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天才還是瘋子:科學史上100個最瘋狂實驗背后的故事
- 夏潔
- 960字
- 2020-11-09 15:55:30
實驗23 感冒病毒也感冒了
快眼看實驗
全實驗再現
讓-米歇爾·克拉夫利博士是專門研究病毒的專家,他每天幾乎都待在實驗室里,為此,他的太太多次抱怨克拉夫利博士不該與她結婚,而應該去和實驗室那些惡心的病毒們相守一輩子!克拉夫利樂此不疲,因為他從小就對人體內的微觀世界感到好奇。
最近,克拉夫利博士又和太太吵了一架,為的還是那百年不變的主題,而克拉夫利此時正罹患感冒,還有點發燒,腦子本來就不太清醒,于是上演了他本不會做出的離家出走的舉動。
克拉夫利暈暈乎乎地不知道走向哪里,等反應過來,發現還是走到了每天都來的實驗室。他苦笑一下,心想,算了,反正明天還要來,不如就住在實驗室吧!
半夜,克拉夫利發起了高燒,他在實驗室找了半天,找到兩顆退燒藥吃了下去。這時,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體內的感冒病毒,究竟是怎么進化消退的?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工作是緩解病痛的有效方法,他開始對體內提取的那些感冒病毒進行各種實驗。
通常,人類感冒是源自于感染細菌的病毒繁殖,而這類病毒被稱為噬菌體,感染他們的細菌則是變形蟲,也被稱為阿米巴。當克拉夫利博士對阿米巴病毒進行剖析實驗時,驚訝地發現這種病毒的內部,被另一種更小型的病毒給感染了,而這些小病毒居然是借由大個的病毒生長的,就像自然界里的寄生一般,卻能寄生到成熟后脫離寄主繼續生長。
這一發現讓克拉夫利變得興奮起來,要知道,當時科學家廣泛爭論的一個論調正是探討“病毒是否是生物”這一假說,多數科學家都持否定態度,理由是病毒那么微小,并不符合生物的定義。因為生物能夠自行繁殖,而幾乎所有的病毒,都是無法脫離宿主細胞自行繁殖的。
克拉夫利發現的這種小病毒,竟然可以做到脫離宿主繼續生長,恰好證明病毒其實也是有生命的,因為小病毒讓大病毒生病感染了。
當克拉夫利對外提出這個結論的時候,大家都說實在是太令人驚異了,這種不知名的病毒從宿主——另一個病毒身上大量汲取養分生長后,混合了兩種病毒的基因,脫離宿主,繼續吸收其他微生物的基因作為養分。這從結果上來看,當用藥物針對病毒感染時,病毒的變異速度反而加快了。
《環球科學》雜志(《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文版)是世界上比較專業的科學雜志, 2006年開始設立一個“十大科學新聞”的年度評選,克拉夫利博士的這一發現,很快就進入了這項評選當中,作為“首個可以感染病毒的病毒”被命名為“Sputnik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