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型號命名方法和匹數含義
一、空調器型號命名方法
執行國家標準GB/T 7725-1996,基本格式見圖1-1。期間又增加GB12021.3-2004和GB12021.3-2010兩個標準,主要內容是增加“中國能效標識”圖標。

圖1-1 空調器型號基本格式
1. 房間空調器代號
“空調器”漢語拼音為“kong tiao qi”,因此選用第一個字母“k”表示,并且在使用時為大寫字母“K”。
2. 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表示空調器所工作的環境,分T1、T2、T3三種工況,具體內容見表1-1。由于在中國使用的空調器工作環境均為T1類型,因此在空調器標號中省略,不再標注.
表1-1 氣候類型工況

3. 結構類型
家用空調器按結構類型可分為兩種:整體式和分體式。
整體式即窗式空調器,實物外形見圖1-2,英文代號為“C”,多見于早期使用;由于運行時整機噪音太大,目前已淘汰不再使用。

圖1-2 窗式空調器
分體式英文代號為“F”,由室內機和室外機組成,也是目前最常見的結構型式,實物外形見圖1-5和圖1-6。
4. 功能代號
功能代號表示空調器所具有的功能,見圖1-3,分為單冷型、冷暖型(熱泵)、電熱型。

圖1-3 功能代號標識
單冷型只能制冷不能制熱,所以只能在夏天使用,多在南方使用,其英文代號省略,不再標注。
冷暖型即可制冷又可制熱,所以夏天和冬天均可使用,多見于北方使用的空調器,制熱按工作原理可分為熱泵式和電加熱式,其中熱泵式在單冷空調器室外機的制冷系統中加裝四通閥等部件,通過吸收室外的空氣熱量進行制熱,也是目前最常見的型式,英文代號為“R”。電熱型不改變制冷系統,只是在室內機加裝大功率的電加熱絲用來產生熱量,相當于將“電暖氣”安裝在室內機,其英文代號為“D”(整機型號為KFD開頭),多見于早期使用的空調器,由于制熱時耗電量太大,目前已淘汰不再使用。
5. 額定制冷量
額定制冷量用阿拉伯數字表示,見圖1-4,單位為100W,即標注數字再乘以100,得出的數字為空調器的額定制冷量,我們常說的“匹”也是由額定制冷量換算得出的。

圖1-4 額定制冷量標識
說明:
由于制冷模式和制熱模式的標準工況不同,因此同一空調器的額定制冷量和額定制熱量也不相同,空調器的工作能力以制冷模式為準。
6. 室內機代號
D:吊頂式;G:壁掛式(即掛機);L:落地式(即柜機);K:嵌入式;T:臺式。家用空調器常見形式為掛機和柜機,分別見圖1-5和圖1-6。

圖1-5 壁掛式空調器

圖1-6 落地式空調器
7. 室外機代號
大寫英文“W”。
8. 斜杠“/”后面標號表示設計序列號或特殊功能代號
見圖1-7,允許用漢語拼音或阿拉伯數字表示。常見的有Y:遙控器、BP:變頻、ZBP:直流變頻、S:三相電源、D(d):輔助電加熱、F:負離子。

圖1-7 定頻和變頻空調器標識
說明:
同一英文字母在不同空調器廠家表示的含義是不一樣的,例如“F”,在海爾空調器中表示為負離子,在海信空調器中則表示為使用無氟制冷劑R410A。
9. 能效比標識
見圖1-8。能效比即EER(名義制冷量/額定輸入功率)和COP(名義制熱量/額定輸入功率)。例如海爾KFR-32GW/Z2定頻空調器,額定制冷量為3200W,額定輸入功率為1180W,EER=3200W÷1180W=2.71;格力KFR-23GW/(23570)Aa-3定頻空調器,額定制冷量為2350W,額定輸入功率為716W,EER=2350W÷716W=3.28。

圖1-8 能效比計算方法
能效比標識見圖1-9,分為舊能效標準(GB 12021.3-2004)和新能效標準(GB 12021.3-2010)。

圖1-9 能效比標識
舊能效標準于2005年3月1日開始實施,分體式共分為5個等級,5級最費電,1級最省電,詳見表1-2。
表1-2 舊能效標準

海爾KFR-32GW/Z2空調器能效比為2.71,根據表1-2可知此空調器為5級能效,也就是最耗電的一類;格力KFR-23GW/(23570)Aa-3空調器能效比為3.28,按舊能效標準為2級能效。
新能效標準于2010年6月1日正式實施,舊能效標準也隨之結束。新能效標準共分3級,相對于舊標準,級別提高了能效比,舊標準1級為新標準的2級,舊標準2級為新標準的3級,見表1-3。
表1-3 新能效標準

海爾KFR-32GW/Z2空調器能效比為2.71,根據新能效標準3級最低為3.2,所以此空調器不能再上市銷售;格力KFR-23GW/(23570)Aa-3空調器能效比為3.28,按新能效標準為3級能效。
10. 空調器型號舉例說明
例1:海信KF-23GW/58表示T1氣候類型、分體(F)壁掛式(GW即掛機)、單冷(KF后面不帶R)定頻空調器,58為設計序列號,每小時制冷量為2300W。
例2:美的KFR-23GW/DY-FC(E1)表示T1氣候類型、帶遙控器(Y)和輔助電加熱功能(D)、分體(F)壁掛式(GW)、冷暖(R)定頻空調器,FC為設計序列號,每小時制冷量為2300W,1級能效(E1)。
例3:美的KFR-71LW/K2SDY表示T1氣候類型、帶遙控器(Y)和輔助電加熱功能(D)、分體(F)落地式(LW即柜機)、冷暖(R)定頻空調器,使用三相(S)電源供電,K2為序列號,每小時制冷量為7100W。
例4:科龍KFR-26GW/VGFDBP-3表示T1氣候類型、分體(F)壁掛式(GW)、冷暖(R)變頻(BP)空調器、帶有輔助電加熱功能(D)、制冷系統使用R410無氟(F)制冷劑、VG為設計序列號、每小時制冷量為2600W,3級能效。
例5:海信KT3FR-70GW/01T表示T3氣候類型、分體(F)壁掛式(GW)、冷暖(R)定頻空調器、01為設計序列號、特種(T、專供移動或聯通等通信基站使用的空調器)、每小時制冷量為7000W。
二、空調器匹數(P)的含義及對應關系
1. 空調器匹數的含義
空調器匹數是一種不規范的民間叫法。這里的匹數(P)代表的是耗電量,因以前生產的空調器種類較少,技術也相似,因此使用耗電量代表制冷能力,1匹(P)約等于735W。現在,國家標準不再使用“匹(P)”作為單位,而使用每小時制冷量作為空調器能力標準。
2. 制冷量與匹(P)對應關系
制冷量為2400W約等于正一匹,以此類推,制冷量4800W等于正二匹,對應關系見表1-4。
表1-4 制冷量與匹(P)對應關系

注:1P~1.5P空調器常見形式為掛機,2P~5P空調器常見形式為柜機。