑣事有人去忙了,張華可以空下來想想企業未來的方向。原來張華沒計劃將百靈通上市,現在要將百靈通上市的話,那就要好好規劃一下百靈通公司的業務了,現在百靈通在銷售方面一步步地在鋪開,如果以省級代理的方式,整個公司的規模應當在今年下半年達到月銷售上億,也就是一個月銷售4萬臺以上的百靈通。從前幾個月的情況上來看,只要把幾個大區的渠道打通,這個壓力真不大。一家月銷售上億的公司,年利潤10億規模,在上市公司里面也算少的了。
張華想到這順手查了查上市所需要的流程,結果給他潑了很大一盆冷水:上市的話公司需要連續存續三年以上,這個公司真沒辦法滿足需求,如果等三年的話,加上資料申請的時間,最快也得4年半,而且萬一在資料申請的過程中,政策有什么變化,可能上市時間還要更久。4年多的時間對張華來說,還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看樣子張華之前想的在國內A股上市,有點想當然了。
所以現在張華的目標只能先放在市場擴張上面,獲取足夠多的現金流才行。這就要一方面加快拓展新渠道商,另一方面,如果能將百靈通的運用場景更進一步擴展,那么市場會更大,現金流也會更充沛,最后,張華還是抱著一點希望,又把羅勝民叫過來,看看他有什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