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伊斯蘭教“懷圣寺”及“懷圣塔”之建筑年代
廣州懷圣寺及寺內懷圣塔殆為中國最早之伊斯蘭教建筑物。欲了解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歷史,自不能不注意其始建年代。
《中國社會科學》1983年第2期載馬啟成《略述伊斯蘭教在中國的早期傳播》一文,謂“懷圣寺……建于唐代的說法,在14世紀中葉已經出現”,似未盡確。按南宋方信孺《南海百詠》中,有題為《番塔》者,序云:“始于唐時,曰懷圣塔,輪囷直上,凡六百十五丈(原文如此),絕無等級,其穎標一金雞,隨風南北。每歲五六月,夷人率以五鼓登其絕頂,叫佛號,以祈風信。下有禮拜堂。”詩后,方信孺又自注云:《歷代沿革》載,懷圣將軍所建,故今稱懷圣塔。方信孺任南海尉在開禧二年(1206)以前(吳蘭修《南海百詠書》后)。可見目前所見關于懷圣塔建于唐代的最早記載,是在1206年以前,較馬文所說的元至正十年(1350)要早一個半世紀。
懷圣寺門匾額題:“懷圣光塔寺唐貞觀元年歲次丁亥季秋鼎建康熙三十四年歲次乙亥仲冬重建。”這是目前所見指出立寺確實年份的唯一記載。又寺內有康熙三十七年所立之《重修懷圣塔寺之記》,內稱該寺“蓋建于唐之貞觀,有古碑焉,然不可讀矣。得元至正碑”。唯據筆者所知,伊斯蘭教尖塔(Minaret)始創于倭馬亞朝哈里發瓦立德第一(Waliid,705—715)統治下之敘利亞。懷圣塔之建立,必在其后。但若謂懷圣寺建于貞觀年間,其后始建塔,則事屬可能。但上述之“古碑”,今已不存,無從證實。
又據該寺阿訇言,從寺內石欄桿的裝飾圖案來看,該寺一度曾為佛寺。至于此事是發生于該寺定為伊斯蘭教寺之前抑或在其后,則尚待研究。
(刊于《中國社會科學》198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