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誰才是真正的區塊鏈?
區塊鏈會在公有鏈和聯盟鏈得到長足的發展。從長遠來看,公有鏈和聯盟鏈在技術上會趨向融合,界限也會越來越模糊。
區塊鏈的分類有點類似信息網絡中的公網、專網、局域網的劃分。公網也稱為互聯網(Internet),我們現在使用的支付寶、微信、滴滴出行、美團外賣都基于互聯網;專網是一個比較私密的網絡,應用最廣泛的就是金融、公安等信息安全級別較高的機構;局域網一般指的是企業內部的網絡。
按照區塊鏈準入機制,區塊鏈被分為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3種(圖1-26)。相對來說,越靠近公有鏈,對節點的認證和權限管理要求越少,去中心化程度越高。越靠近私有鏈,對節點的認證和授權管理程度越高,中心化程度越高。

圖1-26 區塊鏈的分類
公有鏈是一條獨立運行,且人人都可以參與記賬的區塊鏈。公有鏈有獨立運行、人人參與記賬交易、賬本公開、代碼開源等特點。公有鏈上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區塊鏈網絡發送交易,將有價值的交易信息記錄在區塊鏈上,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區塊鏈瀏覽器查看交易信息,區塊鏈上的交易信息是透明的,但身份具有匿名性。為了保證公有鏈機制可審查,公有鏈一般都會將代碼開源在Github網站上,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下載、運行代碼。
一個公有鏈的流行程度取決于這條鏈的節點是否足夠分散,節點越分散,代表權利越分散,也就保證了這條鏈的可信程度。公有鏈除了共識機制等技術優勢,社區運營發展也是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一條公有鏈參與的開發者、使用者越多,這條公有鏈的影響力就越大;反之,這條公有鏈有可能會被大家拋棄。公有鏈一般會通過代幣機制鼓勵參與者競爭記賬,來確保數據的安全性。主流的公有鏈有比特幣、以太坊、EOS等,都是在特定時期解決了不同的問題。比特幣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系統,以太坊在比特幣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可編程、可運算的智能合約公有鏈,EOS提出了超越貨幣、經濟的去中心化應用操作系統。
聯盟鏈是一個以組織形態運作的區塊鏈基礎設施。相對公有鏈,聯盟鏈節點需要經過認證才能參與到區塊鏈網絡中。聯盟鏈節點都是預先選定的且節點數有限,因此聯盟鏈的交易速度更快,具有更高的擴展性,并能很好地保護交易隱私。聯盟鏈主要應用在企業級應用中,一般不需要代幣作為激勵機制。例如,政府部門之間和企業之間的業務,通過區塊鏈技術為各部門之間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的賬本,可以大幅度提升部門之間的工作效率。在這種情況下,每個部門作為記賬節點出現,其實激勵已經演變成為跨部門之間業務協同給大家帶來的經濟效益。
聯盟鏈的代表是超級賬本(Hyperledger)。該項目是首個面向企業開放的區塊鏈技術,在Linux基金會的支持下,吸引了包括IBM、Intel、摩根等在內的眾多科技和金融巨頭的參與。
私有鏈是在某一領域、某一企業運行的區塊鏈。相對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相對比較封閉。在一個組織機構比較復雜的企業中,將各個部門作為節點出現,可以解決部門之間的信任問題;在一個組織機構相對簡單的企業中,區塊鏈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分布式數據庫使用,當一個節點崩潰的時候,其他節點可以正常工作,不會導致系統服務中斷。
從區塊鏈數據公開透明的特點來看,區塊鏈會在公有鏈和聯盟鏈得到長足發展。從長遠來看,公有鏈和聯盟鏈在技術上會趨向融合,界限也會越來越模糊。一般是將需要信任的數據放在公有鏈上,而一些行業數據、私有數據放在聯盟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