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總序

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文明發展進程中創造了特色鮮明的傳統科學與技術,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探索自然和發展生產,以及衛生醫藥的實踐活動中,中國的先民發展出自己“究天地萬物”的策略和行為處世哲學,積累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經驗知識,為科學技術的進步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中國古人擅長從整體觀的角度去認知世界,注重各種學問和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關注社會的發展和未來?!洞髮W》中提出“格物致知”獲取相關知識,最終服務于“治國平天下”,是這種特色的具體體現。

20世紀下半葉以來,政府對整理祖國的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視,極大地推進了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的進步。在其后的半個多世紀中,我國不但組建了科技史研究機構,高校還涌現了一批科技史系。這支生機勃勃的學術隊伍,無論是對中國古代科學思想、技術發明,抑或是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的引進和發展,乃至西方科學技術發展史的研究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方面,他們沿用傳統的史學方法,同時借鑒外國科技史學者的手段,通過爬梳鉤沉古代的各類史料和考古資料,以及各種文物圖像,以現代科學技術作為參照系,進行文獻整理、解讀、考證和分析。一方面整理古代的科學技術遺產,為今天科技發展的社會提供資料和借鑒,一方面構建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學科史。一時間,上庠名宿,頗有著力于其興發者。陳楨對金魚的出現和品種的形成;裴鑒等對傳統中藥的研究,竺可楨等對歷史時期的物候和氣候研究,席澤宗對古新星、超新星的研究,王振鐸及其弟子等在古代發明和青銅編鐘的復原研究等可謂蜚聲中外。與此同時,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科學史界舉全國之力,組織了上百位專家,經過近20年的努力,編寫了體現學界水平的26卷本《中國科學技術史》。不僅對前一階段的研究做了很好的總結,而且也為其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和中外學術交流的迅速提升,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和西方科學技術史的研究,近年來也涌現了大量的研究專著。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隨著研究的深入,以往那種“紹述前賢”的成就史和多少有些割裂固有學術脈絡、比較初步的學科史和知識積累史的研究,已逐漸地不能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史學講究“取法先哲,不忘創新”。目前亟須根據中國傳統文化和學科本身發展的內在邏輯,在繼承嚴謹求真的史學傳統的基礎上,另辟蹊徑,提出研究新綱領和學術新問題,從思想史、社會史和文化史的層面,研究中國科技史。摒除蹈襲依傍、拾人牙慧,要依靠新思想提出新觀點,做出有創意的專題研究,探討知識的創造與傳播,更深刻地闡釋科技與文明的進步關系,提高本學科的顯示度。

“十二五”時期,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遵循上述學術理念,在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組織一批專家學者,有針對性地選取一批學術問題,雖然表面上看學科差別比較大,涵蓋的范圍很廣,但都著力于闡述科學技術的知識如何產生和發展,傳播的方式與社會的相互作用;提供科技研究、引進得失的典型范例、經驗教訓,以及眾多科學家從事科研所用的方法和必備的素質等等,以開創交相映發、融會貫通的新局面。經過大家數年來的努力,最終完成了這十多本的《科技知識的創造與傳播研究叢書》,希望它們能從新的視角給讀者帶來了不一樣的閱讀感受和新的啟迪,為后人提供借鑒,為協調科學技術和社會文化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其中既有對以前探索較少的考古天文學和數學早期源流的探索,也有對栽培作物起源和傳播的系統考察,以及相關農業技術傳播的考據;既有傳統青銅技術的細致考源,也有對近代西學東漸的探究。不僅有對社會文化與科技互動的審視,也有許多實地和實物的考察,研究無疑比以前有新的視角和較大的深化。希望讀者能看到一些視野更加寬闊的研究和突破。

學術有賴踵事增華,事業要靠薪火相傳。我們深知目前的研究還有較濃的自由探索特色,研究隊伍的水平也參差不齊,探索的領域不夠全面。疏漏和謬誤之處,尚祈方家指正。今后我們將開展更多的新專題研究,進行更全面深入而有意義的探索。

羅桂環

2017年7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顺县| 裕民县| 凯里市| 深圳市| 东辽县| 福建省| 恩施市| 泾川县| 定兴县| 龙井市| 龙山县| 黄大仙区| 怀宁县| 英山县| 沾化县| 武汉市| 景洪市| 松溪县| 溧阳市| 临汾市| 循化| 柳州市| 湾仔区| 泸西县| 天长市| 寻甸| 荣昌县| 福清市| 合作市| 张家界市| 磴口县| 察雅县| 泾川县| 青田县| 成安县| 宁明县| 通州市| 昭觉县| 溧阳市| 团风县|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