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鐘離
- 大楚武信君
- 冷劍情
- 2478字
- 2025-05-09 19:05:57
之后的幾天,項梁又教了項羽一些兵法上的一些比較實用的理論,項羽卻只是學了個大概。
“今日,就先學到這里吧。”項梁放下兵書,喝了一口水潤潤嗓子,便起身準備出去。
“主人,今日是否去老地方?”虞子期在門口聽到項梁已經授課完畢,走進來請示道。
項羽卻是疑惑道:“叔父,你們說的老地方是哪里?”
虞子期說的老地方自然就是暗堡,這幾天白天項梁給項羽教授兵法,晚上則和虞子期去暗堡挑選二十多名夜間視力很好的弟兄,訓練他們夜襲、暗殺、刺探情報等各種能力。
項梁對于供養項冠等九十名猛士的事,一直瞞著項羽。他了解項羽,一旦被其知道了,以項羽沖動的性格,肯定會急著舉起反秦的大旗,項梁知道時機未到,不能讓項羽壞了自己的大事。
項梁急忙朝虞子期擠了擠眉眼示意她趕緊找個借口搪塞過去,虞子期卻以為項梁朝她暗送秋波,羞澀地低下了頭。
項羽見到虞子期滿臉潮紅,誤以為項梁與虞子期好上了,“老地方”是二人的幽會地點。
項羽腦補完,尷尬地撓了撓頭:“啊~沒事了。叔父,你和子期姐姐去吧!”
項梁見項羽看他的眼神怪怪的,知道他心里在想不好的事,雖然項梁很想解釋他和虞子期的關系不是那樣的,為了瞞住項羽關于暗堡的事情,項梁只好拉著虞子期快步走出門去了。
剛一出門,就碰上項伯帶著滄海君和一名少年回來了。
“哥,我回來了。”項伯看著項梁,一聲“哥”道盡了他這一路的辛酸。
“回來了就好!”項梁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之間的誤會解開了就好,畢竟是一家人。
“叔父!”項伯身旁的少年朝項梁喊道。
項梁被他這么一喊頓時愣住了,項伯笑著說道:“梁,這是項莊啊。”
“莊兒,幾年不見,你長這么大了!”項梁高興地圍著項莊上下打量。
“————叮!技能【明察秋毫】使用成功,正在讀取目標人物信息
姓名:項莊
體力:87
武力:83
智力:68
政治:55
統御:73
技能:【游龍劍法】【盾擊】
人物背景:項燕之孫,項羽的堂弟。”
“莊弟!”屋內的項羽聽到幾人的談話,興奮地沖出來抱著項莊。
項莊被他勒得有點喘不過氣來,推了推抱著他的項羽:“哥!你力氣好大。”
項羽笑了笑,當即松開了項莊。小孩子長得快,當初在項家祖宅項莊還是個小童,如今卻已長成了七尺漢子,項羽歡喜地拉著項莊到一旁說起了彼此這些年的經歷。
滄海君見項梁他們一家人團聚,其樂融融,朝項梁拱手拜道:“此次多虧項梁先生托人助我脫困,救命之恩終身難忘。故國路途遙遠,我就先告辭了。”
“滄海君且慢,穢國遠在大海彼岸,你歸國要走陸路需費很多時日。為何不走海路,從齊地乘大船歸國?”項梁喊住了滄海君,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滄海君聞言解釋道:“大秦雖然強大,尚無此等大船可以安然渡海。我聽說秦國的皇帝派了一個叫徐福的方士去海外尋找仙山,在海上遇見了風暴,差點死在了海上。”
徐福?看來秦始皇身體狀況不太行了,已經將希望寄托于派徐福去海外尋找長生不老藥了。項梁聞言暗自想到,一旦秦始皇嬴政病死,秦末亂世可能會提前來了,自己得加緊準備了。
項梁心里已經有了打算,便對滄海君說道:“滄海君你此去歸國要經過齊地,我亦欲往齊地辦事,就讓項梁送你一程吧!”
滄海君見項梁盛情難卻,只好答應讓項梁隨行。
“主人,讓我隨你一起去吧,路途遙遠,我擔心主人你的安全。”虞子期當即表示想和項梁一起去。
項梁擔心此次出遠門,家里沒人照應,于是對她說道:“子期,我此次去齊地大概半月時間,你在家照看好小月和羽兒。”
虞子期知道項梁此番去齊地定會去尋找薄筠,便想去見見這個讓項梁日思夜想的女子,但是項梁交給她的任務非常重要,她除了照顧虞小月還要在晚上去訓練項梁新組建的特種部隊,因此只好答應留下來。
項梁讓項伯與項莊在附近田農家寄宿,安排好家里的事后,便與滄海君來到桃花庵,這幾日蓋聶一直寄宿在季布這里。
“齊地六國豪杰眾多,定會有趙高布下的‘天網’耳目,此去兇險未卜,我想請蓋聶先生擔任護衛。”項梁朝蓋聶拜請道。
“你我朋友何須客套,我陪你走一趟便是。”蓋聶爽快地答應了項梁。
三人收拾好行李后,便騎上快馬出了會稽往北直到齊地。
一路上只見從齊地往來的商旅不絕,齊國作為六國中最后一個被秦始皇滅掉的國家,本靠著海鹽販運之利與六國開展貿易,經濟軍事實力十分強大,但其在秦國攻滅其它五國時選擇中立,最終在秦軍兵臨城下后無奈選擇了投降。
包括項梁在內的大部分楚人都一直認為齊國無血性,明明有能力先發制人與楚國一起抵抗秦軍,卻畏首畏尾遲遲不肯出兵,最終落得個舉國投降宗廟被毀的下場。
而相對的,齊國很多地方未遭戰火荼毒,展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個在遠離大秦國都咸陽的地方,六國后人時常暗地往來于此,各訴懷念故國之情。
“蓋聶先生,滄海君。此地就是朐縣了,從前齊楚的邊界,過了這里再往北走就是齊地了。我們先找家客棧歇歇腳。”項梁指著正前方的一塊界石說道。
“閃開,閃開。官兵捉拿逃犯,閑雜人等讓開。”只見兩名衣著華麗的男子策馬朝著項梁他們的方向疾奔而來,后方一名騎著黃膘馬的秦兵小將正領著一隊縣兵緊追不舍。
眼看兩名男子越跑越遠,那秦兵小將張弓搭箭一箭射去,只聽“啊”的一聲,一名男子中箭落馬。另一名男子驚慌失色,連忙策馬往項梁身邊閃躲。
那秦兵小將仗著自己箭法好,張弓想繼續射另一人。項梁本不想多管閑事,但他可不敢拿自己的性命來賭對方的箭法。
“休要射箭!!”項梁急忙拍馬躲避,誰成想那逃犯也跟著往項梁身后躲,他想把項梁當成擋箭牌。
而那秦兵小將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蓋聶見項梁有危險,立馬甩起隨身包袱擋住項梁的面門。
“嗖!”一聲箭矢破空聲傳來,那支箭幸虧被蓋聶的包袱擋下了,不然按照原來的飛行軌跡,定會擦著邊射下項梁的耳朵,繼而射中項梁身后的逃犯。
“欺人太甚!”項梁心里一陣后怕,卻見那秦兵小將已然趕了過來,
想要抓住逃跑的男子,項梁氣憤地用身體擋住他不讓他過去。
此時逃跑的男子已經越跑越遠,那秦兵小將怒斥項梁道:“你是何人?你可知依大秦律法,妨礙執行公務會判何罪!”
“那你倒是說說,依秦律,你若傷及無辜之人該處何罪?若不是我這位朋友出手,我險些被你箭所射中。”項梁也是毫不示弱,反問他道。
“我叫鐘離眜,你若是對我的執法方式有異議,可到本縣縣衙告我。”那秦兵小將望著項梁,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