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宏觀經濟學發展演變的歷史

從宏觀的角度研究經濟問題由來已久。古典經濟學研究了一些宏觀的問題。1752年休謨(Hume)就曾對技術進步、貨幣、利息、稅收和信用等專題進行過研究,并提出了早期的貨幣數量論;威廉·配第在歷史上第一次估算了國民收入的數量;亞當·斯密提出了與現代經濟學“國民生產總值”十分相近的“國民財富”的概念;布阿吉爾貝爾對國民財富的來源做了分析;再如,魁奈的《經濟表》對社會總資本再生產與流通的分析,實際上要把經濟中的許多變量歸結為總收入、總消費、總投資等經濟總量,這是古典經濟學宏觀分析的典范?,F代的新古曲學派則更多地來自古典經濟學以外,古典經濟學對國家的防務、救助貧困的職能也做過分析,特別對財政政策做了論述。在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的時間里,新古典經濟學的古典宏觀經濟模型分析了整個經濟的產量、就業、消費、儲蓄、利率、工資等經濟總量的決定,瑞典學派對儲蓄與投資不一致問題的分析涉及整個經濟的總量分析。這個時期,許多經濟學家都研究了屬于宏觀經濟范疇的國民收入核算、經濟周期、經濟政策實踐等內容。值得一提的是古典經濟學家對貨幣的比較系統的分析,早在休謨時期,休謨就對貨幣在經濟中的作用機制進行了富有卓見的分析。

49053-00-014-2.jpg

亞當·斯密的貢獻

總之,古典經濟學家關于就業與國民收入的一些主要觀點可以概括如下:經濟總是接近,或者就在生產可能性曲線之上;不存在非自愿失業;所生產出來的任何產出均有需求。總之,古典經濟學家認為,市場經濟具有一種內在的、自我調節的機制。如果允許調整的時間足夠長的話,它可以將該經濟穩定在充分就業的水平上。這一結論主要包括以下三點:(1)薩伊定律;(2)利率的靈活變動性;(3)工資—價格的靈活變動性。

首先,薩伊所提出的著名的“薩伊定律”認為供給可以創造需求,即一種產品的供給可以等量地創造對其他產品的需求,基于定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產品市場不會存在生產過剩,也不會存在要素市場的失衡,也即市場會持續出清。其次,利率的靈活變動性(interest rate flexibility,又譯利率的伸縮性)可以確保儲蓄正好等于投資。在古典經濟學家看來,儲蓄是利率的正函數,而投資則是利率的反函數,如果在某一利率水平上,儲蓄大于投資,利率有下降的傾向;儲蓄小于投資,利率則有上升的趨勢。正是利率的這種上下靈活變動的性質,使得信貸市場(credit market)處于均衡狀態,即儲蓄量等于投資量,或稱為市場出清??傊?,他們認為,靈活變動的利率使得薩伊定律在有儲蓄的貨幣經濟中也能夠成立。最后,關于工資—價格的靈活變動性,依照古典經濟學家的觀點,即便在較短的時期內利率的調整沒能使得儲蓄等于投資,其他市場中的價格,至少在不太長的時期內上下靈活變動,也可以確保不會出現生產過度或生產不足。古典經濟學家認為,隨著需求下降,競爭性的產品生產者將降低其價格以避免出現生產過剩。如果需求和價格下降,廠商依然有可能銷售原來在高需求和高價格水平上銷售的同樣數量的產品。在古典經濟學家看來,產品供給曲線為一垂直于橫軸(數量軸)的直線,當需求曲線向下方移動時,產品價格下跌,均衡產量不變!因此,靈活變動的價格使得產品市場出清。勞動力市場在靈活可變的工資率的情況下同樣出清。他們還認為,工資下降的比率會恰好等于價格下降的比率。因此,盡管企業的名義利潤減少,但實際利潤卻未變。

綜合上面的分析,古典理論認為,市場經濟由一只“看不見的手”——價格機制,不僅是指產品價格,還包括所有生產要素的價格,主要是勞動力價格(工資)和資本的價格(利率)——在協調著人們的經濟行為,使得所有市場出清,經濟處于、至少是接近于充分就業狀態,其理論基礎便是薩伊定律和價格的靈活變動性。因此,古典經濟學家提倡“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式的宏觀經濟政策。

然而,1929~1933年美國、英國等一些國家的大蕭條(后文簡稱大蕭條)徹底動搖了古典經濟學的統治地位,這次的大蕭條表明市場自動出清這個古典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很可能是錯誤的。在經歷了“長期的掙扎,以求擺脫傳統的想法和說法”之后,1936年,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出版了《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該書成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大憲章”(托賓語),也開創了經濟學中的凱恩斯主義,建立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基礎。在這本書中,凱恩斯從薩伊定律、市場出清和貨幣中性三個角度對古典經濟學發起了全面的挑戰,并初步建立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理論體系。凱恩斯認為,總需求不足、非自愿性失業和古典兩分法的失效才是經濟運行的一般情形,而古典經濟學家所分析的只是一種極端特殊或理想化的自由市場經濟。換言之,市場機制沒有辦法使經濟達到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國家對經濟的積極干預并使得經濟恢復穩定成為必需。

此后,凱恩斯的追隨者如哈羅德、希克斯、漢森、莫迪利安尼、索洛、奧肯等人又進一步發展了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以??怂?、莫迪利安尼、克萊因、托賓、薩繆爾森和漢森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派,其核心理論是IS-LM模型,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這一模型是整個宏觀經濟學的中心。這一派的基本觀點包括:首先,市場經濟具有內在的不穩定性,要受到隨機沖擊的影響,這種沖擊主要引起投資的邊際效率的變動,從而引起經濟周期性波動;其次,從長期來看,經濟可以自發恢復充分就業均衡,但所需時間相當長;再次,產量與就業主要由總需求決定,政府的干預可以影響總需求水平,使經濟較迅速地恢復充分就業均衡;最后,政府干預經濟的主要手段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兩者相比,財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更迅速。應該說,凱恩斯提出了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思想,但使這些思想成為一個易于被人接受的宏觀經濟學體系的是薩繆爾森的《經濟學》。而且,這一派的理論與政策主張被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所接受。雖然這一派的莫迪利安尼和托賓也努力解釋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模型的微觀基礎,提出了工資和價格的剛性問題,但并沒有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20世紀70年代以后,西方國家“滯脹”現象的出現,使凱恩斯主義遭受了重大打擊。以凱恩斯主義反對者面目出現的貨幣主義、理性預期學派、供給學派等所謂的新古典主義,大力抨擊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干預理論,極力堅持自由放任的經濟主張。

首先,我們來看貨幣主義,這個流派的理論包括費里德曼的現代貨幣數量論,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以及貨幣方法的國際收支和匯率決定理論,其基本觀點包括:第一,貨幣存量的變動是解釋名義收入變動的關鍵因素;第二,貨幣需求是穩定的,經濟的不穩定性來自貨幣當局控制的貨幣供給的變動,因此,國家干預是經濟不穩定的主要原因;第三,穩定經濟的關鍵是保持固定的貨幣供給增長,從而實現物價穩定,為市場機制正常調節經濟創造條件;第四,貨幣主義是作為凱恩斯主義的反對者出現的,被稱為“對抗凱恩斯革命的革命”。

其次,我們來看新古典經濟學派,新古典經濟學建立在三個假說之上:理性預期假說,市場出清假說,以及總供給假說。從這三個假說出發,新古典經濟學說明了市場經濟的內在穩定性,并得出兩個重要結論:貨幣政策在短期內可以發生作用是由于隨機沖擊破壞了人們的理性預期,但長期內這種政策無效是因為廠商與家庭的理性預期會對政策采取對策,從而使政策失效。這就是說,隨機沖擊的貨幣政策可以在一時騙一部分人,但不能在長期內欺騙所有的人。

最后,我們來看新凱恩斯主義與新增長理論:這個流派是在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新凱恩斯主義這個詞是帕廷金在1984年第一次使用的,這一學派的成員有哈佛大學的格利高里·曼昆(Gregory Mankiw)、勞倫斯·沙莫爾斯(Lawrence Summers)、麻省理工學院的奧立佛·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斯坦利·費希爾(Stanley Fischer)、加州伯克利大學的喬治·珂克洛夫(George Akerlof)、斯蒂格利茲、新增長理論的代表人物大衛·羅默(David Romer)等人。這一派力圖以微觀為基礎分析宏觀問題,分析廠商、家庭與政策在勞動、產品和資本市場上的相互作用,并力求解釋工資與價格調節失靈的原因,即工資黏性與價格黏性的問題。新增長理論強調知識在增長中的作用,把增長模型中的知識因素內在化,并強調政府在增長中的重要性。

在當代,經濟學家們對于宏觀經濟政策要實現的目標的認識是一致的,但對于如何實現這種目標則分歧甚大。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指出:“關于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存在著廣泛一致的意見,那就是:就業水平高,物價穩定和增長迅速。至于這些目標是不是和諧共存的,或者(在那些認為它們不能和諧共存的人當中)在什么條件下這些目標能夠并且應該相互替代,意見則比較不一致。至于不同的政策工具在實現這些目標時能夠和應該起什么作用,意見就頗為分歧了?!保ǜダ锏侣骸敦泿耪叩淖饔谩罚?/p>

事實上,各派經濟學家的分歧集中在兩個主要的問題上。

首先,市場機制的有效性。市場機制有效的核心是價格、工資是否具備充分伸縮性。如果價格、工資具有完全伸縮性,市場就會通過自我調節達到出清狀態;如果工資和價格缺乏伸縮性,情況就會相反。新古典學派從理性預期出發,對價格、工資的伸縮性做了新的解釋。新凱恩斯學派則認為,即使理性預期存在,價格、工資的剛性仍然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從而導致市場不能出清。例如,工資合同的期限一般都是2~3年,在這期間不論外界有什么變化,工資合同的工資率是不能變更的,因此工資實際上并不具備充分伸縮性。價格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這種情況。商店里的產品牌價就具有相對穩定性,不可能時時刻刻發生變動,因為變動產品牌價是有成本的。單個產品的這種價格相對穩定現象雖然對個別決策行為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反映在宏觀層面上就會積少成多,導致價格剛性。

其次,政府干預的必要性。有什么樣的經濟理論就有什么樣的政策主張。舊古典學派認為價格、工資具備充分伸縮性,市場能夠自動出清,因此政府干預經濟是沒有必要的。具體來講,貨幣主義的基本觀點是,在長期中,實際總產量和就業水平是由實際變量決定的,與貨幣因素無關,而在短期中,貨幣決定著總產量與就業水平的波動。因此,穩定貨幣是穩定經濟的關鍵,政府的財政政策是無效的。而理性預期學派相信,由于理性預期的存在,政府的政策就有可能事先被人們預料到,人們會做出相應的對策從而使政策失效,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因此,貨幣主義和理性預期學派都不主張政府對經濟進行干預。而新凱恩斯學派則認為由于市場機制本身存在缺陷,市場出清只是一種理想狀態,因此政府要擔起市場出清的任務,政府對經濟進行干預是必要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章县| 林口县| 德昌县| 藁城市| 密山市| 达孜县| 瑞金市| 绥宁县| 明光市| 平罗县| 潜山县| 大方县| 彭水| 乾安县| 元江| 肇州县| 乐平市| 会理县| 广宗县| 盐山县| 嫩江县| 襄樊市| 东明县| 麻江县| 临沭县| 大新县| 上杭县| 白城市| 察雅县| 蓬莱市| 安宁市| 邢台县| 抚远县| 砀山县| 名山县| 界首市| 田阳县| 宝鸡市| 彝良县| 同德县|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