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2.22,變
- 豈獨無故
- 智襄子
- 2376字
- 2021-02-22 07:38:41
【每天三件事】
第一件事:背完那一本單詞書,還要完成今天的復習任務。
注:還剩20幾關就背完了。
第二件事:睡前1小時不看手機
第三件事:不成為游戲的奴隸
【睡前閱讀】
我問她:“假如路上有個醉漢對你說你很討厭,你會不會信他說的話?”
“當然不會。”
“但你對自己說同樣沒道理的話時,你就相信了,就是因為你認為這些話的來源——你自己是比較可信的。事實并非如此,很多時候我們將事實扭曲得比醉漢還厲害。”
塞利格曼的樂觀箴言
★男人碰到事情會去做,而不會反復去想;但女人會鉆牛角尖,把事情翻來覆去地想,去分析它為什么是這樣。女性看事情的方式造成女性得抑郁癥的比例是男性的兩倍。
★研究顯示,悲觀確實是引發抑郁癥的重要原因。認知療法通過將悲觀的解釋風格改變成樂觀的解釋風格,從而減輕抑郁癥狀,讓抑郁癥患者徹底、永遠擺脫抑郁癥。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概念】
所謂實證主義,簡單講,就是注重經驗當中的、可以觀測的素材和現象,甩開那些形而上學的思辨。
用拉馬克的原話說,所謂“用進廢退”,是說“在發育還沒有到達極度的時候,動物中,無論哪一器官,愈長使用,愈能有力,愈能向前發展,愈能增大;它的能力的進步與使用的時間成正比。至于長久廢而不用的器官,則于無形之間自己會變得萎縮,能力也逐漸減退,結果至于消失”。
所謂“獲得性遺傳”,是說“一切緣于悠久的環境影響,或緣于長久的使用與長久廢而不用的關系,各類生物所獲得的改變,都能因自然力而傳至下代子孫。”
孔德時代的生物學主要有解剖學和生理學兩大板塊,所以社會學也被相應規劃出社會靜力學和社會動力學,前者研究社會秩序,后者研究社會進步。
最近很流行一個詞叫「內卷」,意思是我們似乎在教育、就業這些很重要的生活領域里都進入了過度競爭和內耗的狀態。
任何選擇,只要愿意承擔對應的責任和代價,就都是理性選擇。
悲觀的人的特征是,他相信壞事都是因為自己的錯,這件事會毀掉他的一切,會持續很久。
悲觀現象的核心是另外一個現象——無助感(helplessness),所謂無助感是說不論你怎么做都無法改變你的命運
個人控制指的是用自主的行為去改變命運,它和無助感是相反的。在嬰兒期的頭3~4個月,手和腳逐漸變得可以自主控制了。然后,他父母發現:嬰兒的哭變成可以自主控制的了,他現在可以用哭來控制媽媽,要她來時就大哭。
解釋風格是你對為什么這件事會這樣發生的習慣性解釋方式。
韋納的結論是:人們對成功或失敗的歸因決定了成就的高低,他的理論被叫做歸因理論。
抑郁分三種,第一種是一般性的抑郁(normal depression)。這是大家所了解的一般形態,它來自痛苦和失落。對有思想、對未來有期待的萬獸之靈來說,這種痛苦和失落是不可避免的。當我們遭遇痛苦和失落時,我們會變得很懶散、被動、無精打采。過一陣子后,我們自己會慢慢變好,這真是大自然神奇的恩賜。
你抑郁時的思考方式與非抑郁時是不一樣的:抑郁時,對自己、對世界及未來的看法都是灰色的。當你抑郁時,一丁點的小障礙看起來都像不可逾越的高山,你相信你手指碰到的每一樣東西都會變成灰燼
認知療法有五種策略。
第一,學會去認識在情緒最低沉時自動冒出來的想法。
第二,學會與這個自動冒出來的想法抗爭,舉出各種與之相反的例子。
第三,學會用不同的解釋——重新歸因(reattribution)去對抗原有的想法。
第四,學會如何把你自己從抑郁的思緒中引開。
第五,學會去認識并且質疑那些控制你并引起抑郁的假設。
【筆記】
拉馬克的理論可以稱為漸變說,認為物種是逐漸演變的,比如長頸鹿以前并沒有這么長的脖子,一代代逐漸進化,終于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用進廢退”的理論很早就遭到質疑,因為它無法解釋生物界的“擬態”現象。我們還拿長頸鹿舉例:長頸鹿的脖子也許真的隨著努力越長越長,但它身上的迷彩偽裝該怎么解釋呢?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揭示出DNA雙螺旋結構,從此遺傳問題就要在基因當中尋找答案了。在這樣的研究基礎上,我們終于知道遺傳信息的傳遞只能從DNA到RNA再到蛋白質,而不能由蛋白質傳遞給DNA,這就意味著后天性狀無法遺傳,“獲得性遺傳”似乎從此失去了最后一點立足之地。
塞利格曼的樂觀箴言
★悲觀的人相信壞事都是因為自己的錯,這件事會毀掉他的一切,會持續很久。悲觀的人會認為自己無能為力,就此一蹶不振。
★樂觀的人在遇到同樣的厄運時,會認為現在的失敗是暫時性的,每個失敗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錯,樂觀的人不會被失敗擊倒。在面對惡劣環境時,他們會把它看成是一種挑戰,更努力地去克服它。
塞利格曼的樂觀箴言
★動物可以學會它們的行為是于事無補的,它們因此而變得被動,不再做任何事。我們的實驗結果證明了學習理論的中心前提是錯的,即學習只有在行為產生獎勵或懲罰時才可能發生。
★許多無助的實驗情境顯示,每3個人中只有1個人不會變得無助。另外,雖然從來沒有受過挫折,但每10個人中也會有1個人一開始就采取放棄的態度。
塞利格曼的樂觀箴言
★解釋風格有三個維度——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普遍性和永久性控制著你的行為,你的無助感的持久性,以及無助感涉及的層面。
★人格化控制你如何看待自己,對自己的感覺。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悲觀的人怪罪自己,樂觀的人怪罪旁人或環境。當好事情發生時,悲觀的人歸功于旁人或環境,而樂觀的人歸功于自己。
塞利格曼的樂觀箴言
★抑郁的人會在思想、情緒、行為和身體四個方面發生消極的變化。
★當你抑郁時,很小的障礙看起來都像不可逾越的高山,你對為什么你的成功其實是個失敗有著無數的理由。你的情緒會非常差,可能會哭。在行為上,抑郁者會變得被動、猶豫不決,甚至有自殺行為。身體上的變化是,沒有胃口,失眠,感到很疲倦。
【感恩日記】
妹妹脫了襪子之后,想讓我幫她穿。另一個妹妹幫我解決了這個難題。
我對妹妹說:不要太大聲了,(專業術語,我忘了),然后,我溫和地說出了我對她的威脅。妹妹聽取了我的意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